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2527100000029

第29章 寡妇赋并序

曹丕

阮瑀早亡,曹丕通过叙写阮瑀遗孀的悲苦以表达对阮瑀的深切悼念之情。从赋序来看,当时数人同题并作,故以此为题的赋当有好几篇。

陈留阮元瑜[1],与余有旧,薄命早亡。每感存其遗孤,未尝不怆然伤心。故作斯赋,以叙其妻子悲苦之情,命王粲并作之。

惟生民兮艰危,在孤寡兮常悲[2]。人皆处兮欢乐,我独怨兮无依。抚遗孤兮太息,俛哀伤兮告谁[3]。三辰周兮递照,寒暑运兮代臻[4]。历夏日兮苦长,涉秋夜兮漫漫。微霜陨兮集庭,燕雀飞兮我前。去秋兮既冬,改节兮时寒。水凝兮成冰,雪落兮翻翻[5]。伤薄命兮寡独,内惆怅兮自怜。

(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卷四,中华书局,1958年)

[1]陈留:地名,今河南陈留县。阮元瑜:即阮瑀(?—212),字元瑜。建安时期作家,“建安七子”之一。

[2]生民:人民。艰危:艰难危急。

[3]太息:亦作“大息”,大声长叹,深深地叹息。

[4]三辰:指日、月、星。《左传·桓公二年》:“三辰旂旗,昭其明也。”杜预注:“三辰,日、月、星。”递照:交替照耀。代,寒暑更迭交替。臻:接连不断。

[5]翻翻:飘动的样子。

曹丕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对周围的文人都很看重,与阮瑀等“建安七子”交往密切,情谊深厚。《寡妇赋》小序介绍了写作的缘由:曹丕旧交阮瑀早亡,作者作赋,叙其妻子悲苦之情。为此,他不仅写有《寡妇赋》,还写了《寡妇诗》,都是通过叙写阮瑀遗孀的悲苦来表达他对阮瑀的深切悼念之情。

这篇赋作以第一人称寡妇的口吻,诉说自身的悲苦之情:“我独怨兮无依……俛哀伤兮告谁”,既无依无靠,又没有倾诉的对象。“三辰周兮递照,寒暑运兮代臻”,时光在流逝,自然界在变化,然而“我”心中的悲苦未能发生任何变化,依旧一年年忍受如此的煎熬。

汉末以来,连年战乱,寡妇的悲苦在当时具有典型的社会意义。应该说,这一题材的开拓是建安赋家的贡献,加之描写寡妇的悲苦真实感人,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因此,该赋在赋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