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探险记系列4
2433900000005

第5章 初识雅鲁藏布大峡谷 (3)

那棱格勒峡谷位于青藏高原昆仑山区,东起青海布伦台,北起布伦台,西至沙山,全长105公里,宽约33公里,面积约3500平方公里,海拔3200-4000米。发源于6000多米高昆仑山上的那棱格勒河,南有昆仑主脊直插云霄,北有祁连雪山阻挡着柴达木盆地。峡谷就在那棱格勒河的中上游。谷内有野驴、鸟类、蛇类等大量野生动物生存,夏季水草丰美,鸟语花香,景色秀丽。每逢大雨过后,人们常常看到谷中大批野生动物拋尸荒野,且尸体旁伴有焦土。种种奇异的现象,使那棱格勒峡谷显得神秘异常,有许多不解之谜等待人们去解开,成为传说中的“死亡之谷”。

从尕斯库勒油田往南看,穿过尕斯湖,就是我们常说的昆仑山了。其实,它并不是昆仑山的主脉,它的准确名称应当叫“祁曼塔格山”。翻过这座重叠的高山,那面就是世界著名的那棱格勒河谷,地图上也叫做“那仁郭勒河谷”。

为了把那棱格勒河上游流域完整的划给青海省,可以看到青海省版图的西部凹进的部分有一个突起。这条河流就发源于这个部分,昆仑山西侧的布喀达坂峰的北坡,上游叫楚拉克阿拉干河,下游叫台吉乃尔河,处于河流中段的峡谷西起库木库里沙漠,东到布仑台,全长105公里,宽33公里,海拔3000-4000米。由于有尕斯湖对面的祁曼塔格山阻挡着柴达木盆地夏季干燥而炎热的空气,河谷的对面又是昆仑山,两山夹峙,从印度洋来的水气从东面穿越其中,雨量充足,气候湿润,河谷内大小湖泊星罗棋布,牧草繁茂,繁花似锦。从马熊到盘羊,从藏狐到野兔,这里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就是这个景色迷人的峡谷,却充满神奇和恐怖,进入过这里的牧民绝大多数都莫名失踪、死亡,出来的为数极少。据峡谷外的牧民说,曾经听到过峡谷内猎人求救的枪声和挖金者绝望而悲惨的哭嚎声。所以即使里面动物众多,牧草丰盛,人们都远离这个地方,并把那棱格勒(太阳沟)改叫为“魔鬼谷”。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新疆地质局派科考人员进行了考察,发现这里之所以人和动物经常莫名死去,有几个原因:主要这里是一个雷击区,有大面积强磁性的玄武岩,还有很多个铁矿脉及石英体。由于湿空气受昆仑山主脉和祁曼塔格山脉的阻挡,汇集谷内,形成雷雨云,加上地下磁场的作用,常产生“雷暴”现象。而且云随时聚集,随时可能引发霹雳。尤其是人和高大动物,一但进入这个峡谷,大动物只能冒险存活,人也难免遇难。再有这里地表下是终年冻土,夏天表层融化,牧草覆盖,汩汩的融水会把地下掏空或相成泥潭,不慎踏上就越陷越深。这里是绝对的无人区,人一旦干扰了熊、狼等动物,很容易受到野生动物的袭击,难于逃脱。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人进入那棱格勒河谷后不是失踪的毫无踪迹,就是衣衫破碎、尸体焦糊、白骨堆堆了。

青藏高原上的死亡地带——那陵格勒峡谷

九四年的冬天,西部奇人、已经车祸死去的沙漠王—赵子允,也曾到过这个山谷,下面是关于他那次探险的的部分描述:

“越往山里行,草木渐渐地丰茂,沙棘、红柳、胡杨……种类也渐渐地增多起来,成群的乌鸦和叫不上名字的小鸟从空中飞过,留下各种各样的叫声,到处是横生的荆丛、红柳和露着尖牙利齿的乱石,让人和骆驼每走一步,都心惊肉跳。何况,还有密布丛生的暗河。有时,只能听见哗哗啦啦的响声,却看不到水。一不小心踏上去,就会“咕咚”一声掉进水里,全身覆没。

进入“魔鬼谷”的第一天,才趔趔趄趄地走了七八公里,赵子允已摔了20多个跤。弄得浑身透湿,冻得发抖。待晚上宿营时,赵子允脱下衣服烘烤,“这才是刚刚开头。”赵子允笑着对刘氏父子说:“最可怕的恐怕还在后面呢!”

第三天过河时,那峰身强力壮的骆驼突失前蹄,不容分说将赵子允从高高的驼峰上扔下,狠狠地摔在湍急的河流中,差点没让冰冷的河水给淹死!原来,骆驼被花岗岩刺破了脚踵,疼痛难忍,才不得不出此“坏招”。驼工父子惊叫着双双去救助,赵子允才从湍急的冰水中爬出,虽然自己惊魂未定,但一看到骆驼脚下鲜血直流,心疼得不得了。他忙着先给骆驼包扎好伤口,然后才下定决心对刘氏父子说:你们看,河越来越深,树木越来越多,骑骆驼还不如步行安全和快,干脆把骆驼放在这儿,咱们徒步吧!

