书城历史神仙阁
25796000000077

第77章 用人之道(一)

第七十七章:用人之道(一)

神仙阁第二届第二次会议第三天的会议主要讨论刘邦与项羽的用人之道。下面是本人整理的会议记录:

三位神仙在神仙阁会议上也探讨了刘邦与项羽的用人之道。他们探讨这个问题时很幽默。他们说,刘邦是“礼贤下士”;项羽是“礼贤上士”。之所以说三位神仙在探讨用人之道时很幽默,是在他们所说的“下士”与所说的“上士”这个问题上。本来这里的“礼贤”与“下士”是联合词组,“礼贤”是对贤人事之以礼;“下士”是放下身段对待有本事的人。而三位神仙所说的“礼贤下士”是说对处于社会底层的人要事之以礼,要善待他们。他们把“下士”当作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礼贤上士”,是说对有社会地位的人事之以礼。他们把“上士”当作有社会地位的人。三位神仙认为刘邦是“礼贤下士”,而项羽是“礼贤上士”。由于项羽是礼贤“上士”,所以,对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且有本事的人,不尊敬,导致人才流失。而刘邦是礼贤“下士”,对没有社会地位而有本事的人也事之以礼,善待他们,所以招揽了很多有本事的人。这些有本事的人帮助刘邦战胜了项羽。

陈平、韩信等早年投向项羽,项羽不重视他们,好猜忌,所以他们离开了项羽,投奔了刘邦。这两个人为成就刘邦的帝王之梦功勋卓著。

陈平初到刘邦那里,受到周勃、灌婴等人的排挤。他们向刘邦告状说:“陈平虽然是个美男子,只不过像帽子上的美玉罢了,他的内里未必有真东西。我们听说陈平在家时,曾和嫂嫂私通;在魏王那里做事不能容身,逃亡出来归附楚王;归附楚王不相合,又逃来归降汉王。现在大王如此器重,使他做高官,任命他为护军。我们听说陈平接受了将领们的钱财,钱给得多的就得到好处,钱给得少的就遭遇坏的处境。陈平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作乱奸臣,希望大王明察。”汉王怀疑起陈平来,召来魏无知责问他。魏无知说:“我所说的是才能,陛下所问的是品行。现在如果有人有尾生、孝已那样的品行,但对胜负的命运没有好处,陛下哪有闲暇使用这样的人呢?楚汉对峙,我推荐善出奇谋的人,只关心他的计谋是否确实能够有利国家罢了。至于私通嫂嫂、接受钱财,又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汉王召来陈平责问道:“先生在魏王那里做事不相合,便去楚王那里做事而又半道离开。如今又来跟从我,讲信用的人原来是这样三心二意吗?”陈平说:“我在魏王那里做事,魏王不能采用我的建议,所以我离开他到项王那里做事。项王不能够信任人,他所信任、宠爱的,不是那些项氏宗族就是妻家的兄弟,即使有奇才也不能重用,我这才离开楚王。听说汉王能够用人,所以来归附大王。我空身而来,不接受钱财便没有办事的费用。如果我的计谋确有值得采纳的,希望大王采用;假若没有值得采用的,钱财都还在,请允许我封好送回官府,并请求辞职回家。”汉王于是向陈平道歉,丰厚地赏赐了他,任命他为护军中尉,监督全体将领。将领们也不再说什么了。”

韩信也是这样,他开始在项羽那里不受重用,后来才跑到刘邦这里来。韩信到刘邦这里来,有一段时间了,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是萧何连夜把他追回来的,然后又慎重地推荐给刘邦,建议刘邦要重用韩信。刘邦接受萧何的建议,设坛封拜韩信为大将军,对于韩信的主张言听计从。由此韩信才心甘情愿地为刘邦效劳!韩信后来被刘邦处死了,这其中的变故很复杂,放在后面再说。

另外,刘邦虽然不喜欢读书,但对有才干的读书人还是能相当重视。如前面介绍到的高阳狂人郦食其,以及陆贾、叔孙通等人。

项羽虽然不能“礼贤下士”,但却能“礼贤上士”,和刘邦正好相反。

章邯在巨鹿被项羽打败后,投降了项羽。项羽封章邯为雍王,让他建都废邱,把咸阳以西的土地都封给他。项羽封章邯为雍王,主要目的就是让章邯在那里围堵刘邦,不让刘邦出汉中,东归咸阳。章邯为防止刘邦东归,死心塌地地守在封国之内,至死也没有叛变项羽。这也许是项羽“礼贤上士”的成功案例!

对于项羽与刘邦的用人,陈平作了比较,他说:“项王为人谦恭有礼,对人爱护,具有清廉节操、喜欢礼仪的士人多归附他。到了论功行赏、授爵封邑时,却又吝啬这些爵邑,士人因此又不愿归附他。如今大王傲慢又缺乏礼仪,具有清廉节操的士人不来归附;但是大王能够舍得给人爵位、食邑,那些圆滑没有骨气、好利无耻之徒又多归附汉王。如果你们各方谁能去掉双方的短处,采取你们双方的长处,那么只要招一招手,天下就能安定了。但是大王爱随意侮辱人,不能罗致到具有清廉节操的士人。不过楚军方面有着可以扰乱的地方,项王那里刚直的臣子像亚父范增、钟离味、龙且、周殷之辈,不过几个人罢了”

至于要讨论刘邦与项羽用人之道的优劣,这不能孤立地看、静止地看,要放在具体环境中分析。叔孙通的例子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当初,叔孙通投降汉王时,跟随的儒生弟子有一百多人,可是叔孙通从来不说推荐他们的话,而专门称说推荐那些曾经聚众偷盗的勇士。儒生弟子们都暗地骂他道:“奉事先生几年,幸好能跟他投降汉王,如今不能推荐我们,却专门称道特别奸狡的人,有什么道理?”叔孙通听到骂他的话,就对儒生们说:“汉王正冒着利箭坚石争夺天下,各位儒生难道能搏斗吗?所以我先要称道斩将夺旗能冒死撕杀的勇士。各位姑且等等我,我不会忘记你们的。”后来刘邦称帝,这些儒生们又有了用武之地!

刘邦与项羽的用人之道第二个不同点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刘邦是用人不疑,项羽是疑人不用。

欲知其详,请看下一章,用人之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