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2480900000024

第24章 余论:古代唱技理论的历史地位与当代意义(3)

事实上,从民族声乐唱技理论的发展历史来看,尽管当代的唱技理论研究手段众多、方法多样、内容广泛深入,在理论表述上也更加规范化、系统化,是民族声乐唱技理论发展的新阶段;但是,当代唱技理论在很多研究领域上仍然是古代唱技理论的逻辑发展,如对气息、吐字、行腔等唱技要素的认识,都是建立在古代唱技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古代唱技理论与当代唱技理论虽然在表面含义上有所差别,在内涵上却情理相通。古代唱技无论在理论内容上,还是在独具民族特色的形式上,对于我们重建当代民族声乐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构建当代唱技理论的重要指南。因此,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狭义民族声乐理论中,古代唱技理论应该得到重新审视和总结。我们应该在充分地继承、吸收古代唱技理论思维的民族神韵及精华基础上,认清其内在的本质特征和观念,找到它与当代狭义民族唱法的本质联系线索,从而为准确界定“民族声乐”学科概念,构建当代狭义民族声乐理论体系提供历史的借鉴。

###附录1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述评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是一个自成体系、内容繁杂、独具特色的表演理论体系,它不仅丰富了古代的声乐理论,同时对古代声乐演唱的创作、实践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专家学者对古代演唱技术理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有关古代唱技理论的研究逐渐增多,表明古代的演唱技术理论已经日益受到重视。这一方面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古代演唱技术的认识和了解,以便更好地继承与发扬;另一方面,对于今天探索中国唱法理论的民族特色亦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就笔者管见,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古代唱技理论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对古代戏曲文献进行搜集与整理,古代唱技文献作为古代戏曲文献的组成部分也得到了较大的关注,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绩。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延续至今,集中于对部分古代声乐演唱文献展开深入的研究,在理论性和学术性上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本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古代唱技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与不足进行了简要的述评,意在引玉。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古代唱技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就

中国古代唱技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世纪中期以后,在近六十年的研究中,古代唱技理论的研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对古代唱技文献的搜集与整理。20世纪50、60年代,经过众多戏曲界、音乐界研究者的通力合作,一些珍贵的声乐演唱文献得到了集中的搜集与整理。这些搜集整理工作,使得大量分散于各处的珍贵唱技史料得到了集中、完善的保存,为开展古代唱技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材料依据,这也是笔者写作此文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参考资料。现择其较有代表性者,予以简要介绍。

1957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傅惜华的《中国古典戏曲声乐论著》。该书选辑、校录了燕南芝庵《唱论》,魏良辅《曲律》,毛先舒《南曲入声客问》,王德晖、徐沅澂《顾误录》等9种“比较有系统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戏曲声乐演唱论著,其中6种“依据内容的重要,将原书全部重印”,另外3种则进行适当的删减节录。对“所选辑校录的专著,一律选择最完善的原刻本作为底本,再加以断句标点,尽量的忠实的保存原著的面貌”;同时,每篇篇后均附有校勘记,将同一作品不同时代各种版本的差异指出,以资研究者参考。此外,书后所附的《古典戏曲声乐论著解题》也很有参考价值,其对元代以来的21种戏曲声乐论著的内容及版本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可视为一部古代戏曲声乐论著的专题目录。《中国古典戏曲声乐论著》是第一部从声乐角度将古代文献进行集中汇录的著作,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阅读和研究古代声乐演唱的必备参考资料,影响较大。

稍后,1959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由傅惜华、杜颖陶等人整理编辑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书,该书是“一部我国历代戏曲论著的总集”,共选录了历代重要的戏曲论著48种,其中涉及声乐演唱的18种,有9种为新增,唱技论著资料的规模明显扩大,内容更加完备,是迄今为止收录古代唱技论著最多的集成。“我国一千多年来——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比较重要的戏曲理论方面的专著,目前能够搜集到的,大体都包括进去了。这较之近二三十年来出版过的一些古典戏曲论著的丛书,内容要完备得多。”以上两书态度严谨、体例完备、质量较精,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体现着古代声乐演唱文献整理工作的更加细致和深入。但也存在着一些缺憾,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收杂论、评点、序跋、札记、诗词等形式的声乐著述文献,二是没有注释,因而显得不够全面,还不足以反映中国古代唱技理论的全貌,同时也给一般读者的阅读和研究者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不便。此外,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辑的《中国古代音乐史料辑要》、《中国古代乐论选辑》等著作中对一些古代的唱技资料也有所整理、勾稽,这里不再详述。

