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书记,人到齐了,开始吧!”
只见那秃头梁书记从他中山服的大口袋里,掏出了一本工作手册摊在了面前的条桌上,随之就有意识地干咳了两声说道:“同志们,开会了!今天春山同志来我们街,代表镇党委向我街宣布有关重要决定。大家都知道,春山同志自肃反,镇反以来,一直都在法院担任院长职务,这次又刚刚从光荣道街搞四清试点工作归来,可以说,他一直战斗在阶级斗争的第一线,有着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特别是,他对当前飞速发展变化的革命趋势,对党中央当前的政策取向吃的非常透,理解的也非常深刻,非常到位。下面,我们就请春山同志来给大家作重要指示,大家鼓掌欢迎!”
“劈利啪劈利啪劈利啪。”会场里勉勉强强响起了一阵不太情愿的稀稀拉拉的掌声……
尽管墙子街党委那位秃头梁书记的长像是差了点儿,可是其在讲话的口才上,确确实实比武萍镇镇委副书记兼镇长汪窌寒强的不是一星半点儿。看来,古人所言,“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一点儿不假啊!皇甫劲松心中暗想。
这时他见王春山也同秃头梁书记一样,从他中山服的大口袋里掏出了一本工作手册,就随手摊在了他面前的条桌之上,随之,他也使劲儿地干咳了两声,然后就一板一眼的说道:“同志们,今天我受镇党委委托向墙子街党委和街委会,宣布两项重要决定:一。原光荣道街四清工作队群工组组长樊润傑同志调墙子街党委任党委副书记,代理墙子街街道办事处主任职务。第二。经镇党委集体研究决定,委派丁惠珠,皇甫劲松二同志组成工作小组进驻墙子街党委和该街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镇与街之间的联络工作。樊润傑同志现正在办理有关交接手续,一时暂来不了。下面,我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镇委工作组的两位同志认识:这位是丁惠珠同志这位是请大家今后多多支持他(她)们的工作。”
“劈利啪劈利啪劈利啪。”会场里也同刚才那阵掌声一样,勉勉强强地稀稀拉拉的响了几下掌声。看来大家实在是打心眼儿里就不太愿意欢迎这两个所谓工作组的人的冒然到来。
这种情景,对生性非常细心的丁惠珠虽然觉得有些尴尬,但对坐在她旁边的皇甫劲松,却是无甚触动。他压根就没在乎人们为他(她)们俩鼓的那个所谓欢迎掌在热烈程度上有什么不好。因为,在当时那时候,社会上正时兴着有节奏的“热烈欢迎”,即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外宾来访问中国,轮到谁接待谁都得要搞什么夹道欢呼,“热烈欢迎,热烈欢迎,热烈欢迎,热烈欢迎。”。每周最少得两三次,这种形式主义不但人人均习以为常,而且也都早让人麻木不仁了。再说,你表面看皇甫劲松现在他人虽在这儿,其实他的心根本就没在这儿。方才受秃头梁书记和王春山从口袋里掏出工作手册摊在条桌上的影响,皇甫劲松也从他口袋里掏出了他那本工作手册摊在了条桌上了。
那工作手册到是在大众面前打开了,可往上面写些什么呢?他手攥着钢笔想了好一会儿,忽然想到自己从小就喜欢画那小人书(即连环画)中的武侠人物,如里的神镖将胜英,金头虎贾明,神偷儿杨香武等等。可惜这几年一直没时间画着玩儿。得!正好在这儿来个“重操旧业。”。干脆就偷着画一个孙悟空吧!由于他正在那儿聚精会神地往本子上画孙猴子,画得也正带劲儿,他就没有理会到大家给他(她)们俩鼓掌时的情绪。而那些在会议室里参加开会的街干部们,还以为他这位刚从镇上派下来的工作组成员是在专心地作会议笔记呢!
“诸位,请静一静!这里还有一件好事告诉大家。”
王春山从座位上站立起来,两只手将他带来的挎包打开,从挎包里面拿出来一个不大的红绸布包,他将红绸布包打开平撂在条桌之上。大家拿眼凑过来一看,原来里边是几十个亮晶晶光彩夺目的圆形毛主席像章,个个儿有外衣纽扣大小。王春山仍然站在那里,抬头向上喘了一口大气后朗朗说道:“现在社会上流行佩带毛主席像章,它体现了广大革命干部群众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热爱与崇敬,为了满足同志们的要求,镇政府特意筹款为大家做了一批最漂亮的毛主席像章,现发给同志们每人一枚,好不好?”
“好!”
大家一口同声地说“好。”,并都站了起来,几十只手同时伸向红绸布包,会场立马就乱了套。皇甫劲松赶忙将工作手册合上揣在兜里,与丁惠珠一起静静的等着发给毛主席纪念像章。
会议一结束,丁惠珠领皇甫劲松到党委办公室旁的一间屋里说:“这是街道办事处给我们俩新腾出来的办公室,这张新桌子就是梁广龄书记让给你的办公桌,今后还需要点儿什么你就言语一声,我来给你办,啊?”
