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四川文艺年鉴
2516800000092

第92章 文化产业(4)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将成为首个设立文化产业系的国内高校。据悉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系为一级学科,已经获得教育部新批准的艺术学理论以及学科学位授予资格。该学科旨在旨在培养综合性创意设计人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曹顺庆在谈及该专业培养的学生所具备的专业技能时指出,“他们能对一个社区、一个街区、一个品牌进行设计,比如社区就包含了其中的建筑、文化、业态、产业经营等等。要打破分科的概念,塑造品牌。”该系由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兴明担任系主任,他认为,“伦敦的设计学院有一两百所,但我们中国知名的设计院却不是很多。我们要培养专业的人才。”他指出现在中国就是需要设计属于自己的大品牌,搞出中国自己的大创意。据了解,该系大一、大二的本科生,将开设通识课,学习中文、建筑等课程。三年级开始,学习品牌设计、平面设计等等。四年级,最终学习成型的综合创意引导课程。

2011年12月17日,首届“川博杯”校园创意文化产品设计大赛在四川博物院拉开帷幕,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窦维平及川内相关院校领导,新华社、光明日报、四川相关新闻媒体,西南民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省内六所高校等500人参加开幕式。

该奖项的设立,旨在鼓励广大的青年了解巴蜀文化,用现代文化创意设计、展示、演绎巴蜀文化,是古老的文化能够融入现代的设计和产业之中,充分展示巴蜀文化的丰富资源和深厚底蕴。本次比赛要求参赛者以四川博物馆馆藏文物或巴蜀文化为主题元素,设计动漫类、工业设计类、平面设计类原创作品。大赛时间为2011年12月至2012年4月,共设立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以及最佳实用设计奖、最具人气设计等奖项。

2011年12月31日,四川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战略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正式发布。本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根据《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编写而成的。规划分为十个部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提高现代传播能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加强文化交流合作、组织领导和政策保障。其中第五和第六部分为四川文化产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四川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提出了实施路线。

规划提出了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所谓“一核四带”的文化产业布局。所谓的“一核”是指“成都和核心发展区”,“四带”分别是指,“川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区、川中历史文化产业发展区、川南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区、川东北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产业发展区。”这五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具有形成特色文化圈良好基础。

“成都核心发展区。依托成都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发挥成都作为西部交通枢纽和物流、商贸、金融中心的区位优势,抓住国家建设成渝经济区、天府新区的重大机遇,以成都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成都东村)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园、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四川)振兴基地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为载体,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化旅游、动漫游戏、演艺娱乐、创意设计、广告会展、文化艺术品原创等产业集群,把成都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出版发行产业基地、数字影视传媒产业基地、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动漫游戏研发运营中心、创意设计基地、演艺娱乐中心和民办博物馆示范城市,成为全省文化产业的核心发展区。

川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区。依托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九寨沟、黄龙、大香格里拉、大熊猫栖息地、邛海、泸沽湖等自然文化资源,推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文化休闲、演艺娱乐、影视制作、民族工艺品生产等产业。

川中历史文化产业发展区。依托峨眉山、乐山大佛、遂宁观音故里、安岳石刻等自然文化资源,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和文化休闲产业;依托三苏祠、陈毅故居、郭沫若故居、张大千故里等名人文化资源,重点发展文化旅游、艺术鉴赏、演艺娱乐、影视制作等产业。

川南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区。依托酒、茶、盐、灯、恐龙等特色文化资源和竹海、石林等自然文化资源,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博览、演艺娱乐、影视制作、民间工艺品制作、广告创意设计、印刷包装等产业。

川东北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产业发展区。依托川陕革命根据地、华蓥山游击队根据地和朱德、******、张澜故居以及红军文化纪念园、旺苍红军城等,重点打造红色文化产业;依托剑门蜀道、米仓古道、阆中古城、陈寿故里等三国文化遗址,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图书出版、文博展览等产业。”

“一核四带”是针对区域文化特色所提出的建设发展规划,而“5+2”格局则是针对各地已有的文化产业基础提出的产业规划。“5+2”格局是,强做大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影视、文化旅游和演艺娱乐产业,重点培育动漫游戏、创意设计产业,形成“5+2”重点文化产业发展格局。针对每个行业《规划》做了详细地阐述:

“出版发行产业。推进出版发行资源深度融合,打造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的出版发行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出版业内容创新,规划实施国家和省级重大出版项目,努力打造一批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时代精神、具有本土特色的出版精品。着力推动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数字出版新兴业态。发挥大中城市报刊业的主导和辐射作用,推进报刊业由传统平面媒体向全媒体转变,打造一批具有广泛影响的无线移动数字化报刊。推进出版物物流建设,打造西部一流的出版物物流中心,健全全国发行网络。鼓励、扶持出版单位积极参与国际出版产业合作与竞争,扩大版权贸易,促进巴蜀文化走向世界。”

