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著名将帅
2455100000070

第70章 喋血抗战威震淮北(1)

——彭雪枫师长

彭雪枫(1907—1944年),我党我军著名的青年将领,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优秀政治家和军事家。他自1925年献身革命,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支队长、师政治委员及新四军第2师师长等职。1944年在河南夏邑作战中不幸血洒疆场,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彭雪枫同志不仅能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其在军事理论方面亦有自己独到的创新。他是我军一位出色的军事指挥员,一位叱咤风云、威震敌胆的战将,是一位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模范,被毛泽东和朱德誉为“中华民族英雄"。

【毛泽东评点彭雪枫】

雪枫同志在与敌人的斗争中牺牲了,全民族和全党都悲痛这个损失。为了补偿这个损失,应该学习雪枫同志的英勇精神,更加努力扩大解放区,扩大八路军、新四军,促成联合政府和联合统帅部,使日本侵略者在有效的联合打击下早日消灭,使独立民主的新中国早日实现。

——摘自《忆彭雪枫同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10月出版。

【彭雪枫小传】

一、热血青年

彭雪枫,原名彭修道,又名彭雪峰,1907年9月9日出生在河南省镇平县七里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其父彭延泰,一生为人忠厚,正直无私,安分守己。其母王氏,勤劳朴实,忠厚善良,具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他们给了他良好的家教。彭雪枫出生的时代,正值军阀连年混战,中原豪强并起,土匪遍地。这时,本来勉强度日的彭雪枫的家庭也已经入不敷出了。彭雪枫从小就开始在苦痛中奋斗。他自幼聪明好学,自4岁起便开始跟着祖父读《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读物。待稍大些,《三国》、《水浒》、杨家将、岳飞以及陈胜、吴广、李自成的民间传说便进入了他的视野。民族英雄和农民起义领袖们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反抗封建压迫的一次次壮举,都对他革命思想的成熟产生了积极而巨大的作用。他先后就读于本村私塾和县仓房小学及察院高等小学。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彭雪枫逐渐认识到中国人民生活在地主阶级的剥削、压迫下,也深知近代中国遭受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欺凌。“五四”运动以后,彭雪枫一边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一边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彭雪枫在家乡时,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乡不受土匪的骚扰,他号召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依靠自己的力量,买枪置弹,并在村口设置障碍,日夜巡逻,使土匪不得入,保卫了自己的家乡。小小的彭雪枫便成了村里的“小英雄”、“村里的中心人物",受到乡亲们喜爱和赞扬。1921年,14岁的彭雪枫便只身一人投奔在天津教书的伯父,并考进天津南开中学。第二年,由在冯玉祥将军部下任书记官的五叔推荐,彭雪枫进入西北军第11师办的军官子弟学校——陆军第16混成旅军官子弟学校读书。不久,学校迁到京郊南苑团河,改名为“育德中学"。在这个“真爱民,不扰人,誓死救国"的学校里,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新青年》、《共产党宣言》、《独秀文存》、《革命军》等进步书刊,逐步接受了马列主义,立志探求光明道路,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做一番大事业。时光易逝,时局多变。1925年3月12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不幸去世。不久,上海“五卅”惨案暴发。彭雪枫满怀悲痛和愤怒投身到“五卅"爱国运动中去。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反帝爱国示威游行,在学校里被同学们推选为学生自治会会长,领导全校同学积极声援“五卅"反帝运动。同年9月2日,经唐纵舟介绍,彭雪枫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10月在北京汇文中学由团转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正式党员。

二、戎马倥偬

彭雪枫由团员转党员后,更有计划地接受马列主义的训练和实际工作的锻炼。1927年3月,彭雪枫参加北京南苑农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辗转往来于天津和开封之间,从事革命工作。1928年9月,彭雪枫由天津返回北京,以优异成绩考入民国大学文学系,但终因经济无援而辍学。为了党的秘密工作需要,他取唐朝诗人杜牧《山行》一诗中的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意,将本名雪峰改名为雪枫。

1930年5月,彭雪枫由上海党组织介绍被派往湘鄂赣苏区工作。此时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之间的中原大战爆发,给中国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带来了极为有利的时机。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派彭雪枫前往鄂东南红5军第5纵队工作,实现了他迫切要求参加红军队伍的强烈愿望。5月,他正式参加了红军第5纵队,并任第5纵队教导大队第3队队长、大队政委等职。6月,红5军在平江扩编,成立红3军团,彭雪枫任红3军团第8军第1纵队第3大队政治委员。7月,在红3军团第一次进攻长沙的战役中,他率领第3大队官兵奋勇杀敌,以少胜多,受到了彭德怀总指挥的嘉奖。这次战役表现了彭雪枫同志的勇敢战斗精神和杰出的指挥才能。9月,我军转兵江西。彭雪枫便开始了为建立苏维埃而斗争的光辉历程。

