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现代俊杰
2455000000059

第59章 一代爱国风范(1)

一代爱国风范——李济深

李济深(1885—1959年),字任潮,广西苍梧县人。李济深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大学校,留校任教官。1919年任粤军第1师参谋长、师长,1923年,被孙中山任命为粤军第1师师长兼第一军参谋长。1926年,李济深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委,任黄埔军校副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参谋长,旋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广东分会主席、广东省省长。1933年,李济深联合十九路军在福建组织建立反蒋抗日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被推为主席,失败后去香港。1936年,李济深组织中华民族革命同盟。抗日战争爆发后,李济深任国民政府上将军事参议官、战地党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军委会委员、军委会办公厅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李济深同何香凝、蔡廷锴等组织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李济深任主席。全国内战爆发后,李济深在香港多次发表声明、谈话和文章,揭露和谴责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行径,被国民党开除党籍。1948年,李济深发起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被选为主席。同年,李济深秘密离开香港奔赴解放区,参加筹备并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后,李济深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第一、二、三、四届中央主席。毛泽东充分肯定其反蒋抗日主张,称其“所示协定草案”,为“谋国伟画”。

【毛泽东评点李济深】任潮衡山两先生:

在目前形势下,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加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相互合作,并拟订民主联合政府的施政纲领,业已成为必要,时机亦已成熟。国内广大民主人士已有了此种要求,想二兄必有同感。……并提议由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于本月内发表三党联合声明,以为号召。此项联合声明,弟已拟了一个草案,另件奉陈。以上诸点是否适当,敬请二兄详加考虑,予以指教。三党联合声明内容文字是否适当,抑或不限于三党,加入其他民主党派及重要人民团体联署发表,究以何者适宜,统祈赐示。兹托潘汉年同志进谒二兄。……

谨致民主革命敬礼

毛泽东

五月五日

——摘自毛泽东《致李济深、沈钧儒》,见《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90页,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李济深、沈钧儒、马叙伦、郭沫若……诸先生共鉴:

二月一日来电读悉,极感盛意。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百余年来,前仆后继。无数先烈的鲜血,洒遍了锦绣山河,亿兆后起的人民,表现了英雄气概。此次人民解放战争之所以胜利,是出于全国人民不畏强御,团结奋斗,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致奋起,相与协力,从而使人民解放军获得各方面的援助,使人民的敌人完全陷于孤立。……诸先生长期为民主事业而努力,现在到达解放区,必能使建设新中国的共同事业获得迅速的成功。特电布复,敬表欢迎。

毛泽东

朱德

二月二日

——摘自毛泽东、朱德《复李济深等五十六人电》,见《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253页,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

对民主同盟的恢复活动,对李济深等国民党反蒋派,对在美的冯玉祥,对一切可以争取的中间派,不管他们言论行动中包含多少动摇性及错误成份,我们应采积极争取合作态度,对他们的错误、缺点,采取口头的善意的批评态度。

——摘自《对可以争取的中间派应采取积极争取与合作态度》,见《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15页,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李济深、何香凝、……公鉴:

诸先生赞同敝党五月一日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一项主张,并热心促其实现,极为钦佩。……关于召集此项会议的时机、地点、何人召集、参加会议者的范围以及会议应讨论的问题等项,希望诸先生及全国各界民主人士共同研讨,并以卓见见示,曷胜感荷。

——摘自毛泽东《复各民主党派与民主人士电》,见《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114页,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东北局:

梗午电悉。你们将李宗仁致李沈章蔡电报送交他们是对的,国民党对于各民主人士的勾引是必然要继续进行的,企图破坏在我党领导下的新政协,……只要我们工作做得好,争取李沈章蔡及其他诸人站在二十二日他们自己的声明(摘者注:指李济深、沈钧儒等55人联名于1949年1月22日发表的题为《我们对于时局的意见》)的立场上,和我们反对伪和平,争取真和平,是完全可能的。

——摘自毛泽东《中央关于争取李济深、沈钧儒等反对伪和平的指示》,见《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87页,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

