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商道——屠夫手段,菩萨心肠
25229100000002

第2章 成长之路

既然选择好了道路,就不怕路远。

李卫辰又一次鼓足信心,开始了新的历程。销售之路仍然崎岖坎坷,但是李卫辰不会再轻易的放弃,他又疯狂的扫街扫了2个月。

但是,现实就是现实,现实远没有童话那样美好,李卫辰依然一单未出,每月只能拿1500的底薪。此时,公司已经对他失去信心,准备把他裁掉。

有一天,李卫辰跑完业务回到公司。看见一个同事正在办公室里看股票,这个同事名叫李力,35岁左右,是公司的金牌销售员,每月都能做30万的业绩,但是,他并没有像一般业务员那么忙,一半的时间都在办公室炒股票、品茶,公司领导也不管他,因为他毕竟每月都能超额完成业绩。

李卫辰脑子转了一下,然后到外面买了两杯奶茶,一杯8元的,一杯3元的。8块钱的奶茶在当时已经是最贵的了。他恭恭敬敬的把那杯8元奶茶放在李力桌上,说:“李哥,喝杯奶茶,还热着呢。”然后自己拉个椅子过来也坐下。

李力很诧异,扭过头看了一眼李卫辰,然后微笑的拿起杯子喝了一口,“还真渴了.”他回答道。

“巧克力味的,不知道合不合您的胃口?”

“嗨!什么味的都可以,我不挑。”

李卫辰和李力聊了起来,从股票谈到时政,从时政谈到美食,就这么聊着,两个小时过去了。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工作。

李卫辰说:“唉!李哥,业务真难做呀!实在是太难了,你看看我,都快一年半了,一单都没成,愁死我啦!”

作为一个老江湖,李力眼珠一转,就知道李卫辰想干嘛了,李力打起了太极:“嗨!可不是,业务是真难做,每月都要到处挖单子,我都不想干了,一点意思都没有。”

李卫辰碰了个软钉子,他以为李力会大谈成功经验,这样他就可以学学了,想不到李力是个老滑头。这么一来,李卫辰不知道该怎么接了。

李力感觉到有点尴尬,而且毕竟吃人嘴软,于是又开始慢慢切入正题,李力点了一根烟,潇洒的吸了一口,说:“我22岁就开始做销售,当时我做的是门窗。刚开始时,我也是一筹莫展,后来听说很多地方都有建材展会活动,于是就到展会发名片,只要哪里开展会,我总是早早的到那里,然后最晚离开,那名片发的真叫一个疯狂,发了3个月,竟然发出去三百盒名片!

你想想,一盒100张,三百盒就是30000张,当时会场清洁大妈是最恨我的,因为她们每次打扫卫生,就两种垃圾最多:一种是烟头,一种是李力的名片。就这么又过了2个月,有一个酒店老板给我打电话,说看到了我的名片,要订150个门。

那是我人生的第一单,挣了2000元,拿提成的那天晚上,我把这2000元数了一遍又一遍,激动的一夜没睡觉。现在想想,真他妈没出息!

后来订单就逐渐增多,客户越来越多,再到后来,一单挣2000的事,变得稀松平常,有时候付款方式不好,我都懒得做。

所以,李卫辰,你发了多少名片?”

李卫辰想了想,虽然自己拜访的客户很多,但是名片确实没发多少,一年多加在一起也就3000张左右。李卫辰恍然大悟:“噢!!有道理呀!我懂了,谢谢李哥。”

从此,各类建材会展的清洁工人们神奇的发现,他们清扫的垃圾中,出现了一种比烟头还要多的垃圾——李卫辰的名片。

就这么一个月过去了,电话终于来了,一个小区业主家里要装5台空调。这一单很顺利的搞定了,虽然就挣了500元,但是李卫辰仍然开心了一天。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万里长征终于跨出了第一步,但是,只要关键的第一步跨出去,那么成功就是迟早要发生的,只不过是速度快慢的问题。

渐渐地,李卫辰的业务有了起色,刚开始都是一些小的家装工程,很快小型的工装工程也开始出现。

在这个过程中,李力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刚开始,李力还躲躲闪闪,不愿传授自己的经验,但是,李卫辰每天都给李力带各种东西,奶茶、零食、折扇、纪念品、土特产.后来李力收的不好意思了,想拒绝,可是这些东西根本不值什么钱,又是人家的一番心意,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有一次,李卫辰请李力喝酒,喝到晕晕乎乎的时候,李卫辰说:“李哥,要不是您给我指路,我早就卷铺盖走人了,再多的话也不能表达我的感激,我连敬您三杯,就当感谢了!”

李力马上站起来抓住李卫辰的胳膊说:“别!别!三杯有9两了,太多了!伤身体!心意到就行了.”

