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2527500000094

第94章 醉梨赋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山西晋城市)人。主要活动在金朝后期。金章宗承安五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未几弃官不仕,以所学教授乡里。金南迁后,隐于嵩山、怀州、西山,自号鹤鸣道人。元世祖在潜藩时,以安车召之。一见即乞还山。卒,赐谥庄静先生。诗风清新奇崛,文格冲淡和平,多忧世伤时、怀恋故国的之言。有《庄静集》十卷传世。

这是一篇托物咏怀的小赋。醉梨即野梨,在我国北方普遍生长,其实甘而冽,涩而似酒。作为梨的一种,它不乏雨泪之容,白雪之肤;但作为一种野果,能得其真味者甚少。尽管如此,但它却有一种介然独立,不同流俗的个性,深得”抗志遁荒,洁身净虑“之士的钟爱。

梨于五行属金,得天地的义气,应当有一种坚定不移的刚性,而醉梨正是这种刚性在世事风雨摧残下的变态。梨尚如此,人又何尝又不是这样呢?士君子遭逢乱世,不得不更换其节操,随时俯仰,与时舒卷,这原本是为了求得生存的无奈之举,不值得深责。但是,还有些人却固守”愚“道,硬是在王朝板荡、家国破灭的纷纷乱世中,保全真我,不与世俗合流,”以举世为桔槔邪,则汉阴之瓮,不以用拙而不抱;以举世为鸱夷邪,则井眉之瓶,不以迎危而不居“。这种精神是令作者非常感动的。

花残叶疏,鸟劝提壶[1]。春回雨泪之容,香满白雪之肤[2]。得之霜而颜始红,见其日而头欲扶[3]。夫天之酒星不在于天,化为巢饮之徒[4]。煦甘妪旨,嚅膏哜腴。张公之裔,游无何之乡;哀家之胄,入步兵之厨[5]。笑君子之交淡,闵大夫之色枯[6]。其未醉也,磊磊落落,高世之杰,趋之者众,甚于成蹊之李[7];其既醉也,昏昏漠漠,保身之哲,趋之者寡,比于不材之樗[8]。凌寒傲暑,舞空蹈虚。兀然将颓之叔夜,块然独留之淳于[9]。其醉于心者,心朋心友也,如郭奕之见阮咸;其醉于面者,面朋面友也,若程普之遇周瑜[10]。小二豪之在侧,悼一夫之泣隅[11]。当是时也,以日月为过客,以天地为蘧庐[12]。犹笑夫独醒之子,不肯醨糟之[13]。乃有心如渴乌,吻燥未濡,梦三江而吞五湖。然后乃得蒙其齿录,策一醉之勋也[14]。莫不惬魏梅之望,快汤稼之苏[15]。是所谓以醉醒醉者邪?

梨之为物也,秋而后成,属西方之金。其花皎而白,金之色也;其实甘而冽,金之味也。皆得天地之义气,介然特立,确乎不移,此性之常也[16]。然今之所谓醉者,乃其性之变者欤?故今日之放,乃向日之拘。向日之洁,乃今日之污。随俗俯仰,因时卷舒。彼常而不知变者,未免乎憔悴而守其株者也[17]。呜呼,噫嘻!以举世为桔槔邪,则汉阴之瓮,不以用拙而不抱[18];以举世为鸱夷邪,则井眉之瓶,不以迎危而不居[19]。盖可及者智,不可及者愚。然则是梨之醉也,其中有趣,虽父不能传之子,宜其楂之不如[20]。