其二,对古代唱技理论的注释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周贻白先生的《戏曲演唱论著辑释》一书就对古代唱技理论史上4部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著作作了精心的校勘和注释。他先在每篇的引言部分介绍作者、编撰情况、版本及其重要价值;再对原文逐条进行解释,对于“不合于现代舞台情况者,或亦略成管见”。《戏曲演唱论著辑释》一书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较大的方便,更为以后同类性质的著作提供了将古代文献与实际演唱相结合进行分析的研究范式。1982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吴同宾、李光的《乐府传声译注》一书,该书结合当时戏曲演唱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在直译法之外,“为了使读者更透彻地明白文中的道理”,还采取了意译等方式,“在译文当中加些补充词句,以作过文连句的桥梁,并阐明原意”。为了使读者不至于与原文混淆,在补充的词句上都“外加括号作为标志”。《乐府传声译注》阐释了原著的各种论述,并有所分析、评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他已整理出版的与古代声乐演唱有所关联的论著尚有陈多注释的《李笠翁曲话》,陈多、叶长海注释的《王骥德曲律》,汪效倚辑注的《潘之恒曲话》,隗芾、吴毓华编著的《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黄立新、沈习康编著的《梨园撷英——戏曲曲艺艺术文粹》,程炳达、王卫民编著的《中国历代曲论释评》等。其中,《梨园撷英——戏曲曲艺艺术文粹》一书所收“以较精彩的关于创作和表演的艺论为主,即以表现某种艺术观点并具有理论色彩的著述为主”,在文后有较为简明的注释和评析。《中国历代曲论释评》一书按时间先后编排,分宋元、明代、清代和近代四编,选录标准为“能阐明某种戏剧思想和主张,在中国戏曲批评史上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和理论价值”。所选曲论分为正文、附录两部分,正文为“观点完备,代表意义较著者”,其他则作为附录。各篇正文后均有较为简明的注释及评述,以方便读者阅读理解。

其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研究者在研究视野和论述范围上有了较大的拓展,他们通过专题论文的形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对古代唱技理论进行研究,对一些古代唱技文献作了具有当代意义的深入阐释。主要内容包括对某一历史时期唱技论著的研究,对单部唱技论著的研究,对唱技要素的分类研究,以及综合研究四个方面。

第一,对某一历史时期唱技论著的研究。该部分论文主要从史的角度,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对古代唱技理论进行研究。如张莺燕的《宋代唱论歌诀研究》、琚清林的《从〈梦溪笔谈〉探北宋唱论》、陈俊玲的《论明中后期唱论在吴越的崛起》以及汪申申的《清代歌唱理论鸟瞰》等。其中,张莺燕《宋代唱论歌诀研究》一文对宋代的唱论歌诀进行了研究,其重点解析了部分声乐术语的含义,文字简练、论述清晰,可读性较强。如其先用表格的形式将历代音乐著述中关于“反”、“掣”、“折”、“拽”的记录与解释罗列出来,再融入自己的理解,最后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认为“‘反掣’与‘折拽’是宋人处理音调进行及乐器指法的重要手法。‘反’、‘掣’、‘折’、‘拽’既是‘犯调’方面的一套术语,又可作为如何添加装饰音的术语” 。琚清林《从〈梦溪笔谈〉探北宋唱论》一文对《梦溪笔谈》中所记述的北宋唱论进行了梳理,反映了唐宋时期俗乐兴盛后歌唱理论的研究状况。陈俊玲《论明中后期唱论在吴越的崛起》一文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明中后期唱论在吴越崛起的各种背景,并对该时期重要的唱论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清晰、简洁、准确,具有一定的深度。汪申申《清代歌唱理论鸟瞰》一文对在清代影响较大的《闲情偶寄》、《乐府传声》、《顾误录》三部著作进行了详细评述,多有新见。

第二,对单部唱技论著的研究。如严凤《燕南芝庵〈唱论〉新释》一文对燕南芝庵《唱论》的内容进行了七个方面的具体分析,较有创见。韩德森《〈唱论〉今析》一文“从历史和辩证的认识角度并结合现代声乐研究手段对《唱论》所涉及的声乐理论问题进行了整体分析”,并就其中的部分内容与严凤《燕南芝庵〈唱论〉新释》一文商榷,“希望能进一步开发《唱论》的底蕴,领会《唱论》的真谛”。该文论述清晰,具有一定的深度。白宁《试论〈唱论〉关于声乐技法的阐释及其对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一文不仅对元代燕南芝庵《唱论》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同时,该文还研究了《唱论》对明清唱技论著的影响,以及对中国传统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文章思路清晰、论述得体,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一定的深度。李强、何小全《〈乐府传声〉的歌唱发声理论》一文对《乐府传声》中的歌唱发声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指出“《乐府传声》比较详尽地总结了口法、传声吐字、声韵、顿挫、曲情等方面的歌唱经验,并且将这些问题提到美学的高度加以论证,由此形成了中国传统声乐理论中具有一定针对性,同时又比较系统、完整的歌唱发声理论”。此外,同类文章还有余晓芸《〈乐记〉中的唱论》、李冰《从〈闲情偶寄〉看李渔的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李强《〈闲情偶寄〉中的声乐演唱理论》等。

