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一刀见血杂文集
25583000000046

第46章 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评“当代孟母”

当代孟母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需要怎样的可歌可泣事迹,培养出怎样的出息孩子,标准确也不好定。但既然是评选孟母,以孟母为标准,大概是不会出什么大错的。

古往今来,中国姓孟的人有多少,现在估计已是无法查考了,我恐即使翻出孟姓族谱,也很难得知确切的数目,但叫做“孟母”的确乎只有一个,就是一代大儒亚圣孟轲的母亲。对于孟母,人们口口相传、津津乐道的,也无外就是孟母三迁、断杼教子的故事,三字经给了十二个字,即昔孟母,择邻处,女不学,断机杼。所谓三迁择邻者,我以为就如现在托关系走后门、花冤枉钱买学区房、南下北上、东奔西走也得为子女选择个好学校类似,无非是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通过抬高起点、抢占高点来增大考入名牌、重点大学的概率;所谓断杼教子,较之今日,更是普通至极,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不但敢于以打砸东西、自杀杀人相威胁,而且说教高手也大有人在,一谈都是古今中外事、上下五千年,既有忆苦思甜,又有因果报应,既有成功案例,又有反面典型,说起道理来可以三天三夜不休不眠。都是为了孩子将来能够不再吃苦受累、能够有所作为、能够出人头地、能够光宗耀祖,仅此而已,天底下大多数父母都会这样做,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孟母身上或许还有其它感天动地的事迹罢,比如上一些诸如头悬梁、锥刺股之类的手段,用一些绝食、跳楼之类的威吓,请恕我孤陋寡闻,仅知道这些。却也没有再深入考证的想法。现在网络谣言肆虐(除却政府发布的消息外,十条至少有五条都是凭空捏造的,剩下五条真消息,也还必须挤去80%的水分),搞得真的也没人相信了,岂不知,古人制造谣言的本领一点也不比我们差,尤其为了给自己的偶像添光辉,为了给自己所痛恨的人穿小鞋,为了使自己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更有说服力,也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比如亲自操刀冒名顶替做文章。但孟母有两点应该是真实的,一是对孩子的教育倾注了很大的精力。古人不象今人,喜好粉饰先人和拼爹,孟母如果不是在教育方法和手段上确实有可圈可点之处,应是很难成为千古表率的——以孔子地位之尊,其父做错事依然为人所诟病,何况亚圣。二是教育很成功。对孩子很好的实行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教育,没有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抢劫杀人之类的残渣,没有让其成为卖假药假货之类的骗子,没有让其成为专打妇孺之类的懦夫,更为儒家培养出了一个坐第二把交椅的擎天人物。

以上两点,或可成为今日评选当代孟母的标准罢,至少可以作为参考。关于对孩子教育倾注大量精力的问题,现今的母亲们绝大多数都是这样做的,而且较之孟母,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已到了病态的程度。看看孩子们上各种辅导班、兴趣班时的盛况就可以知道,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出类拔萃,作母亲的大都都成了超人,可以通过陪读陪练将初中文化升级到大学水平,可以将早已还给先生的英语说得美国人都叹为观止,可以将缺乏音乐细胞的手指锻炼到钢琴八十级,以恨不能以身代之心日复一日、无止无休、乐此不疲的抓着孩子们的学习,更鲜有从小教育孩子长大以后去电台卖假药、用现代手段去诈骗、没事就去杀人玩的另类,参照孟母标准,说其200%合格都不过分;关于教育成功的问题。则除了那些有子不肖者,无论其孩子是航天员还是送奶工,是国家领导人还是社会的底层,哪怕平平淡淡、碌碌无为、虚度一生,只要是好人,只要不为害社会、祸害乡邻,只要不因为别人不让座就耍流氓无赖,只要开车撞到人后能够勇于承担责任,都可以算作成功。道理很简单,如果说孟母是因为培养出了亚圣,才在教育界功成名就的,那么孔父岂不是更应该有更高的地位和更好的名声,他虽然用的是反面教材,却也为中国培养出了主导思想领域几千年的精神领袖,其子坐得是儒家头把交椅,绝对的老大。

以此看来,符合标准的当代孟母确实是很多的,如要表彰,估计是要罄南山之竹的(开玩笑而已,尚请不要见怪),或许有人会说,表彰的目的是让大家学习、借鉴,现在绝大多数的母亲都是这样做的,还有表彰的必要么?那么,也可以问一下,现在见危不助、见倒不扶、排队加塞、随地吐痰者也还是不少,许多人也都是这样做的,还有纠治和奔走呼号的必要么。而且,现在社会的犯罪率也还不低,贪官污吏也还不少,道德风尚也还远未达到人们期望的程度,通过让大家学习当代孟母,从小引导孩子明辩是非对错,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有什么错!个人以为,这也是解决当前道德滑坡问题的一条捷径,如果能够引起大家的普遍重视并很好的实行之,或许那些让人“惜乎击之不中”的人和事会少很多罢。

“不说瞎话、不说脏话,不占小便宜、要有原则、要守信”,牛喜云女士如是教育自己的女儿刘洋,不但为国家培养出第一位女航天员,自已更是当选了当代孟母候选人。选举,自然是有人当选,有人落选,没什么稀奇的,结果却遭众多的非议和责难。——大约以为牛女士之所以当选是沾了当军人的女儿的光罢!正如某人所说:“航天事业有千千万万工程工作人员,刘洋是一小部分的一员”。话是不错,但也要记着,不具备对党、对国家、对航天事业的无比忠诚和热爱,没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三不怕寂寞的精神,刘洋绝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也绝不会上天,更不会完成任务。将孩子教育到这个样子,或者还达不到某些人心中的标准,但怎么就“污了古代孟母,污了航天工程”了?莫非必须教育刘洋怕苦怕死不敢上天才算对得起孟母称号、对得起航天工程么!而且,对于一个英雄的母亲,不尊敬也就罢了,还要对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指名道姓,还要无端向人身上泼污水,由此,也可见自小所受的教育!两下相较,或恐牛女士还是要高出那么一点点罢。

这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