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小乘佛教
2528300000026

第26章 经部譬喻师与《成实论》(2)

佛塔信仰之菩萨团,除礼拜佛塔外,彼等自称菩提萨埵(意为求觉悟者,略称菩萨)。菩萨一词于本生谭中,原指佛陀之前生,特用于未达佛果之修道阶段;在家信徒特具信心,自信必能成佛,故亦自称菩萨。此种教团中,亦有来自僧团的比丘者,彼等信徒逐渐纂集,传诵当时之阿含经典,更进一步编集属于他们的经典,首先有完成于公元前后之《般若经》,其次有《法华经》、《维摩诘经》、《华严经》、《无量寿经》等,分别为菩萨团所辑成。此种大同团结之精神,成为大乘佛教之根本精神。大乘佛教之思想立场为空。所谓“空”,原指“什么都没有”或“什么都没有之状态”,亦即认为此现象世界中,没有任何可以执著之物,所以除非抓住能生存之东西,否则就不能说真正存在。就存在本身而言,仍须透过眼前之事象方能把险,此外别无他途。故《般若心经》中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是此理。色,即指有形之物质,意味一般存在之现象。《法华经》中除主张“一佛乘”之说,另又举出“二乘作佛”之思想。所谓二乘,乃声闻、缘觉,亦即指传统僧团中的比丘,二乘作佛概谓教团中之比丘皆应归于菩萨道。

《法华经》又主张“久远实成之佛”(即指久远以前就存在,并且护用无量寿命之佛);《无量寿经》则说:“无量寿命之佛”,两者同样说明其存在之根本,源于有永远不灭之生命,即称为佛。《般若经》之空,乃就哲学立场而言,而此处所说之空则自宗教观点来看。《维摩诘》以戏剧结构来强调菩萨道精神之伟大,这超过比丘之立场。《华严经》则出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大世界观。其中不论任何说法,皆以大乘之名而扩大人生观与宇宙观,即其立论之根据。此后,大乘佛教逐步发展至中、后期,衍演出中观学派(空宗)与瑜伽行学派(有宗),大师辈出。

大乘佛教是继部派佛教的发展,再回到佛陀根本精神的复兴,部派佛教尤其是到了一切有部的阿毗达磨时期,已由于对法的分析,及枝末的固定,把活泼的佛法变成了严密的理论,将佛法范围起来,筑成了阻止前进的墙。大乘佛教的宗旨是探求佛陀的本怀,放弃枝末问题的诠释分析,而使佛法活泼泼地成为人间的、一般的、实用的、生活的,这种精神,便是在佛陀的本生谭中可以看出。大乘佛教是以三法印为原则,来发挥佛陀以救济众生为目的的本怀,就是菩萨道的菩提心。因此,大致上可以说部派佛教是保守的分析学问的佛教,大乘佛教是开放的原则的生活佛教。

大乘佛教思潮的出现,是继部派佛教之后的第二次大分化,也是对部派佛教的最大冲击,从整个印度佛教史来看,是最大的一次分裂。“乘”是运载或者道路的意思,大乘佛教指责前期佛教只求个人解脱,是小乘。前期佛教则不承认自己是小乘,而认为自己是佛教的正统,并指责大乘佛教是杜撰的,并非佛陀的教化。其实,任何宗派和学派,都有着一个发展、演变、补充、进而完善的过程。部派佛教补充了原始佛教的一些理论,大乘佛教空、有二宗继承和发扬了前期佛教学说,并有所发展,在理论上更为完善。但是大、小乘佛教在精神和实质上,确实有很多区别,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在对待佛陀的看法上,小乘佛教认为,释迦牟尼是人间的觉者,佛教的教主和传教师。而大乘佛教则认为,只有依靠佛的智慧、功德才能救度众生,而把佛视为超人的存在。小乘佛教一般认为佛仅一尊,就是释迦牟尼。大乘佛教认为有十方三世无量诸佛,如阿佛、阿弥陀佛、弥勒佛、药师佛等等。这就更进一步认为佛是整个宇宙力量的体现。