【李济深小传】

李济深,原名李济琛,字任潮,1885年11月6日诞生于广西苍梧县冠盖乡(今大坡镇)料神村。李济深的祖先为世代书香门第,到他的祖父一辈家道中衰,沦为贫民。后经其祖父李炳光勤劳奋斗,家境略有好转。后来李炳光又考中秀才,一边务农,一边在乡塾教书。父亲李均尚,是个廪生,也以教书为业。李济深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对李济深兄弟管教很严,希望他们在科举上求取功名。李济深先是随叔父李均良读书,12岁时入乡间大馆,16岁入梧州中西学堂就读。这所学校的监督沈雁谭、教师苏文洛、胡汉民等人,接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对学生进行爱国民主思想教育。特别是后来成为国民党骨干的胡汉民,经常在课堂上传播反对封建统治、倡导民主自由的思想。李济深对他非常佩服,二人结下了很深的友谊,这对李济深以后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影响。随着年岁的增长和眼界的开阔,李济深越来越意识到帝国主义步步入侵,清政府却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国势衰弱到令人痛心的地步。他认为要救中国,非推翻清廷不可,要推翻清廷非用武力不可。因此,李济深逐渐萌发了救亡图存、武力报国的革命思想。

1903年,18岁的李济深毅然投笔从戎,到广东黄埔陆军中学读书,后考入广东讲武堂和设在保定的军咨府军官学校学习。1912年,李济深和好友张文响应孙中山的北伐号召,决心为推翻腐败的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而奋斗。他们秘密离开学校,一同投奔广东北伐军总司令姚雨平。姚雨平是同盟会成员,黄花岗起义领导人之一,又和李济深是校友。他委任李济深担任司令部作战参谋。1912年1月上旬,姚雨平率粤军沿津浦路北进,李济深为制订作战计划出谋划策,而且亲临前线指挥,勇敢作战,在坐骑中弹的情况下,他也毫不退缩,继续督战冲锋。粤军步步进逼,清军节节败退,北伐军连续取得固镇、宿州和徐州三次大捷,李济深立有重要战功。李济深后在陆军大学(原保定军官学校)学习,1914年毕业后留校担任教官,并在陆军部军学司兼任职务。李济深的很多学生后来都成为我国高级军事人才。

不久,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决心创建自己的军队,他委派邓铿创编粤军第1师作为革命军的主力。邓铿为此多方罗致一些较有朝气的军官和陆大毕业的军官,他诚恳地请李济深到第1师合作。1914年,李济深接受邓铿的要求,辞去陆大的职务,到第1师工作,先担任副官长,后又被提升为师参谋长。李济深治军严谨,工作得力,深受邓铿器重,邓铿将师里的事情交给他全权处理。粤军成分复杂,编制混乱,军队素质很差。李济深和师部少校参谋邓演达等人按照建立革命新军的要求,从建立新式编制、健全人事行政、建立训练机构、加强教育训练多方面同时着手,开始对第1师进行整训。经过李济深和邓演达的努力,第1师成为全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尔后不久,粤军总司令陈炯明鼓吹“联省自治”,反对孙中山的北伐主张。总参谋长邓铿坚决支持北伐,并积极筹备军需物资,再加上邓铿还打击过陈炯明亲属和部下贩卖鸦片的事,因此成为陈炯明及其党羽的眼中钉。1922年3月21日,陈炯明的党羽在广州铁路车站行刺邓铿,邓铿两天之后不治身亡。李济深得知后极为气愤,决心继续追随孙中山进行革命。

邓铿身亡后,孙中山提升粤军第1师旅长梁鸿楷任粤军第1师师长。1922年5月,第1师编入右路军开始北伐。6月13日,第1师在梁鸿楷和李济深的指挥下,一举攻克赣州,使北伐军声威大振。此时,陈炯明指使叶举发动公开叛变,第1师部分团队也发生叛变,李济深本不想再在第1师呆下去,但他还是听从孙中山的指示,继续担任参谋长。李济深和邓演达等人联合一些反对陈炯明的中下级军官秘密进行反陈活动,以等待新的革命时机。1922年10月,孙中山将当时驻扎在福建的粤军许祟智部定名为“东路讨贼军”,任命许祟智为“东路讨贼军”总司令,令其准备反攻广州。12月,又将滇、桂、粤各军联合组成“西路讨贼军”。1923年1月4日,孙中山向全国发出讨伐陈炯明的通电。李济深知道滇桂军是奉孙中山先生之命来的,于是暗中与其军联络,商定条件,并接济其军饷。第1师在李济深的领导下,准备等待滇桂军到达附近地区就发动起义,与滇桂军联合,共同讨伐叛徒陈炯明。

