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文臣武将
2466200000054

第54章 梦萦疆场探戈词海(2)

辛弃疾在湖南两年,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但南宋统治者不愿让地方官吏久留其任,于是在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调辛弃疾任江西隆兴府知府兼江西安抚使。当年江西发生了严重旱灾,朝廷要求辛弃疾“任责荒政”。辛弃疾刚到任,就在交通要道张贴榜文,榜文说:“不出卖粮食者充军,强买者斩首。”又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又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各举有财务者,适当向他们借些钱,凑足经费后,派人到外地买粮食回来,再到江西出售。于是一艘艘运粮船不断驶来,粮价也较低,老百姓才得以度过荒年。当时信州(今江西上饶)也遭旱灾,知州谢源明向隆兴府求援借粮,官吏都不愿意。辛弃疾主张救灾不分地区,认为灾民均为赤子,都是王民。于是他下令把运来的粮食分出十分之三,用以救济信州灾民。因辛弃疾救灾有力,江西荒年无饥饿。辛弃疾也因此被提升为奉议郎。

但好景不长,污蔑和陷害接踵而来。辛弃疾对官场的反感使他产生了“意倦须还,身闲贵早”的思想,于是在上饶带湖一带买下田地,营造住宅,准备过归隐生活。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十一月,辛弃疾被罢免。从此他在带湖过了十年隐居生活。

归隐带湖 心忧社稷

淳熙九年(公元1282年)初,辛弃疾怀着“功名浑是错,更莫思量着”的愤懑心情,黯然来到带湖新居。湖边有一片空旷的荒地,辛弃疾在稍高的地方造了一座楼房,登高可以远眺灵山群峰,便称之为“集山楼”(后来改叫雪楼),另外还造了几十间平房,将房前的低地开辟为稻田。辛弃疾认为“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因此他便把面对稻田的一排平房,取名“稼轩”,并以“稼轩”作为自己的别号。

在带湖的隐居生活,辛弃疾试图想把雄心壮志收敛起来,学陶渊明的怡然自得,做一个超脱现实、淡泊名利的人。他曾消沉地表示,要从此放浪林泉,与鸥鹭为友,归隐于水云之乡。在人们眼里,好像他对天下的事确已淡忘了。但是,民族和国家的兴亡大事,仍在拨动他的心弦。这时,在信州的一些学士大夫,有不少与辛弃疾志趣相投,他们经常结伴游览于山水之间,吟咏唱和为乐。如曾做过吏部尚书退休在信州的韩元吉便是如此。在辛弃疾结交的朋友中,志同道合,友谊最深的要数陈亮。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春,辛弃疾接到陈亮的来信,信中说秋后来访,还提到希望能读到辛弃疾的词作。但来访因事未能成行。直到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冬,陈亮才从浙州东阳来到信州。那时辛弃疾又在期思渡旁,造成另一新居,附近有“瓢泉”之水,“鹅湖”之峰。辛弃疾在这里带病接待了陈亮,老友相逢,格外高兴。他们俩同“憩鹅湖之清阴,酌飘泉而共饮,长歌相答,极论世事”。两位抗金志士交流思想,互相激励,相处十分融洽。

陈亮在这里停留了十天,才告别东归。辛弃疾恋恋不舍,分手后第二天,又赶紧追去,想挽留陈亮再住几天,后因雪深路滑不能前进,辛弃疾才作罢。归来后,他又连夜写了一首词寄给陈亮,以表达对友人的深沉思念,从此两人鸿雁投书,互相唱合,成为宋代词坛上的佳话。

闲住了整整十年,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辛弃疾被起用为福建提点刑狱,九月又奉命兼代安抚使,这年辛弃疾已经五十二岁。

辛弃疾在福建,他看到豪强地主把土地集中在他们手中,赋税徭役多半还留在原业主身上,造成了“有产而无税”,“产去而税存”的不合理状况。南宋朝廷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曾想改变“豪滑之家,不纳租赋”的状况,推行过“经界”的法令,但由于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没能贯彻执行。又在福建对食盐实行官运官销,但弊病很多,官盐价钱很高而质量很差,而且还要按人口强制派销,层层克扣,严重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基于此,辛弃疾上书宋光宗,提出“天下之事,因民所欲而行之,则易为功”的主张,建议在福建汀州推行“经界”和改食盐官运官销而实行“钞法”。

