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非议古人
2489800000015

第15章 牢骚淘尽英雄(3)

东吴将领陆逊认为,“关羽自负其勇,盛气凌人。最近颇建大功,遂加倍骄狂,一心只想着北上向曹操挑战,根本不把我们东吴看在眼里”。为此,陆逊精心设计了对付关羽的谋略:给关羽发出一封充满仰慕之意的信,关羽见信后就自然放松了对东吴的戒备。“大意失荆州”的心理已经产生。不多久,吕蒙精选的战士腰藏利刃一身商贾打扮,不动声色间,就将关羽设在江边的岗哨一一除去。关羽是在完全蒙在鼓里的情况下,失去荆州的。

他手下两员副将,还主动为吕蒙开启了城门。南郡太守糜芳和将军傅士仁,虽然长期以来一直对刘备忠心耿耿,但由于此前在后勤保障方面未能悉如关羽的尊意,关羽出征前对两人表示了不满,还打算在战斗结束之后处治二人。与其等着被关羽收拾,还不如先下手为强,向东吴投降,把荆州献给吕蒙。结果,吕蒙之得荆州,几乎可以说是兵不血刃。

荆州人民对吕蒙精神上的归附,竟也同样顺利。占领军与被占领者几乎在相见的第一天就亲切地拥抱起来。陈寿曾用这样两句话概括关羽和张飞:“羽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死于部下之手的张飞,固然与“不恤小人”有关,而云长末路,则恰好说明了他对士卒百姓的所谓“善待”还远欠火候。

失去荆州后,关羽除了派人不断向吕蒙打听城内动静外,脾气好得竟压根儿没想过再去把荆州抢回来。而吕蒙也客客气气地有问必答,厚待来使,让关羽觉得收复荆州再无可能。他向麦城走去了,不知怎的,这位不可一世的神武将军变得极端意气萧索。他在城头插上一面白旗,暗地解散了军队,只带着十几号人,个个衣衫破烂,向着孙权已预先设下埋伏的地点宿命地奔去。

让一个兵镇一州、威震四方的成名大将被迫解散士兵,必然有其隐情。由于关羽士卒的家属都在荆州,他们了解到的情况已使自己无法再有任何斗志:家属们在吕蒙统治下所享受待遇之好,竟大大超过平时。“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就是当时已病体沉重的吕蒙,在大限将至前给同样末日临头的关羽上的最后一课。性格即命运,极端孤傲与极端颓唐,本只在旋踵之间。关羽的失败,原与“大意”无关,实在乃是个性使然。

最使关羽颜面无光的是:曹操突然间已没有取关羽人头的兴致了。当关羽因荆州失守而被迫放弃围攻樊城,急速撤退的时候,曹操的信使鞭着快马,用最快的速度赶到曹仁面前,严禁曹仁从后掩杀。也许,这是曹操的外交手段,他故意要让孙权立此一功,以使吴蜀交恶,瓦解吴蜀联盟。有识者认为,在徐晃当初打破关羽的重重营垒之后,曹操纵不假手吕蒙,也能击败关羽。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曹操对关羽确实心存厚爱,不忍心在他困败时背后放出飞刀。孙权杀了关羽之后,立即将关羽首级送给曹操,曹操毫不犹豫地下令:以诸侯的规格,厚葬关羽。两人都是做给刘备看的,孙权想显示杀关羽完全是曹操的主张,曹操的回答是“不”。曹操成了最大的赢家,因为刘备把账算到了孙权头上。西蜀成了最大的输家,因为急于替兄弟复仇的刘备,在接下来的吴蜀彝陵之战中,遭到了更加惨重的失败。结果,孙权笑到了最后。这一切,皆缘自关羽将星的骤然陨落。

与《三国演义》中那个忠勇双全、有情有义的美髯公相比,历史上真实的关羽,毋宁说是让人扫兴的。不过,要在记载寥寥的史书之中寻找出一些清晰的关于关羽其人其事的文字,几乎是不可能的。不是关羽的性格有多么复杂,而是他的头顶上缭绕着民间历千百年而不衰的袅袅香火,遂使他永远裹着一件迷雾的大氅。神化是歪曲的前奏,敬畏是误解的始基,不同的人往往会因不同的目的,或高明或拙劣地为关羽人为地添上种种细节,时过境迁之后,就会使梳理不胜其烦。就以民间“关羽斩貂蝉”为例,由于我们根本不清楚三国时期是否真有貂蝉其人,这事便不知因何谈起了。就假设有貂蝉其人,就假设关羽和貂蝉还有缘相会,当然时间在白门楼缢杀吕布之后,我们仍然不清楚关羽凭什么要斩杀这样一个有大功于汉家天下的绝色女子,这又能给我们的英雄增添多少豪迈呢?中国古代的民间思维方式,确实常会掺杂些非常荒诞的观念,对此我们只能置之不理。

