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爱情需要策划
2451300000051

第51章 爱计心出,策划孕出传世情(7)

南希的原名叫安妮·布朗西丝·罗宾斯。1921年出生在纽约。她是在一个经济务实的家庭里长大的。幼时家道艰难,过着今天愁明天的苦日子。母亲是一位职业演员,父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志愿参军,退役后在一家羊毛厂给南希的祖父当助手,后来买了一张经销汽车的许可证,推销汽车。南希出世不久,父母的婚姻矛盾日趋尖锐,最后闹崩了,只好离婚。

小南希是跟着母亲长大的。母亲和许多戏剧大师同台演出。南希从童年开始就接受艺术的熏陶。眼花缭乱的布景、着人喜爱的化妆油彩和动人心魄的戏剧故事,伴随着她成长。

她爱抹妈妈的化妆品,穿上妈妈的舞台服装,挺着胸脯来回踱步。她爱看母亲演的戏,有时钻到头排座上去看,和成年观众一起拍着巴掌叫好。经她多次恳求,妈妈给她买来一副金黄色的假发,她戴上真像轰动美国的著名电影明星玛丽·璧克馥(绰号为“美国的心肝儿”)。

一连几个星期,她戴着这头假发到处张扬,增加了不少乐趣。

南希随着母亲、继父来到贝赛斯达,进入女子拉丁学校,这是一座以学习拉丁语和希腊语为主的文科中学。学校制度严格,教师对学生极其认真负责。南希学习成绩良好。她对课外活动极感兴趣,参加了戏剧俱乐部,演过几部童话剧,她打定主意,要沿着母亲的道路前进,当一个演员。

1939年,南希从女子拉丁学校毕业后,选择了马萨诸塞州诺宾普顿的史密斯学院继续就读。

1943年,大学毕业的南希,苗条、文静,跟刚上大学时那种胖敦敦的身段相比,判若两人,是个娉婷秀嫩的大姑娘了。

母亲的老朋友们多方为她奔走,寻找南希胜任的角色。她先后在《摇摇欲坠的小客栈》、《考狄丽亚》、《暮歌》、《已故克里斯朵夫·毕恩》等戏中担任角色,还在《破盘碎碟》等电视片里担任重要角色。米高梅电影公司同她签订了拍片合同,每周起点工资250美元。越来越多的艺术境界的美妙和生活的馨香,向她怀中扑来。

正是在这一年,她跟罗纳德·里根相识,这是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一年,也是生活上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这年,她28岁,里根闯进她的爱的视野中来了。

日见走红的女演员南希的名字出现在《好莱坞通讯》上,但惹她烦恼的是名字登在一大串亲共分子中间。南希想:糟糕!这不是离失业和监狱不远了吗?不久,她意外地收到共产主义小组寄来的邮件,其中有的是会议通知,有的是宣传品。

她赶紧去找导演默文·勒罗伊,把这件政治色彩很浓的事告诉了他。导演劝她别着急,说:

“显然是搞错了,不会招来麻烦的!”南希心里不踏实,说:“真烦人,弄不好把父母扯进去,我不想让他们痛苦不堪,快替我想些办法!”勒罗伊思索了一下,说:“我替你找一下里根,他是工会主席,能弄清谁是无辜的。”南希在电影里见过他,也听到他跟简·威曼婚姻破裂的消息。

第二天,导演告诉他:“工会主席已经帮你排除了嫌疑。”还说:“娱乐业界至少有四个人跟你同名。”南希听了很满意,她想见见里根,亲自听他解释一下,那样更放心。勒罗伊答应去给她联系。

晚上,南希坐在电话机旁。电话响了,是里根打来的:

“我是罗纳德·里根,在一位朋友的提示下,我为您办了件公务。您今晚有空出来吃饭吗?我可以把那件事详谈一下。”

南希说:“能去,您得来接我。”八点钟,门铃响了。南希打开门一看,这人细高挑儿,体格匀称,脸上带着爱尔兰人笑吟吟的神情,一双蓝汪汪的眼睛炯炯有神。再往下看,南希吃了一惊,他双臂架着拐杖,像个伤兵。她猛然想起,好莱坞演员组成的两个棒球队为社会搞募捐,里根参赛时抢垒负伤。人家带着伤痛来接自己吃饭,南希觉得有些过意不去。