第三,对唱技要素的分类研究。此类文章集中于对古代唱技理论中涉及的某一种唱技要素进行研究,这些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使对古代唱技理论的研究得以深化。如周静《中国古代唱论的语言风格与表现风格》一文认为,“我国古代唱论的语言风格由‘以乐(定腔)填词’(也即没有文体句式、平仄等格律,其特征在乐)发展至‘以文化乐’(也即有文体句式、平仄等格律,其特征是依字声行腔),形成了字正腔圆、依字声行腔的审美风格。文、乐相合而为唱,古代唱论已构成了具有鲜明中国民族特色的韵、板、腔、调的风格,它将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和体系建立的源泉和基石”。李强《气在古代声乐理论中的基础地位》一文从“气是声的基础,两者具有互动关系”、“丹田气与呼吸的控制”、“用气的方式和技巧以及情感的表达”三方面对古代唱技文献中的气息理论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在中国传统声乐理论中,‘气’是居于基础地位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具有核心地位的理论。……对这类理论的研究,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此外,余惠承《“善歌者,必先调其气” 》、王雅娟《从古代唱论看民族声乐中的咬字问题》、乔爱玲《中国古代声乐理论中的气息问题初探》、冯冰《字音清真 五音四呼》、于兰《传统唱论中的润腔》等文对古代唱技理论中的相关问题都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第四,对古代唱技理论的综合研究。该类论文中成绩比较突出的有孙晨的硕士论文《中国传统唱论的历史观照及其现实价值》,该文从纵、横两方面对传统唱论的生成背景、历史发展及其现实价值进行了初步研究。文中指出,从纵向上看,由于传统唱论受到其生成背景及发展阶段的影响,因此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的特点;从横向上看,传统唱论是针对中国古代声乐艺术而研究的具体实用的理论。该文信息含量较大,研究较深入。张羡声《从审美兴趣转移看中国传统声乐技术的发展与变化》一文以较长的篇幅从审美兴趣的角度出发,指出中国古代声乐技术“随着审美趣味的转移,技术上有着不同的偏重和取向。先秦两汉,是重‘声’时期,偏向发声技术的追求;魏晋到隋唐,是重‘情’时期,偏向表情技术的追求;辽宋到清末,是重‘意’时期,偏向对吐字正音技术的追求”。全文语言简练、分析恰当、颇有创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值得一看。此外,程巍《中国古代歌唱教学理论和歌唱艺术理论的萌芽》、张家信《中国古典声乐理论的研究及应用》、陆如鸣《中国古代声乐文献论析》、张豫宁《对中国传统民族声乐理论的再认识》等文都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二、当前古代唱技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尽管对古代唱技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当前对古代唱技理论的研究仍然十分薄弱,按现代学科建设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存在不少值得深思和亟待加强研究的重要课题。

首先,对古代唱技文献至今尚未做出系统的清理。虽然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古代唱技文献的搜集整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这些论著只是简单的资料罗列,还不够全面、细致和深入,还没有从整个学科发展的角度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中国古代的唱技文献究竟有多少,它们的面目如何、价值如何,眉目尚不清楚。

第二,重局部描述,轻总体把握。从已展开的研究来看,对部分知名论著如《唱论》、《曲律》、《乐府传声》等的关注、研究较多,讨论比较深入,而对其他一些论述的研究则比较薄弱;“点”的开掘较多,“面”的把握有限。事实上,古代唱技文献中,有价值的很多,理论水平很高的也不限于少数几家。如张炎《词源·讴曲旨要》、程明善《啸余谱》、吴永嘉《明心鉴》、茅桓《曲曲》等,都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同时,对古代唱技的研究多侧重于某一唱技元素或某一本唱技文献的局部描述,甚少从总体、宏观的视野作综合性的理论分析,至今对古代唱技的系统构成和总体面貌尚无完整把握,对古代唱技具有区别性的自身特点还无系统归纳。如果没有总体的审视,就难以划分一般与个别、总体与特殊的界限。这对于拥有多种演唱形式的民族声乐艺术来说势必引起概念上的混乱和运用上的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