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易经 尚书
2511800000024

第24章 系辞传①(4)

“举例说吧:有太阳向西方落下就有月亮从东方升起,有月亮向西落下就有太阳从东方升起,正是由于太阳和月亮如此交互推移光明才得以产生;有寒冷季节归去就有炎热季节前来,有炎热季节归去就有寒冷季节前来,正是由于寒冷季节和炎热季节如此交互推移而年岁才得以形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有一往就有一来,有一来就有一往。而所谓“往”,就是屈而退缩;所谓“来”,就是伸而进展。正是由于有退缩和进展的交互感应,万事万物的惠泽才得以常生。

“尺蠖小虫的退缩其体,是为了求得进展;巨龙长蛇的冬眼潜伏,是为了保存其自身。众人精研事物的义理而进到神妙的境地,是为了践行运用;便利施用,安处身心,是为了增益美德。超过这种境界再向前发展,或许就不知道该为何行动了;但是却知道穷极神妙的义理,通晓奇异的变化,是美德的最为隆盛的境界。”

《易》书困卦“六三”爻说:“被乱石阻挡而道路困穷不通,居外在蒺藜之上;而退回自己家里又不能见婚配之日,会有凶险。”

孔子认为:“在不当困穷的地方遭遇困穷,其名声必然遭到危害。名声既蒙受耻辱,人身又遭到危害,死亡便即将到来,还哪有可能见到婚配之日呢?”

《易》书解卦“上六”爻说:“王公用利箭射杀高城上的大雕,一箭射中,无所不利。”

孔子认为:“大雕,是飞禽;弓箭,是兵器;用箭射杀大雕的,是人。君子身上预先藏着利器,等到一有合适时机就采取行动,哪会有什么不利呢?采取行动而灵便自如,所以外出必有所获。这说明,无论干什么,都是预先置备好工具然后再采取行动。”

孔子曾说:“小人不知羞耻、不讲仁义,不畏真理、不行道义,不看到实际利益就不勤勉做事,不看到刑威就不戒惕过失。对于小人来说,给点轻微的惩罚就是告诫他不要犯重大过失,这等于是赐福给他。因此,《易》书噬嗑卦‘初九’爻才说‘脚上戴上木枷伤了脚趾,没有灾祸’,这番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孔子曾说:“不积累善行,就不足以成就美名,同理,不积累恶行,也不足以断送其身。小人认为行小善得不到什么好处因而不屑于去做,认为行小恶无伤大体而不愿意戒除,因此,恶行越积越多而无法掩盖,罪过越积越重而难以解救。因此,《易》书噬嗑卦‘上九’爻才说:‘肩上戴上木枷枷伤了耳朵,会有凶险。’”

孔子曾说:“凡是出现倾危之象的,都曾经无所事事安居其位;凡是招致灭亡的,都曾经自以为能永保长存;凡是产生祸乱的,都曾经自觉得万事太平。因此,君子安居而不忘倾危,生存而不忘灭亡,太平而不忘祸乱,这样,自身才能够久安而国家才可以永存。因此《易》书否卦‘九五’爻才说,‘将要灭亡啊,将要灭亡!但是如果把自己拴在根扎得很深的桑树上,则会安然无恙。’”

孔子曾说:“才德粗疏而居高位,见识短浅而谋大事,力量微弱而当大任,这样很少有不招致祸乱的。因此《易》书鼎卦‘九四’爻才说:‘大鼎难承重荷而折断了足,王公的美食都倒了出来,鼎身沾满污物,必有凶险。’这里说的正是力不胜任的情状。”

孔子曾说:“察觉事物出现的某种苗头,就能预知神妙的变化啊!君子与尊上者交往不阿谀奉承,与卑下者交往不高傲轻慢,就可以预知事物出现的苗头了吧?所谓苗头,乃是事物变化的微小征候,吉凶祸福隐约显现出来的先兆。君子发现事物出现的苗头就立即行动,决不等到明天。因此《易》书豫卦‘六二’才说:‘德行坚贞超过磐石,不等一天终了就悟出过分欢乐之患,占问可获吉祥。’既然具有超过磐石的坚贞德行,何须等一天终了才能悟出事理呢!当时就能立即悟出。君子察觉隐微的苗头就能预测明显的结局,知道阴柔的功能也知道阳刚的效用,这才是万人所仰望的杰出人物啊!”

