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这“怪蟒穿山。”,于老爷子用眼再三打量面前这位黑瘦汉子,觉得此人的象貌非常的眼熟。忽然他想起一个人来,那就是他七岁那年,在河南登封中岳嵩山少林寺学艺时的亲师兄德明和尚。
德明和尚俗家姓贺,小字春风,山东蓬莱人,原本是官宦人家出身,八岁时父母双亡,他无依无靠孤零零一人,只得背井离乡四处流浪乞讨为生。九岁时行至河南登封,与四处游方化缘的素灵长老相遇,后被素灵带进少林寺剃渡出家,素灵和尚是代方丈素空主持的亲师弟,素空长老便亲自给这孩子起佛号为德明。并让德明拜素灵大师为师习学。第二年夏天,于锦城也被父送往少林寺出家学艺,与德明同受教于素灵和尚,师父也给于锦城起了个吉利的佛号叫德聪。同年八月,素灵和尚又在管理庙产搛缴地租时,在乡下收了一位年仅六岁姓林的小师弟德禅,素空长老便将德明,德聪,德禅三人一齐安排在执事房充旗幡僧,闲余时间可与成年武僧同时习练些基本功法。也是天道酬勤或与佛有缘,这德明,德聪,德禅等师兄弟三人竟然天赋极佳,不下三年,都已将那少林十二趟弹腿及少林,大成,大洪、小洪、祢祖,太祖,罗汉等等拳脚,凡师父公开教别人会的,他们也都已习练得十分纯熟。师父素灵大师看着心里非常高兴,便与代方丈素空长老商量,打算趁他们三人年纪尚幼时节,就开始把那少林寺中,秘藏的七十二艺的绝学传授给他们,计划将他们三人,培养成为继承和光大少林正宗武功的活秘笈。老方丈素空长老,经这三年对德明,德聪,德禅的精细考察以后,也觉得他们三人,全都是我佛赐予北少林的可教之材,便狠下心来,除让素灵大师专门负责这三人武功的教习外,还在暗中为他们尽快掌握少林独家秘技加些小灶,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功课上,总是让他们比别人优先一步。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八年过去了,他们三个人不仅已由少年小沙弥长成血气方刚的青年武僧,而且从他们的武功及武学层次来看,都已与八年前大不一样。特别是那些由师父亲自下功夫调教的几样绝学,更是大有长进。虽然他们按师父更高的标准要求来衡量,仍有一大段差距,但与寺中那些习武多年,已晋升武师级的僧众相比,那可就强多了。这么说吧,凡是与他们三人搭过手的师兄弟,包括部分素字辈的师叔都算上,对他仨的武功深浅都摸不清底细,也不敢因其年轻而对他们等闲视之。
其实,他们三个人的所学,按师父的安排是各不相同的。由于习武之道最忌分心不专,最怕“贪多嚼不烂。”;所以素灵大师就严格的遵循背对背的教练方法,绝不允许他们互相穿活,更不许他们在背后偷学偷练。
德明学的是大力金刚掌兼腾跃轻身功,专习金刚指(即一指禅)和蹿房越脊之法。每天里,除了用两手食指倒换着班的戳沙口袋,就是在腰腿上扎好铁砂袋,没完没了的练“跳坑。”和“跑板。”。素灵大师每当看到德明和尚呲牙咧嘴地喊疼的时候,就不厌其烦地告诉他说,什么时候你能够用食指指尖,轻轻松松地给厚牛皮腰带钻孔,还能面对一丈高的土墙一跃而上了,那就说明,这两门绝世武功已经被你练在身上了。
德聪学的是达摩易筋功兼飞檐梅花桩,专习“隔山打牛。”之功(即绵砂掌)和八卦走转之法。每天里,除了用左右两掌翻来覆去的空打香火头;就是光着俩脚丫子,在装着沙石料的大簸箩边上跑着转圈儿。或是在“梅花桩。”顶上,沿着“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这八个方位走圆。素灵大师也经常掰着手教导他说,你多咱能在三尺之外,只一掌就将那香火头打灭,就说明,这“隔山打牛。”的奇门绝技就被你练成了。关于那“跑簸箩。”转圈,这功夫本身就无尽无休,凡活到老,必须练到老。
德禅年纪最小,所以素空长老安排他同时学习大力金刚经,和达摩老祖易筋经两门相反相成的武功。其中让他专习“鹰爪神功(即鹰爪力)和易筋缩骨之法。每天里,除了用两手倒换着插抓沙口袋外,还要忍着全身的疼痛,围腰,轧腿,练柔术。每到半夜子时,素空,素灵两位大师还要给他踩筋脉,按穴位,捋经络,甚至象给女人捆小脚一样,绳捆锁绑好不痛苦。终于有一天,他竟从师父给他紧捆着的绳套里褪了出来,又用钳子般的手指掐断了用捏铁打造的实芯镣铐,完成了修行大自由慈悲菩萨并成正果的伟大使命。