(《庄靖集》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花残叶疏,鸟劝提壶:花儿飘零,树叶稀疏,小鸟在枝头欢唱。劝,劝勉。提壶,鸟鸣。刘禹锡《刘宾客文集·和苏郎中寻丰安里旧居寄主客张郎中》:”池看科斗成文字,鸟听提壶忆献酬。“[2]春回雨泪之容,香满白雪之肤:梨花带雨,梨肉雪白溢香。雨泪之容,《白氏长庆集·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雪之肤,《格物丛话》曰:”梨数种,大者几如盌,有青黄紫三色,肉白于雪。核少,食之甘脆。咽查滓者为佳品。“[3]头欲扶:扶头,酒名,《白氏长庆集·早饮湖州酒寄崔使君》:”一榼扶头酒,泓澄泻玉壶。十分蘸甲酌,潋滟满银盂。“[4]酒星:孔融《与曹操论酒禁书》:”故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人著旨酒之德。“巢饮之徒:沈括《梦溪笔谈》卷九:”石曼卿喜豪饮,……每与客痛饮,露发跣足,着械而坐,谓之囚饮。饮于木杪,谓之巢饮。以藁束之,引首出饮复就束,谓之鳖饮。“这句比喻醉梨是天上酒星降落树上而成的神奇之物。

[5]煦(xù)甘:气味甜。妪旨:体味美。《礼记·乐记》:”天地欣合,阴阳相得。煦妪覆育万物。“郑玄注:”气曰煦,体曰妪。“嚅膏哜腴:嚅哜膏腴。嚅(rū)哜,品味。黄伦《尚书精义原序》:”志于经学者,倘能嚅哜是书,不必他求矣。“膏腴,美味。这句是说醉梨是大自然化育出的美味。张公之裔:《文选》潘安《闲居赋》:”竹木蓊蔼,灵果参差。张公大谷之梨,梁侯乌椑之柿。“李善注:”《广志》曰:洛阳北芒山有张公夏梨,甚甘,海内惟有一树。大谷,未详。“无何之乡,即《庄子》中多次谈到的”无何有之乡“,是没有被人欲所侵害的纯粹自然的地方,如《庄子·逍遥游》:”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哀家之胄:一种味道很美的梨。《世说新语·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云:’君得哀家梨,当复不烝食不?‘“刘孝标注:”旧语秣陵有哀仲家梨甚美,大如升,入口消释。言愚人不别味,得好梨,烝食之也。“步兵之厨:《世说新语·任诞》:”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刘孝标注引《文士传》曰:”后闻步兵厨中有酒三百石,忻然求为校尉。于是入府舍与刘伶酣饮。“[6]君子之交淡:《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闵,通悯,怜悯,同情。大夫之色枯,屈原《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7]磊磊落落:众多委积的样子。成蹊之李:《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索隐案:”姚氏云:桃李本不能言,但以华实感物。故人不期而往,其下自成蹊径也。以喻广虽不能道辞,能有所感,而忠心信物故也。“[8]昏昏漠漠:阴暗寂静的样子。保身之哲:明哲保身的人。不材之樗:《庄子·逍遥游》:”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樗(chū):臭椿树。

[9]兀然:昏沉的样子。刘伶《酒德颂》:”兀然而醉,豁尔而醒。“叔夜:嵇康。《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块然:形单影只,孤零零的样子。《庄子·应帝王》:”于事无与亲,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淳于:淳于髠,其人好酒。

[10]其醉于心者句:一见如故,不觉倾倒,成为知心朋友。郭奕之见阮咸,《晋书》卷四九:”太原郭奕高爽有识量,知名于时,少所推先。见咸心醉,不觉叹焉。“面朋面友:面合而心不和的朋友。仅在面部有醉意。扬雄《扬子法言》卷一:”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匿怨仲尼之所耻,面朋扬子之所讥。“司马光注曰:”言朋友当以诚心相与,切磋琢磨,不可心知其非而不告,但外貌相媚悦,群居游戏,相从饮食而已。“程普之遇周瑜:程普与周瑜相交,由不和到相互敬重。《江表传》:曰”程普颇以年长,陵侮周瑜。瑜折节下之,不与校。普后自敬而亲重之,乃告人曰:’吾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也。‘“[11]二豪在侧:指贵介公子、缙绅处士。刘伶《酒德颂》云:”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除。居无辙迹,行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惟酒是务,焉知其余。有贵介公子、搢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蜂起。“悼:悲伤。一夫泣隅:刘向《说苑》卷五:”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隅(yù),墙角。

