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玄将要夺位的时候,对卞范之说:“先前羊子道经常劝止我的这种意图。如今我的心腹中死了羊孚,助手中没有了索元,却要匆匆忙忙做冒天下大不韪的事,难道是适合天意的吗?”第一章 栖逸第十八
阮步兵啸①,闻数百步。苏门山②中,忽有真人③,樵伐者咸共传说。阮籍往观,见其人拥膝岩侧。籍登岭就之,箕踞相对。籍商略终古,上陈黄农玄寂之道,下考三代盛德之美,以问之,仡然④不应。复叙有为之教、栖神导气之术以观之,彼犹如前,凝瞩不转。籍因对之长啸。良久,乃笑曰:“可更作。”籍复啸。意尽,退还半岭许,闻上然⑤有声,如数部鼓吹,林谷传响,顾看,乃向人啸也。
嵇康游于汲郡山中,遇道士孙登,遂与之游。康临去,登曰:“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
山公⑥将去选曹⑦,欲举嵇康,康与书告绝。
李廞⑧是茂曾⑨第五子,清贞有远操,而少羸病,不肯婚宦。居在临海,住兄侍中墓下。既有高名。王丞相欲招礼之,故辟为府掾。得笺命,笑曰:“茂弘乃复以一爵假人!”
何骠骑弟以高情避世,而骠骑劝之令仕。答曰:“予第五之名,何必减骠骑!”
[注释]
①啸:吹口哨。②苏门山:山名。③真人:道教称修行得道的人。④仡然:指抬头的样子。⑤(shěn)然:即“啾然”,形容啸声。⑥山公:即山涛。⑦选曹:选拔官吏,即吏部郎。⑧李廞:字宗子,江夏钟武(今河南信阳)人。⑨茂曾:即李重,字茂曾。临海:郡名,治所在今浙江临海。墓下:指墓地旁。笺命:授官的文书。假:强加,给予。
[译文]
阮籍的啸声在几百步之外都可清晰听到。苏门山中突然出现了一位道士,樵夫们都相互传说。阮籍前去探望,见那个道士拥着膝盖坐在山岩一侧。阮籍爬上山岭靠近他,叉着腿坐下,和他相对而视。阮籍讲起远古之时,向上讲述黄帝、神农氏玄远清静的道理,向下论证夏商周三代盛德的美善,并询问道士,他昂着头不答复。阮籍又叙述儒家的治世学说、道家的修炼身心的方法,用以考察他,他依然像前边那样,神情专注,目不转睛。阮籍趁此对他长啸。过了许久,道士笑着说:“可再啸一下。”阮籍又长啸。兴尽而归,到了半山腰,听见山上传来之声,就像几种乐器同时鼓吹,在山林幽谷中回响。阮籍转头看时,就是刚才那个人正在长啸。
嵇康到汲郡的山中游览,遇见道士孙登,便和他交谈。嵇康临走时,孙登说:“您的能力是很高了,可是保身的办法还欠缺些。”
山涛要选拔吏部郎的官员,预备推荐嵇康出任这个职务,嵇康就写了一篇《与山巨源绝交书》,断绝了和山涛的交往。
李廞是李茂曾的第五个儿子,他清廉清正,操守高尚,但是因自幼体弱多病而不愿结婚做官。他家在临海郡,住在哥哥李侍中的墓旁。声名越来越大后,丞相王导想聘请他,给予厚遇,招为府掾。李廞收到任命书后,笑着说:“茂弘竟然拿官爵来送人。”
骠骑将军何充的弟弟由于有着高尚的情趣而隐居,何充劝他他出去做官。他答复说:“以我老五的名声,何尝低于骠骑!”
阮光禄在东山,萧然①无事,常内足于怀②。有人以问王右军,右军曰:“此君近不惊宠辱。虽古之沈冥③,何以过此?”
孔车骑少有嘉遁④意,年四十余,始应安东命。未仕宦时,常独寝,歌吹自箴诲,自称孔郎,游散⑤名山。百姓谓有道术,为生立庙⑥,今犹有孔郎庙。
南阳刘之⑦,高率善史传,隐于阳岐⑧。于时苻坚临江,荆州刺史桓冲将尽漠⑨之益,征为长史,遣人船往迎,赠贶甚厚。之闻命,便升舟,悉不受所饷,缘道以乞穷乏,比至上明亦尽。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居阳岐积年,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值已匮乏,村人亦如之。甚厚为乡闾所安。
[注释]
①萧然:寂寞清净的样子。②内足于怀:怡然自得。③沈冥:即隐士。④嘉遁:对隐遁的美称。⑤游散:游历,漫游。⑥生立庙:指在某人活着时给他立庙来纪念他。⑦刘之:字子骥。⑧阳岐:村名。⑨谟(虚模):宏图大计。赠贶(kuànɡ):赠送。乞(qì):给,给予。翛(xiāo)然:无拘无束。
[译文]
阮光禄在东山隐居,清宁悠闲,心中很满足。有人就此事问王羲之,王羲之说:“这位先生今日宠辱不惊。就算是古代的隐士也不过这样而已。”
车骑将军孔愉年少时有隐居的志愿,到四十多岁,才接受安东将军司马睿的任命出去做官。未做官时,他一直是一个人住在山中,歌咏吹弹,告诉自己要谨言慎行,自称孔郎,游览名山大川。百姓认为他有道术,给他立了个生祠。现在还有孔郎庙在。
