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风流词人柳永轶事
25275300000018

第18章 十八、寻根问底奔客栈探不明之迷

次日,柳永辞别秋月,雇了一匹马车向苏州那个小客栈奔去。

刚走进客栈,那个客栈老板就认出他来了。

“相公可是来取这这封信的?”他从柜台里取出一封信递给柳永。

柳永接过信,等不及拆开就问:“店老板,这信是谁交给你的?”

“不知道。看上去挺有权势的,说是你京城的一个亲戚。临走时留下这封信,说你若半年内不来去就将这信烧了。“柳永见问不出什么,只得拆开信封,取出里面的信一看,顿觉头脑发胀,浑身冰凉。那一纸秀丽的毛笔字,竟是小玉的亲笔。

信中写道:

柳兄:

端午相识,喜成知己。慕兄才华横溢,庆玉三生有幸。花前月下,道不尽爱慕之意,曲廊庭院,诉不尽思念之情。日上花梢,尤见茑穿柳带;蝶飞蜂舞,宛如暖烟姿狂。兄虽无意求名,玉却心怀仿惶。为兄仕途前程,玉当闭门卸装隐闺房;为国安泰富强,玉亦当承颜欢笑侍帝旁。玉虽渺小如芥,然滴水可以穿石,星火可以燎原。朝夕相伴,曲尽肺腑之言;晨暮相随,剖析利弊之害。终不成,精诚所至,金石尚不为之开乎?为报君知,今特送兄田庄一座,秋月女一名。田庄良田百亩,可保兄生活富足无衣食之累;秋月女端庄娴淑,可伴兄形影相随无孤寂之苦。兄若喜世外桃源,可与秋月女安住田庄,永无钱财之危;兄若愿匡扶社稷,玉当竭力保荐使兄有用武之地,得成栋梁之材。望兄能体谅玉之一片苦心。非玉有意负君,实是有苦难言。皇天在上,可鉴玉心。来世相见,请兄保重。

小玉亲笔

柳永不见此信则已,一见此信,悲从心起,一下子跌坐在地上。

想不到那荷花庄,那秋月女却是小玉所赠。

小玉呀小玉,你以为世人都似你一样,贪恋权贵。你以为你拿一座田庄,一个美女送给我,我们之间的感情帐就扯平了。算我柳永瞎了眼,高看了你。

“哈……哈……哈……”一阵狂笑,柳永抓起那张信纸,踉踉跄跄走出客栈。柳永一边发狂般大笑,一边把手上的信纸撕得粉碎,向空中抛洒。又狂笑着去追踩那随风飘动的纸屑。追到一座酒楼前,柳永冲进去要了一壶酒,也不要杯子,嘴对着嘴,将那一壶酒“咕咚咕咚”灌进肚里,须臾,便喝了一个酩酊大醉。

柳永走出酒店,趔趔趄趄地在街上走着,荷花庄他是再不会回去了,秋月女他也不想再见了。他心乱如麻,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胡乱走着。他看见前面有个小巷,往左一拐,一下子撞到了一个人身上,脚下一滑,一下子跌倒在地上。

“怎么样,摔到那没有。”被撞之人忙将他扶起,闻到了他一身的酒气。再仔细一看,认出了是柳永。

“三变,怎么是你。你怎么到这来了。”

柳永听有人叫他原来的名字,定眼一看,认出了是在汴京第一次参加考试时认识的一个学友洪敏。

“洪兄,是……是你。”柳永舌头发直,眼睛似睁似闭,语言含糊不清。

洪敏见柳永醉得历害,便将他带回自己的住宅,安置他睡下。自己则出去办事了。

柳永醒来时已是日上三竿,房间里阒无一人。因为刚醉了酒,柳永的太阳穴隐隐作疼。他四下一望,见自己又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只是这个房间却不似先前那个房间那般豪华,只有一套木质家具外和一些简单的摆设。这显然是洪敏的睡房。睡房的另一侧像是书房,摆了几张椅子,一个书桌,一个茶几,沿墙还有一排书架。正面墙上,挂了一幅墨竹画,画下却没能落款。

走出门,见外面是一个小院落,沿墙一圈,种满了绿竹。院中间还有一个葡萄架,一眼水井。院墙中间,是一扇朱漆大门,透过门缝,可见外面是一个小巷子,间或有人在巷子里走过。摇摇门,却是从外面销住的。

酒醒以后,柳永方觉腹饥,可又出不去,只好从井中汲了一桶水,用手掬着喝了几口,又趁势洗了脸。转头又见院中一畦青菜,花开得清奇,有两只蝴蝶,在花丛中追逐嬉戏。想到人不如蝶,心里顿生无限感叹。

又过了大约一个睦辰,方听外面有脚步声,又听见有人开销。柳永见洪敏回来了,他乡遇故知,惊喜过望。

“多谢洪兄。适才若不是洪兄帮助,我可能就要睡在大街上了。”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只是不知柳兄为何喝得如此大醉。”

“哎,一言难尽。”于是柳永就将他这几年的遭遇简略讲了一下。

“早听说有个叫柳永的书生得罪了当今皇上,却没想到是柳兄。你怎么改了名了。”

“幸亏改了名,否则怕是连奉旨填词的殊荣也难遇了。”柳永苦笑笑,又问:“你怎么会在这里,你家乡不是在济南么。”

“上次落榜后,我已是心灰意冷,不想再考功名。可家父却一心要我来年再考,想有了功名后得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我便赌气跑了出来。这里有我一个表亲,是做古董生意的,我眼下正跟他学做生意。这个世道我算是看透了,像柳兄这样有才华的人,只因酒后的一句牢骚话若恼了皇上,就落得这般田地。真真让人心寒。柳兄,还不如留下和我一起学做生意吧。这古董生产大有讲究,说不定哪天得了个价值连城的宝贝,一下子就富了。何必非要去走仕途之路。”

柳永说:“我不是做生意的料。我想先四处去走走看看,然后静下心来专心写诗填词,将宋词发扬光大。”

洪敏说:“柳兄才华横溢,写的词早已是家喻户晓。岂不闻民间早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我看柳兄的词颇有南朝后主李煜之风,将来定会名传千古。兄弟我无权无势,别的也帮不上你什么忙,如果将来我发财了你的词要结集出版我是一定会帮忙的。”

柳永忙起身作了个辑:“柳永先在这里谢过了。”

洪敏忙起身还礼:“何须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