1922年12月,东下的滇桂联军会师梧州,和粤军莫雄部组成联军,于31日兵分两路东下讨陈。李济深见时机成熟,遂率粤军第1师的第2团(团长卓仁机)、第4团(团长陈济棠)及工兵营(营长邓演达)等部在封开等地举行阵前起义,与联军共同攻击驻扎南江口肇庆之陈炯明部,迫使陈炯明叛军总指挥叶举狼狈逃回广州。1923年1月16日,联军收复广州。3月,李济深升任第1师师长。4月,桂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沈鸿英发动叛变,叫嚣孙中山下野,要求“取消帅府”。孙中山调兵进剿叛军,李济深奉命率领第1师历时一周收复肇庆,叛军纷纷溃退,讨沈战役取得阶段性胜利。6月初,李济深又率部兵不血刃进入梧州城。粤军第1师占领梧州后,大本营任命李济深为梧州善后处处长,负责处理梧州地区的一切军事、政治、经济问题。1923年7月19日,孙中山授命李济深为西江善后督办,并调第1师驻防广东肇庆。1924年11月,孙中山在冯玉祥、胡景翼、孙岳、张作霖、段祺瑞等人的邀请下,为了谋求统一大业,毅然北上,赴北京商讨国是。陈炯明乘机率部进犯广州,李济深派第1师陈铭枢旅参加东征军右路军,作为主力迎击叛军。陈铭枢旅英勇善战,不断取得胜利,第一次东征也胜利结束。之后,李济深又亲自参加了平定杨希闽、刘震寰叛乱的斗争。1925年8月28日,国民政府统一组编国民革命军,李济深任第4军军长。第4军实力很强,苏联首席军事顾问加仑将军曾称赞第4军说:“这个军将是党(国民党)在粤军中的柱石,由于李济深、陈铭枢坚定地靠拢党,因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难事。”9月,李济深即受命率第4军主力参加第二次东征,为保卫广州国民政府、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卓著功勋。1925年10月初,邓本殷率部向北进犯。10月底,国民政府命李济深率第4军回援南路,消灭南路军阀邓本殷。国民政府最初派第4军第10师、第12师和广西军俞作柏部及其他一些部队对付邓本殷,经过英勇激战,取得单水口之战的胜利,扭转了国民革命军的被动局面。在南征军从两阳向高雷地区发动进攻之际,李济深率领第4军第11师等部从东江前线到达南路,加入南路作战,国民政府命李济深接替朱培德,担任南征军总指挥,负责统一指挥第4军和广西李宗仁、黄绍部桂军,彻底消灭邓本殷匪军,平定南方。12月底,国民革命军基本消灭了邓本殷部。1926年初,李济深又指挥第4军进军海南岛,以图彻底消灭残余匪军。2月,国民革命军终于全部歼灭盘踞广东多年的邓本殷匪军,完全统一了广东省。

1926年2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李济深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参谋长。李济深和蒋介石、朱德培等人共同商定了北伐的战略方针。6月28日,李济深率领第4军第10师和第11师自韶关出发,进军北伐主战场湖南,并迅速改变湖南战局,掌握了主动权。接着,第4军担任主攻任务,攻克了战略重地汀泗桥和贺胜桥,力克湖北省政治中心武昌。由于第4军和叶挺独立团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而赢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还受北伐军司令部特令嘉奖。北伐战争胜利之后,国民政府任命李济深兼广东省主席及省军事厅厅长。1926年12月1日,国民党中央决定设立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广州分会,李济深任主席。从此,李济深成为南方地区掌握国民党政军大权的最高领导人。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后,李济深曾支持蒋介石的“清党”反共活动,对这一历史,李济深日后回忆起来深感内疚,认为自己做了对不起人民的事。

“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培植亲信排除异己,以处理“湘案”为由向桂系发动攻击,桂系也严阵以待,准备反攻,顿时,北伐形势变得危急起来。李济深明知有危险,但是为了避免内战,还是以大局为重,冒险赴南京调停蒋桂矛盾。蒋介石表面答应和平解决问题,实际上却继续调兵遣将,准备进攻。蒋介石认为李济深是“桂系的首领”而将李济深逮捕囚禁。李济深直到1931年才获得自由,从此走上了反蒋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