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流年似水
2516700000023

第23章 2007[农历猪年](1)

我和刘菡起初是用电话联系,后来随着网络通信的发展,我们俩用QQ联系。

我当初想通过刘菡的关系,帮我做点生意赚点“活钱”,但后来两个人的心境敞开后,我们就只是闲聊,绝口不谈有关做生意赚钱的事。因为我怕谈与生意有关的事,让刘菡笑话。

2007年春节拜年时,刘菡却让我帮她在美国做笔生意。

刘菡她哥哥在他们老家做纺织品生意。这两年买断了用大豆纤维做纺织品的专利技术,现已批量生产。

刘菡的哥哥从国内给我寄来一套他们生产的床上用品。我一看、一摸,就知道这绝对是个好东西。手感非常顺滑,而且,还凉丝丝的。太适合给老美用了。老美块头大,又好出汗,用全棉的床单,往往爱黏身子。如果在美国把这个市场砸开,那前景就不可限量了。

我准备接下这个活儿。

庞鹭于2006年辞去了使馆签证处的工作,专职负责报社的日常管理工作。我基本上对报社工作甩手不管了。这样,我从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上,有了开展其他项目的可能。

对于如何帮刘菡哥哥的产品打开美国市场一事,我一直没想明白。

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在美国各个行业中的企业,往往分两类。一类是举世瞩目的巨无霸企业,另一类是一两个人的小公司。大有大的活法,小有小的生存之道。而且,商品经济在美国流行了两百多年了,很多行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市场,已经被瓜分到用毫米计算了。

对于销售床上用品的营销工作,我就是白纸一张。我到哪里可以找到合适的销售渠道呢?

我先找到一位曾经在《华人视界》报上做过广告的印度人。

印度人的名字太长,谁也记不住,所以,无论是男是女,当地华人都习惯管印度人统称老印。我见的这个老印是个女老印。她以前从事过纺织品进出口生意。现在开了一个专门卖酒的商店。

女老印听明我的来意后,叽里哇啦地,滔滔不绝地讲开了。说得她满嘴冒白沫子。

我英语本来就不灵光,再上女老印一口地道的印度英语,我只能从她夸张的表情上理解她的意思。

女老印告诉我,千万不要从事纺织品进出口生意,太麻烦。而且,还受到美国政府的进出口配额的限制。她用手指指她的这个店,意思说,纺织品进出口生意好做的话,她还用干这个小店?

但是,女老印还是告诉了我,如果我还是想做,有两个选择。

一是找美国当地的纺织品进口商联系,然后,由他们把我的产品送到商场。但是,走这个渠道的利润极低。很多印度国内的纺织品出口企业也和中国的纺织品出口企业一样,不是挣老美的钱,而是以获得国家出口退税的补助为目的。

像我们这样的床上用品,也可以直接找酒店联系。但这个渠道不容易打通,而且,如果只是一两家酒店要你货了,每年就是千八百套的量,也没啥大意思。

我在DC城中,连续开车转了两天。我发现,给酒店供货的经营模式还是大有可为的。而且,我又向有关人士咨询了一下,纺织品的配额制度现在也已经取消了,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并不像那个老印说的那样惨。老印可能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了。

华盛顿DC虽说很小,但这里是世界上举办会议最多的城市,加上旅游者的需求,华盛顿DC大小酒店林立。再算上DC附近的马里兰和弗吉尼亚的酒店,这里绝对算是世界上酒店最密集的地区了。

另外,从开拓市场角度看,选择在DC做纺织品贸易,也有一定的有利的地方。

华盛顿DC的酒店多,但不像中国国内那样有一百家酒店,就有一百个老板。这里的酒店大多是连锁店,一百家酒店实际就是三五个牌子。只要你能搞定一个牌子的酒店,那么,二三十家酒店就搞定了。

分析到这里,我激情来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选取开发这些酒店的切入点呢?

贸然出击,我肯定就是第二个女老印了。

做生意这事挺怪的,有时候你拼足了劲想扩大市场吧,到头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有时候你漫无目的地动一动,就可能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我把报纸这一摊交给庞鹭做,对她要求很简单,只要她能保住我们的胜利成果就行。

庞鹭从2006年接手做报纸后,在一年的时间里,把我们的报纸的发行区域扩大了一倍。无论是报纸的发行数量还是区域,《华人视界》报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大华府地区最有影响力的中文报纸了。

庞鹭负责管理报纸后,她最热衷的是两件事:一个是采访工作,另一项是代办签证工作。

庞鹭每天都在联系被采访对象。要知道,我们《华人视界》是周报,每周才发行一次,一年才50期,你一下子采访了那么多人,你得把人家(稿件)排到什么时候呢?排队时间久了,被采访人会认为你不重视他而对你有意见的。

我发现这个问题后,及时找庞鹭谈了。

庞鹭的回答是:“我四下联系采访的事,最大的目的是以采访为托词,跟这些达官显贵见面认识。至于发稿时间会拖久的问题,我事先已经跟被采访对象说得很明白了。”

我问她:“你是怎么说的?”

“我告诉她(他),我们这张中文报纸目前太火了。有很多美国政府高官想通过《华人视界》报向我们的读者展示他们的业绩和思想。现在接受采访的新闻稿,估计最快也得半年之后刊登了。”

我对庞鹭说:“那人家这样对你说,半年之后才能刊登,你就半年之后再来采访吧!那你怎么回答?”