她边说着边将毛主席纪念像章别好在自己左胸上衣上,然后又帮皇甫劲松把毛主席像章别在了他的军装上衣口袋盖儿上,两人都满意的将自己的上衣向下抻抻平,就好似在出发前要重新整一整军风纪。
他(她)们俩一切安排就绪之后,就又返回到街道办事处各部门的办公室走了一圈儿,这既是礼节性走访,又是再一次互道名姓,继续加深同志间的沟通了解。中午时分,丁惠珠与皇甫劲松一起去机关小食堂买饭,吃饭时,她把炒菜中的绝大部分肉和鸡蛋都用筷子不厌其烦的夹到他的碗里,让皇甫劲松在那些新认识的街干部的羡慕眼光面前直不好意思,但在他的内心里却是美美的,甜甜的。下午刚一上班,他(她)们俩就下到居民片里去了解情况。他(她)们俩刚一出街道办事处机关的大门口,丁惠珠就边走边严肃地对皇甫劲松说:“上月18日,北京举行“革命群众大会。”,毛主席在天安门第一次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他身穿军装,接受并配戴了红卫兵敬献的红袖章。此后,毛主席又分别于8月31日、9月15日,就是大前天多次接见了红卫兵。全国各大报纸都在头版头条作了相关报导,这说明,毛主席对红卫兵的造反运动是积极支持的,他把红卫兵视为全面发动“文化革命。”的突击力量。这些,上次在镇委开会时,汪镇长都讲得很清楚了。预计在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的鼓舞和支持下,各地分散的、零星的造反运动会迅速发展成为一股狂潮。你看,最近全国各大院校的红卫兵已开始进行了全国性的大串连。这个月5号,中央又发出通知,规定红卫兵的大串连“一律免费乘坐火车。”,“生活补助费和交通费由国家财政开支。”。这就更助长了这种趋势,有可能会造成全国性的停学、停产和社会秩序混乱。我们俩人来这儿的主要任务,除关注红卫兵的动态外,还要把广大革命群众组织起来,把握好运动的大方向。”
“哦!我明白了!”
皇甫劲松听了并没有过多的表态。他总觉得地方上的事与军队里大不一样,凡事都不是一眼就能看穿的。此刻他(她)们俩已从万字胡同走到大马路口了,过了这条马路就到了本街居住密度最大的槐抱椿树居民(委会)片了。
这一大片儿地方最早是个姑子庵,占地约有70多亩。据传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同父异母的妹妹洪宣娇,就在义军战败天京城破之日,乔装成民妇随着逃难的人群到了上海,而后又声称随同洋传教士远渡美国在旧金山一带开业行医,实则暗渡陈仓辗转乘船来到武萍镇,便寻在护城河边上的这个破庙里栖身,后她又暗地里收女徒二人,以她逃难随身所带珠宝变卖的大部银两翻修庙宇。因庵寺院内圈进两棵老树,呈苍槐搂抱香椿之态,故给该寺另起新名为槐抱椿树庵。此庵在解放前一度香火旺盛,凡求签许愿的,俱甚为灵验。时过境迁,该庵在抗战时期毁于战火,庵内老尼亦不知所踪。
丁惠珠刚还要叮嘱皇甫劲松,他(她)们去居民点工作时的一些应该注意的事项,忽闻一片锣鼓喧天之声由远而近向这儿传来。老远看去红彤彤一大片,都是些带着红袖章的红卫兵,他(她)们拖拖拉拉的排着一大长串人,高举着几架大横幅标语旗,边敲锣打鼓地向这边走着,边呼喊着‘革命’口号在马路上拦截过往的行人,胡乱的散发着红红绿绿的传单。皇甫劲松他(她)们俩想紧走两步横过马路赶快避开这拨儿游行队伍,正巧碰上一名发传单的红卫兵高举着一打传单递给他们。皇甫劲松顺势将传单接过一看,见传单左上角上用红色油墨印着一幅大大的毛主席头像,毛主席头像的右侧旁用黑色油墨印着头号大小的宋体字:武萍镇红岗山红卫兵总部创刊号。
皇甫劲松笑了,哈哈!有意思!当时大隋朝混世魔王程咬金占山为王坐的是瓦岗山,解放前毛主席领导农友秋收起义上的是井岗山,今天小小武萍镇楞来了个什么红岗山,哈哈!哈哈!他接着往下看到:“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犹如石破天惊,拉开了“**********。”由基层,走向“运动。”的序幕。一个无产阶级**********的,正在占世界人口1/4的社会主义中国兴起。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战斗号召下,亿万工农兵群众、广大革命干部和革命的知识分子,以******思想为武器,横扫盘踞在思想文化阵地上的大量牛鬼蛇神。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打碎了多少年来剥削阶级强加在他们身上的精神枷锁,把所谓资产阶级的“专家。”、“学者。”、“权威。”、“祖师爷。”打得落花流水,使他们威风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