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藏经译注:素问玄机原病式
2476400000028

第28章 传尸论

传屍者(传屍:病名。现首见於本篇,又见於《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称为劳瘵。又名屍疰、鬼疰等。即“肺痨病”。证见咳嗽、吐痰、咯血、盗汗、潮热、颧红、消瘦等。起病缓慢,具有传染性。),非一门相染而成也。人之血气衰弱,藏府虚羸,中於鬼气,因感其邪,遂成其疾也。

传尸不是在一家一户之中相互感染而形成的。人的血气虚弱,脏腑亏虚,被患传尸病的人的秽气所中伤,因而感受了那种邪气,于是就形成那种疾病了。

其候:或咳嗽不已,或胸膈妨闷(妨:宽保本作“胀”,义长。),或肢体疼痛,或肌肤消瘦,或饮食不入,或吐利不定,或吐脓血,或嗜水浆,或好歌咏,或爱悲愁,或癫风一作狂发歇,或便溺艰难。

传尸的证候:有的咳嗽不止,有的胸膈阻闷,有的肢体疼痛,有的肌肤消瘦,有的饮食难以咽下,有的呕吐泄泻不停,有的咳吐脓血,有的喜饮水浆,有的喜好高歌叹咏,有的喜爱悲愁忧思,有的癫风间歇发作,有的大小便排泄困难。

或因酒食而遇,或因风雨而来,或问病吊丧而得,或朝走暮游而逢,或因气聚,或因血行,或露卧於田野,或偶会於园林,鐘此病死之气(鐘:撞,无意中遇到。),染而为疾,故曰传尸也。治疗之方,备於篇末。

这种病,有的因饮酒进食遭遇,有的因感冒风雨所致,有的问病吊丧时而得,有的朝暮漫游时相逢,有的因病邪之气会聚,有的因病人污血传移,有的因露宿在田野,有的因偶遇在园林,恰逢这种病的尸气,感染而成为疾病,所以就称作传尸。该病的治疗方药,备述在本篇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