车子开上夕照街。南希凝视着里根。他同银幕上的形象一样--很帅。脸上、身上带着一股清新、奔放、朝气蓬勃的气质,似乎是中西部、也许是全美优秀青年的气质。他谈吐轻松自然,妙语连珠,幽默诙谐,不时夹杂着“格格”的笑声,使车内的气氛友好而轻松。

此刻,南希·戴维斯正在寻觅能与他共享风流韵趣的男子。孩提时期她便被男人们置于人世间的冷板凳上。首先是她的生身父亲抛弃了她和她的母亲,接着是爱好相同、情趣一致的男友(法兰克·伯尼)不明不白的卧轨自杀,她心灵上的离恨与诀别,时时产生精神上的重压,重压久了,感情有些脆弱,与男性间的关系变得疏远而淡漠。而里根的出现重新激起了她的热情。

里根告诉他:“……不必太认真,别人借用一下您的大名也是一种荣耀。如果那三个南希干出有损于您名望的事来,您马上告诉我,工会将给您伸张正义。”“太感谢您了!”南希说着,想起上大学时在一家剧院银幕上看到里根时曾产生的一种玄想。

他俩都处于生活的十字路口,彷徨于爱情的荒漠,企望着友情、挚爱、幸福、家庭……南希看出里根表面上乐观豁达,内心却是忧郁不安,她还了解到他婚姻破裂,妻子离他远去,孩子只能周末见面,而他自己快到不惑之年,事业上却濒临崩溃。当年在华纳公司拍片时,他鸿运高照,完成《金石盟》中那个不朽的角色之后,他本可登上大明星的宝座,可是时运不济,珍珠港事件爆发,他被征召入伍,从戎多年,失去了影坛抛头露面的机会。退役之后,他竭力寻找电影角色以求建立光辉的形象,他发现许多同辈好友已成了革故鼎新的闯将,自己倒成了一个被遗忘的人。他生性爱好政治,然而这种爱好并不能增光,制片老板们--以前在谈判席上只能同他平起平坐--而今大权在握,把他甩在脑后。报酬丰厚的重要角色,一律由他们签订;演技好的被闲置,拍马屁的当主演,电影业面临着诞生20年来的第一次危机。

南希关心地问起骨折的事。

“我是被拉壮丁上了垒球场的。霍普投来一个好接的球,我用短打击球。打着了,我拼命向第一垒冲去。球被扔回一垒,一垒球员拱身扑球,巨大的暴发力撞在我随骨的侧面,一阵巨痛,我瘫倒在地。后来拍了X光照片,六处粉碎性骨折。”说到这儿,里根流露出满不在乎的神情,嘴角上带着微笑。

在拉鲁饭店里,里根要了一桌菜。他们边吃边谈。

里根谈到他的小牧场,英国的萨弗伊饭店,摩纳哥世界赌城,法国、意大利的旅游胜地。

南希谈到她的母亲、继父,著名演员同她家的来往。

两个人谈得很投机,饭后又去锡罗夜总会听著名歌星的演唱。凌晨三点钟,他们离开夜总会。南希向他告别,他拄着拐杖一步三晃地离去。两个人都有些依依不舍。

那天之后,他们都感到有一种新奇、巨大的力量把双方吸引,谁也忘不了接触中得到的钟爱和鼓舞,就连含蓄的钟爱、钟情也都传导着甜蜜与美感。两人都愿意多见几次面。第二天傍晚,他们又一起去饭店,饭后仍去夜总会,就这样一晚接着一晚,进了所有的夜总会,看完了所有的演出。在随后的日日夜夜里,双方虽然没有袒露自己的心意,但都把对方看成心目中的特殊人物,简直特殊至极,举足轻重。能说这不是爱情的力量吗!但南希颇有节制,圈出一块自由领地,未经许可,不得侵入,她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自己的言行应该矜持一些,这样更能激起里根的爱意。他们的感情是非常真挚的,全力地促使对方向善、美好。能够称之为爱情的情感,就应该有力量鼓舞人,唤醒他内心沉睡的力量和潜藏着的才能。爱情的确使他们丰富起来。

