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巴山寻根
2516100000070

第70章 携手武警践行“三万”

2011.5.19 周四 晴

今天上午,州武警支队艾修伟政委带了文艺小分队和医疗队来白沙坪支持“三万”,为山区人民献爱心、送温暖。

艾政委带的车有五辆,编队而行。在清太坪镇书记郑永平和镇长邓秀朝的引导下,十点准时到达白沙坪村委会。大家在村委会二楼简单会面,村支书陈发宇把活动的安排说了一下,我们徒步前往白沙坪中学。路上,村民小分队舞着狮子在前面引路,入得校门,锣鼓喧天,学生们载歌载舞,不少村民们像赶集一样往操场上走。

会场设在操场的正中央。巨幅喷绘图案是陆海空和天安门武警的形象,会场两边巨大的红色气球上悬挂着两幅十多米长的标语,一幅为“恩施州武警与白沙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一幅为“湖北省旅游局为山区人民献爱心送温暖表真情”。天气比较炎热,观众席上大多是自带板凳的中小学生,村民们大多选择阴凉处等候活动开始。

活动由镇长邓秀朝主持。他的声音洪亮,用带有土家方言的普通话宣布活动开始。郑永平书记致欢迎词后,就由我讲话。

我的讲话是在昨天早上划在笔记本上的。我打开笔记本,阳光刺得有点晃眼。我照着提纲讲了起来。

各位父老乡亲,各位农民朋友,各位老师同学:

今天是个喜庆的日子。我们白沙坪的父老乡亲与武警官兵在白沙中学欢聚一堂,借助警民共建的平台,践行和支持“三万”工作。武警官兵向白沙人民送真情、献爱心。利用这个机会,请允许我代表省旅游局驻清太坪白沙坪“三万”工作组,对州武警支队艾修伟政委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为维护恩施社会稳定作出巨大贡献的恩施州全体武警官兵致以崇高的敬意!

作为以维护社会治安为己任的武警官兵,由于执行任务的特殊性,他们没有直接参与“三万”活动。但恩施州支队得知“三万”活动是湖北省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得知老少边库区群众生活还有不少困难,他们把驻地当第二故乡,把山区群众当自己的亲人,在“三万”工作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时刻,不顾路途遥远,带着全州武警官兵的深情厚谊,为白沙人民送文化、送医送药,他们用行动再次证明,具有光荣传统的恩施州武警支队不仅是一支维护社会稳定、英勇善战的威武之师,也是一支真心爱民、素质优良的文明之师。他们的义举必将在白沙人民心中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我们有理由为他们的行动而喝彩,而欢欣鼓舞。

武警部队曾经是我的老部队,是哺育我成长的摇篮。是这座大熔炉淬冶了我的意志,给我军旅生涯铭入生命的记忆。今天前来参加这项活动的艾修伟政委等,都是我的好战友、好同事。虽然我已脱下军装,转换了岗位,但我依然以他们为荣,以军营为我的强大后盾,以军人特有的本色为精神支撑。军人的荣誉将激励我积极投身“三万”活动的伟大实践,夺取“三万”工作的最后胜利。

最后,我还要再次感谢从工作上大力支持、生活上关心我们省旅游局“三万”工作组的巴东县委、县政府,清太坪镇党委、政府,特别是我特别爱戴的白沙人民,我要真诚地说一声:谢谢你们!

话虽不长,但表达了我对武警官兵的由衷的赞美,对他们前来支持、给力“三万”衷心的诚谢。

我讲完之后是武警支队政委艾修伟讲话。接着是捐赠仪式和为村民义诊。在这之前,武警带来捐赠物品,艾修伟已令战士从车上卸在主席台的一侧。捐赠的物品写在一块红色的硬牌上:碟机一台、功放两台、音响两台、球网两副、球拍四副、足球四个、排球四个、乒乓球四筒、演出服十套、乒乓球桌两张、药品等。艾政委告诉我,送的文体用品都是双数,分别给白沙中学和白沙小学。他们给小分队献的服装都是根据演员身材尺寸订做的,街上也有卖的,但质量不如这个好。

