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2435300000039

第39章 “益智茶楼”里的书茶

晚清民国时期,川剧、评书、四川扬琴等民间曲艺没有专门的演出场所,演出地点都设在茶园。当时以演戏出名的茶馆有悦来茶园(建于1905年,20世纪50年代更名为锦江剧场。可以说,位于华兴街的悦来茶园,是川剧作为一个成型的地方剧种的摇篮)、大观茶园(此处曾开设成都最早的女性电影专场)、位于少城公园内的万春茶园、锦江茶园四家。

这里重点说说“书茶”。

成都茶馆还设有书场,成都人称为“听评书”。在茶馆听书,叫“吃书茶”,那连续性的故事,会使他们神往,每晚的书茶,少不了他们。书场总是在茶馆生意不好、卖茶收入抵不过书场收入的情况下设置的。春熙路、东大街一带的茶馆,因为卖茶收入多,就很少设置书场。书场的茶叫书茶,其茶钱比平常的茶钱高,高出部分是讲书场的人所得。因为利益关系,参加书场的艺人要选择茶馆,茶馆也要选择曲艺品种、艺人和节目。东城根街锦春茶社,不仅长期有竹琴圣手贾瞎子演唱,还有卖炒货的司胖子、掺茶水的周麻子,以“锦城三子”、“锦城三绝”而闻名。前面已说周麻子的掺茶技艺堪称绝技;贾的竹琴是成都首屈一指的;司胖子的花生米颗颗香脆,无人能比。因而锦春书场生意,能长久不衰。至于贾瞎子的竹琴,曾经现场聆听他表演的李思桢、马廷森二位先生写道:台子中央一个瘦弱的瞎子,仅凭两件竹器,就能把千军万马之势带到了茶客面前。“瞎子唱到《李陵饯友》时,调子回环婉转,七折八叠,百变不穷,越唱越高。尔时,歌声、琴声难分难解,耳中但闻狂风怒吼,雪雾飞腾,胡笳报警,悲马嘶鸣。接着,又是一阵呜呜咽咽,苍苍凉凉,悲悲切切,直杀得烟尘滚滚,旌旗猎猎,战马嘶鸣,号角呜咽,刀剑铿锵,杀声震天。”

李德才艺名德娃子,1903年出生在成都一贫家小户,父亲李炳福是扬琴高手谢兆松的得意门生。李德才只读了3年私塾,6岁就随父学艺,7岁便登台演出,唱生角。登台的第一天,他那奶声奶气的“娃娃腔”唱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一折《访友》和《玉簪记》中的《船会》,行腔走调高亢而浑厚,不断得到满堂的掌声。一炮打响,在众多的扬琴爱好者中佳话广传,都说:“这个娃娃,甭看他站起还莫得鼓架子高,唱起来哟硬是‘死鱼的尾巴——不摆啰!他嗓点子腔,表点子情哦,硬是吼咆咳嗽——莫得痰(谈)头嘞!”由于他年龄小,本身就是个娃娃,所以,听众们都喊他“德娃子”。从此,这名就成了他终身的艺名了。

由于种种原因,李德才从14岁起便改学旦角。他善于吸收谢派(谢兆松)、李派(李莲生)等名家之长,具有独特风格的“德”派唱腔。行腔流畅婉转,风格华丽妩媚,处理人物感情充沛细腻,充分发挥和发展了四川扬琴的“哈哈腔”的润腔手法。李德才的唱段,一般都是唱打并重、坐地传情的硬戏。如:《香莲闯宫》《醉酒》《秋江》《船会》等经典唱段都是他最拿手最叫座的节目。

1949年后,李德才继续在成都演唱。常在西御西街的“安楠”茶楼、提督街的“如如”茶楼、总府街的“大世界”市场、春熙路的“益智”茶楼、鼓楼街的“芙蓉亭”茶社等地与扬琴名家洪凤慈、张大章等连襟唱琴多年,合作得珠联璧合,丝丝入扣。他在《貂蝉拜月》中与洪凤慈唱的王允的一段唱词:“听醮楼打罢三鼓转,为国忘家哪得安?荼

架下将身站,仰面我把气象观,见一轮明月光灿烂,彗星冲动斗牛寒,紫微垣中帝星暗,观气数末绝汉江山……”接着就是貂蝉那悠悠扬扬,祝福王允的大段唱词和表露她忧国忧民的内心思想,刻画得细致深入,使扬琴的艺术感染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配合得天衣无缝,十分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