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弥漫下的“三国演义”
中国人对《三国演义》十分痴迷,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可惜的是,自古至今,人们欣赏的是《三国演义》英雄争霸的故事,回味的是诸葛亮与对手斗智的故事,争论的是曹操奸狡的故事,歌颂的是刘备至仁至义的故事,推崇的是孙权“坐断东南战未休”的故事,引人赞叹的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等等不一而足。为什么这些让人可惜呢?因为这些都是表面现象,这些只是载体。在这些表面现象的后面,在这些载体的里面,却隐含着人们忽略了的本质。硝烟弥漫下的“三国演义”,不是为了写战争,不是为了写英雄斗智斗勇,而是借这些惊天动地的故事,写封建文化,借此传承封建文化的核心价值,借此维护封建统治。
封建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呢?一是以宗法制为主体的正统文化,二是以仁义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三是封建士大夫所追求的立功、立德、立言等为核心的人生观。《三国演义》就是宣传这些东西,借此形成共识,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从这个角度讲,《三国演义》充分体现了文艺属性,文艺为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服务,创造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从而更好地为统治阶级服务。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这一认识。
一、《三国演义》借魏、蜀、吴三国争霸的故事,塑造了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多个主要艺术形象,并通过对这些艺术形象的褒贬,宣扬封建社会的正统文化。
曹操是奸臣,是“乱世之奸雄”,这是《三国演义》塑造的艺术形象。曹操之于汉献帝,本来是依照荀彧的意见,“奉主上以号令天下”。后来,诸葛亮为了联吴抗魏,当着东吴众多大臣的面,攻击、陷害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周瑜后来也附和,指责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于是曹操便成了篡夺刘汉天下的乱臣贼子。曹操到底是不是乱臣贼子,我们也不好轻易下结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直到死都是让汉献帝坐在龙椅上。他自己也没有称皇帝,一直以丞相自居。他自己也知道,天下人会将他当作奸臣,当作乱臣贼子传下去。为此,他非常直白地写了一篇文章,名叫《让县自明本志令》。在该文中,他陈述了自己的心迹。他说,不知有多少人想称帝,因为有他曹操在,这些人才不敢。这说的是事实,袁术、袁绍兄弟俩就梦寐以求地想做皇帝,因为有曹操,他们的皇帝梦,才梦断黄泉。他还说,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做皇帝,他怕别人不理解他,以讹传讹。为此,他劝导自己身边的女人,在他死后都去嫁人。其目的是通过嫁人,宣传他曹操不是乱臣贼子,他没有野心,也没有篡夺刘氏天下。
曹操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一是他担当不起乱臣贼子这个恶名。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上告诉我们,封建社会正统文化根深蒂固,曹操,也身受毒害。二是告诉我们,曹操不是乱臣贼子,他不想,也不敢去篡夺刘氏江山。既然这样,《三国演义》为什么要将曹操塑造成乱臣贼子的艺术形象呢?这就是“文艺必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需要。《三国演义》要借塑造曹操这个乱臣贼子的艺术形象,警告一切不符合宗法制的英雄好汉们,绝不要有非分之想,那样做了,是非法的,是会遭到报应的。《三国演义》之所以要不惜捏造曹操的篡逆罪行,切齿诅咒曹操叛逆行为,就是警告社会,不要触犯宗法制。
