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唐辽东王
2517300000118

第118章 阳春三月踏青游(1)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这是杜牧在游金谷园时所做的一首诗,诗中满怀惆怅地哀叹金谷园没落的伤感。金谷园是西晋大富豪石崇的私家别墅区,为当时最有名的私人园林,因金谷河水环流其间而得名。园中山水之秀美,建筑之豪华,连那些皇家园林也望其项背,叹莫不如。

“金谷二十四友之一”的中国第一美男子潘安的诗赋从言,金谷园是田溪萦曲阻,峻阪路逶迤。绿池泛淡淡,青柳沼依依。槛泉龙鳞涧,激波画珠栋……。也就是说金谷园方圆几十里,金谷水萦绕穿流其间,清溪环绕,水声潺潺,鸟鸣啁啾,鱼跃荷塘,奇花异草争香斗艳,亭台楼榭错落有致。就连郦道元夜在其《水经注》中大加称赞,谓其“清泉茂树,众果竹柏,药草蔽翳”。

金谷园的胜景从令后人遐想不禁,叹为观之。刘禹锡就有一首对金谷园一往情深赞叹的诗词: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柳无限时。

可惜,它的辉煌注定要随着那位分外妖娆,颖慧明敏的能歌会舞精晓诗词,善解人意的传奇歌姬——梁绿珠的纵身一跃,而灰飞烟灭。从此成为了一片废墟,荒芜了。只留下“兰堂上客至,绮席清弦抚。自作明君辞,还教绿珠舞。”的韵事,任凭后人说。

唐时的金谷园,虽说早已不复昔日的辉煌,但还是景致不俗的,花草相间,松柏林立,山水相依,风物宜人。

此时,已是暮春三月,正当风和日暖的时候,轻柔地春风徐徐,灿烂的阳光日益渐暖。梨花泛白,桃花灼灼,柳丝袅袅,百花含艳,楼阁亭台交辉掩映,蝴蝶翩舞于花间;鸟啼鹤鸣,对语枝头,正是踏青郊游的好去处。

凌风携着家眷来到金谷园,自己翻身下马,停好车驾,自家的几位少夫人依次从各自的车驾蹒跚而下,轻盈漫步。凌风也瞧见了不远处有个熟悉的倩影,瞩目前望。

“原以为本公子是最早到的,不想婉儿小姐更是早来人啊”。凌风疾步向前,笑呵呵的说道。私人集会,凌风也不再称她为上官大人。

“妾身也是刚下的车,就见凌公子长长的车驾婉转而来。”上官婉儿望着凌风笑盈盈的言道,那绵绵的细语如同出谷的黄莺,洋洋盈耳。

“婉儿不觉得那中间还少一位吗?”凌风真情的望着她问道。

“又开始胡说啦,…”,上官婉儿明目一瞪,嗔怒抱怨道,又看看前面的刘若彤等人,对凌风说,“你家夫人都过来啦”。

“彤姐姐,她怎么也来啦?”站在车旁的李洁望着正在打趣的凌风与上官婉儿,向刘若彤问道。

“那是谁啊,妹妹认识吗?”刘若彤再三地仔细看了看,转头问李洁。

“那是天后娘娘身边的女官,复姓上官,名婉儿,妹妹总觉得自家夫君跟她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李洁带着些醋意,幽幽地言道

刘若彤闻言浅浅一笑,反手扯了她一下,颇为劝慰道,“也许妹妹多想了,妹妹不是常说吗,朝中有人,对夫君对咱家都有好处的吗?或许是夫君有其他的打算,才……”

“哎”,李洁叹气道,“但愿吧,才从家中出来两月余,家中又添两”。

“两个,不对吧,应该是三个啊”,刘若彤在心中苦笑着,却又安慰李洁,“妹妹,咱们还是过去礼节一下,毕竟是宫里的女官,也不要让夫君难做。”

凌风转过身,才看见李洁扶着刘若彤走了过来。刚要问话,却见上官婉儿樱桃小口一启,露出了一对洁白的贝齿,笑盈盈对她们款款施礼,“婉儿见过凌夫人、郡主殿下。”

“妾身见过上官大人”,刘若彤与李洁对上官婉儿款款行礼。

“彤儿这是私人聚会,就别用官阶称呼,你啊,还是称她婉儿小姐吧”。凌风在一旁插嘴道,又乐呵呵地对上官婉儿说,“这是内子若彤,洁儿你是认识的,我们先进去找个地方,坐下来再聊”。