二、在追求的理想上,小乘追求阿罗汉果为究竟,偏重于个人的解脱,而大乘以成佛为目的,提出了菩萨(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略称,是有情、智慧、觉悟的意思,故可译为觉有情)的名号,作为成就正党(佛)的准备。认为菩萨是佛体,应以菩萨为目标,众生只要达到去掉无明,就可进入究竟的境界——涅槃。普度众生的思想不在寂灭,而在永生。

三、在修持方法上,小乘认为人生痛苦的原因在于人生的本质,即由种种行为(业)和种种烦恼(惑)而产生的苦果,应当重教尊闻,追求断业灭惑,不使再生。所以主张个人远离社会,隐遁禁欲。大乘则认为,人生问题不应该孤立解决,而应当全面解决,不但要自己解除痛苦,也要使他人解除痛苦,也就是强调整众生的“共业”共同转化。因而大乘重行为,强调不应回避现实,而要面对现实,理解现实,广行六度四摄之法,修菩萨之行,在现实中求得解脱。

四、在理论上,小乘拘于佛说,认为佛陀说的都是实在的,佛说有某个概念,就有某个概念存在;只承认“人无我”,即人没有独立永恒的实体,人是空的;至于宇宙万有,则不是空的,这就是“人空法有”的学说。大乘佛教对于佛说则有较为自由的解释和发挥的色彩,认为不仅“人空”,而且“法也空”,即是宇宙万有也没有独立永恒的实体,也是空的,是“一切皆空”,主体和客观都是空的。

大、小乘过去一直有着宗派的争执,更有甚者,小乘人不同大乘者共饮一条河的水。在前几章的叙述里,已经看出了部派佛教的理论中,已经含有大乘佛教的思想。到近现代以来,随着国际关系和各国间文化交流的发展,大小乘佛教南北传两方出现了相互学习,汇归一体的趋势,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一向偏于保守的南方佛国的高僧大德乃至广大信众,已意识到了解和学习大乘佛教的重要性。有两位斯里兰卡大师合著了一部《大乘佛教》,他们明确在前言中写道:“……大乘经典比小乘巴利文三藏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大乘补充了小乘的不足,使佛教臻于完备。……那些大乘论师以他们崭新的哲学丰富了人类的思想。”学术界多以为小乘佛教接近原始佛教,是佛教思想的本源,所以近百年来对巴利文圣典、南传佛教、部派佛教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第二节 南传上座部佛教

佛教在传播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北传与南传两大支系。北传的一支,自北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内陆、朝鲜和日本;由尼泊尔、中国西藏传入蒙古一带的佛教。又称北方佛教,俗称为大乘。流传于南亚一带,包括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中国云南的佛教,即是南传佛教,或称南方佛教,而是以传承之上座部佛教为主,俗称小乘佛教。

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阿育王之子摩哂陀往锡兰(斯里兰卡)传教,佛教迅速发展,经二百年,以大寺为统一教团之中心。至公元1世纪,分裂为大寺派与无畏山派,前者坚持传统上座部佛教,后者容纳大乘佛教,二派对立达千年之久。同时(公元1世纪),大寺派长老举行了上座部佛教的结集,首次用巴利文将上座部佛教三藏记录成册(此次结集亦称上座部佛教第四次结集)。公元5世纪,佛音论师于大世注释三藏,奠定大寺派基础,并形成南传佛教。

至于佛教传入东南亚地区,除阿育王派遣僧侣传教金地国(或谓即今下缅甸以迄马来半岛)一说外,根据出土文物,最早或在今泰国中部。古代东南亚佛教,大小乘交替兴废,然以南传上座部势力最大,影响最巨。大约在公元14世纪,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已完全变成了以斯里兰卡为传承之上座部佛教。公元19世纪,上座部佛教在斯里兰卡又分裂为暹罗派、阿摩罗普罗派及罗曼那派等派别;在缅甸分裂为善法派、瑞琴派及门派等派别;在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则分裂为法相应部与大部等派别。

