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一位儿童教育专家带孩子上公园去玩,碰上她的朋友带着孩子在看小朋友玩攀登架,那孩子露出很羡慕的神色。
她对这孩子的母亲说:你为什么不让孩子去玩呢?”
孩子的母亲说:他很胆小的,不能玩。
她说:一般孩子都有自我保护能力,他能玩,没关系的。
这位妈妈听了这话,就让孩子去爬攀登架了,孩子很开心,爬得也较熟练。突然,孩子的母亲说她发现一根杠子松动了,可能是坏了,会摔下来的,脸上马上露出担心的神色。孩子得到了母亲的“暗示”果然犹豫不前,不敢继续玩了。可见孩子的激情已经被“打击”掉了!
一位在幼儿园工作的朋友说,他经常碰上这样的事:有些幼儿,由于某种原因,在某一方面的能力较别的幼儿差些,教师有意无意地对他说:“你怎么这样笨,这么简单的事也学不会!”那孩子听老师这么一说,犹豫了,结果学得果然比别人慢,而且在进行这方面能力培养时也就心不在焉了,甚至不喜欢任教的老师。
可见,孩子一旦形成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就会影响以后的学习,严重一点,还会因此影响孩子一生的前途。
孩子就是孩子,父母一定不要总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孩子,而不尊重孩子的看法和自我评价。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各种能力、行为习惯的好与不好,最容易接受别人的“暗示”别人越说他在哪方面不行,他在哪方面就真的越不行。
因此进行积极肯定的自我评价能使孩子提高自我形象,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如果父母能够赏识孩子不断提高,孩子就会在各方面表现得更为出色。
这是为什么呢?
研究发现,当一个人整个身心都处于放松状态的时候,头脑就会更加清醒,个人的潜能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比如让孩子学习深呼吸,让孩子体会深呼吸时的感觉,然后让孩子想象一件能使他全身都处于放松状态的事情,一直到孩子心情完全平静为止。这时候赏识孩子尝试他感兴趣的事情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成功心态”
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孩子总是处于这种成功状态呢?
研究表明下列办法是很有效的:
不要以胜败论孩子,要允许孩子在学习中发生错误,赏识孩子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儿童心理学大师皮亚杰曾极力主张让儿童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去主动建构知识。
事实证明:如果成人能够允许和理解孩子在学习中不断地发生错误,而不是急切地期待孩子具有永不满足的探索精神,不只是要求孩子去记忆和背诵正确的答案,那么,孩子成为具有创造精神和能力的人的可能性就大为增加了。
“不以胜败论英雄”这种环境气氛对于培养孩子以创造性为核心的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爱迪生有句名言:很多生活中的失败,是因为人们没有认识到,当他们放弃努力时,距离成功是多么近。即使再简单的创造,在被人创造出来之前,都是艰难的,在其被创造的过程中,会孕育许多的失败。有人说:冰淇淋纸杯和救生圈都是依赖创意、热忱和决心,才能构想出来,失败而又重生。这些再一次说明了失败是成功之母。
但是这需要有一个前提:失败者得到人们的赏识。
因此,我们既要给予孩子宽松、和谐的气氛,使其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创意、热忱和决心,还要培养孩子坚韧不拔地克服困难、不断进取、锲而不舍的精神。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自如地走向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