刘备是按宗法制的需要,塑造的正人君子形象。刘备姓刘,是刘邦的后世子孙。依宗法制,他在曹操、孙权之中,是最符合宗法制的法定继承人。就是这样,一个有资质的合乎宗法制的继承人,在有汉献帝存在之日,他都不存在非分之想,一心维护汉献帝的正统统治。就是他部下怂恿他登基称帝,他都不为所动,自觉地维护宗法制的正统统治。《三国演义》拿他当典型宣传,就是告诉人们,要向刘备学习,自觉维护宗法制的正统统治,这样做会像刘备一样,在生为人敬重,死了留芳千古。“了却君王多少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虽是辛弃疾的理想情怀,但正是无数封建士大夫受宗法制影响的精神追求,这其中也少不了《三国演义》的影响(尽管此时《三国演义》还没成书,但三国故事通过说书人早已在宋朝传开了)。
刘备到底想不想做皇帝呢?刘备倒是真的想做皇帝,而且日夜想,做梦都想。这样说有什么依据呢?一是他两个儿子的名字就是他心迹的表露。他的大儿子(义子)名封,他的太子名禅,这两个名字合起来就是“封禅”。封禅是什么意思?这倒真的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二是谁反对他做皇帝,他就和谁过不去。有人会说,没有人反对刘备称帝。刘备手下,谁都希望刘备早点称帝,水涨船高啊。刘备到了CD,手下人都怂恿他称帝,刘备都毅然决然地拒绝了。这是《三国演义》的说法,《三国演义》隐去了事实真相。你去翻阅《三国志》,就知道了。在刘备心里,是迫不及待地想称帝。谁反对他做皇帝,他就和谁过不去。当时最少有三人反对刘备称帝,一是刘巴,二是刘巴的办公室主任雍茂,二是费诗。刘巴与费诗都是蜀国了不起的人物。刘巴《三国演义》没有写他,你去翻阅《三国志》,就知道他有多么了不起!费诗在《三国演义》中有一次露面。就是刘备封五虎上将后,让费诗到荆州告知关羽。关羽得知黄忠也在五虎上将之列,很是不屑。是费诗开导,才使关羽转嗔为喜。这三人也谈不上反对刘备称帝,只是从关心的角度出发,建议刘备暂时不要称帝。以费诗为例,费诗是怎么说的呢?公元221年(章武元年),群臣商议推举刘备称帝,费诗上疏反对说:“殿下由于曹操父子逼迫天子并篡夺帝位,所以才客居万里之外,集合士卒大众,准备用以讨伐逆贼。今大敌尚未消灭,却先自立为帝,恐怕众人心中会感到疑惑啊。昔日汉高祖和项羽约定,先破咸阳者为王。等到高祖攻陷咸阳,俘获秦王子婴,仍然怀有推让之心,不愿称王。何况现在殿下仍未走出门庭,就怎么想自立为帝呢!我实在认为殿下不应听取群臣的提议啊。”费诗因此违背了刘备的心意,被贬官为永昌郡从事。刘备也于同年四月称帝。其他两个人也都遭到刘备的报复。刘巴因为影响大,刘备没有把他怎么样!刘巴的主簿雍茂被处以死刑,这是杀鸡给猴看。刘巴自此之后,就变得更加谨慎小心了。
《三国演义》将一个没有野心的曹操塑造成乱臣贼子,反而将有野心的刘备塑造成正人君子,这是为什么?
这就是宣传宗法制的需要,因为曹操姓曹,称帝不符合宗法制。刘备姓刘,称帝符合宗法制。曹操不符合宗法制而要继承刘氏江山,就是违反宗法制,就要大加挞伐,具有警告意义。而刘备与汉天子一个姓,有继承权,符合宗法制而却不争权,更有正面导向意义,是正能量。这就是《三国演义》的用意。
孙权也不具备继承大位的资质,最初,孙权也没有称帝的野心。所以《三国演义》也将孙权作正面形象来写。塑造他的英雄形象,告诉天下有本事的人,在自己不符合宗法制的前提下,要向孙权学习,不要有分外之想,老老实实做个英雄人物,这样也可青史留名。孙权虽然后来也称帝于江南,那是刘氏政权已不存在之后的事情了。
还有一个诸葛亮,《三国演义》也是拿他作正面人物宣扬的。这个人物,在历史上影响深远,连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都感叹:“两朝开济老臣心”,赞扬诸葛亮鞠躬尽瘁地辅佐刘备父子。诸葛亮艺术形象的意义在于劝诫士大夫们不要有非分之想,好好地依附在统治者身上,这样才会青史留名。
《三国演义》就是通过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多个艺术形象进行宗法制普法教育宣传,让人们自觉遵守宗法制,自觉维护宗法制的正统统治。
二、《三国演义》借刘备等艺术形象,宣传以仁义、功名等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向全体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进行理想前途教育,进行忠君报国教育。
刘备是《三国演义》塑造的一个最主要的最完美的艺术形象。刘备这个艺术形象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最完美的仁义道德,具有忠君爱国的报国情怀,具有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是受人称赞的杰出人物,是人们效法的道德模范。刘备的故事也是很好的励志教材。刘备从一个织蓆贩履的破落户子弟,通过不断打拼,终于登上皇帝宝座,自然对人有激励作用。再加上刘备的经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锲而不舍,同样也极具激励意义。