这一年年底,宋光宗召见辛弃疾。但辛弃疾对这次召见并不抱多大希望,只是表示“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的愿望。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辛弃疾到了临安,向宋光宗陈述了一贯坚持的抗金收复中原的主张,特别对加强长江上游的守备以确保江浙一带安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召见之后,辛弃疾被留在朝廷做太府少卿,诏命特别嘱咐辛弃疾要顺从朝廷的意旨,归于恕道,更好地为皇上尽忠效力。

不久,辛弃疾又被派为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抚使。他很注意安定民生,辛弃疾设置一所“备安库”,把节约下来的钱粮存入库内。这样遇到变故急需,可以从容应付而不必掠扰老百姓。辛弃疾又为了防御海盗,加强守备力量,打算打造一万副铠甲,招募壮丁,筹建一支像湖南飞虎军一样的部队。但计划还没实施,辛弃疾被诬为“残酷贪饕,奸赃狼藉”而解职,只留了一个“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的挂名差事。

政治上的失意,仕途上的顿挫使辛弃疾万分愤慨,但他表面上显得很轻松,又重新开始自己的隐居生活。但现实政治斗争并没有因他隐居而放过他。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辛弃疾又遭人落井下石的诬蔑,连“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的空名也被免去。

无官一身轻,但这并不能排除辛弃疾内心的苦闷和烦恼。他只有寄情于花鸟山水,和一些相知文人学士纵情诗酒。他在隐居期间,广泛接触农村生活,写了不少清新活泼、轻快流丽的农村词。

隐居农村的生活是平静的。辛弃疾也正沉湎于“万事纷纷一笑中,渊明把菊对秋风”的隐逸生活中。然而不久,一纸诏书,打破了这种生活的宁静。当时朝廷当权的韩‰校妄图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主张北伐以建不世之功。于是他起用士大夫中好言恢复者,协调内部,进行抗金准备。

韩‰邢肜用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因此于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起用辛弃疾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

辛弃疾一生为抗金奔走呼号,一旦有了报国的机会,就像伏枥的老骥听到了战鼓的声音,顿时精神抖擞,欣然赴命。他不以久闲为念,不以家事为怀,单骑就道, 来到绍兴府,就开始了北伐的准备工作。他为了掌握敌情,多次派人去金朝统治区进行侦察,对金兵的人马数目,驻军地点,将帅姓名以及仓库的位置等等都要求调查清楚,并把搜集来的情况汇集记录,以作日后北伐之用。

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正月,宋宁宗召见辛弃疾,太师韩‰幸苍诔 P疗疾根据自己所搜集到的情况,分析宋、金形势,明确断言,“金国必乱必亡,愿付元老大臣,务为仓猝可以应变之计。”这句话表示了辛弃疾自己坚决抗金的立功决心。韩‰腥衔这是对自己主张北伐的支持,听了很高兴。

三月,辛弃疾被委任到军事重镇镇江去做知府,辛弃疾深知,南宋朝廷长期奉行投降政策,现有军队的士气受到极大的摧残,而且疏于训练,缺乏战斗力,不足以担当抗金北伐的重任。他到任后首先制作了一万套军服,计划在江北沿边地区招募一万人,重新训练一支劲旅。同时他还不惜重赏,继续派遣谍报人员深入金国统治区域,刺探敌情。辛弃疾分析敌我双方实力,认为需作二十年的准备,才有把握取得胜利。他又周密地制定备战计划,主张将淮河一线分为东西二屯,每屯两万人。选派优秀将帅,带兵驻守,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造就一支气势雄壮的抗金精锐队伍。

但是这些计划还没有来得及实施,韩‰斜愦掖依尴毂狈サ恼焦摹Aχ骺菇鸬男疗疾因与韩‰幸饧不合,反而被从军事要冲的镇江调走,改派为隆兴府知府。韩‰幸灰夤滦校由于准备不足,“一败涂地不可收拾,百年教养之兵一日而溃”。到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十二月,局势更加严重。朝廷想起了提出正确意见的辛弃疾,于是想笼络人心支撑危局,便重用辛弃疾。辛弃疾知道这是有意让他来收拾残局,而且在那种“黑白杂糅,贤不肖混淆,谀满前”的腐朽集团中,很难为解救危亡做成什么事,他愤激地表示:“‰衅衲苡眉谛以立功名者乎?稼轩岂肯依‰幸郧蟾还笳吆?”于是他力辞归家。

