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2435300000060

第60章 基督教青年会会所

锦华馆街上最为著名的,是在错落的密集建筑群落当中,掩映着一抹尖顶楼阁,那是具有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特色的“基督教青年会”会所。该建筑始建于1910年,1925年落成。每到夜晚,橘红色的灯光洒在哥特式的建筑上,显得典雅而神秘。锦华馆由两栋老上海式的骑楼连接而成,这是根

据成都地区气候特点,考虑了避雨防晒,结合商业经营需要发展而来。建筑具有欧式拱桥样的青砖骑墙、欧式复古大门加上过街廊道,以及华丽的彩绘玻璃及浮雕。巴洛克风格的山墙装饰及女儿墙的曲线,使人恍如置身十里洋场的笙歌艳舞当中;走累了,靠近仿古青砖的墙体上,听一回历史的悠悠之声;浓抹重彩的彩绘,绘出一幅幅妖娆的油彩画;信道结构更是融合了西方古典主义,高挑的穹顶设计,以及深远的进深,寓意着西方文化经历遥远的路途与艰辛到达天府成都,与本土文化交融崛立的嬗变过程。这座隐藏在春熙路鼎沸商潮背后的西式建筑,一墙之隔的清净,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哈利·波特的魔法学校。历史总是曲径通幽的,我们可以在记忆里听得到那茕茕的脚步,而蓦然回首,却已经无影无踪……

基督教青年会于1844年由英国人乔治·威廉斯创立于伦敦,后传播到世界各地。当时计有90个国家有青年会的组织,后组合各国青年会成为“基督教青年会世界协会”。他们不是教会,是宗教性的国际社会服务团体。1910年英国传教士霍德进、美国传教士谢安道等人来成都,正式成立成都基督教青年会,以发展西洋体育来开展教务。1911年,由士绅83人连署提议,经当时四川省议会决议,划拨科甲巷四川司法署的空地一段,作为成都基督教青年会修建会所地址。拨出的土地面积共一百余亩,即现在春熙路北段及南段的地方。

当时,国民党四川省政府主席张群曾任名誉董事长。黄次咸、宋杰人、蔡复初、华长吉、黄新培等相继历任总干事。“文革”时期陷于停顿。1988年得到恢复。由李克连牧师为名誉会长;王问思牧师为会长(王于1989年病逝后,改由杨振华代理),总干事为华长吉。

青年会以发扬基督精神,“服务社会,造福人群”为宗旨;以“非以役人,乃役于人”为会训;以辅以人群品行、学术、体力、社交俾臻完美为追求。成立初期即开办学校,提倡科学与体育。曾用英国科学家韦纲卿所捐赠的科学仪器作表演,当场制冰造雪,让极少见过冰雪的成都人大感惊异。创办初期曾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赞助,募得捐款6万元,遂开始修建中式会所。此时,杨少荃任会长,谢安道升任总干事。1913年,科甲巷会所落成,并首次举行征求会员大会,得会员600人,会费1万元。并积极开展各种活动。1914年青年会扩办英文学校,开办干事培训班,增设科学、体育等干事,会务进展较大。活动经费主要靠向社会名流和会员募集。

基督教青年会在成都还修建了篮球场、网球场、体育馆(后改为大华电影院)等设施,在华西坝及汪家拐南较场等地建有足球场,并经常有足球赛,客观上推动了成都早期足球运动的开展。陈毅在青年会学英文时,就非常喜欢踢足球。谢安道离开成都后仍关心成都青年会的体育建设,为纪念其父,1923年其捐资修建赠送了可避风雨日晒的室内体育馆一座。谢安道总干事为成都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值得一说的是,谢安道很有头脑。1919-1920年,灌县人姚宝姗在小金县长卸任后,集会省中经营界人士,即与传教士谢安道合资,兴办森茂伐木公司。公司以灌县为基地,在理番(今阿坝州理县)等地砍伐大山原木,加工成方料,经小沟入岷江漂运至灌县紫坪铺收漂,再扎成大筏,水运成都销售,获利甚巨。是为都江堰市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抗战前夕,全国反日情绪已日渐高涨。到了抗战时期,春熙路、科甲巷

