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唐辽东王
2517300000145

第145章 阿史那云珠(1)

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裴行俭节制三十余万唐军,依托大青山与突厥二十四部联军对峙。连绵大雨,让双方不得不暂停军事行动,都在期待着一个有利时机,给对方致命一击,从而扭转战局的走势,朝有利于自己的一方发展。

对于裴行俭乃至唐廷而言,能够速战速决是最好的结果,此时突厥人能拖得起,但大唐拖不起。三十多万大军的军资器械至少需要五万人的辎重部队,周转运输,加之尚需地方政府的配合,这样算下来,为此次作战朝廷需要有五十万人不能从事生产,消耗太大。那时没有火车、汽车,需要车载马驮,往往一石粮食从关内出发,等到了目的地,能剩下一半就算万幸了。

所以,凌风在给武则天上奏的奏章中,明言希望从后面突袭突厥的牙帐,俘获他们妻儿家小,逼迫突厥人投降或者决战,以求早日结束与突厥的战争。拖得越久,对大唐越不利。双方饮食结构的不同,食道消化系统的区别,直接决定了唐军不可能像突厥人那样,以养牛马肉、奶为主。也注定着要求唐军有庞大的辎重部队来解决大军的吃饭问题。

大雨过后,天尚未放晴,云层不稳定,在头上翻滚着,快速地飘动。天空云朵翻卷,随风飘荡,时而露出一缕阳光,给草原和远山带来明亮的色彩。草原上视野辽阔,远山也看得很清楚。

草原和远山,经历雨水的洗礼,青翠,葱茏,生机勃勃。随着云层和阳光的变换,大草原也在不断变换着色彩。草地青翠欲滴,大片野花盛开,徐风轻飘,散发着清新的气息,叫人荡气回肠,心神气爽,雨后的大草原别有一种魅力。

裴行俭坐在马背上,目测着眼前这条河水的宽度,估计着河水的深度。正是这条该死的河,在连日大雨的作用,河水日益渐宽,阻止了自己的行军。眼睁睁的看着对面的突厥二十四部在那里继续积聚实力,得到了关键性喘息机会。

正值花甲之龄的裴大将军,据说是李靖与苏定方的嫡传弟子,是中华五千年来,不可多得儒将,这种人无须亲自冲锋陷阵,就能将整个部队的战力发挥着最大好处的干将。这种人看着文质彬彬,但其怒比武将的怒更可怕,更具威慑力。

裴行俭捋起几把胡须,抬眼眺望着相隔仅仅二十里的突厥大营,狠狠地自语,秋后的蚂蚱,你们蹦不了几日,暂时让你们得意一时,到时候照样收拾你们。

裴行俭出身于声名显赫的三晋名门裴氏家族。据传,裴氏祖先出于赢氏,是秦朝王室的同族,子孙繁盛、基因优良,“将相接武,公侯一门”。

裴行俭的父亲裴仁基,隋末时任左光禄大夫,其长兄裴行俨是一员猛将,号称“万人敌”,其时父子均就职于洛阳。这个裴行俨就是《说唐》里面那个隋朝第三条好汉裴元庆的原型,《说唐》故事里他还有个姐姐嫁给了混世魔王程咬金。后来王世充称帝洛阳,割据一方,争夺天下,裴氏父子在其阵营为他南征北战,战功卓著。由于裴家是山西豪族,而李渊世镇太原,与裴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鼓动李渊起兵的大功臣裴寂就是他家的堂亲),加上这父子能力过强,遭到了王世充的猜忌和排斥。武德二(619)年前后,裴仁基父子密谋弃王投唐,谋事不密,被人出卖,惨遭杀害,并“灭三族”,裴氏洛阳一支全部被杀。

据考,裴行俭极可能是当年晚些时候出生的遗腹子,但他母子是如何脱难的,已经成了无法考证的谜案。

在改朝换代,战争动荡中失去家庭依靠的孤儿寡母,相依为命、艰难生存,裴行俭的童年想必是充满艰辛的。好在到他少年时,贞观之治的时代来临了。作为名门后裔、烈士遗孤,裴行俭得到了唐廷的照顾和培养,以荫生的身份成为弘文生,依靠父兄的功绩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系统中的官吏学徒。

裴行俭少年出仕,跌宕蹉跎,正欲意气风发,一展抱负之际,却在废王立武事件中受到了牵连,被发配到安西四镇为官。在早穿皮袄午披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的安西待了多年,直到近五十岁才回到京城,此间他的结发夫人陆氏及其所生子女均在艰苦的环境中早逝。