“我半年之后来采访的话,那就得等一年后再刊登了。哈哈哈。”

“那人家坚决要求必须下一期就要刊登咋办?”

“那就下一期给他(她)刊登好了。报纸是咱们办的,还不是咱们说了算!”

我在心里骂一句:“真是******一个鬼丫头。”

“哥,你刚才是不是在心里说我是一个鬼丫头?扣10分!”

“哦,哦。没有。”

“算了吧。你刚才肯定在心里就是这样想的。”

“你怎么敢就这么肯定我是这样想的?有何证据?”

“有!”庞鹭说着,就要扒我的衣服,说:“我要开膛破肚,看看你心里是不是这样想的!”

我转身就跑。我不能因为一句心里话,就让庞鹭把我的心掏出来审讯吧?

庞鹭另一个热衷的业务是代办签证工作。

原本这个活是由报社前台小姐负责的。庞鹭到报社做专职工作以后,她就把这个活独揽了。因为,她嫌前台小姐回答客人问题时,显得不够专业。

庞鹭在使馆签证处工作时,有一天的午休时间,她从办公室出来去卫生间。在走廊里,看到一位年轻的母亲,怀里抱着一个孩子,靠着墙坐在地上,等着签证处下午开门办公。

庞鹭马上把那母女俩拉起来,直接带到大厅休息。庞鹭还帮助年轻的母亲,把喂孩子的牛奶用签证处的微波炉热了热,令年轻的母亲万分感动。两个人相互留了联系方式。

这位年轻的母亲叫小叶,家住弗吉尼亚州首府里士满。她那天是早上5点钟乘第一班的灰狗长途车来DC的。到这里已是中午12点半——签证处中午关门休息了。

庞鹭替人家办签证有瘾。所以,她把她所有认识的人都通知一遍,并且告诉人家,她现在虽然不在使馆签证处做事了,但她还是可以帮助人家代办签证的。当然,现在是要收费的了。

庞鹭跟里士满的小叶一讲,小叶很高兴地说:“你能不能在里士满设个点,我来帮你打理。你知道,我孩子还小,不适合出去找工作。但我先生的收入比较低,不瞒你说,家里还是挺困难的。我一直想找个事做,好贴补贴补家中所需。你看行吗?”

一个大馅饼就这样砸到了小叶的头上了。一块根据地就这样让庞鹭没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

黄盖打周瑜,这个世界到哪儿说理去呢?

里士满的签证代办站和报纸发行站的建立,让《华人视界》报向南挺进300公里的发行范围。

一年以后,我们在里士满设立分社,小叶当之无愧成为分社社长。业务不仅是代办签证、投递报纸了,而且与总部业务一样,开始对当地企业的广告进行承揽,并且《华人视界》报每期单独拿出两个版面对里士满当地新闻进行报道。

里士满当地华人华侨手捧着《华人视界》报说:“又喝到家乡的水了……”

在我一天到晚乱忙,庞鹭也无暇顾及的情况下,张镇塔拉杆子起义了。

2005年张镇塔从国内回来,我用他的名字注册了个公司,实际出资人是我。我之所以用他的名字注册公司,原因是我不想让外界知道这个公司与《华人视界》报的关系。否则,《华人视界》报就不好放开手脚炒作张镇塔和这个公司了。当然,因为是我全部出资,所以在分配上我拿大头,而且,包括张镇塔本人在内,都必须接受我的领导和管理。

其实,也有朋友提醒过我,像我和张镇塔的这种合作关系,在法律上,我是得不到保护的。人家一翻脸,我就什么都没有了。我当时觉得,张镇塔一没钱,二没关系,他怎么能够愿意离开我呢?

现在看来,是我小瞧人家了。大意失镇塔啊!

另外,让我大意的原因是因为不懂美国的“不合理”的建筑装修规定。

在中国,对于从事民宅的建筑、装修的施工队伍的资质是没什么要求的,或者要求的标准很低。对于高层建筑、大型建筑、公共建筑的施工队伍的资质就严一些,高一些。我觉得这是合理的。而美国这里与中国的规定正好相反。对于民房的装修,你必须具备专业的执照,而大型建筑的施工,你是人就可以干!

我以前想,只要有施工执照的人控制在我手里,张镇塔就是走了,他也没法干活。所以,对他可能会叛变的事,我就没太放在心上。这下可好,张镇塔利用两年时间,在我这儿捞到足够的名声,又人五人六地结交了一些社会名流,特别是,背着我签下一个大单子后,就另起炉灶了。

年初,中国驻美大使馆领事部举办迎春节晚宴。龙翔给了我两份邀请函。因为庞鹭有事,我就带张镇塔去了。我当时的目的就是想让他多认识些人,以便能接更多的装修活。席间,我就把马里兰州M城的教育局长井二介绍给了张镇塔。而且,我还以中文报纸老板的身份跟井二讲,张先生的装修公司是我们华人中装修水平最好,价格最低的公司。

6月份,M城教育局决定对所属公立的中小学的部分校舍进行维修。对外进行招标,他们给三家装修公司发了招标通知书,其中一家就是张镇塔名下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