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风流词人柳永轶事
25275300000014

第14章 十四、 忠贞不渝被算计强召入宫

第二日,钱珂进宫对仁宗皇帝进馋道:“陛下,臣闻京城迎春楼有个叫小玉的歌伎,人长得美似天仙,能歌善舞。那噪音甜脆清亮,圆润温婉,一曲唱罢,余音绕梁,三日不断。凡听过她唱歌者,都曰:此曲只当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陛下何不召她进宫唱几支曲子为陛下解解闷。”

那仁宗皇帝正值青春年少,听说有个美似天仙的姑娘,曲子又唱得极好,哪有不允之理,立刻命钱珂将小玉宣进宫。

钱珂得了圣旨十分得意,他立刻赶往迎春楼,对小玉说:“恭贺姑娘,今皇上有旨,命你随我进宫为皇上唱小曲。”

小玉见皇帝突宣,心里十分惊愕:“宫中自有极好的乐师和歌女,皇上怎么会突然宣我去。再说了,我不过唱馆里的一个歌伎而已,皇上高居金銮店,日理万机,又怎会知道我这个小小的歌女。”

钱珂笑了笑:“姑娘的小曲在汴京城已是名气火旺,一传十、十传百,自然就传到了宫中。”

小玉又说“皇上九五之尊,宫中又有上乘音乐,只怕我这民间小曲粗谷不堪,污了皇上的视听。”

钱珂说:“正因为宫中的音乐听多了,腻了,这才想听一听民间小曲。就好比一个人成天大鱼大肉吃腻了,想吃点青菜萝卜一样,无非是听个新鲜。小玉姑娘,不要胡思乱想,你进宫后只要好好给皇上唱几支曲子就回来,皇上听高兴,说不定还会重重赏你呢。”

这李英英在旁边听了,高兴得眉开眼笑:“小玉姑娘,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你此次一进宫,必名声大增,我这迎春楼也沾好大的光。你就随钱大人快去快会,我们想进宫还没有机会呢。”

小玉心里明白此事肯定是钱珂从中使坏,可皇命难违,只得带了小梅,随钱珂进了皇宫。那仁宗一见小玉那眼睛就象长了勾似的,只盯住小玉不放。一面打量,一面暗忖:我**佳丽三千,哪个又及得上她。那钱珂见仁宗皇上对小玉入了迷,忙上前奏道:“陛下,让小玉姑娘唱支曲儿给皇上解解闷吧。”一句话提醒仁宗,他这才收回眼神,对小玉温和地说:“小玉姑娘,你就将平时唱得好的曲子唱来给朕听听。”

吴会风流。人烟好,高下水际山头。瑶台绛阙,依约莲丘。万井千言富庶,雄压十三州。触处青娥更舸,红粉朱楼。

那小玉一开口,仁宗就听得呆了。一曲唱罢,果然是婉转清丽,余音绕梁。仁宗拍手赞道:“唱得好!唱得好!真是人美,歌美,词也美。几句话,便把苏州的景色写得活灵活现。这词是何人所作?”

小玉敛眉低首道:“是福建柳三变。”

仁宗只当是教坊乐籍中的哪个填词能手,赞道:“写得好!小玉姑娘,你再将此人的词唱两首我听听。”

小玉本是有心人,先前怕唱柳永表示男女情爱的词给圣上留下专工女色、不思上进的印象,所以只将柳永描写山水景物的词唱给皇上听。今见皇上让她再唱,心想:柳兄才华满腹,却连个进士也没考上,我不妨将他那首《鹤冲天》唱给皇上听,也让皇上知道,考场上屈理了多少有才人。于是,她调好琴弦,定好调门,娓娓唱道: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恨,如何向?未逐风云便,争不姿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唱到后两句,仁宗笑了:“原来是个落弟秀才。这人才气倒不小,连发牢骚都别有意韵。”说罢转向钱珂道:“钱爱卿,今年大考你不是监考官么?”

钱珂忙答:“正是。”

“这人能做出这样的好词,其腹中才气必定不低,如何连会试也没有通过。”

“这……”钱珂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才好,生怕自己弄巧成拙,不但害小玉不成,反倒助了柳永一臂之力。

仁宗见钱珂回答不出,只当时间长记不住了,便说:“你快去找来这人的卷子,我要亲自看看。”

钱珂无奈,提心吊胆地找来柳三变的卷子交给皇上。

仁宗起初边看边点头,可当看到柳三变对国策的评议时,脸一下就沉了下来。心想:怪不得礼部不许他通过,如此一个秀才竟敢妄议朝政。先帝好不容易与契丹签定了和解条约,这才保得国泰民安,天下太平。若让这柳三变中了进士,入了仕,他岂不是到处游说,挑动战争。我这个皇帝还能稳稳当当做下去吗?可恨!若不是在考场,我定将他治罪。再一想柳三变考场失意竟向小玉发牢骚,可见俩人的关系不同寻常,心里立刻酸溜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