他襁褓丧父兄,中年丧妻儿,虽出生名门世家,却历尽艰难困苦,不但没有得到家族的支持,功成名就之后还被亲族捅上一刀,世态炎凉、一生尝尽。但他却始终儒雅贤达,端正自持,坚定不移,令人钦佩。在这一点,就连武则天对他也是赞许又嘉。

远处一骑飞来,离裴行俭仅仅十余步,双手一按马背,直接跳了下来,对他行了一个军礼,报告道,“大帅,朝廷有急报送来,请你速回帅帐”。

裴行俭,调拨马头,扬鞭飞驰,却暗想,“会有什么事情呢?莫非还是营州被围之事,或者营州被六部胡人攻占,援军大败,请求回援,还是其他的事情?”

“大帅,朝廷急报”,裴行俭疾步进了帅帐,身边的亲兵将刚刚收到的六百里加急的快报呈递给了他。他只看了一眼,便目不转睛盯在那里,愣愣地看着半晌,一动不动。

此乃,朝廷送来的有关营州大捷及凌风率领六万骑兵自营州出发,横穿草原深入突厥背后,突袭金山牙帐,侧面回应西征大军的急报,令其设法接应孤军深入的六万大军,并一定要保护他的安全。

望着手上的急报,裴行俭默念了一遍,又是一个不要命的二愣子,他在脑海中给凌风下了一个结论。

“大帅,大帅”,亲兵见他许久不动,以为朝中出了大事,急忙喊道。

“哦”,裴行俭回过神来,对亲兵言道,“速传各军大将,帅前议事”。

“得令,大帅”,亲卫兵迅速出账,跳身上马,驰向各军。

一盏茶的时间后,十余骑从不同的方向驶来,各军大将在营帐前,翻身下马,相互寒暄。

“窦将军可知何事”?周道务几乎是同步与代州都督窦怀愆到了帅帐前,周道务翻身下马,将马鞭马缰扔给了身后的亲卫兵,自己拱手对窦怀愆言道。

“不知啊,听说朝廷来了急报,应当是邸报的事情吧,莫非又出了乱子啦”,窦怀愆微微叹气道。

“哎,不想啦,进去不就知道吗?”周道务一拍窦怀愆的肩膀,呵呵一笑。

“大帅”,进入大帐,众将一起给裴行俭行礼。

“各位将军请坐”,裴行俭伸出右手,指向两边。待众人落座后,轻咳一声,笑言道,“请大家来,主要是本帅收到了朝廷发来的六百里急报,需要向大家知会一声,同时商议一下对策”。

“大帅不知何事”?坐在右边的程务挺忍不住的言道。

“哦,一共两件事,一是营州大捷的消息,左屯卫大将军凌风以十一万大军在营州城附近打败契丹、奚人六部联合,斩首十一万,俘获万余,……”。裴行俭脸上挂着笑意,轻描淡闲地说了出来,就好像凌风等人在营州杀的不是人。

“好,就该让这帮杂胡们知道咱们大唐的威风”

“乖乖,十一万,估计六部胡人该绝种了吧,是不是狠了点”。

“十一万对抗十五万,斩首十一万,狠”。

……

“这小子在东都当着那么多百姓的面,活活刮死一个县尉,对咱们唐人竟如此,何况是杂胡呢,……”。临川公主的驸马周道务笑呵呵的言道,“当日邸报送来,说由凌风与赵标统兵,老夫就知道胡人不会有好日子过。赵标正在为没能西来打突厥人生闷气呢,能不朝契丹人身上撒吗?,凌风那小子更不是个善类,别看他平时斯斯文文的,吊儿郎当的,……”。凌风随东陵去过几次临川公主家中,见过周道务,与他胡侃海吹过,自然对其知道一些。

“周将军知道此人,哦,对了新晋升的东陵公主是临川公主的亲侄女”,裴行俭笑着问道。

周道务淡淡一笑的说,“回大帅,谈不上了解,此子随东陵公主到过末将的府上,见过几次,能耐是有,但鬼点子太多,一不留神就被他的骗了,不过行事间,光明磊落,……”。

“哦”,裴行俭若有所思的回了一句,片刻之后,继续言道,“朝廷邸报上,凌将军轻兵六万,出营州进入大草原,准备自插金山,奔向突厥牙帐,二圣命我等接应孤军深入的这六万大军,同时任命凌风为定襄道行军副总管”。

众将闻言,面面相觑,皆为吃惊,六万人深入敌后,驰骋万里,还被任命为副总管,可真是二圣眼前的红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