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现代俊杰
2455000000041

第41章 爱国女杰豫剧皇后(1)

爱国女杰豫剧皇后——常香玉

常香玉(女),原名张妙玲,我国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1923年10月,常香玉出生于河南巩义市一个艺人家庭,9岁随父张茂堂(艺名张凤仙)学艺,拜翟燕身、周海水为师,10岁登台表演。经过长期刻苦磨炼,博采众长,常香玉13岁即以演《泗州城》而轰动开封,15岁饰演六部《西厢记》剧中之红娘,表演技艺精妙,被时人称绝,誉为“豫剧皇后”。1938年后,常香玉因病不能再演武戏而潜心钻研青衣、花旦表演和说白的改革。民国时期,常香玉曾捐款补修南河渡石坝之一段。1941年,常香玉赴陕甘演出,在陕西义演救济河南灾民。1948年,常香玉在西安创办香玉剧校,建国后该校改为香玉剧社,致力于培养青年演员。抗美援朝时期,常香玉为支援抗美援朝,率“香玉剧社”巡回西北、中南、华南各地演出,以演出收入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曾受到毛主席的高度评价,后又率领剧社到朝鲜前线慰问,赢得“爱国艺人”称号。1952年,她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同年,她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了维也纳世界人民和平大会。1956年,河南豫剧院成立,常香玉任院长,并于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6月,常香玉荣获“亚洲最佳艺人终身成就艺术奖”。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常香玉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顾问,全国文联委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省文艺界联合会副主席,河南省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剧学校校长,香玉杯艺术奖基金会会长等职,曾被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常香玉在艺术上广泛吸收京剧、评剧、秦腔、河南曲剧以及坠子、河北梆子、大鼓等传统艺术之精华,同时把风格不同的各种豫剧唱腔——豫东调、祥符调、沙河调等融会于豫西调中,刻意创新,别出新腔,尤以吐字清晰为特点。唱腔舒展奔放,变化自如;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形成了豫剧中独具一格的常派艺术。其代表剧目有《拷红》、《断桥》、《白蛇传》、《花木兰》、《大祭桩》和现代戏《人欢马叫》等。毛泽东称其表演的《破洪州》颇好,并嘱周恩来总理调常香玉的戏班子进京为全国人大代表表演。

【毛泽东评点常香玉】

1959年,4月,毛主席在郑州视察,再次接见了常香玉,并观看了由常香玉爱人陈宪章改编的豫剧传统戏《破洪州》,毛主席看后给予了高度评价,立即提笔给周恩来总理写信说:“我在郑州看过穆桂英挂帅,叫《破洪州》,颇好,主角常香玉扮穆桂英,我看可以调这个班子来京为人大代表表演一次。”

——摘自《毛泽东与常香玉》,见《毛泽东与著名艺术家》第71页,重庆出版社2000年出版。

【常香玉小传】

在河南省洛河下游的巩县,有一个小山沟——董沟。董沟离洛河入黄河处不到十来里,地处丘陵。每年夏秋两季,常常下大雨,发大水,山洪从高处奔腾而下,年深久远,这丘陵就被冲出许多条深沟,有的两壁陡立,像刀锯过一样。当地人就在这陡壁上披荆斩棘,打窑修院。

1923年9月15日,我国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就出生在这里的一户张姓人家,乳名妙玲。其父张茂堂,艺名张凤仙,以后改名张福仙,是个有名的豫剧西府调艺人,主唱花旦,虽然嗓子不太好,但是吐字非常清楚,不管高音低音,字字清晰,远近可闻,被远近戏迷称为一绝。可惜好景不常,22岁那年,唱得正响的时候,张福仙因病嗓子倒仓,再也没有恢复过来,只好留在戏班干些零活。

20年代的巩县,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地方,每年水灾、旱灾、蝗灾、兵灾轮番打击,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每到冬寒春荒,家里揭不开锅之际,妙玲就常和妈妈一起出去“串门子”——要饭。妙玲6岁那年,洛河常发大水,老百姓说龙王发了脾气,便请戏班子来唱戏给龙王请罪。一天傍晚,妙玲挖野菜回来,凑巧碰到别人去看戏。她顾不上回家,也没有吃饭,就随着人流走去。这是她第一次去看戏。戏演完了,想到菜篮子已被人踩个稀烂,又没跟家里打招呼,回家保不准要挨打,妙玲磨磨蹭蹭,又愁又怕,最后竟在戏楼边上睡了一夜。夜里,她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也当了个演员。这个梦从此深深地扎根在她心里。

9岁那年,决定人生命运的时刻到了。端午节的时候,妙玲的大姑回来了,催促她的父母送妙玲去给一户人家当童养媳。这在当地穷人家里是个不成文的规矩,妙玲的四个姑姑全是童养媳的命,她的奶奶提起这些事来就流泪。二姑、四姑早早就被活活折磨死了,三姑常常挨打。由于几个姑姑的悲惨遭遇,小妙玲耳闻目睹,对“童养媳”这个名字产生了深深的恐惧感。当妙玲听说自己也要被送去当童养媳时,顿时本能地觉得血往上冲,双拳紧握,仿佛要跟人拼命。她壮着胆子对大姑说:“我不当童养媳,不能叫人家打死,我要跟父亲学唱戏!”父亲也据理力争,最后惹恼了大姑,从此断绝了姐弟情分。这一天,在激烈的家庭斗争中,由于父亲的支持,妙玲的人生命运发生了转机。