[12]日月为过客: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日月,时光。以天地为蘧庐:把天地看作是茅屋。释居简《北集·临川王正叔啸隐铭》:”怀壮图啸,长舒自乐。蘧庐中之天地,岂特以天地为蘧庐?“蘧(qú)庐,茅屋。《庄子·天道》:”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郭象注:”犹传舍也。“[13]独醒之子,不肯醨糟之:像屈原那样不愿随时俯仰,与当政者同流合污。屈原《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醨(lí),薄酒。糟,酒渣。(zhuì),饮。(bū),食。

[14]渴乌:本为古代饮水用的曲筒,这里指口干思水的乌鸦。齿录:登录,沈佺期《回波词》:”回波尔时佺期,流向岭外生归。身名已蒙齿录,袍笏未复牙绯。“策:书写、记录。

[15]魏梅之望:指曹操望梅止渴事。《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渇,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渇。‘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快:快意,高兴。汤稼之苏,传说商汤时期,有七年大旱,见郑樵《通志》卷三上。

[16]梨之为物也句:梨作为一种物品,秋后成熟,在五行中属于西方的金,它的花色娇艳洁白,这是金的色彩。梨的味甘甜清冽,这也是金的味道。它得天地间肃杀的气息,正身独立,不改变其常性。古人把木火土金水五行,分别与五方、五味、五常等相对应,故有此说。这里五行中的金与五味中的甘相配,不知何据。一般金对应的是辛,土对应的是甘。介然:不同寻常的样子。《汉书·律历志》:”不为燥湿寒暑变其节,不为风雨暴露改其形,介然有常,有似于士君子之行。“师古曰:”介然,特异之意。“特立:标新立异。韩愈《伯夷颂》:”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确乎不移:坚定不移。

[17]随俗俯仰:根据时代的不同,改变自己的处世态度。朱熹《晦庵集》卷七六:”还自泰宁,自以不能随俗俯仰,慨然愿就闲秩,以便亲养然。“因时卷舒:依据时代治乱,决定自己的进退出处。彭龟年《止堂集·贺周枢密启》:”致身明白,肯以利回。因时卷舒,乃为君起。“卷:退隐不仕。守其株:株守,墨守成规。岳珂《桯史》卷九:”继先之绪余,株守不变,是以败云。“[18]举世:《庄子·逍遥游》:”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桔槔:汲水用具,见程大昌《演繁露·桔槔水车》。汉阴之瓮:汉阴老人抱瓮汲水。用拙:拙于用。

[19]鸱(chī)夷:鸱夷为盛酒的皮囊。井眉之瓶:一种汲水的用具,为陶制的罐子,因为经常打水,所以很容易摔破。扬雄《酒箴》:”子犹瓶矣。观瓶之居,居井之眉。处高临深,动常近危。酒醪不入口,臧水满怀。不得左右,牵于徽,一旦叀碍,为瓽所,身提黄泉,骨肉为泥。自用如此,不如鸱夷。鸱夷滑稽,腹大如壶。昼日盛酒,人复借酤。常为国器,托于属车。出入两宫,经营公家。由是言之,酒何过乎?“作者用鸱夷和陶瓶来比喻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

[20]可及者智,不可及者愚:可以达到他聪明智慧的一面,而达不到他坚守信念执著的那一面。《论语·公冶长》:”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父不能传之子,是说其中趣味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庄子·天道》:”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楂:山楂,多生于山阴处,体小色红味酸。

评咀嚼醉梨,把玩此赋,个中趣味,真是”虽父不能传之子“。作者所谓”以醉醒醉“,难道不正是内心的隐痛的体现吗?作为前朝的遗民,他却不得不应召北上燕庭。一见之后,即乞还山。有节操的士大夫,处于乱世,要想保全内心的气节确实是很难的。这篇赋在冲淡的文字背后,掩藏着作者内心的隐痛。由醉梨联想到醉酒,由醉酒再回到醉梨,始终围绕着自己心态的变化进行描写,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郭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