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文人骚客
2454600000039

第39章 王弼小传

王弼,字辅嗣,今山东金乡人,生于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卒于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是曹魏时代的一位著名的玄学理论家。王弼出身于著名的山阳王氏家族,其父王业,官至谒者仆射。其祖父王凯为王粲之族兄。战乱时,王粲、王凯两人避往荆州。刘表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王凯,所以王业又为刘表的外孙。当时刘表为八俊之一,割据荆州,设立学官,博求儒生。王粲则深为学者蔡邕所重,受书近万卷。王粲亡后,其书悉归王业所有。

山阳王氏世代传授儒学,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尤其是王粲留下来的来自蔡邕的近万卷书,构成了丰富的家学内容。这是王弼先天的财富,也是他后天成功的文化基础。王弼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受着严格的儒家教育,这为他后来创立新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比如后来王弼注《周易》,将百家之长,信手拈来,并融会贯通,如果没有受到长期良好的文化训练,显然是不可能的。

尽管他的家庭文化传统是他取得成就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但相比而言,时代文化思潮的影响对他更为重要。他的世界观形成的青少年时代——正始时期,何晏等人掀起的玄学思潮风靡思想界。在玄学思潮熏陶下,一批才华横溢的贵族青少年迅速成熟并在思想舞台上崭露头角。王弼、钟会、裴秀、卫贰嵇康等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出现,给方兴未艾的玄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其中,王弼的作用最为突出。这位早熟的思想家才思敏捷,能言善辩,具有非凡的抽象思维能力,然而对人情世故知之甚少,缺少必要的处世能力,尤其是恃才自傲,喜欢以自己的长处讥笑他人。这些特点决定了未来的王弼在哲学领域是个理性思维的巨人而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却是凡人的双重形象:他在哲学的创建中势如破竹,却在宦海生涯中步履蹒跚。

正始四年(公元243年),王弼前去拜访玄学名士裴肌:佣裴氏与山阳王氏历属世交,少年王弼与裴冀行了一次哲学交谈。《世说新语》记载说,裴嘉剩骸坝钪姹咎逯小无’的确是万物赖以存在的依据。但是,为什么儒家圣人对此没有论及,老子却反复解释它呢?”王弼回答道:“圣人以‘无’作为自己人格的内在本体,但是‘无’又不可能用语言去解释,所以不多说它;老子没有达到圣人本体‘无’的高度,仍以‘有’为自己人格的内在本体,所以总是议论自己不足的东西‘无’。”众所周知,玄学的关键在于儒道思想的结合,而年仅十八岁的王弼却轻松地回答了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符合传统观点的情感的基础上,将儒道融为一体,既维护了圣人的地位,又提高了道家经典,为玄学思想的理论大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次谈话,使王弼在思想舞台上崭露头角,开始扬名。

正始五年(公元244年),当时的玄学领袖、吏部尚书何晏举行清谈辩难会,王弼姗姗来迟。何晏久闻少年王弼的大名,就将刚才辩论中得胜的那个论点介绍给王弼。王弼立刻发难进行反驳,当四座听众已被他的观点折服,这位天才少年又发惊人之语,将自己已取胜的观点驳倒,随后自己扮演辩论的两方,轮番反驳对方的论点,奇峰突起,语惊四座,清谈的气氛达到了妙不可言的境地。中国思想界的一颗新星冉冉升起。后来何晏为《老子》一书作注,前去拜见王弼,看到王弼所作的《老子注》精妙绝伦,不禁由衷地惊叹:“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确实,王弼是一位后来居上的玄学家,他的思想甚至超过了何晏的水平,唱出了魏晋时代的天人新义。

在正始后期的清谈场上,王弼堪称一代辩论大师。他不仅热衷于清谈,而且热衷于著述。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他注释了《老子》、《周易》和《论语》三本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儒、道经典,还著《老子指略》和《周易略例》,表达自己对《老子》和《周易》主旨的理解及注释的指导思想。这些著作基本奠定了魏晋玄学的理论基础,也奠定了他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

王弼是一位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大哲学家。汉代以来一直采取“儒道互黜”的思想格局,而且在思维水平上处于较低层次,经学笺注的繁琐、神学关于“天人感应”的粗俗目的论证,以及风靡朝野的谶语迷信,都显示出其致命的缺陷。王弼以清淡幽远的思辨风格,提出有无、体用、本末、一多、言意、动静等范畴,建立了以“无”为本的哲学本体论体系。他以《老子》注《周易》,又以儒经注《老子》,改变了汉代“儒道互黜”的思想格局,形成“儒道兼综”的“三玄之学”。儒道的结合,使中国传统思想体系具有更大的弹性与更强劲的应变力。

与一帆风顺的学术生涯相比,王弼的仕途就显得有些坎坷。由于王弼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恃才傲物,而且心胸狭隘,树敌过多,当时的舆论界普遍认为王弼材质不适合为官。黄门侍郎是当时高级贵族子弟入仕的最佳途径,不仅品位高,而且侍从皇帝,传达诏命,又不处理政务,被视为清流官。尽管身为吏部尚书主持选官的何晏十分欣赏王弼的哲学天才,但在选用黄门侍郎时,却先后录用的是贾允、裴秀和朱整,王弼一直为尚书郎。有一次,王弼接受曹爽的礼仪性接见,发表了关于“道”的长时间的清谈,没有涉及任何具体政治措施。这在当时曹爽集团与司马懿集团争斗白热化的时期,谈道论无颇显得有些不识时务,因而被庸人曹爽嗤之以鼻。

面对政治上的不得志,加上王弼不善于处理尚书台的杂务,他对仕途表现得十分失望和漠然。由于心胸狭窄,他对那些政治竞争中成功的同辈青年,尤其是那些与自己竞争黄门侍郎的人,一直耿耿于怀,仇恨在心。除钟会外,王弼少年时代的朋友大都不欢而散。这位透察宏观宇宙变化,体悟自然无为真谛的大哲学家,终于无法自然无为地超越现实的卑微利益。

王弼与何晏关系十分密切,然而他像大多数身为正始名士的少年思想家一样,并未真正成为何晏集团的党羽,所以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元月高平陵政变发生后,曹爽、何晏集团成员被杀,并未真正涉及王弼等青年士人,他们被暂时免职,不久又都官复原职。但是,这一年的秋天,王弼因患病去世,给他二十三岁的年轻生命划上了一个句号。他留给后人的,则是一座壮丽玄妙的玄学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