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市)人。祖出北魏鲜卑贵族拓跋氏,为唐诗人元结后裔。金宣宗贞祐二年(1213)蒙古军攻破秀容,其兄好古死难,好问得以幸免。贞祐四年蒙古军围太原,奉母避难福昌三乡(今河南益阳县三乡镇),兴定二年(1218)移居登封(今河南登封市)。兴定五年进士及第,不就选。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鸿词科,授儒材郎,充国史院编修。后又历官镇平、内乡、南阳县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移家汴京。天兴二年(1233年)蒙古军攻破汴京,被押送聊城羁管,至元太宗窝阔台十年(1238)方结束羁系。自金亡后二十馀年间,潜心编纂著述,致力于保存金代文化,著有金代诗词总集《中州集》及金史著作《壬辰杂编》《金朝君臣言行录》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好问才雄学赡,金元之际屹然为文章大宗。“其创作涉足于诗词文曲和笔记小说等领域。其诗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声情激越,近于杜甫。其词博采众长,兼具婉约豪放,”足以追稼轩“(郝经《祭遗山先生文》),为金朝一代之冠。其文体裁多样,承继欧苏,平易自然。其中赋作四篇,笔势纵放,挥洒自如,抒情言志,跌宕生姿,清雄遒劲。其小说《续夷坚志》”恶善惩劝,纤细必录,可以知风俗而见人心。“(宋无《续夷坚志·跋》)兼融文言白话,昭示出宋金至明清小说的转型轨迹。今存《遗山先生文集》四十卷,《四部丛刊》据乌程蒋氏密韵楼藏明刊本影印。《元遗山全集》四十卷(附《新乐府》四卷、《续夷坚志》四卷、年谱三种),清光绪八年(1882)京都翰文斋据灵石杨氏元刊本刊印。今有姚奠中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元好问全集》。
金宣宗贞祐四年(1215)蒙古军攻太原、围中都,金迁都南京(河南开封)。本赋应作于兴定二年(1218)作者移家登封之后。在家国危亡之际,借秋日登高,抒写怀抱。
步裴回而徙倚[1],放吾目乎高明[2]。极天宇之空旷,阅岁律之峥嵘[3]。于时积雨收霖[4],景气肃清。秋风萧条,万籁俱鸣。菊鲜鲜而散花,雁杳杳而遗声。下木叶于庭皋[5],动砧杵于芜城[6]。穹林早寒[7],阴崖昼冥。浓淡霏拂[8],绕白纡青[9]。纷丛薄之相依[10],浩霜露之已盈。送苍苍之落日,山川郁其不平。
瞻彼辕[11],西走汉京[12]。虎踞龙蟠,王伯所凭[13]。云烟惨其动色[14],草木起而为兵[15]。望崧少之霞景[16],渺浮丘之独征[17]。汗漫之不可与期[18],竟老我而何成!挹清风于箕颍[19],高巢由之遗名[20]。悟出处之有道[21],非一理之能并[22]。繄南山之石田[23],维景略之所耕[24]。老螭盘盘[25],空谷沦精[26]。非云雷之一举[27],将草木之偕零[28]。太行截天[29],大河东倾。邈神州于西北[30],怳风景于新亭[31]。念世故之方殷[32],心寂寞而潜惊[33]。激商声于寥廓[34],慨涕泗之缘缨[35]。
吁咄哉[36]!事变于已穷[37],气生乎所激。豫州之土[38],复于慷慨击节之誓[39]。西域之侯[40],起于穷悴佣书之笔[41]。谅生世之有为[42],宁白首而坐食。且夫飞鸟而恋故乡[43],嫠妇而忧公室[44]。岂有夷坟墓而剪桑梓[45],视若越肥而秦瘠[46]!天人不可以偏废[47],日月不可以坐失。然则时之所感也,非无候虫之悲[48]。至于整六翮而睨层霄[49],亦庶几乎鸷禽之一击[50]。
(《遗山先生文集》卷一,《四部丛刊》本)[1]裴回:犹”徘徊“,徐行貌。徙倚:犹豫徘徊。屈原《九章·远游》:”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王逸注:”彷徨东西,意愁愤也。“[2]放目:极目远眺。高明:此当指天空。南朝宋谢庄《月赋》:”沉潜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阴灵。“《文选》李善注:”《尚书·洪范》:’沉潜刚克,高明柔克。‘孔安国曰:’沉潜谓地,高明谓天。‘“[3]岁律:岁时节令。峥(zhēng)嵘(róng):高峻,深险。此谓世事多艰,岁月蹉跎。鲍照《舞鹤赋》:”岁峥嵘而愁暮,心惆怅而哀离。“[4]收霖:犹”收淋“,久雨停歇。霖,久雨不止。《说文》:”霖,雨三日以往也。“[5]庭皋:通亭皋,平皋,水边平地。