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这一位致力于统一祖国事业的爱国志士,屡遭谤议,历尽坎坷,始终未能实现抗金复国的政治抱负,在国家危难之际,只能悲愤地“大呼杀贼数声”,凄然离开了人间。

【作者点评】

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文学家,常以追求抗争和奋进的目光,阅读中国古典诗词。他喜欢李白、李贺、王勃、苏轼、辛弃疾等人的作品,称赞辛弃疾的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毛泽东还把辛弃疾的某些词,作为振奋精神的武器。在解放战争中作艰苦的战略转移时,毛泽东随口吟咏辛弃疾的《定风波》词中“山路风来草木香”,驱走了战士们的疲劳和干渴。

辛弃疾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他把自己的爱国思想和战斗精神熔入词中,他的词里经常出现“西北有神州”、“西北是长安”等句子。他在送杜叔高的一首《贺新郎》词中写道:“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叹夷甫诸人清绝。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突出地表现了他对被分裂的北方的怀念。在他的一些词中,他对历史上开创中国统一局面的“西部人物”予以热情赞扬,对廉颇、李广、马援等为国立功的英雄予以高度评价。他对南宋苟安的局面则表示强烈反感。他讥讽南宋政府“剩水残山无态度”,是“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而那些官僚大臣都只是“江左沉酣求名者”。

辛弃疾青年时“横槊气凭陵”,“横空直把曹吞刘攫”,但南归以后,他的志向、才能得不到实现。对此,他写道“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短灯蕊,长剑蹋欲生苔。雕弓挂壁无用,照影落清杯。”这些诗句,表现出他的愤慨和不平。

辛弃疾的词一方面继承了苏轼豪放的词风以及南宋初期爱国词人的战斗传统,而另一方面,他又进一步扩大词的题材,几乎达到了无事无意不可以入词的地步。为了充分发挥词的抒情、状物、记事、议论的各种功能,他创造性地融会了诗歌、散文、辞赋等各种文艺形式的优点和长处,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与语言技巧,从而形成了辛词的独特风格,“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

辛弃疾的词创造出了雄奇阔大的意境,他的词里所表现的常是阔大的场景,战斗的雄姿,以及那些具有坚强性格的人物。例如,他用夸张的手法,喻长剑为“倚天万里”,描写水仙花“汤沐烟波万顷”,用“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勾画战斗场景,给人以雄奇的感觉。辛弃疾的词还擅于比兴寄托。他在政治上的失意和屡遭毁谤,使他不得不采用隐晦曲折的比兴手法,表现他百折不回的战斗精神。他的词有时托儿女之情,写君臣之事;在芬芳悱恻中,显露磊磊不平之气。他善于用典故托古喻今,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人缅怀往事,首先联想建都京口(今镇江)排除主和派的干扰、抗击曹操的孙权,接着又联想到早年起兵京口,驰骋中原万里之地,势如猛虎,气吞残敌的南朝宋武帝刘裕,继而联想到仓皇北伐,最后惨遭失败的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辛弃疾在词中连用三个典故,并非单纯发怀古之幽情,而是暗示和告诫宋宁宗和韩‰薪邮芾史教训,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出兵北伐。

辛弃疾的词综合历代诗词、民歌的特点,吸收前人的文学语言和民间口语入词,弥合无间,大大地提高了词的艺术表现力。

辛弃疾一生为北伐抗金奔走呼号,他的词是鼓舞南宋人民反对妥协投降、力争抗金胜利的号角,他的精神和作品始终鼓舞、激励着后人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英勇斗争。“浮沉湖海词千首,老去牢骚岂偶然。漫忆纵横穿敌垒,剧怜容于江船。美芹荩谋空传世,京口壮猷只迎年。扰扰鱼虾豪杰尽,放翁同甫共婵娟。”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茅盾的这首词,精当地概括了辛弃疾这位爱国词人的一生。

(卜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