还没等李力说完,李卫辰已经喝了一杯,他把杯子放下,说:“说三杯,就三杯!”然后又将剩下两杯一饮而尽,李卫辰抹了一把嘴,晃晃悠悠的说:“要是您不。。不嫌弃,李.李哥,您年长我十.。五岁,经验能力.额.额。。是我的十倍,要是您不嫌弃,您。。您就当我师傅吧!”

李力这个时候已经被李卫辰的义气打动,一拍桌子说:“我玩销售十几年了,今天索性就做一次师傅!”

从此,李力成了李卫辰的师傅。李卫辰怀着感激和敬重,对他的这位师傅言听计从。李力对李卫辰也是倾囊相授,他常常假装助理,跟在李卫辰后面去见客户,见完客户回到公司,就帮着李卫辰分析战术话术,纠正销售动作。

在大师的指点下,李卫辰的业绩突飞猛进,很快在几十个业务员中脱颖而出,每月业绩稳定在10万左右,全公司排名第五。

前四名是谁呢?排名第四的是肖飞,肖飞今年30岁,以前是话务员,5年前转做销售,他的特点就是会聊天,那张嘴,整天说个不停,似乎名人轶事、古今中外无所不知,而且他说话,死的能说成活的,假的能说成真的,而且能让人深信不疑。就靠这张嘴,他搞定了很多中小型工程,一个月能做13万左右。

排名第三不是别人,正是李力,月销量30万。李力能力非常全面,但是这几年,感觉业绩稳定了,就有点不思进取,销售之余,他就钓钓鱼,炒炒股票。

排名第二的是一个女的,叫沈丽。她主要做大中型工程,平均每月50万没问题。

她是公司老板的远房亲戚,虽然是亲戚,但是业绩全是靠个人本事,她27岁左右,是一个精致的美女,穿着很时尚,讲话非常甜,可能女人有女人特有的优势,她曾经单枪匹马的搞定了一个260万的项目。

据说当时项目已经内订了,她拿着方案书和图纸,单枪匹马的闯进了这个项目总负责人的办公室,当时这个工程项目总盘子是2亿,空调共计500万左右,只不过是里面很小的一部分,总负责人根本没把这一块工程当回事儿,只是丢给了材料部,让他们自己找合作商。闯进来的沈丽让总负责人很诧异,但是还是给了她机会,他叫来材料部经理,让沈丽讲解一下方案。

最终的结果是,总负责人成了沈丽的“哥”,项目一分为二,沈丽拿到了一半。

沈丽总是让客户找不到拒绝的理由,沈丽每一次的请求都那么真诚和微不足道,仿佛拒绝她就像践踏一朵娇嫩的小花一样残忍和冷酷,但是就是这么一点一点的请求,最终让客户“深陷她的销售陷阱”,无法自拔。她就像大海里的漩涡,船一旦进入漩涡边缘,就会不自觉地越转越快、越转越晕,最终陷入漩涡。

排名第一的是叫张闻,他是公司的小股东,占有5%的股份。

很多年前,他就跟着公司大老板创业,做过汽车配件、空压机、压缩机,还开过KTV和浴场,江湖气很重,但是没有经营头脑,所以一直在现在的公司,没有单干。他主要靠人脉关系,做一些大型工程,然后年终拿点分红。没人知道他一年能做多少销量,只知道他开的车值130万,住的是别墅,养了2个情人。

李卫辰对公司的排名当然了熟于心,要想真正变成大富豪,就必须超过所有人,目前,他跟前几名差距还很大。于是,李卫辰更加努力了,他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于是花了3万元报了销售培训班,当时,所有的人都不理解,甚至李力都说:“这种培训班,我见得太多了,都是骗钱的,根本没什么用!”

他的表叔更是差点晕过去了,3万元,在老家够盖三间房了,太败家了,还以为他被传销洗脑了,非要拉着李卫辰报警不可。

李卫辰最终还是去了。培训持续了2周,虽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脱胎换骨,但是,他第一次系统性的学习了营销学、谈判学。可以说是收益颇丰。

由于他已经有了一定的销售经验,所以讲师讲的话,他感同身受。他第一次发现,所有的销售都是有节奏的,所有的价格谈判都是遵循夹心原则的,所有的销售记录都是可以进行数据分析的.

回去之后,他把以往所有的销售数据全部写了出来,包括信息来源、价格区间、竞品情况、付款方式等等。他认真的分析了自己每一个工程的成功和不足,然后加以纠正。

从此历史数据分析成了李卫辰的习惯,他每月都会把这个月分析总结一番,当时“复盘”这个词还没有流行。其实他做的就是“复盘”,这成为他不断进步的重要工作方法。

培训之后几个月,李卫辰的销量翻了一番,变成每月20万了。所有的人都大跌眼眶,很多人以为是那个“销售培训班”魔力,于是纷纷报名参加。但是,魔法并没有在他们身上产生,他们的销量仍然不变。

很多人都很困惑,有人问过李卫辰。

“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李卫辰总是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