“印刷复制产业。提高印刷复制产业集约化程度,重点发展成都、德阳、绵阳、宜宾等印刷工业集中发展区,形成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的西部印刷产业带。支持酒类、食品、化工、高新技术等工业园区建设配套印务功能区,发展印务园区。鼓励印刷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支持我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印刷材料的研发生产和推广运用。积极推进印刷企业绿色环保认证,加快印刷复制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型。支持大容量的高端光盘的复制生产。”

“影视产业。整合省内外影视创作生产资源,加快技术设备升级改造,创作生产一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影视精品。深入推进国有电影发行放映单位转企改制,打造集影视制作、发行放映和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电影集团。推进大中城市四星级以上影院建设和城镇数字影院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电影发行放映网络。鼓励省外品牌院线、特色院线来川发展,支持太平洋、峨眉等院线跨省经营,拓展全国市场。加快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播影视新媒体、新业态,培育广播影视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广播影视产业基地建设,搭建节目交易平台,促进广播影视产品流通,形成从节目创作、内容服务、网络传输到衍生品开发的广播影视产业链。”

“文化旅游产业。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旅游文化品位。依托四川丰富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一批主题特色鲜明、基础设施配套、文化品味较高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依托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古迹、名城古镇(村)、博物馆,大力发展文博旅游产业。积极开展美食、宗教、养身等专项文化旅游和红色文化旅游,开发蜀锦、蜀绣、绵竹年画、唐卡、彝族漆器、羌绣等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培育文化旅游纪念品市场。推进文化演艺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实现全省4A级以上风景区都有一台特色文化旅游演出节目。办好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甘孜康定情歌节、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等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建立文化旅游项目推介平台,整体包装宣传我省的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不断形成新的文化旅游热点。”

“演艺娱乐产业。加快演艺资源整合,打造具有艺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演艺娱乐企业集团和演艺娱乐集群,培育全国性演出经纪企业品牌。积极建设电子票务、剧场院线等现代演艺营销体系,发挥西部剧场联盟作用,组建城市和农村演艺院线,组建全省性剧场连锁企业。加强原创演艺剧目的策划、生产和后续经营,鼓励扶持改制后的文艺院团拓展演艺市场,创作一批具有四川特色和中国气派的精品剧节目。支持杂技、彩灯、皮影、民族歌舞等文艺演出团体和剧目‘走出去’,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培育大型文化娱乐企业,加强文化娱乐设施和场所建设,开发文明健康的娱乐形式,推进娱乐业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

“动漫游戏产业。依托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四川)振兴基地,建设以成都为中心、覆盖全省、辐射全国,集创意、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动漫游戏产业研发运营体系。建设成都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园,做大做强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实施绿色民族网络游戏扶持推广工程,大力支持研发和制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动漫产品,不断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附加值。建立市场化分工协作的动漫游戏产业链,鼓励文化企业生产制作与动漫形象有关的图书、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积极发展动漫游戏产品交易会展,培育和发展动漫游戏消费市场。积极推动动漫技术软件的开发和服务,扩大软件外包和出口。”

“创意设计产业。以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当代艺术品、文化创意设计、文化贸易经纪与代理等为重点,推动蜀锦、蜀绣、羌绣、竹编、竹雕、绵竹年画、唐卡、彝族漆器等传统民俗民族工艺品的产业化,加快书画、雕塑、艺术品市场培育,打造一批富有创意、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创意设计产业品牌项目。促进艺术设计创意向相关行业渗透与融合,延伸艺术创意设计产业链。以成都为核心,推动创意设计产业向中小城市延伸,加快培育创意设计产业集聚区和重点文化企业,形成创意领先、特色鲜明、人才集聚、配套齐全、体系健全、政策完善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把创意设计产业培育成为拉动我省文化产业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引擎,使我省成为西部艺术设计创意高地和艺术品市场中心,将成都市建成全国领先的创意设计基地。”

在建设“四核一带”和“5+2”格局的同时,加快培育骨干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工作。这就要求持续发展大集团,壮大现有优势的文化企业和集团,培育一批综合实力强、影响力大、带动作用明显的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区域性带领性的骨干企业。鼓励各类文化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项目合作、股份制改造等方式,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联合。大力推动文化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直接融资,促进文化产业与资本对接,培育一批多元化经营、跨地区发展的大型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鼓励上市文化企业加大资产重组力度,通过资本市场整合行业资源。积极支持文化企业实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在资金投入、资源配置、政策配套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鼓励文化企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升级,把握产业发展最新态势,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延伸产业链条。其他诸如鼓励民营企业进入文化领域、从政策上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等方面《规划》都做出了详细的阐述。

《规划》的发布进一步明确了四川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明晰了四川文化产业的整体与局部的、行业和企业之间的有效关系,《规划》已经成为今后五年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总纲。而《规划》中提出的“一核四带”和“5+2”格局已经成为文化产业战略的具体实施方针,指引了四川各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

(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