南希仍在事业上努力追求。她在一部幻想片《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声音》中领衔主演。这部片子的情节曲折复杂,语言富有哲理意味;剧情惊心动魄地表现世界末日社会恶势力与行善集团的斗争,尖锐的矛盾冲突,善恶势力的殊死较量,启发人们为大灾难作好精神准备。南希的演技在这部片子里又有较大的飞跃,纽约的各家报纸纷纷报道。后来他又和詹姆斯·韦特摩尔合作,拍摄《苍空阴影》。《苍空阴影》正在各家影院上映时,她又在《闲话一位陌生人》中担任主演。南希的艺术生涯一直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里根也在电影艺术领域中苦心孤诣地寻求开拓之路。他与秀兰·邓波儿一起拍了《哈根城来的姑娘》,但是不卖座。他想买下西部小说《鬼峪》的版权,搞成脚本,自己担任主演,但未能成功。后来,他拍了喜剧本《蓬泽的就寝时间》,并在剧中担任主角,跟他配戏的是一个黑猩猩。他成功地把握了喜剧角色的各种要素,出色地显示出一位职业演员的高水准。这部影片成了他的代表作。里根在拍摄完《骏马之路》时,潜心于自己的主要业余爱好--牧场业了。

他有一辆卡狄拉克牌篷车,常常带上南希到牧场来。南希喜欢郊野户外活动,她为这片无垠的牧场所陶醉。她与里根的女儿莫琳、儿子米歇尔时常来牧场度周末。她跟孩子们混熟了,而且很喜欢他们。她知道孩子们在里根心中的份量。她亲昵地称里根为罗尼,默默地承认自己在恋爱了,她能观察出罗尼感情的细微变化,已经猜到罗尼是爱她的了。

一天晚上,里根来到威斯伍德公寓向南希求婚。南希很高兴,但要他打电话给继父,征求继父的意见。继父、母亲都表示同意。他们很快准备结婚了。他们请好友霍尔顿做傧相,霍尔顿愉快地接受了。

1952年3月4日,在旧金山峡谷的小布朗教堂,由牧师刘易斯主持婚礼,霍尔顿和阿尔蒂丝担任男女傧相。婚礼简朴而充实。仪式结束之后,他们驾车到吐露卡湖滨霍尔顿家吃婚礼蛋糕。吃完后,驶向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城,南希的父母在那儿度春假。

这对新婚夫妇,在重返好莱坞之前,自由自在地在亚利桑那驱车观光,领略着沙漠的气息。

遗憾的是蜜月时间不能长,罗尼还得赶回去拍新片。穿越摩家弗沙漠时,他们遇到了风暴,行进艰难,狂风撕裂了篷车的顶篷,破片在风中“呼拉呼拉”狂舞,为了尽可能减少风沙对里根的侵害,南希跪在前座上拼命拉扯着顶篷的破片……沙子大量进入里根、南希的眼里、嘴里,里根毫不气馁,他开着车高声说:“南希!风暴在为我们的新婚祝贺:沙子,金黄的沙子在和我们接吻!”车中充满了新郎新娘跟风沙搏斗的快乐。

新婚夫妇返回好莱坞之后,里根辞去了电影工会主席的职务,以充分的业余时间和南希享受家庭的快乐。

南希琢磨:如果事业与自己应尽的贤妻良母之间发生任何冲突的话,便不在电影界继续干下去;然而,要使家庭维持好,必须有充足的财源。

他们得先寻找个好地方安家,找来找去在洛杉矶西北部买到了一块地皮。这儿是帕西费克·帕里萨兹峡谷外的西坡,濒临大洋,远离城市的喧嚣鼎沸。从这里到自己的马利布湖牧场,只有30分钟的车程。