凭多年在西部野外考察的经验,赵子允一直怀疑“魔鬼谷”是狗熊称霸。果然,弃驼步行的第二天下午,赵子允突然发现地上有许许多多呈放射状排列的硕大足迹,和一滩滩冻得硬邦邦的动物粪便。“是狗熊!”赵子允低声警告刘氏父子,“咱们小心点,别惊动了这些家伙。”

号称“山大王”的狗熊,此时虽已进入冬眠,赵子允开玩笑半认真地介绍说:“熊是最蛮不讲理的家伙,见人就扑,它那一巴掌,就能拍碎一头野猪的头骨。这家伙胆儿还忒大,不怕枪炮声,不怕火光,要不是冬眠,我说啥也不敢进来送死。

循着熊的足迹和粪便刚爬上一座黄土山崖,便有难闻的腥臭随风刮来,“找到这家伙的窝了!”赵子允发现在一片枯黄的芦苇的掩映下,有个一米见方的洞口,被一块块褐红色的花岗岩堵住,只留下西瓜大小的一个透气口,透气口四周又结满了长长的冰棱。“这是狗熊的哈气结成的。”赵子允给刘氏父子介绍说:“狗熊这家伙看上去笨头笨脑,其实挺聪明的。瞧!它知道搬石头,挡住自己的家门,以便安稳地睡觉。

离开狗熊冬眠的洞窟,赵子允就进入了充满杀气危机四伏的“动物世界”。次日清晨,赵子允一行刚吃过早饭,准备出发,突然发现附近的山坡上,有一只浑身开满“梅花”的雪豹,正在追逐一只盘羊。雪豹有早晚捕食,中午休眠的习惯。只见那只盘羊慌不择路在前面奔跑,雪豹在后面紧追不舍。盘羊从山崖跳下,摔倒在沟底,雪豹也随着跳下,它身轻如猫,一纵身扑上去,紧咬住盘羊的脖子死死不放,就这样坚持了十几分钟,才慢慢松口。盘羊显然已死,雪豹这才开始剖腹挖心,看得赵子允三人心惊肉跳,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因为虎豹都有护食的习惯,在它进餐时,假如听到什么动静,或者有人打扰了它,它会一改平日不主动攻击人的习惯,毫不犹豫地扑上来。

刚看罢雪豹勇擒“大头羊”(盘羊的俗称),赵子允又目睹了另一幕惨剧。当他们正走在一处山坳时,突然发现前面约50米处的草丛中,有动物在活动。“停!”赵子允轻轻地叫了一声,并用手势示意刘氏父子蹲在地上,不要出声,他自己则拿出高倍望远镜仔细搜索。赵子允清晰地发现有几只红背雪肚的藏狐,在草莽荆丛中跳来跳去。起初,他以为那是藏狐一家在嬉戏玩耍,不料,却听到几声猫一样的惨叫声。再仔细一看,才发现那几只藏狐是正在围追一头弱小的动物。也许是野兔吧?赵子允大步走过去,藏狐们一哄而散,地上留下的一具尸体,竟然是“扫雪”。这就让赵子允纳闷了:“扫雪”和藏狐都属食肉类动物,虽然比狐狸弱小,有点像黄鼠狼,因行走时用尾巴扫去身后足迹而得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狐狸一般是不会与“扫雪”打斗的,更不会也不可能吃得了机敏勇敢的“扫雪”呀?后来,赵子允才得知,藏狐一般情况下的确吃不了“扫雪”,除非是藏狐非常饥饿,或者是这只“扫雪”病了、伤了,才遭遇不测。......”

青藏高原上的那棱格勒峡谷,对不少人来说还相当陌生,但在探险界它却赫赫有名。它几乎能与前苏联的“死亡谷”、美国的“死谷”,以及印尼爪哇岛上的“死亡洞”相提并论,是个名符其实的恐怖之地。当地人说峡谷中有一种食人怪兽,理由是有胆大者或迷路的牧民进入谷中,但大多一去不复返。大雨过后,人们还常常看到谷中大批野生动物抛尸荒野,且尸体旁伴有焦土。种种奇异的现象,使那棱格勒峡谷显得神秘异常,以至多年来成为人们不敢涉足的“死亡地带”。

惊人一幕——猛禽鹫雕惨遭毒手

那棱格勒峡谷地处青藏高原上的昆仑山区。它东起青海布伦台,西至沙山,全长105公里,宽约33公里,海拔3200-4000米。谷地南有昆仑主脊直插云霄,北有祁连雪山阻挡着柴达木盆地。我们首先从省会西宁出发到达格尔木,然后直奔柴达木盆地西缘的布伦台。由此再往西走,就是发源于6000多米高昆仑山上的那棱格勒河河谷。我们要探险的这个峡谷,就在那棱格勒河的中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