关羽的幸运在于他被成功地归结为某种英雄典型,关羽之死令人感到乏味,亦正在于他遭到该种英雄模式的捆绑。人们一面赞美他、歌颂他、供奉他,一面却又浑然不觉地使他陷入单调和程式化之中。他成了民间朴素英雄心理的牺牲品。

“青史对青灯”,“赤心如赤面”,这样一个云长即使不符合历史真相,但首先是能够让人心潮澎湃的:一个赤面长须提大刀的人物,一个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的人物,一个为了恩主不惜放弃眼前荣华、虽跋涉千山万水而不辞的人物,一个竟能使自己贵为帝王之尊的兄长宁可不要江山也要为之报仇雪恨的人物。

真实的关羽,和民间所供奉的,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民间所供奉的关老爷,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忠义的化身,他已经上升到一个神的高度,而且,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神。那又有什么关系?清王朝不封岳少保为“武圣”,我们也需要一个全中华民族的“武圣”,这就足够了,我们需要这样一个神化的关老爷,真实的关羽,随他去吧。

失德者死于非命——非议三国众生相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因为这句话,我们看待一个历史人物时,通常只看到他的雄才大略,很少能注意到他的细微之处。李世民杀兄屠弟,这是比较大的失小节,人们能注意到,而东吴大帝孙权,他的人品低劣之处,就不那么明显了。

孙权和同时代的曹操、刘备不一样,后两者的天下,是自己一刀一枪打出来的,而孙权的天下是他的长兄孙策一刀一枪打出来的,他只是一个继承者而非开创者。兄终弟及本是古有之义,再加上在那个乱世国赖长君、军需长帅,孙权在孙策过世、侄儿幼小的情况下接任长兄地位本无可厚非,问题出在多年以后。

《三国志》载:“黄龙元年春,公卿百司皆劝权正尊号。夏四月,夏口、武昌并言黄龙、凤凰见。丙申,南郊即皇帝位。是日大赦。改年,追尊父破虏将军坚为武烈皇帝,母吴氏为武烈武皇后,兄讨逆将军策为长沙桓王。吴王太子登为皇太子。将吏皆晋爵加赏。”

多年以后,天下三分之事已成,孙权感到局势大体已定,于是做起了皇帝。饮水当思源,做人不可忘本,孙权的父亲孙坚死时没有给儿子们留下什么,而孙权起家的本钱全是孙策留下的,江东六郡是孙策一手打下来的,但是,孙权将父亲孙坚追封为皇帝,而孙策,仅仅只被他追封为桓王,这样做,合情合理吗?他这样做的动机又是什么呢?

陈寿就认为:“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然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且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就是说孙权这样做,不追封孙策为帝,是不对的,是没有道德的行为。

另一个史家孙盛则替孙权辩护,认为这样做,是为了“正名定本,使贵贱殊邈,然后国无陵肆之责,后嗣罔猜忌之嫌”。意思就是说孙权的做法看得很远,用意很深,若他给哥哥皇帝的称号,就说明自己的皇帝位子是“兄终弟及”,如果按“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孙权按理要把皇位归还给孙策的子孙。自然这是迂阔之论,但严格的礼法就是如此,也许容易给别有用心的人以口实。还不如不承认孙策和皇帝之位有关,省了这些麻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孙策考虑。孙权是牺牲自己的声誉,保护孙策的子孙。因为封不封孙策皇帝都是虚名,这样的虚名会给孙策子孙带来实祸。孙策如果有皇帝的名分,其子孙继承皇位的合法性就增加了,恐怕会招来当权者的猜忌,或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也是为了保全孙策的后代。是因为他们兄弟感情好,才愿意冲破那层所谓的“义”,忍受当时人和后人的非议,选择对大哥最实惠的做法。

孤立地看这件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永远也没法知道孙权是怎么想的。但是,我们可以看看另外的事,结论自然就出来了。

八月,吴主封子霸为鲁王。霸,和母弟也,宠爱崇特,与和无殊。尚书仆射是仪领鲁王傅,上疏谏曰:“臣窃以为鲁王天挺懿德,兼资文武,当今之宜,宜镇四方,为国籓辅。宣扬德美,广耀威灵,乃国家之良规,海内所瞻望。且二宫宜有降杀,以正上下之序,明教化之本。”书三、四上,吴主不听。

这件事,说的是孙权宠爱他的另一个儿子孙霸,给他的待遇和太子孙和一模一样,而且,有大臣上书劝谏,说这样不行,会出大乱子的,还说了好几次,但是孙权不听。请问,一个人对自己的儿子更关心,还是对别人的儿子更关心?孙权能够想到对孙策不追封、对侄儿只封侯来让他们远祸,对自己的儿子,却让他离祸患近一些?这明显说不通,联系到孙权的后宫,也是相当的混乱,大老婆小老婆一大堆,搞不清哪个是大的,哪个是小的。这足以说明,孙权根本不可能有孙盛所说的那么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