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2435300000051

第51章 “龙抄手”逸事

“抄手”是四川人对馄饨的特殊叫法,抄手一词乃方言,大概是因为包制时要将面皮的两头抄拢粘合,故而得名。

成都的“龙抄手”1940年开设于华兴正街,当时只是一个小铺面。当时的华兴正街十分繁华,均为砖木结构的平房,为典型的川西民居格调。20世纪50年代初,迁往华新街的“新集场”,60年代后再迁至春熙路南段(在清代臬台“刑厅”位置)至今,创立迄今已有70年的历史了。原名为“龙抄手”,1987年扩建后改名为“龙抄手餐厅”,以经营小吃和川菜风味为特色,主要名点名菜有“抄手”、“白果糕”、“羊肉粉”、“菊花鱼翅”、“三色鳜鱼”等。

“龙抄手”筹建时,第一创办人是杨炳森,他本是做棉纱生意的,为了更好地开展业务,便于会客经商,就想开一个餐馆,经营一些地方小吃,见效快,便于打点。有一天,他约请其叔伯兄弟杨松如和张光武,在“浓花茶社”(位置在如今太升路电信大楼对面)商量开店之事,在切磋店名时,借用浓花茶园的“浓”字,以谐音字“龙”为名号,也取“龙凤呈祥”之意,故名。大家一致表示赞成,认为“龙抄手”无论辅以红汤、清汤或是奶汤,有水,这条龙定会活起来,一代名小吃“龙抄手”就这样诞生了。这个说法未免有些传奇色彩,笔者以为,其制作工艺是在积累过程中逐步完善起来的。

由于精雕细琢,“龙抄手”生意蒸蒸日上,杨炳森的棉纱生意也十分忙碌,加上他人对于餐饮一道并不懂行,于是他将店铺转让给叔伯兄弟杨松如经营。杨松如感到人手不够,又邀请张光武、黄甫德共同经营,还雇用了一些小工。张光武、黄甫德早年本就是学厨的,可谓正本清源,使得“龙抄手”顺应潮流,声誉鹊起。

“龙抄手”店开张时,由当时的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向楚(1877-1961)题写招牌,向楚既为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又被孙中山先生赞誉为一代“儒宗”。该招牌为红底金字,两条金龙围边,书法遒劲,制作精致,成为当时成都小吃招牌中的佼佼者,令世人瞩目。现在的店招为已故四川著名书画家赵蕴玉老先生补书。

“龙抄手”制作上颇为讲究,先把面粉放案板上,放盐少许,磕入鸡蛋,加清水调匀,揉和成面团。再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面片,切成四指见方的抄手皮备用。接着将猪肉剁成肉泥,加入川盐、姜汁、鸡蛋、胡椒面、味精,掺适量清水,搅成干糊状,加香油,拌匀,制成馅心备用。然后将馅心包入皮中,对叠成三角形,再把左右角向中间叠起粘合,成菱角形抄手坯,将其煮熟,放入原汤,于是大功告成。

值得注意的是,该店的猪肉选料特别讲究,一般是用后腿肉,而且精瘦比例要得当,3成肥肉7成瘦肉为佳。瘦肉太多,吃起来有些干燥,缺乏口感;肥肉过多,则难以下咽。此外,火候也是很重要的一环,要恰到好处,煮久易爆,影响美感。

龙抄手的主要特色是:皮薄、馅嫩、汤鲜。抄手皮用的是特级面粉加少许配料,细搓慢揉,擀制成“薄如纸、细如绸”的半透明状。肉馅细嫩滑爽,香醇可口。龙抄手的原汤是用鸡、鸭和猪身上几个部位的肉,经猛炖慢煨而成。原汤白、浓、香。

开店初期,主要经营原汤、炖鸡、海味、清汤、酸辣、红油等品种的抄手,1960年代后扩大经营范围,增添了糕饼、点心等品种,由老一辈著名面点大师张青云、刘龙贵主厨,被成都市政府命名为“成都名小吃”。如今的“龙抄手”店已发展为连锁经营、拥有多家分店的大型专业名小吃餐厅。其餐厅布局通常为:一楼为散座小吃、茶点,经营品种以时令小吃为主,价格便宜,最受一般消费

者的欢迎;餐厅的二楼为中档小吃和川菜配套供应,丰俭由人,适合宴请亲朋好友;三楼供应高档小吃宴席,并有民乐演奏,就餐环境古朴幽雅。“龙抄手”于199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

至今,一些“老成都”还深情回忆起在“龙抄手”里吃到的4角钱一碗的“大碗海味面”,海味面是本地人喜欢的,有干货的香味,十分鲜美。每碗100克,用精肉、香菌、兰片、龙鱼、金钩、味精、胡椒烹制而成,从开初的每碗8分钱,在物价的抬动下,略有上升。按1996年的时价,一碗海味面只卖4角钱,比当时的白面锅盔还要低1角,一碗面亏1.1元,而一天就要卖掉500碗左右,一个月下来就要亏本1.5万元,可“龙抄手”却乐此不疲。但结果却让商界人士甚感惊诧:一年营业额上千万元,靠的就是这“人气”所带来的兴旺。这4角钱一碗的大碗海味面,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正是基于优质的服务,使得“龙抄手”的金字招牌屹立不倒。张爱萍将军来此就餐后,挥毫题写了笔走龙蛇的条幅:“龙抄手色香味美”。

2007年12月18日上午,“龙抄手”两名总厨刘朝新和张伐分别从第三代传人冯朝贵手里接过了金面杖、银柄刀,成为成都老字号“龙抄手”的第四代传人。象征传人地位的金面杖、银柄刀依照两名总厨平时使用的工具专门制作,其中金面杖长63厘米,用名贵黄花梨木制成,外包一层24K纯金箔;而银柄刀的刀柄使用330克纯银铸造,刀刃则用优质黄板钢打造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