从此,小妙玲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紧紧把住“吐字”这一关,开始苦练基本功。每天清晨,妙玲顶着星星在河边喊腔,只要有一个字吐不清楚,父亲便决不放过。唱低音时,父亲常跑到百十步之外,或者躲到大树后面,凡是他听不清的地方,都要反复练习。唱腔之外,父亲还教她练武功。父亲常说:“戏是苦虫,不打不成。”打是父亲最常用的教育方法,为此妙玲吃了不少皮肉之苦。即使在她走红以后,父亲为了教育她,也舍得下手。妙玲10岁时,曾认一个戏迷常会庆为干爸。一次父亲带着妙玲在老家唱戏,有个人气势汹汹地找到父亲说:“你自己唱戏当个下九流,就够丢人败兴的了,如今又领着你闺女唱戏跑江湖,也太作孽!两条路任你挑,要姓张不能唱戏,要唱戏不能姓张!”父亲气得冷笑一声,怒气冲冲地对那人说:“百家姓上有的是姓,从现在起,孩子姓她干爸的姓,姓常不姓张了。”大家又撺掇说:“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妙玲的名字也改了吧”。父亲想了想说:“古时候,不是有个楚霸王吗?力气大,武艺高,名叫项羽(香玉谐音)。这个名字好,又是‘香’又是‘玉’,就叫这个吧。”由于在场的人都没有文化,不知道两个名字不一样,从此张妙玲就改名为常香玉,演出成名走红中原。

香玉的父亲不仅教她唱戏,更可贵的是他有一种创新精神。他从不受门派约束,广收并蓄,他要求香玉多拜师学艺,指导她向兄弟剧种学习,不断改进豫西派的唱腔和技巧。香玉开始学戏时,曾到郑州拜京剧师傅周海水学戏,练了不少武功,正是这些武功,在她成名中派上了大用场。随后,香玉回到密县加入了“平燕”科班,一边学戏,一边有时候也扮个小角色。在这里,她认识了豫剧名演员赵锡铭。

1936年,常香玉13岁时,随周海水的豫西戏班到了开封,在醒豫舞台演出。当时开封是省城,这场演出被看得十分重要。演出前三天,戏院门口就贴了红红绿绿的海报,一些知名演员的名字都上了海报,作为无名小卒的香玉,当然榜上无名。演的头一出戏,香玉扮的是《曹庄杀妻》中的焦氏,由于父亲在戏中根据香玉的特点加了不少武功戏,赢得了满堂喝彩。后来常香玉演出的几出戏,父亲都根据剧情,分别加了许多武功动作,因此,她演出的几出戏都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加上她吐字清楚,人又聪明伶俐,没有思想顾虑,常香玉初到开封就踢响了“头三脚”。两个月以后,常香玉的名字也上了海报。到了下半年,海报上的名字越来越大,身价也偷偷地长了一半,香玉从此走红汴京城。常香玉14岁时,为了开拓戏路,父亲又请了一位京剧师傅教她京戏《泗州城》。初次演出,又引起轰动。为了能在开封站住脚,父亲又提出一个大胆计划,就是连演45天不重戏——也就是在120多天里,除了天天演戏之外,每4天还要学一出新戏。就这样,香玉咬牙闯了过来,不仅在开封站稳了脚跟,并为她后来逐渐成长为一名家喻户晓的“豫剧皇后”打下了扎实的功底。

不久,父亲决定自立门户。为此,他请来两位热爱戏剧、立意在戏剧上改革的老师,一位是在河南教育界颇有名气的王镇南先生,一位是史书明先生,共同组织了一个新戏班,叫“中州戏曲研究社”。他们每日整理旧戏,编写新戏,突出改革创新,使豫剧舞台表演推陈出新,好戏不断。中州戏曲研究社演出的第一部新戏是自己编写的《西厢记》。演出当天,场子里座无虚席,喝彩声不绝,盛况空前。之后,常香玉的父亲经过斟酌,又将豫东调的一些唱法加进《西厢记》,新唱腔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欢迎,但也遭到正宗豫西调艺人的痛骂。事实证明,根据观众的喜好,学习兄弟剧种,艺术上进行不断突破创新,这也是香玉几十年来走红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怀着这种创新精神,常香玉在豫剧舞台上塑造了红娘、花木兰、白素贞、穆桂英等一系列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

1940年,17岁的常香玉得了一场几乎送命的大病。大病初愈后的一天,巩县来了几位老乡,说乡亲们吃够了河水泛滥的苦头,想趁农闲时节,修一条挡水的堤坝,但是缺钱。常香玉不顾身体没有恢复,爽快地答应义演捐款。她与她的戏班子一直义演了10天戏,约募了相当于800袋面粉的钱。石坝修起来后,乡亲们在南河渡竖了一个路碑,以表彰香玉的功劳。当时在巩县还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两个省主席,不如一个常香玉”,足见香玉的义演影响之大。后来,常香玉又为流落到宝鸡的难民演募捐戏,为开封梁苑女中演募捐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