大唐的开放糅合在各个方面,包括女子的着装也是独树一帜。李唐继承了鲜卑胡人的习惯,将传统裙襦装改造成了袒露装,不但将娇滴滴,嫩娟娟的脖颈彻底暴露,而且隐约可见鼓鼓囊囊的千层雪,好在还尚未处在盛唐时的半遮半露的状态。

三月暮春的暖风吹的人们衣衫渐少,女子娇柔妩媚的曲线美再次呈现于男人的眼帘。凌风带着家眷与上官婉儿,进入金谷园。三五成群,七八为伍的皆皆必是,或是大家闺秀,或是小家碧玉,富家公子,官宦儿郎,……,莺莺燕燕,唧唧咋咋,或是吟诗作对,或是古琴慢凑,或是琴箫相和,真是百花争艳,百鸟齐鸣啊。

凌风便走便留意四周的人群,眼光滑过那一个个娇艳欲滴美人儿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胸脯,想起了“胸前如雪脸如花”,“长留白雪站胸前”,“粉胸半掩疑晴雪”的诗句。只可惜,不知这个“胸上雪,从君咬”中的君为何许人也。

停顿妥当,凌风与自己的娇妻们放起了风筝,欢歌笑语,情意浓浓。不过,七只风筝,后来又做了一个大的,长约三米的蜈蚣风筝,拖着一条长约五六米的尾巴。只有自己的那只放飞了,其他几个不是直接栽地,就是横卧在畔。

“不是你们那么放的”,看见她们放风筝的姿势与手法,凌风苦笑着大叫道,便将手上的风筝线交给刘若彤,扶着她坐在那里,温柔对其说道,“彤儿身子不便,你啊,就在这里坐一会,为夫把那几个风筝升起来,就过来陪你啊”。

虽说个个已经嫁人,但终究还是年纪轻轻地,玩起来,都似个孩子。当凌风教她们放风筝的时候,一个个拉着风筝线在前面跑着,笑声不断,裙带随风飘扬。皇家礼仪,大家豪门的训教在此时显得是那样的苍白无力。不仅李洁是那样,就连一向谨慎的女尚书——上官婉儿也是如此,估计她的难得疯狂一次,整日生活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宫廷之中,也难为了这个年仅十五岁的小丫头,放在后世充其量是个高中生啊。

六只小的风筝,凌风只给放了五只,自己与燕十三放起来那个大的蜈蚣风筝。这只大蜈蚣一亮相就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皆是自觉不自觉的朝这边看来,私下议论纷纷,窃窃私语,盈盈绕绕。

终于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将那个大蜈蚣送到了天空,在空中迎风招展,那五只小的风筝伴在它的左右。

凌风陪着自己的原配夫人,轻盈漫步了一会儿,便又做了下来,在那里有说有笑,刘若彤躺在凌风的怀中,享受着凌风的甜言蜜语,殷殷爱抚,红晕的双颊充满了幸福神色,望着不远处的个个扯着风筝线的妾室,在那里奔来走去,欢声笑语。

突然间,有些陶醉起来,没想到,自幼听来的那些妻妾不和的种种情况,竟没有在自己的家中出现,大家还是如此的和睦相处,彬彬有礼,她觉得她这个大妇当的有些值,有点不一般,那种成就感从心底油然而发,无语言表。

凌风拿起自制的望远镜,东张西望,来回扫荡,终于在不远处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了艳事。一个大家公子哥与一个小姐在那里亲亲热热,那小姐云髻凌乱,裙衫半解,****微露,那公子哥一只手搂着那小姐芊芊细腰,一只手却放进了裙底,嘴巴埋头苦干,正在津津有味的从君咬呢。

躺靠在凌风怀中的刘若彤见自家郎君出神的望着远方,还以为自己夫君发现了什么新鲜事,从凌风手中夺过望远镜,朝那边望去。

“好不知羞耻啊,光天化日之下,众目睽睽之间,竟能做出如此伤风败俗的勾当,真是寡廉鲜耻,……。”看了一眼的刘若彤急忙把望远镜放下了,对着那二个的方向,振振有词,愤愤然地骂道。

人家亲热管你什么是啊,凌风暗道,确又不能这么说,“彤儿,你就当什么也没有看见啊。人家那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还想再继续劝慰她,见李洁、余梦瑶、嫣儿等人一起过来,自己也想过去看看大约两百步外的欧阳,便扶起刘若彤,站了起来。望着众人曰,“跑累了吧,就过来做歇一会,你们倒是可以借景抒情,歌赋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