[6]砧(zhēn)杵:捣衣石砧和木杵。芜城:此指蒙古军攻掠下的金国城池。鲍照《芜城赋》称因战乱而荒芜的广陵(今江苏扬州市)为”芜城“,故因以为喻。
[7]穹(qióng)林:幽深树林。
[8]霏(fēi)拂:云气拂动。
[9]纡(yū):萦绕。
[10]丛薄:茂密丛生的草木。
[11](huán)辕:山名,延绵今河南偃师县东南、巩县西南及登封市西北,山路环曲盘旋,古称辕道。
[12]汉京:指东汉京都,即今河南洛阳市,在辕山以西。
[13]王伯(bà):即王霸,王道与霸道。春秋时周天子为各诸侯国之共主,称”王“。诸侯国中的盟主,称”霸“。《孟子·滕文公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后谓以仁义治天下为王道,以武力、刑法、权势治天下为霸道。句谓河洛为历代王朝凭依之地。
[14]动色:改容,失色。句谓云烟也为眼前战后荒景而呈现凄惨之色。
[15]草木起而为兵:化用草木皆兵之典,谓草木也为战乱频仍而惊心动魄。
[16]崧少:亦作”嵩少“,即嵩山,又名嵩高山,在登封市境,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戴延之《西征记》:”东谓太室,西谓少室,相去七十里,嵩高总名也。“[17]浮丘:浮丘公,传说中的道士,居嵩山。《文选》谢灵运《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傥遇浮丘公,长绝子徽音。“李善注引《列仙传》:”王子乔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山。“独征:独自远行。
[18]汗漫:渺茫不可知,形容漫游之远。《淮南子·道应》:”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高诱注:”汗漫,不可知之也。“句谓无法与仙游高人期会。
[19]挹(yì):挹掬,捧取。箕颍:箕山和颍水。箕山在登封市,颍水出于嵩山。
[20]高:仰慕。巢由:巢父和许由。皇甫谧《高士传·巢父》:”巢父者,尧时隐人也。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时人号曰巢父。“”尧让天下于许由,由于是遁耕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终身无经天下色。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后用作厌闻利禄之典。
[21]出处之道:仕进与退隐之道。《周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22]非一理之能并:不可一概而论。句谓巢由之退隐,是因世道太平不愿得虚名,与当今乱世之秋欲仕进而不得,不可同日而语。
[23]繄(yī):犹”惟“,句首语气词。南山石田:多石而不可耕种之田,喻指朝政荒败,人才沦贬。《左传·哀公十一年》:”得志于齐,犹获石田也,无所用之。“《汉书·杨恽传》:光禄勋杨恽,因言见弃,罢官居家,致书友人孙会宗曰:”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张晏注:”山高而在阳,人君之象也。芜秽不治,言朝廷荒之乱也。一顷百亩,以喻百官也。言豆者,贞直之物,当在囷仓,零落在野,喻己见放弃也。萁曲而不直,言朝臣皆谄谀也。“[24]维:句首助词。景略:王猛,字景略,东晋前秦名臣。《晋书·王猛传》:出身贫寒,博学多才,”少游于邺都,时人罕能识也。唯徐统见而奇之,召为功曹。遁而不应,遂隐于华阴山。怀佐世之志,希龙颜之主,敛翼待时,候风云而后动。“后受苻坚重用,整顿吏治,擢拔贤能,奖励农桑,振兴国力,统一北方。官至丞相,追谥武侯。
[25]老螭(chī):传说中的蛟龙。盘盘:蜷曲貌。
[26]空谷:深谷。沦精:谓潜藏其形。沦,隐没身体不使人见。精,光芒,此谓外形。句谓志士遁隐,如潜龙在渊,待时而动。
[27]云雷一举:云行雷震,谓潜龙出渊,喻指隐士出仕。《周易·屯》:”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云雷,亦喻惊天动地的事业。《南史·乐霭传》:”虽异帷幄之功,亦赞云雷之业“。句意谓须在艰险之境中应时而起,才能成就伟业。元好问《新斋赋》:”动可以周万物而济天下。“[28]草木偕零:谓若不能在风雷激荡之时应势而起,将与秋草一起枯败凋零。