孔子曾说:“颜渊这位贤弟子,他的德行大概接近完美了吧?一有不善的先兆,没有不察觉的;一旦察觉不善,就不曾再次重犯。这就是《易》书复卦‘初九’爻所说的:‘行而不远就适时复返,没有造成大的悔恨,大吉大利。’

“天地的阴阳二气缠绵交密,万物化育淳厚;男女两性交合精华,万物化育出生。因此,《易》书损卦‘六三’爻才说:‘三人同行,由于难于同心协力必将有一人离去;一人出行,由于专一求合,则可得到友朋。’这里说的正是阴阳相求必须专注致一。”

孔子曾说:“君子先安定自身然后才有所行动,先平和内心然后才发表言论,先确定交往对象然后才求益于人;君子由于能够修养成这三种美德,因此才会于人于己都有补益。自身危乱而急于行动,百姓就不追随他;内心疑惧而发表言论,百姓就不响应他;没有交往对象而有求于人,百姓就不援助他,而一旦没有人援助他,那么伤害他的人就来了。因此《易》书益卦‘上九’爻才说:‘没有人增益他,就会有人攻击他,再加自己立身不恒,会有凶险。’”

§§§第六章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①”乾,****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②。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③。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④?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⑤。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⑥,以明失得之报。

[注译]

①乾坤其《易》之门:《易经》把乾坤两卦比为《易经》的门户,门户一开一关为一昼一夜,象征阴阳一往来,运动变化永无止境,从而产生八卦,六十四卦。②德:指事物本身的属性,乾坤的德即阴和阳。刚柔有体:阳为刚,阴为柔,刚柔成为乾坤的本体。③称名:指六十四卦名。杂而不越:复杂而不相逾越,各有界限。④稽:考。类:事类。考六十四卦所指的事类,大概有衰世之意。⑤微显阐幽:显现细微之事,阐明幽深之理。开而当名:开卷而事物与卦名相当。辨物正言:辨别事物而正确发言。断辞则备:判断的辞备有吉凶。⑥贰:指乾坤两卦所蕴涵的阴阳转化之理。报:应,应验,显应。

[译文]

孔子说:“乾卦坤卦,大概是《易经》的门户吧。”乾卦代表阳性事物,坤卦,是代表阴性事物。阴性和阳性的本性互相配合,而阳刚阴柔各有本体。通过阴爻阳爻可体现天地运动的作为,用来会通神妙明显的万物的属性。《易经》称各卦的名称,复杂而不可逾越。在考察它的事类,岂有衰世的意味吗?《易经》明显过去,考察未来,使微细之事,阐发幽深之理。它开列各卦卦名,所命名无不恰当,从而辨别它们所代各类事物,而且语言准确周正,措辞果断,吉凶分明,如此天下万物万理都具备了。它的标举名称是小的,它用来指同类事物是大的。它的用意是深运的,它的词语是有文采的,它的言语是曲折委婉而切中义理的,它叙事无边无际,而且所蕴涵着哲理,可以用来济助民众的行为,并能显示得或失的报应。

§§§第七章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辩也。《井》,德之地也①。《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谦》,尊而光②、《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③。《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④。《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⑤。《巽》,称而隐⑥。《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辩义。《巽》以行权。

[注译]

①地:高亨说:“地,疑当作施。形似而误。”②尊:王引之说:“尊读为撙,自贬损也。”③杂:王引之说:“杂,当读为币。币,周也。一终之谓也。《恒》之为道,终始相巡,而无已时,故曰:‘币而不厌。’”④设:高亨说:“设字殊不易解,疑当读为鸷,困顿也。”⑤居其所而迁:水井不移永处其所,但井水以汲取而传播,喻人居于合适的地位,施德于人。⑥称而隐:称,恰当。隐,退让而不夸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