南传佛教之特色,就部派、典籍、学说、实践等四个方面略述如下:

一、就部派言,保有上座部系统中法藏部相类之面目。惟其上座部学说实非纯粹正宗,印度佛教史学专家遂视之为上座部别传,常以“分别说”一称加以区别。从南方七部论典中《论事》可知,南传佛教主张:1过去未来法无体,2并非一切都实有,3四谛可以顿得现观,4一定没有中有,5阿罗汉不退,6我真实之补特伽罗。

二、就典籍言,有七部论典,即:法集、分别、界、人施没、双、发趣、论事。除《论事》之外,余者皆传为佛说。此等论典,大体由《舍利弗毗昙》各部分发展而成。

三、就学说言,有:1心性本净说,主张从离染心得解脱。2佛道不共说,声闻等始于厌离,佛始于悲,故其发展不同。3佛陀观,系以历史上之释迦牟尼为主,并非如大众部叙述理想化之佛陀。然佛陀为超越之存在,故不止于今生,早已于过去历劫积集菩萨行,具足三十二相、十八不共法,教化一切众生。

四、就实践言,南传佛教有一套组织完备之说法,其有关之论典,先有优波底沙之《解脱道论》,继有佛音之尊者之《清净道论》。清净道依戒定慧三学之次序,而以定学为中心,从十遍处(特别是从地遍处)入手,能达到四种禅定。十遍处以外,尚有十不净观、十随念、四梵住、四无色、食厌观和界差别观,合为四十业处,随学者性格不同,业处各有所适。此等学法实与北方佛教以遍处等作禅定之功德看待者大异其趣。

南、北传佛教主流最大不同在于:北传佛教之三藏经典以经藏为先,用梵文书写,藏经称为菩萨藏;南传佛教之三藏经典以律藏为主,用巴利文书写,盖南传佛教徒重实践,故强调戒律至上,藏经称声闻藏。这里,将《南传大藏经》简介于下:

《南传大藏经》指斯里兰卡上座部所传之巴利文大藏经,又作《巴利三藏》,原本仅称三藏。佛陀入灭后,摩诃迦叶等弟子结集三藏。至阿育王时,目犍连子帝须再次结集,编辑《论事》。王子摩哂陀复将传至斯里兰卡。现存《南传大藏经》各典籍成立之年代不一,成立最迟之年代被推定为公元前2世纪至前1世纪。其内容有:

一、毗尼藏,即律藏:

1经分别,有相应之汉译。

2犍度,有相应之汉译。

3后篇。

二、修多罗藏,即经藏:

1长部,即汉译之《长阿含经》。

2中部,即汉译之《中阿含经》。

3相应部,即汉译之《杂阿含经》。

4增支部,即汉译之《增一阿含经》。

5小部:

①法句,有汉译。

②譬喻。

③自说。

④如是语,有汉译。

⑤经集。

⑥天宫事。

⑦饿鬼事。

⑧长老偈。

⑨长老尼偈。

⑩本生。

义释。

无碍解道。

佛种性。

所行藏。

小诵。

三、阿毗昙藏,即论藏:

1法集论。

2分别论。

3界论。

4人施设论。

5双论。

6发趣论。

7论事。

约在公元前1世纪,始有《南传大藏经》之注释。随着南传上座部佛教向东南亚各国传播,产生了缅甸、泰国等国文字之藏经。公元1881年英国成立巴利圣典协会,将《南传大藏经》及注释之大部分以罗马字校订出版。此外尚有英译之《南传大藏经》。日本于昭和10—16年(1935—1941),由高楠博士功绩纪念会将巴利圣典协会出版之巴利三藏译成日文出版,题为《南传大藏经》,其中含有若干藏外书。藏外之注释有三藏之直接注、复注、复注之注;藏外书则有纲要书、史传书等。近几年来,悉闻港、台的佛教学者和佛教人士已将《南传大藏经》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