《三国演义》将刘备的仁义道德大肆渲染。陶谦送徐州他不要;刘表的荆州他不取;视兄弟如手足,视老婆如衣服;新野难民跟着他受罪,他要跳长江;赵云冒生死救了阿斗,他无钱给予奖励,便将儿子摔在地上,以示对赵云的愧疚;他为了替关羽报仇,不顾众人劝阻,并说,“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河山,何足贵?”等等一切,在《三国演义》看来,都是至仁至义。于是《三国演义》对此大肆渲染,以突出刘备仁义道德的高大形象。
《三国演义》围绕仁义还注意利用典型,从正反两个方面宣传。
如关羽的义。关羽在徐州战败,不得不投降曹操。于是《三国演义》编出“约法三事”的故事。以关羽的言行进行现身说法,宣传仁义与忠君等封建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
吕布是个反面典型。吕布本是个天下独一无双的英雄人物,因先投在丁原帐下,后又认董卓为义父,因其反复无常,被张飞斥之为“三姓家奴”,由此毁了一世英名。
吕布之所以有如此遭遇,正如公孙瓒痛骂袁绍一样,“狼心狗行之徒,有何面目立于世间?”由此可以看出,仁义、诚信是古人安身立命之本。
再如徐庶母亲,认为刘备是仁义布于四海,又是汉室之胄,效力刘备是“得其主矣”,而投奔曹操是弃明投暗。认为徐庶弃刘投曹这一行为“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之间耳!”由此,徐母为了自证清白,为了仁义,为了正统,不惜自缢身亡,以生命殉仁义之道。
另外,刘备时不我待的功名思想也是《三国演义》重点渲染的内容。刘备依附荆州刘表后,在荆州居住多年。有一天,刘备发现自己大腿生出赘肉,由此感慨而落泪。刘表见了,询问其故,刘备回答:“我过去常常骑马,大腿没有赘肉。现在不再骑马了,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时光飞逝,将步入垂老之年,却没能建功立业,因此感到悲伤。”
仁义、道德、诚信、功名等封建社会的核心文化,通过《三国演义》的宣扬、传播,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社会,特别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通过《三国演义》的大肆炒作,那种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江湖道义,不但是江湖人士效法的楷模,也被草根视为一种人生信条,甚至夸张一点说,对中华民族也影响深远。中华民族一直对此津津乐道,由此,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便成了义薄云天、震古烁今的千古绝唱。
三,借塑造诸葛亮这个完美的知识分子形象,告诉读书人与统治者,要想有作为必须相互配合。
在前一讲,我讲过,鱼水关系,不是具体指刘备与孔明之间的关系,鱼水关系是指统治者与读书人之间的关系。
其一,刘备与孔明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
在赤壁之战之前,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做是鱼水关系,这是双方自愿的合作。因为此时刘备身边只有一个孔明,刘备必须依靠孔明出谋划策。尽管关、张二人不高兴,刘备也只得出面调解:“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孔明则是初来乍到,关、张等人也没有见其有什么本领,谁都不买他的帐。孔明必然要依附在刘备身上,和刘备建立友好关系。
后来,孔明帮助刘备赢了赤壁之战,有了荆州这块根据地,孔明就变得有点居功自傲了。他们之间的鱼水关系就变成了师生关系。刘备以师礼待孔明,孔明真的将刘备当学生对待了。这一点,大家去翻阅《三国演义》就知道了。每当鲁肃来讨要荆州,孔明都教刘备,让刘备在鲁肃面前傻哭。哭得鲁肃难以为情时,孔明再出面收场。实际上,这是把刘备当傻子耍,长期下去,刘备当然受不了。后来有了庞统,有了法正,刘备就慢慢地疏远孔明了。这一点,孔明本人也有过感慨。