捐赠仪式结束后,邓秀朝宣布为省旅游局和武警支队赠送锦旗。我一愣,这个没在计划内啊。没容我多想,陈发宇已把一面鲜艳的锦旗送到我面前。锦旗上书:赠给湖北省旅游局——“百姓亲人”。这个陈发宇也是的,事先没露点口风。看着锦旗上“百姓亲人”这四个字,我掂出了它沉重的分量。我们入驻清太坪以来,其实都是按省里的“规定动作”老老实实地做,履行了“三万”应该履行的使命。然而,百姓们却把我们力所能及做的一些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给了我们沉甸甸的荣誉。如果做不好,我们将愧对百姓给我们的这份金钱也买不到的荣誉。

捐赠仪式后是警地联欢。武警官兵擒敌操和队列表演,带有浓厚的兵味,展现了军人特有的风采和阳刚,把整个演出推向了高潮,让大山里的人开了眼界。一些村民说,武警的演出我们还是头一次看。村民特色小分队穿上了武警捐赠的民族服装,跳起了《采莲船》,唱起了山歌。尤其是自编的《薅草歌》和《四姊妹上戏班》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薅草歌》我以前听过,只觉得调门高,一句也没听懂。这次我照着歌词看,一句一句地对,总算搞了个明白。上演这个节目的村民有八人,人人都拿着土家人劳作用的薅锄,一人唱,众人和。领:笋壳儿叶叶儿包着心肝奴的肉,男是一根笋女是一根竹,我问贵竹好多蔸?众:四十八个蔸。领:我问贵竹好多根?众:四十八个根。领:我问竹有好多节?众:四十八个节。领:我问贵竹好多枝?众:四十八个枝。领:我问贵竹好多叶?众:四十八个叶。合:四十八个鸟雀来借歇,四十八个将军来打猎。喊的喊的灌枪子,喊的喊的灌枪药,喊的喊的打断腿,喊的喊的打断脚打断腿打断脚,无处飞无处落,扯夺一翅到山东、山西、云南、贵州,屋前、屋后、屋左、屋右。梧桐树上歇啰……有人接到高声儿矮声儿长声儿短声儿拖声儿压气的号子儿,好叫不好接啰……劳动创造一切,劳动创造美。这《薅草歌》向我们描绘的就是一幅劳动者的美丽图画。

《四姊妹上戏班》是小分队依据一个老曲子为“三万”工作组编唱的。四个土家姊妹盛着民族服装。一个年龄稍大的唱:老姐姐我呀喜洋洋,换上一套新衣裳,收拾收拾上戏班,文化娱乐赶时尚……哎嗨哟……唱毕,老姐姐对着其他姐妹喊:哎……姐妹们呀,准备好了没有?众:来哒,来哒,你来得蛮早嘛。老姐姐:是的唦,去晚了要散场了。众:好,那我们就走。四姊妹边走边唱:史无前例看今朝,共产党领导形势好,省委派来“三万”队,访民情办实事就是好。下边歌词从队长陆局唱到童处长,又唱到钱科、周科,一个一个赞美了一遍,唱得让我有点坐不住。唱了三段,大姐姐又白:我们真诚希望省旅游局工作组(众接):常驻我们白沙坪,百姓思想已开朗,“三万”活动指明路,时刻不忘共产党。农业旅游齐发展啊,合作开发有力量,共同打造白沙坪……百姓致富忘不了你啊,哎哟忘不了你,哎嗨唷哎嗨唷……

最后一个节目是小分队的拿手戏《撒叶尔嗬》。先是由谭德万几个老人领着年轻人击鼓唱跳。后越唱人越少,结束时只剩下三个老者。出生在建始的艾修伟告诉我,土家过去的《撒叶尔嗬》只传男不传女,而现在已经突破这个禁忌,男女都可以跳。《摆手舞》在中小学学生中都作为公共课来修。

三个老者在观众阵阵掌声中,跳唱得满头大汗。太阳越来越毒,演的唱的、台上台下都劲头十足。从他们的脸上,我读到了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