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2527400000070

第70章 瓶赋

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运城市)人。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十四年(798)中博学宏辞科,调集贤殿书院正字。十七年(801)调蓝田尉,十九年擢任监察御史里行。二十一年(805)与王叔文、王伾、刘禹锡等人进行“永贞革新”,为礼部员外郎。同年八月,宪宗即位,九月贬为邵州刺史,十一月再贬永州司马。元和十年(815)改柳州刺史,十四年(819)卒于柳州。柳宗元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文与韩愈齐名,雄深雅健。有《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集中题为赋者共十二篇。其中三篇为应试律赋,其馀九篇均内容充实,寓意深刻,风格峻洁。

此赋创意,晁补之以为因扬雄《酒箴》而发。扬雄《酒箴》云:“子犹瓶矣。观瓶之居,居井之眉。处高临深,动常近危。酒醪不入口,藏水满怀。不得左右,牵于NFEBC徽。一旦叀碍,为瓽所NFEBD。身提黄泉,骨肉为泥。自用如此,不如鸱夷。鸱夷滑稽,腹大如壶。尽日盛酒,人复借酤。尝为国器,托于属车。出入两宫,经营公家。由是言之,酒何过乎?”扬雄以瓶喻守道不屈之人,以鸱夷比随俗浮沉之辈,迂曲表现全身远祸的思想。柳宗元以瓶为题,体物写志,又将瓶与鸱夷两相对照,篇幅看似平分秋色,实则强烈反衬,更加鲜明地颂扬瓶之淡泊高洁、坚守其道的精神。其旨如晁补之所言“复正论以反之,以谓宁为瓶之洁以病己,无为鸱夷之旨以愚人”(《柳宗元集》卷二题下注引),反映出柳宗元无虑无私、清白可鉴的高贵品格。

昔有智人,善学鸱夷[1]。鸱夷蒙鸿[2],罍相追[3]。谄诱吉士[4],喜悦依随。开喙倒腹[5],斟酌更持[6]。味不苦口,昏至莫知。颓然纵傲,与乱为期[7]。视白成黑,颠倒妍媸[8]。己虽自售,人或以危。败众亡国,流连不归[9]。谁主斯罪?鸱夷之为。不如为瓶[10],居井之眉[11]。钩深挹洁[12],淡泊是师。和齐五味[13],宁除渴饥。不甘不坏,久而莫遗。清白可鉴,终不媚私。利泽广大,孰能去之?绠绝身破[14],何足怨咨[15]!功成事遂,复于土泥。归根反初,无虑无思。何必巧曲,徼觊一时[16]。子无我愚[17],我智如斯。

(《柳宗元集》卷二,中华书局,1979年)

[1]鸱夷:皮袋子。《史记·货殖列传》:“(范蠡)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司马贞《索隐》:“大颜云:若盛酒之鸱夷也,用之则多所容纳,不用则可卷而怀之,不忤于物也。”

[2]蒙鸿:含混不明貌。

[3]罍(léi):酒樽。(yínɡ):同罂,一本作斝(jià),亦为酒器。

[4]谄(chǎn):奉承,巴结。诱:引诱,诱惑。吉士:好人。

[5]喙(huì):此谓袋口。

[6]更(ɡēnɡ):交替,调换。

[7]与(yù):参与。期:愿望。

[8]妍(yán):美丽。媸(chí):面貌丑。

[9]流连:此指耽于游乐而忘归。

[10]瓶:汲水器。

[11]眉:物的上端或旁侧。此谓井边。

[12]挹(yì):汲取。

[13]和(huò):混和。齐:全。五味:此指五齐(jī)。古以酒之清浊分五等。《周礼·天官·酒正》:“辨五齐之名:一曰泛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四曰缇齐,五曰沈齐。”五味和齐,即水,无味。

[14]绠(ɡěnɡ):井绳。

[15]怨咨(zī):怨恨嗟叹。

[16]徼(jiǎo)觊(jì):侥幸求取。

[17]子:代篇首“智人”。

苏轼《书柳文〈瓶赋〉后》云:“汉黄门郎扬雄作《酒箴》,以讽谏成帝。……或曰:柳子厚《瓶赋》,拾《酒箴》而作。非也。子云本以讽谏设问以见意耳。当复有答酒客语,而陈孟公不取,故史略之,子厚盖补亡耳。然子云论屈原、伍子胥、晁错之流,皆以不智讥之。而子厚以瓶为智,几于信道知命者,子云不及也。子云临忧患,颠倒失据,而子厚尤不足观,二人当有愧于斯文也耶!”(世彩堂本《河东先生集》附录)诚哉是言。

(杨晓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