到了益州,刘备做了皇帝,孔明做了丞相,两人因时间的变化,地位也因此发生了变化。两人之间的鱼水关系、师生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微妙变化。孔明虽然做了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实名不副实。刘备并没有把孔明当丞相对待。其理由是此时的丞相孔明,刘备将其留在自己的左将军府里,“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见《三国志.诸葛亮传》)。这虽然是刘备刚刚占领益州,还没有做皇帝时候的事情,可是这个安排一直到刘备称帝,孔明封丞相时都没有改变过。只是等到刘备驾崩,孔明自己做主,才搬出左将军府,“开府治事”。刘备在益州那段时间,准确地说他们是池与水的关系。刘备修了个池子,叫“左将军府”,然后将孔明这股水,蓄到了左将军府这个池子里,看管起来了。
其次,刘禅与孔明也不是鱼水关系。
刘备去世后,孔明受刘备托孤,辅佐刘禅。这时刘禅与孔明的君臣关系是怎样一种关系呢?如果套用前面的说法,这时孔明完全领会了刘备在益州那段时间对待自己的作法。他在刘备驾崩后,照葫芦画瓢,为刘禅修了一个池子,叫做皇宫,把刘禅当水关在了皇宫。而且为了保证水不泛滥,专门派董允去照看皇宫这个水池子,照看刘禅这股水在皇宫这个池子里是否风平浪静,其他的一切一切,“咸决于亮”。这样,刘禅与孔明的君臣关系实际上成为了水与池子的关系。孔明是池子,刘禅是水。孔明这个池子将刘禅这股水围裹起来了!而且这样一围裹就是十二、三年。直到孔明去世,刘禅才走出皇宫。刘禅是十八岁关进皇宫的,出皇宫已是而立之年了。
其三,刘备事业的兴衰成败,说明了统治者与读书人之间建立鱼水关系的重要。
刘备是统治者的象征,孔明是读书人的象征。刘备与孔明之间关系的起起伏伏就是统治者与读书人之间关系的起起伏伏。统治者与读书人之间的关系的起起伏伏意在告诉统治者与读书人,统治者离不开读书人,读书人离不开统治者。统治者的失败是没有或失去了为统治者效力的读书人的辅佐。读书人的失败是没有或失去了统治者为其支撑。并告诉统治者,事业兴衰成败与读书人建立鱼水关系很重要。读完《三国演义》,你就会明白《三国演义》所谓的鱼水关系就是讲的这个道理。为了让大家明白,我以刘备与孔明为之间起起伏伏的关系为纵线,简单作个交代。
刘备起事之初,身边虽然有关羽、张飞,后来又有了孙乾、糜竺、简雍、赵云。在刘备看来,可谓文武双全,可就是一直没有安定过,不是被吕布抢占了徐州,就是被曹操追打得满天下跑。什么原因呢?在刘备自己看来,是没有立足之本,是命运多舛。到了荆州,司马德操告诉他,不是没有立足之本,不是命运多舛的缘故,而是身边没有个像样的读书人。关、张、赵云,虽然是万人敌,却没有一个读书人摆弄。孙乾、糜竺、简雍虽是读书人,只不过是白面书生,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这是告诉我们,统治者不能没有读书人的辅佐。
刘备到了荆州,有了读书人孔明的加盟。由此,在读书人孔明的辅佐下,刘备居然战胜当初打得自己满天下跑的曹操。这是告诉我们,统治者有了读书人的辅佐,就会取得很好的胜利。占了荆州之后,来了庞统。后来,刘备到了益州,又有了法正。读书人多了,刘备不但有了益州,而且打下了汉中,曹魏也很震惊。这是告诉我们,统治者应该力求更多的读书人辅佐,只有得到更多的读书人辅佐,才能不断地开疆拓土。
后来,庞统走了,法正也走了,孔明也失去了信用。刘备又因此丢了荆州,益州也危险。这是进一步警告统治者,不要因为事业成功了,就看不起读书人,就想甩掉读书人,自己单干。自己单干,是成不了事的。不但成不了事,反而得到的都会失去。
后来,刘备走了,刘禅是名义上的继承者。实际上的继位者是孔明。孔明这个读书人,因为刘备走了,瞧不上新来的统治者,就撇开了统治者,单独干。结果怎么样?尽管天下人都认为孔明是天下最优秀的读书人。就是这个最优秀的读书人,因瞧不起新来的统治者,要单独干,结果六出祁山,没有一次不是失败的。这说明什么?说明读书人不管多么优秀,终究只是个读书人,离开了统治者的支撑,也终究是一事无成。不但是一事无成,还会搭上卿卿性命。孔明这个读书人,年仅五十四岁,累死在北伐中原的指挥所里。这就是警告读书人,不要以为多读了几年书,多读了几本书,就目中无人,就瞧不起统治者,这样会死得更惨!
以上,如果你以为是我瞎掰的,那么你就去认真阅读《三国演义》。明白了以上三个问题,我们就明白了《三国演义》历近千年流传而不衰竭的原因。就是《三国演义》宣传了封建社会的正统文化,为统治者所欢迎。同时《三国演义》也塑造了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所以人民群众也喜爱《三国演义》。这样一本既受统治者欢迎,又受老百姓喜爱的书,自然会千古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