1931年,彭雪枫率部进入中央苏区,参加第三次反“围剿"。这时的他已经是红军师的政治委员,他不但十分关心全师的广大官兵,而且还对全师干部的表现和政治品质都有很好的了解。1932年8月在广昌之战中,当部队在江西宜黄、乐安地区驻扎时,彭雪枫已经意识到第2师师长郭炳生可能会惧敌动摇。他便亲自做郭炳生的思想工作。但是,他却没有料到郭炳生会在部队休整之际乘机挟持第5团进入白区,意欲投降。彭雪枫得悉这一消息后,立即率通讯员等15人,日夜兼程,不避艰险,终于赶上红5团,将部队带回苏区,使郭炳生诱引部队投敌的企图未能得逞。在中央苏区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彭雪枫因此荣获军委授予的一枚“红星”奖章。陈毅在后来回忆此事时说:“这件事他(彭雪枫)办得很好,挽救了部队,表现了我们政工人员的领导作用。这个时候,我看出他应付事变的机警和能力。”1933年在第四次反“围剿"中,担任红4师政委的彭雪枫在江西抚州八角亭一战中,仅以一个通讯排的兵力反冲锋,击退敌4师的几次进攻,挽回了全战场的危局。

1934年,彭雪枫被调往江西瑞金红军大学学习。在红大学习期间,他积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总结历次战斗的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战术水平和领导水平。1934年,历时五年多的第五次反“围剿”由于“左倾”错误领导而失败,中央红军不得不实行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了艰难的万里长征。此时,彭雪枫同志被任命为中央军委一局局长,兼军委第1野战纵队第1梯队队长和政治委员。遵义会议期间,他调任红3军团第5师师长,旋即率部参加四渡赤水战役。1935年2月,部队在扎西整编,彭雪枫同志改任红13团团长,在攻取黔北要隘娄山关与第二次占领遵义的战斗中,他奉命率红13团担任主攻任务,披坚执锐,斩关夺隘,取得了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接着,彭雪枫又率部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通过大草地,终于胜利到达陕北的吴起镇,胜利结束了万里长征。

中央红军虽然到达了陕北,有了根据地,但物资供应仍然十分因难。不少战士还缺衣少穿,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彭雪枫经常在月下自己打草鞋,便有了一段为人们传颂的彭雪枫“月下打草鞋”的故事。一天晚上,天下了霜。第二天早上,红军战士们仍然跟往常一样出操。彭雪枫穿着自己昨夜趁着月光在棚子里打的一双红缨草鞋,老早就来到了操场上,等待战士们出操。不少战士一眼就看到了政委脚上穿的草鞋,不禁投以羡慕的目光。收操后,照例是政委讲话。彭雪枫满怀激情地对大家说:“我们这支共产党直接领导的队伍,敢于和敌人作斗争,敢于和雪山草地作斗争,什么困难我们都不怕,我们胜利地过来了!难道今天下一点薄霜就能威胁我们吗?难道暂时的一点物质困难就不能克服吗?”他那有力的话语,打动了每一位战士的心。在他的带动下,全团立即掀起了一个打草鞋的热潮。不到一个星期,部队的困难就解决了。

1937年7月,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他任八路军总部少将参谋处长兼驻晋办事处主任。为了团结尽可能多的抗日人士,1936年9月,彭雪枫同志奉党中央、毛泽东同志之命,秘密前往西安、甘肃、绥远、山西等地,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进行统战工作,多次会晤国民党高级将领,表明我党抗日救国的主张,共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具体方案。

1938年2月,彭雪枫同志奉命赴河南主持中原地区的军事和统战工作。9月,他任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从河南竹沟出发,挺进豫东敌后,广泛开展统战工作,积极发动人民群众,发动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敌后游击战争,点燃了豫东抗日烽火。1938年10月27日,在窦楼一战中,他采用迂回包围、侧后突击战术,歼敌一部,缴获了部分弹药和物资。窦楼战斗作为新四军游击支队进军豫东敌后的首战而被载入史册。这一战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日寇、汉奸的嚣张气焰。

1938年12月,彭雪枫率新四军游击支队驻扎在南原县古代驿站白马驿。部队在这里进行了改编,彭雪枫指挥的新四军游击支队改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并健全了各级组织机构。但当时部队还处在困难时期,官兵只能以掺糠的窝窝头来充饥。眼看春节就要到了,供给处却连伤员的的菜金也发不出。供给处处长只得将这一情况报告彭雪枫。彭雪枫说:“部队经费确实困难,但目前春荒严重,我们决定不能再增加群众的负担。共产党人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嘛!咬咬牙,熬过春天就好了。古戏里不是有《秦琼卖马》吗?我们也卖掉一些军马吧。人要紧,首先要革命的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今天失马,明天我们将从敌人手中夺取更多的军马!”就这样,彭雪枫以及其他同志把他们骑的马及其他一些战马,全都拉到集市上卖掉了。这就是流传很广的彭司令“卖马度春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