南阳刘之,做人高尚坦率,很了解历史,隐居在阳岐村。当时苻坚南下到了长江,荆州刺史桓冲想实现宏伟大计,聘请刘之担任长史,派人派船前去迎接他,馈赠的礼物也很丰富。刘之知道被任命,便上船出发,但半点也没有收用赠送的礼物,而是沿路用来送给贫困百姓,等到了上明,那些礼品也送完了。他一看到桓冲,就陈说自己没有才能,随后就轻松地离开了。他在阳岐村住了多年,衣食用度经常和村里人共同享受。遇上自己缺乏时,村里人也一样这样做。乡里人都感到与他相处十分安适。
南阳翟道渊①与汝南周子南②少相友,共隐于寻阳。庾太尉说周以当世之务,周遂仕。翟秉志弥固。其后周诣翟,翟不与语。
孟万年及弟少孤,居武昌阳新县,万年游宦,有盛名当世。少孤未尝出,京邑人士思欲见之,乃遣信扳少孤云:“兄病笃。”狼狈至都。时贤见之者,莫不嗟重。因相谓曰:“少孤如此,万年可死。”康僧渊在豫章,去郭③数十里立精舍,旁连岭,带④长川,芳林列于轩庭,清流激于堂宇⑤。乃闲居研讲,希心⑥理味。庾公诸人多往看之,观其运用吐纳,风流转佳,加已处之怡然,亦有以自得,声名乃兴。后不堪⑦,遂出⑧。
戴安道既厉操东山⑨,而其兄欲建式遏之功。谢太傅曰:“卿兄弟志业,何其太殊!”戴曰:“下官不堪其忧,家弟不改其乐。”
许玄度隐在永兴南幽穴中,每致四方诸侯之遗。或谓许曰:“尝闻箕山人似不尔耳。”许曰:“筐篚苞苴,故当轻于天下之宝耳。”
[注释]
①翟道渊:翟汤,字道渊。②周子南:周邵,字子南。③郭:外城。④带:围绕。⑤堂宇:此指室外。⑥希心:潜心,专心。⑦不堪:经不住,不能承受(外人的打扰)。⑧出:出山。⑨厉操东山:指隐居不仕。式遏:意思是遏止侵犯残害百姓。遗:馈赠。箕山人:指唐尧时期隐居箕山的许由。
[译文]
南阳翟道渊和汝南周子南年少时就是好友,两人同在南阳隐居。太尉庾亮以国家大事刺激周子南,周子南就出去做官了,翟道渊依旧坚持自己的志愿。后来,周子南去看翟道渊,翟道渊一句话也不和他说。
孟嘉和弟弟孟陋,住在武昌阳新县。孟嘉外出做官,在当时有很高的名望。孟陋没有离家到外面去过,京城里的名流想见他,就派人送信给孟陋说:“令兄病重。”孟陋立即赶到京城。当时的贤达见到他的,无不赞叹敬重。于是互相说:“少孤的才德如此,万年可以死而无憾了。”康僧渊和尚在豫章郡时,在离城几十里的位置建造庙宇,旁边便是连绵不断的峰峦,大河犹如腰带萦绕在四周,宽敞的庭院排列着繁茂的树林,堂宇下面流淌着清清的泉水。康僧渊于是安然地居住下来,钻研佛经,潜心理悟佛经的精义。庾亮等人经常前去探望,观察他运用吐纳的养生之功后,风度愈加飘逸。他生活在这儿怡然自得,也可以有所体会,名声越来越大。此后忍受不了这种有名气的生活,于是就离开了。
戴安道早已隐居于东山,但是他哥哥又想为国家建功立业。太傅谢安便对他哥哥说:“你们兄弟两人在志向事业上的差异为何这么大呢?”他哥哥答复说:“下官受不了那种忧虑,舍弟却无法改换那种乐趣。”
许玄度在永兴县南边清幽的山洞中隐居,每次收到四方诸侯的馈赠。有的人对他说:“我曾经听说过隐居箕山的许由似乎不是这样吧。”许询说:“这些器具里的东西,应该比天子的宝座轻微吧。”
范宣未尝入公门,韩康伯与同载,遂诱俱入郡,范便于车后趋下①。
郗超每闻欲高尚隐退者,辄为办百万资,并为造立居宇。在剡,为戴公起宅,甚精整。戴始往旧居,与所亲书曰:“近至剡,如官舍。”郗为傅约②亦办百万资,傅隐事差互③,故不果遗。
许掾好游山水,而体便登陟。时人云:“许非徒有胜情④,实有济胜⑤之具。”
郝尚书与谢居士善,常称:“谢庆绪识见虽不绝人,可以累心处都尽。”
[注释]
①于:从。趋:疾走,跑。②傅约:傅琼,小字约。③差互:屡失时机而未能成功。④胜情:高雅的情趣。⑤济胜之具:登临览胜的条件,指强健的体魄。
[译文]
范宣不曾去过官署。有一次韩康怕和他一块坐车,就想诱骗他一起进郡府,范宣便赶忙从车后溜走了。
郗超每每听说德行高尚想要隐居的人,总是给他们置办百万钱财,并为他们建造房舍。在剡县时曾经替戴逵盖了住宅,非常精致整齐。戴安道刚过去居住时,给亲友写信说:“最近到了剡地,就如同住进官邸一样。”郗超也为傅约筹办了百万钱,后来傅约隐居一事错过了机会,故而馈赠没有成为事实。
司徒椽许玄度喜欢游览山水,并且身体健捷极利登高。当时的人说:“许玄度不只有高雅的情趣,还真有可以登高览胜的身体条件。”
尚书郗恢和谢庆绪居士友好。郗恢常赞叹谢居士说:“他的见识即使不比别人出众不过没有一点可以烦扰人心的世俗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