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
这是一个看上去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同时也是很多人都试图回答但语焉不详的问题。“了解过去”、“对祖国的传统文化多些认识”、“学习古人的经验”和“从历史中寻找借鉴”之类的理由,似乎都言之成理,但都不够充分。
在历史课本上,曾经有这样一首“中国历史朝代歌”:
****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这首歌谣朗朗上口,也确实比较适合学生背诵。似乎另有一首比较复杂的,笔者现在只记得其中的前两句:
****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这种“朝代歌”的形式,一直以来是历史教学的主要方式,和古代的启蒙教育有些共通之处。久而久之,我们只记得朝代名称和著名人物。但为何会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三国鼎立、五代战乱,却总是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教科书上所讲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与变化万端的中国历史对照起来,总显得过于抽象,难以在历史中找到对应之处。
因此,我们只满足于对历史故事和历史过程的了解,而这些了解,很多时候是来自于《上下五千年》。泱泱大国的历史认知水平,停留在青少年水平,这总是个问题。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著名的思想家梁启超就曾经在《新史学》一文中对中国的传统史学进行过批判,他归纳出了传统史学的“四弊”、“二病”,其中最具启发性的,就是“能铺叙而不能别裁”。
所谓“铺叙”,就是对历史过程、历史故事的讲述,让人们在听故事中了解过去,但也仅此而已。而所谓“别裁”,就是在铺天盖地的历史资料中取其精华,用自己的思想、眼光和认识将其重新组织起来,这样写出的历史,有框架、有脉络,更有高度与深度。
如果从梁启超的角度来观察,在他发表《新史学》之后的这一百多年里,历史书籍还是以讲述过程、描绘细节为能事,而描述脉络、阐述思路的著作,却少得可怜。更有意思的一点是,那些动辄纵论几千年中国历史,对各个时代挥斥方遒的作品,则几乎无一出自历史学专业人士之手,而大众只能接受这些来路不明的东西,以讹传讹的情况时有发生。
以“别裁”形式来讲述历史,目前已是专业的历史学工作者应该重视的工作了。因此,笔者不揣鄙陋,愿意抛砖引玉,对中国历史与文化中的若干核心问题进行评说。
就像那句被反复引用的名言所说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读史的过程中,确立一个完整的历史坐标系,然后在上面找出当代的位置,自己的位置,其实是读史的最终目标。就学科内容而言,历史学研究的目标是求真与探究历史规律,但求真之后当然要求善、求美,探究规律之后自然也要思考规律对现实的作用,因此,本书力求在论述之间,为读者提供一个认识现实、认识自身的参照系,以期能够让读者体会到读史与阅世之间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