这一天,正是农历九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涅盘之日,菩萨开光,晚饭,素空长老命斋堂多准备了几个菜以示庆祝。忽接小沙弥来报称,德明和尚在后院练功跌翻在地,口吐白沫似中风之状,甚是危险。素灵和尚立即带着当家僧和执医僧人赶往后院查看,见德明和尚仰身不语,急以手搭其腕切其脉象,良久,命执医僧人将其抬入寝室灌以人参归脾汤调养。是夜,见其独坐数时不眠,心欲狂而不轻动,低声诉并不出声,意欲癫而不疯狂;有时,形寒肢冷头晕目眩,有时呼吸急促大汗淋漓。素空长老则命素灵大师,以一指禅功,先给他打通身前身后的任督二脉,再做定夺。素灵遂问其然,长老细告曰:“我初观其状,神疲乏力、胸闷气短、五心烦热、自汗盗汗、手足青冷、面色无华、舌淡少津。你知,气机不畅则为气滞,水湿不化则为痰阻,血运不利则为血瘀,出现气滞、血瘀和痰浊停滞,俱属实邪。不仅耗伤气血精髓,使脏腑虚损;痰、瘀还可以上行于脑,使神明不清。但好其脉象变化,初,散乱模糊,再按‘寸。关。尺’反复切之,见脉细数。一般认为,阳盛则促,数为阳热,若脉虽数,促而细、微细,伴有面浮肢肿,动则气短,形寒肢冷;舌淡者,应为虚寒之象。所以我断他,发病初期便直接出现气分或营分证候,或是传变迅速造成病情重笃而逆传,如热势继续弥漫,不但气分有热,而且会出现气营同病。十四经络中,致少有六条阻滞,以至阴阳无常、虚实含混、表里不一、寒来暑往。为此,我方令你以金刚指法试以打通其全身经络。”
素灵大师又细问道:“凭以上脉象,此正与证候不相符合,此时,主持怎断德明之患以至于营分?又怎知实邪将侵其脏腑?”
“哈哈哈!我等切脉为何?主要是心与脉相连,而脉为血之府,它三者互相贯通,共同组成‘心主血脉’、‘心动应脉’、‘脉动应指’的脉象。脉象不仅与心血脉三者有关,同时与脏腑功能十分密切。气的来源与肺有关,血的生化源于水谷之气;血的运行主于心、统于脾、藏于肝,且赖肺气的调节,而后流布经脉,灌溉脏腑,布于全身。血为****,而肾主藏经;中焦的营气化赤为血又必须借命门真火的温养,而后才能生化以充养血脉。所以通过切脉可以诊察脏腑气血盛衰和整体的病变。但因象多兼见,所以须多研于临床,熟记‘三部九候’之法于心,诊病时,更须‘四诊(望、闻、问、切)合参’。凡当脉象与证候不相符合时,还须考虑‘脉证从舍’,只有将以上诸般全都虑及,方能免得所判误断矣!哈哈哈!”
素灵大师听素空长老一番理论后,心已明其理,他知,人体经穴,似天宇间星罗棋布,而任督二脉相连,就如茫茫宇宙中的一根轴线。其中任脉,依赖膻中穴来与极泉穴和天池穴相应,用以控制心器。督脉,则依赖百惠穴来与四神聪穴相应,用以控制大脑。一旦将其任督二脉打通,不仅能掌控心神,驱除邪魔,还可赖神阙、会阴、命门、大椎等要穴,与肝、胆、脾、胃、肾等诸阴阳经络紧密沟通,促使气血运转顺畅,其患亦愈。
素灵遂盘双腿顺坐在德明身后,双手合十,虚目净气,先将自己的原神把持定。少倾,他即用左手的大拇指,紧紧抵牢他两腰眼儿正中的命门穴,随之,使舌根上挺,用舌头尖儿轻轻抵住上牙膛;然后,宁神聚气,引意念以口问心,使气沉丹田。待关元之处有一团热气如喷勃欲出的一轮红日,蒸腾而起时,他便以精托神,以神支意,以意催气,将自身积存三十多年的大口混元金刚气,“翁。”地一抖一冲,竟穿透德明和尚的命门大穴,打进他体内的督脉之中,然后顺势上行,一路顺风顺水并无阻滞,经中枢、灵台、大椎、百会穴。过神庭下行奔人中,抵达承浆穴。然后,催动剑气进入任脉,再经天突、华盖、膻中,过巨阙、神阙、关元穴,抵达会阴。素灵大师正感诧异时,忽觉一排阴凉之气,似浪潮般冷嗖嗖地反袭了过来,不禁让一路春风得意的素灵大师打了个冷战。他急忙一振自己左腕的太渊,鼓足意念引领那滚滚而来的罡气,继续冲击他的会阴穴。
会阴是人体194穴道中的至坤重穴,也是任脉中道阴阳交汇的分水岭,因而,凡人之风瘀湿邪极欲集聚于此,就如那黑社会转拣阴暗面栖息一样。可那素灵大师也非等闲之人,他除慧根源渊外,武艺功底和医道是何等的了得。他心念起处,罡阳之气便从丹田内汹涌而出,竟然“过五关斩六将。”势如破竹,一气突破长强穴拐头向上,直指腰阳关。谁知腰俞一线瘀积厚重,冷若寒冰,那阴寒之气从命门处聚集而来,似千军万马般前赴后继,而那罡阳一方虽略占上风,但一时之间仍难抢关夺寨,竟被那污秽寒毒阻隔在腰阳关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