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重变奏
2436000000035

第35章 参考文献

1.[英]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M].龚国杰[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2.[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自我认同[M].赵旭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3.[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陈平[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法]德里达著.多重立场[M].余碧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5.[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顾爱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德]哈贝马斯著.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7.[德]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8.[英]伯恩斯著.历史哲学:从启蒙到后现代性[M].张羽佳[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美]詹姆逊著.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伍晓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10.[英]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严蓓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11.[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2.[美]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M].宋伟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3.[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台北:台湾时报出版社,1979

14.郭军等编.论瓦尔特?本雅明:现代性、寓言和语言的种子[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5.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6.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M](1—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991

17.周昌忠.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18.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19.刘增杰.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

20.朱寿桐.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21.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思潮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2.董健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3.钱理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4.[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25.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中国现代文学传统[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6.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

27.陈思和.新文学传统与当代立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8.高旭东.比较文学与20世纪中国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9.南帆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C].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

30.逄增玉.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1.李欧梵.未完成的现代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2.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3.张光芒.中国当代启蒙文学思潮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34.马永强.文化传播与中国现代文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35.高伟光.“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6.王岳川主编.中国后现代话语[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37.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8.吕周聚.中国现代主义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39.俞兆平.现代性与五四文学思潮[M].福州: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40.张宝明.20世纪:人文思想的全盘反思[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41.耿传明.现代性的文学进程[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42.许志英、丁帆主编.新时期小说主潮[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43.谭好哲.现代性与民族性: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双重追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4.陈国恩.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与文化透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5.黄曼君主编.中国20世纪文学现代品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46.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7.朱德发.世界化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文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48.单正平.晚清民族主义与文学转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9.张光芒.混沌的现代性[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50.李翔海.民族性与时代性——现代新儒学家与后现代主义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1.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52.王本朝.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3.张俊才.现代中国文学的民族性建构[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54.陈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文学转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55.叶廷芳.现代艺术的探险者[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

56.郑敏.诗歌与哲学是近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7.谢冕.空间的跨越[J].文艺理论研究,1987(5).

58.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J].文艺争鸣,1994(2).

59.旷新年.现代文学发生中的现代性问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1).

60.周宪.现代性的张力[J].文学评论,1999(1).

61.钱中文.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J].文学评论,1999(2).

62.张颐武.对现代性的追问[J].天津社会科学,1993(4).

63.王泽龙.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分期与现代性特征[J].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1(2).

64.钱振纲.论民族主义文艺派的文艺理论[J].文学评论,2002(4).

65.伍方斐.现代性:跨世纪中国文学展望的一个文化视角[J].文艺研究,1998(1).

66.王一川.现代性文学:中国文学的新传统[J].文学评论,1998(2).

67.於可训.中国当代文学的现代性问题论纲[J].福建论坛,2001(1).

68.张旭东.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性[J].读书,1999(2).

69.杨春时.文学的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J].学术月刊,1998(5).

70.李怡.文学的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内在关系[J].社会科学战线,2001(4).

71.刘小新.论文学的民族性与民族主义[J].福建论坛,2008(2).

72.何星亮.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J].云南社会科学,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