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一壶清茶伴老酒
2538500000099

第99章  机缘巧合,天命使然啊

“这算什么?我师父法宏长老,专会“气剑之法。”,能把这砖用嘴一口吹断,别说这个了,那八国联军进山抢掠红山寺时,被他用‘小鬼吹灯’一口气吹瞎了双眼,吓得洋鬼子夹起尾巴跑了。”

“真的?”德明听了诧异地问。

“这还假得了?”菩月撇着嘴,十分得意的说道。

“那他教你们了吗?”德明和尚问道。

“能不教吗?不过,‘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看自己下不下功夫啦!”

“你能不能给我介绍介绍,我要拜他为师!”

“别忘了,你不是说,我赢了你之后,你就把你以往的身世全告诉我吗?现在我对你还什么都不了解呢?”

“哦!赖我,赖我!”德明挠着头皮说道:“我现在就告诉你,不算晚吧!我俗家姓贺,山东蓬莱人,八岁时父母双亡,我孤零零一人无依无靠,只得背井离乡四处流浪乞讨为生。九岁时行至河南登封,与四处游方化缘的少林寺素灵长老相遇,后被素灵长老带回寺剃渡出家,当时,方丈素空长老给我起佛号为德明,并让我拜素灵长老为师习学。”

德明接着就把自己在少林寺学艺八年,及其在藏经楼偷盗十二卷后,偷练“秘功心法。”以至走火入魔,被素灵长老和方丈素空长老所救的经过,简明扼要的说了一遍。最后他道:“素空长老本应将我逐出佛师两门,念我有悔悟自首之举,先是罚我面壁三日,然后,就把我发往山西大同上华严寺下院修行,我去到山西大同上华严寺以后,本想找到原少林寺的贞定大师,继续深造武功,可我听说,他于40年前就去了九龙山红山寺,所以我千辛万苦游方来到了这里,没想到,我还是来晚了一步,贞定大师已圆寂升天,这说明我们爷俩没有今世相见这个缘分。我本来想明后儿就往别处去化缘了,没承想,缘仍在这里,法宏长老不但继承了他老人家的衣钵,而且也继承了他的武学,竟练成了“小鬼吹灯。”这样的绝世武功!哈哈哈,也是我德明和尚三生有幸啊!”

菩月听后说道:“原来师兄竟有这许多坎坎坷坷,比贫僧还苦!”

德明和尚问道:“方才,见你武功甚是不弱,一伸腿便是‘倒打紫金冠’,我断你肯定受过名家的指点,可说得对否?”

“咳,却也说得不差。但我的身世比师父兄也强不到哪去!”

“怎地?能说于我听否?”德明和尚好奇的问道。

菩月和尚想了想低声说道:“师兄,我祖籍本是这昌平州城里西仓房胡同。祖上以经营尚鞋作坊为生,生活还算殷实。我自六岁开始读书,那一年,是民国四年,家中大白天失火烧了店铺,自此家境一蹶不振,母亲由此染病不治身故,父亲背井离乡去北平打工,我只能被大伯送去城里同达堂药铺当学徒。有一天,老闆去北平上货,一个跛腿烂脚、满身脏污的“小叫化子。”,手拄打狗棍,来到同达堂求医。我便拿出自己的衣服给他换上,然后给他医治烂脚和身上的疥疮。他烂脚流脓,又腥又臭,污秽不勘,我就给他动手术,切疮排脓,敷药包扎,还给他开了点儿药,代他煎好服下。”

菩月接着就把自己怎么结识的“燕子。”李三,又怎么在柳松亭遇见了“醉鬼。”张三、大侠杜心武、武当门长孙禄堂、“圣手神医。”罗良君等人,并在“景华宫。”饮酒吟诗,叫“鹰爪。”叮上遭到包围,“燕子。”李三与杜心武、梁晓棠、耿德海、马德山、张绍鹏、毕连寿、程菊农等人血溅牛家峪,以及自己怎么跟“圣手神医。”罗良君学医,又怎么在前门楼子上巧遇李三,李三怎么仗义帮神跤手沈友三结婚,开起了清德堂药铺,后因遭了官司,李三被捕,自己已无家可归,经连仲三介绍才来九龙山红山寺出家的经过,详详细细地讲说了一遍。讲得德明和尚一会儿点头,一会儿又摇头,对菩月的身世及经历极为同情。

他俩从早晨至晌午,谈的异常投机,竟有相见恨晚之意。最后,他俩在回寺用斋的路上,菩月就大包大揽的对德明表示,他一定要为他在师父面前美言,直到师父答应愿意收他为徒。德明和尚听了心中大喜,专等菩月的佳音。

当晚,菩月和尚去方丈见法宏大师,将早晨与德明和尚在塔林相见的经过一五一十的都与长老讲了,最后说道:“我见德明和尚并非坏人,只不过是个痴迷武功的僧人而已,我与他讲了师父您的武功渊源,他随即就表示要拜您为师,说话非常爽快,看来也是个直肠的人!”

法宏大师听完后,说道:“尔将他叫到我这里来,我想亲自问他。”

菩月和尚遂赶快去到待客堂寻找德明和尚,告诉说方丈大师找他,并叮嘱他见大师后一定要直言不讳,千万不得过分恭维。德明和尚跟随菩月来到方丈,见法宏大师跪地行礼,后法宏大师问及他的身世经历等情,德明和尚一一如前所述说了。法宏大师又问道:“你与贞定大师何缘,叫你千里寻他神灵,拜祭于他?”