[29]太行:太行山形势险峻,自古为守备河洛天然屏障。截天:阻断天空。
[30]邈(miǎo):遥远迷茫。神州:指被蒙古国占领的金国故地。金朝鼎盛时拥有一都五京:中都(今北京)、上京(黑龙江阿城)、北京(内蒙古宁城)、西京(山西大同)、东京(辽宁辽阳)、南京(河南开封)。宋宁宗嘉定八年(1215)成吉思汗攻中都,金宣宗议和,迁都至南京。
[31]怳(huǎng):迷离恍惚。新亭:《世说新语·言语》:西晋末,中原沦丧,”过江诸人,每至佳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座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后用为怀念故国悲叹沦亡之典。
[32]世故:世事变故,此指战乱。方殷:正剧烈频繁。《广雅》:”殷,大也,众也。“[33]潜惊:暗自心惊。
[34]商声:秋声。古以五行配五音和四季,商音为金,声凄应秋,故称。寥廓:辽阔的天空。
[35]缘缨:沿颌下缨带滴落。《说文》:”缨,冠系也。“[36]吁(xū)咄(duó):高声感叹之词。
[37]事变于已穷:谓物极必反。《说文》:”穷,极也。“[38]豫州之土:原文作”豫州之士“,据《历代赋汇》改。此指东晋沦陷的中原地区。
[39]击节之誓:《晋书·祖逖传》:”帝以逖为豫州刺史,渡江北伐苻秦,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句谓沦亡的国土因志士坚定的信念得以收复。
[40]西域之侯:指东汉名将班超,因开拓西域有功,封西域都护、定远侯。
[41]穷悴(cuì):困顿憔悴。佣书:替人抄书。《后汉书·班超传》:”超与母随固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尤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42]谅:料想。
[43]飞鸟恋故乡:《古诗十九首》:”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李善注引《韩诗外传》:”诗曰:’代马依北风,飞鸟栖故巢。‘皆不忘本之谓也。“[44]嫠(lí)妇忧公室:《左传·昭公廿四年》:”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意为寡妇不忧虑纬纱少织不成布,只忧虑宗室亡国将祸及自己。后以喻忧国忘家。
[45]夷坟墓:铲平祖坟,毁人故国宗庙。剪桑梓:剪断桑梓,毁人故乡家园。《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朱熹集传:”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桑梓,父母所植。“后用以代指故乡。谢灵运《孝感赋》:”恋丘坟而萦心,忧桑梓而零泪。“[46]越肥秦瘠(jí):语出韩愈《诤臣论》:”视政之得失,若越人之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以越与秦相距遥远比喻痛痒与己无关。
[47]天人:天意与人志。句谓成事虽在天,事却在人为,不可委命于天,坐失良机。
[48]候虫:秋虫。元好问《秋怀》:”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鸦夜频惊。“[49]整六翮(hé):整抖双翼,展翅奋飞。六翮,鸟翅正羽,代指两翼。《战国策·楚策》:”奋其六翮而凌清风,飘摇乎高翔。“睨(nì)层霄:在高空注视大地。睨,斜视貌。
[50]庶几乎:或许,差不多,表示希望。鸷禽一击:鹰击长空,奋力一搏。鸷(zhì)禽,鹰类猛禽。刘禹锡《学阮公体》:”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评此赋首段状秋景,铺叙秋之风雨、菊雁、叶林、草露、山日,苍凉肃清之景与家国芜城之慨相交织。次段抒忧愤,西北神州已沦为异域,高山险关亦难保河洛安宁。既无法像浮丘和巢由高蹈退隐,也不甘如盘曲潜龙久藏山谷。请缨宏愿与寂寞壮心形成强烈对比。末段言心志,邦国殄瘁,大敌当前,自当效法祖逖和班超,在艰难困顿之逆境,像振翅雄鹰,奋起搏击。由”郁其不平“,至”涕泗缘缨“,再至”鸷禽一击“,郁结伸舒,雄心勃发,情思跌宕起伏,有沉郁顿挫之致。
(赵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