更是宣传抗日救亡的重要阵地,苗勃然、张漾兮、谢趣生、乐以钧、冯桢、车辐、龚敬威(龚与同)等一批爱国青年,两次在春熙北段的基督教青年会内举行“抗日救亡漫画展”,漫画家谢趣生的“新鬼趣图”漫画展轰动了四川;同时,画家们还创作了几幅大型宣传画悬挂在春熙路口,揭露日寇的“三光政策”,在孙中山先生铜像前悬挂描写“平型关大捷”的实况画像……这对激发成都市民的抗日热情起到了积极作用。

尤其值得一说的,是抗战期间重庆中央大学教授、国画大师黄君璧与摄影大师郎静山联袂来蓉,恰逢当时成都正掀起为抗战将士募集衣服25万套,艺术家们立即投入到这火热的爱国行动当中。凡买郎静山所拍摄的照片一张只收5元,黄君璧一幅画只收20元,所有义卖款项均由《新新新闻》经手。

1939年两位大师再度来蓉,并联合在锦华馆里的青年会开过艺术作品展。郎静山展出照片100幅,风景、静物、人体均有。黄君璧展出了山水画60幅,水墨、浅绛、青绿诸色,真是色彩纷呈,让蓉城市民大呼过瘾。

邓穆卿先生指出,在这次联展上,郎静山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是展厅中间悬挂在砖柱上的一幅一尺多高的《飞仙》。《飞仙》与敦煌飞天壁画无关,展示的是一位女飞行员的肖像,雄姿英发,既美且健,许多人对之流连。不料,第二天《飞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据说是被什么飞仙大盗施展妙手空空绝技盗走了。

邓穆卿先生文中提到的女飞行员,我估计是当年轰动全国的女飞行家李霞卿,或者是郎静山名为《陈素任女飞行员》的摄影作品。

这次联展得到广泛赞誉,名流向仙峤先生还特意赋诗:

造物无心镜有神,

如潭泻影各成春。

看来六法都抛却,

毕竟天然胜过人。

如在山阴道上游,

勤君满壁画沧州。

蜀人雅爱黄筌笔,

南海名珠一网收。

看起来,展出的是“飞仙”,盗画的是“飞仙大盗”,名流向仙峤先生的名字里,还带有一个仙字,真是仙踪难寻啊。

1993年,在作别成都50余年后,郎静山先生自台湾重返成都,这是他第三次来到成都了,为的是寻觅踪迹摄制巨片。他徜徉在春熙路夜市,依然是长衫便鞋,风神潇洒。

一些初到锦华馆游览的人,很容易将基督教青年会与基督教女青年会予以混淆,事实上,它们是既有联系又彼此独立的两个机构。

基督女青年会是个国际性的社会服务组织。1855年由金纳德夫人创办于伦敦,提倡在青年妇女中进行德、智、体三育来发展“完全人格”。开初举办职业妇女宿舍和组织青年妇女宗教集会等,后发展为一个由基督教界主办的群众性的妇女团体。它关心儿童妇女的权利,因而获得社会各界的同情和

支持。据1988年中国大百科全书资料记载,目前世界上约有70多个国家有女青年会组织。各国女青年会的联合组织为世界基督教女青年会。

成都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Y.W.C.A)1918年前后,在时任成都男青年会总干事的谢安道家里开始筹建,于1921年正式成立,会址在成都文庙后街唐家花园。第一任总干事为美籍人谭厚德,会长杨志鸿。有由成都各界教会基督徒妇女组成委员会,举办成都妇女需要举办的工作,以范苹卿、陈志理、杨志鸿、杨伯祯、冯碧霞等任委员。开办补习班、查经班、烹饪班、妇女实用学校,举行友谊会、讲演会、儿童健康会等。1923年春,会址迁北新街。同年,冯碧霞赴杭州参加全国协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1924年,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在上海举办体育班,成都女青年会就派傅子筼女士去上海学习。傅子筼回成都后,于1926年创办成都女子体育班,对成都来说是开天辟地的事情。傅子筼也是成都第一个骑自行车的女子。此时会址由北新街迁至皮房街(现中西顺城街)圣公会辅仁学社。

在培养女性自立、独立学习、救助、创办幼稚园、社会赈灾等方面,成都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87年3月9日中共中央统战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名批准成都女青年会与成都青年会一道恢复活动,并于1988年8月8日与成都青年会一道在成都举行了隆重的恢复庆典。

随着社会的变迁,恢复活动后的成都女青年会仍为四川省、成都市青联团体会员,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文化服务团体。其宗旨仍是“服务社会,造福人群”。鉴于成都女青年会的会址未落实,所以两会协商同意两会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