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文人骚客
2454600000025

第25章 忍辱负重终成绝唱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司马迁,字子长,是我国汉代杰出的文学家、历史学家。他因受腐刑而著成的中国第一部通史——《史记》,被鲁迅称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毛泽东充分肯定《史记》颂扬反抗精神、具有人民性的一面。毛泽东评点司马迁

一个共产党员要经得起受到错误的处分,可能这样对自己反而有益处。屈原流放而后有《离骚》,司马迁受腐刑乃发愤著《史记》。

——摘自吴冷西著的《忆毛主席——我亲自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断》第158页,新华出版社1995年出版。

像《史记》这样的著作和后来人对它的注释,都很严格、准确。

——摘自1959年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对司马迁《史记》的评价,见《党的文献》1994年第5期。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引自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出版。

司马迁的《史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不是因为稿费、版税才写的,《红楼梦》、《水浒传》也不是因稿费才写的,这些人是有一肚子火才写的。

——摘自1958年10月15日毛泽东视察天津时的一次谈话。

中国教育史有人民性的一面,司马迁的颂扬反抗……许多人并无教育专著,然而上举那些,不能不影响对人民的教育,谈中国教育史应当提到他们。

——摘自1958年8月毛泽东审阅和批改陆定一《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篇文章时的批注。

降到下级机关去做工作,或者调到别的地方去工作,那又有什么不可以呢?一个人为什么只能上升不能下降呢?为什么只能在这个地方工作而不能调到那个地方去呢?我认为这种下降和调动,不论正确与否,都是有益处的,可以锻炼革命意志,可以调查研究新鲜情况,增加有益的知识。我自己就有这方面的经验,不信,你们试试看。司马迁说过:“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人类各个历史阶段,总有这样错误处理的事实。……

——摘自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见《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