德明和尚见方丈大师问及宿缘,遂并不回答,即从怀中取出一方写有密密麻麻文字的白绫,递于长老,法宏大师接过看了,良久,感慨地说道:“机缘巧合,天命使然啊!”

遂收德明和尚为徒,与菩月等僧众,每日一同练功于赢台。菩陂、菩斋、菩月三僧仍习学气剑功法,法宏大师把自己的平生所学,挨着个的把着手传给他们。特别是看菩月和尚天资聪颖,就于那关键之处多照看、多下了点儿功夫。菩月和尚每遇到难处,总是与德明和尚一起探究,也得到德明不少的启发。而德明和尚,自得了法宏大师的指点,功力大进,他的‘怪蟒穿山’已更加精奇,几乎不费吹灰之力,所以他就由学练‘怪蟒穿山’,开始转入专攻‘刘海砍樵’了。

在法宏大师的精心指点下,德明和尚那细竹杆尖头竟能发出一丝气剑,只是那气剑威力很有限,且不甚巩固。他每遇到功法难点时,总是从怀中取出那一方写有密密麻麻文字的白绫,认认真真地看来看去,菩月每问到他这是什么时,他总是闭口不谈。

有一次,菩月与德明在山尖尖上练完武功后闲聊时,又谈及此事,德明和尚就告诉菩月说:“此事已成为人间绝秘,至今这世上只有你我与我少林寺的师弟德聪三人知道,而你还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即只知道一半也。将来你如能见到德聪和尚,你就去问他去吧!他若是能告诉你这其中的端倪,一是你的造化,二则是咱仨有缘。”

自此以后,菩月也就不再向德明和尚直接打听此事了。一晃三年过去了,因菩月和德明和尚经常在一起交流气剑功的奥妙,忽然有一天,菩月竟出奇的把那“小鬼吹灯。”练成了。他在高兴之余就把德明叫来验看,果不其然,那缸砖石块之类,到了菩月面前,迎“气。”而解,如砍瓜切菜一般。菩月讲到用气的奥妙所在,德明和尚忽也有所悟,他便随手抄起细竹杆一试,嚯!杆头离那石头约有二尺来远,就能把那方砖大小的石头块切成两半。

他俩眼睛一亮,乐不可支,随后,俩人就轮流试验,你一杆,他一杆,不多时,竟能在四五尺远左右,用那细竹杆照着脸盆大小的石块一挥,“唰。”地一下,就将它脆生生地切成了两半。哥俩高兴的跳啊蹦啊,最后拥抱起来。菩月忽然想到:“如能把这功夫搞扎实了,练得有些把握时,然后再告诉师父知道,那岂不更好?”于是,便趴在德明和尚的耳朵上说道:“师兄,咱俩先不要马上告诉师父啊!等过几天,功夫巩固了之后,再跟师父说也不迟!”

德明和尚也觉得此法甚妥,便点头同意了。当天俩人就没作声,就如同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第二天一早,二人起床跑步,看看月光如水,觉得比往日早了有一时辰,俩人出了寺院门之后,德明和尚对便菩月说道:“今天咱俩离开那老道路,往远处跑跑,找一处清静去处,咱俩再复习复习那‘刘海砍樵’和‘小鬼吹灯’好不好?”

说着,就把手里准备好的两棵细竹杆递给菩月一棵。菩月接过竹杆说道:“我也是这个意思,今天咱俩就向东跑下去吧!”

于是,两人四只飞腿就比起赛来,快天亮时,二人跑得混身大汗,来到一条大沟,迎面参天峭壁上,分明刻着三个大字:“虎平沟。”。菩月见了,忽然间想起,这“虎平沟。”,是燕山山脉当中出了名的凶险之地,尤其是每日辰卯两个时辰,就同那景阳岗一般,时常有大虫出没,俱说“虎平沟。”里的大虫,是一对大老虎,领着一群小老虎,专拣这“虎平沟。”的密林深处隐藏。多少年来,还没听说有哪个好汉,竟充那清河县的武二郎,喝上十八大碗“三碗不过岗。”的老白干,溜溜达达上得这沟里来,敢摸一摸老虎的屁股。想到这里,菩月和尚心里不由得发毛,便对德明和尚说道:“师兄,咱们得赶快躲开这里,这里虽不是龙潭,但却是虎穴,尤其是咱俩赶的时辰不对,一旦遇。”

这“遇上。”俩字还没有出口,就听那密林里一声凄戾的呼喊“救命啊!”由远而近传了过来,随着呼救声,又有一声震天动地的吼声,伴着“呼呼。”的风声和“哗哗。”的树叶声,在二僧身边一掠而过。那风凉凉的,刮得满身是汗的菩月,不尽打了个寒噤。突然,一个披头散发的女子,象疯了一样跑来,抓住德明和尚围在腰间的僧衣就躲在了他的身后。德明和尚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只见一只吊睛白额斑斓猛虎,以泰山压顶之势,向他扑了过来,德明和尚来不急细看,抓住手中的细竹杆“嗖。”地一下,正鞭在那老虎脑顶门的王字上,此时菩月也举起了手里的细竹杆,打在了老虎的头上,只听“咕咚。”一声,那虎竟从空中掉在地下,一动也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