南希和里根搬进了造价昂贵的新居。生活在满目嶙峋怪石的山坡上,两人身心愉快、精神大振。他俩都没忘记好莱坞是美满婚姻的陷阱,那纵情欢乐的夜晚,醉眼惺松的早晨,请不完的客,赴不完的宴,一桩桩良缘解体,无数只婚姻之舟触礁,罗尼就有苦海余生的教训。他们要积极创造一种不落俗套,近乎苛刻的生活方式。南希把房间布置得舒适而不奢华,穿戴朴素而不失雅致,闲散时生活中充满着宁静、和谐。她深信这种俗人难耐的宁静才是思想、创造的基兆,这种贵人群中少有的和谐才是爱情升华的境界。

一家电视杂志的撰稿人评论说:“罗纳德·里根和南希·里根对反对他们生活方式的各样言论,保持惊人的一致。因为有人说他们是全城最大的一对怪物,他俩宁肯在家里搞拼字游戏也不到夜总会消遣。并非所有的人都认为他们情趣怪诞,许多人也能看出里根对生活的设计是明智的。”里根心里明白,自己在电影界没干出什么大明堂,早年的夙愿并未结出真正硕果,他该思考一下自己的前途了。安逸的宅院中他可以静思人世、瞻顾未来,向唯一知己倾吐衷肠。

南希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儿,取名帕特里克·安娜,昵称帕娣。第二胎生了一个儿子,取名罗纳德·普莱斯科特。儿女双全,他俩欣喜万状。里根夫妇决定双双退出影坛,开始崭新的人生新航程。

一些共和党的富翁们在汽车商霍姆斯·T塔特尔的率领下,组成“罗纳德·里根朋友会”,准备在1966年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竞选活动中,提名里根为共和党的候选人。

事情是这样出人意外,如果里根成为政治家,竞选美国人口最多的那个州的州长,那么,他将永远失去宝贵的平静。

政治斗争固然沸沸扬扬,但里根和南希依旧在家中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

平素好静的南希,与现实政治是相距遥远的,前些年从事电影工作,那是身不由己的事,现在年纪大了,又有两个孩子,能否经受得了政治风浪,这是需要认真考虑的。经过仔细琢磨,她认识到,当演员那阵,自己也没有多少个人的平静,没有固定的私生活的范围。现在,孩子们都已上了学,罗尼成了知名人士,家庭这个稳固整体还是经受得起风浪的。南希告诉丈夫:“如果你决计竞选州长,我会应付裕如的。”事儿就这样敲定了。

里根在为尼克松、巴利·戈德华特的竞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能透辟地分析美国的病态,如联邦政府权力过于集中,机构过于臃肿,税收、开支过于庞大。政府对其公民的私生活横加干预,势头越来越猛。尽管政府常以“保护”和“治安”为名进行干预,但这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做法,对“自由”无疑是一种亵渎。南希觉得丈夫的看法是正确的,她支持他的看法。里根从她的支持中得到鼓舞。

他们也考虑到一些不利因素,随着不动产的价值剧增,纳税量的大幅度增加,活工资的缩减,说不定得卖掉可爱的牧场。到那时候,那个幽静的自我小天地,骑马兜风,徜徉山林的生活都将成为历史了。南希花费了大量精力油漆牧场的栅栏,全家人在这块土地上倾注的血汗也将毫无意义。如果罗尼真当上州长,牧场就成为奢侈品,幽静的生活也会荡然无存了。

为了里根的政坛生涯,对于这一切,南希都欣然接受了。

1966年,竞选活动进入高潮,里根如鱼得水。著名专栏作家斯图尔特·艾尔索普赞美里根的性格“有一种怡人心境的效用”,听了他的话,“就像洗了热水澡一样,你会感到轻松、悦耳、动听,很像是电影《死亡谷岁月》里他扮演的那个‘好人’。”评论中还说:“他的演说台词是一种高级形式的语言,听他讲话是一种享受。”里根作演诵员时,就掌握了幽默这一武器,竞选中,他运用这一武器抨击生活费用上涨的现象:

“夫人们,你们是最清楚的,谁要是到超级市场芦笋柜台前一站,就会明白:还是吃钞票便宜哟!”他又说:“你记得吗?当初你们都认为没有东西能够代替美元,现在有啦,生活中飞涨的物价代替了它--大量涨价带走了你们手中的美元。”他在演说中用反话来赞美布朗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