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再见理想
2425400000059

第59章 《美术》

焦丽淑走了。

郑晓华凝视着墙上的帕花,心中不由感慨万分。本来这帕花的花芯是雪白的素色,现在嵌上了一朵鲜艳夺目的月季花,更显得端庄妍丽中透出缤纷斑斓的诗情画意。

他痴痴的看了一阵后,叹口气在写字台前坐下,拿出日记本,把当天的事情详细的记录下来。最后,他写到:

这难道就是我又一次的爱情吗?呵,多么的幸福啊!简直恍如置身在梦境中嘛!我深信不疑这次的结局一定是美满幸福的。是的,一定是的。

我相信我们的爱情是长久的,我们欢乐而又冷静,高兴而又理智。我们携手并肩,努力创造出一个理想的神圣之园。它将永恒的留在我们的心灵深处。这个神圣之园里有着无数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这将是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直到我们双双的飞到天堂里去为止。

努力吧晓华,成功属于勤奋者。你是勤奋的,所以你会成功的。为了丽淑对你的爱情,你也应该更加勤奋更加付出,相信老天会让有情人终成眷属的。

写完日记,郑晓华不由微笑起来。他放好本子,走到窗口前,遥望着深秋的夜幕,他张开嘴巴深深地呼吸了几口潮湿的新鲜空气,这才揉着疲倦的眼睛上chuang睡觉。

“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如期在浦江市的美术展览馆开幕。

在展览中,郑晓华的作品一下子展出三幅,这一事情立刻轰动了整个“晶莹溪”。要明白,这可不是什么市级展览,而是全国性的优秀作品在国内各大主要城市巡回展出呢。不仅如此,而且这三幅画还被出版社收入到当年的美术作品集中刊登发表,瞧瞧这多风光、多骄傲、多荣耀!

田慧姑顿时成了人们议论的对象。有人夸她教子有方,有人说她苦尽甜来;也有嫉妒成性的人,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眼睛红红的说郑晓华这个小子只是因为外表长相好,好像一个漂亮的大姑娘,所以碰到了几个******有龙阳之癖的好老师,所以才导致他这么的有出息,谁知道这里面究竟是怎么回事?当然,要是换了他们的儿子也遇到这样的好老师,自然也是大有出息的。至于那里面究竟真的有没有龙阳之癖之类的事,那就眼珠子朝上一翻,只当什么都不知道的不闻不问了。

甚至还有人羡慕鲁真林的,说他前世修来的好福气,所以这世拣到了一个孝顺的好儿子。以前时常见他抬眼落睛地虐待这个不是亲生的儿子。现在这儿子有了工作,不但不记仇,反而还时常买烟买酒孝敬他,可见真正应了这么一句话:有福之人不用愁,一切都在注定中。

“晶莹溪”出了这么一个值得啧啧称赞的小画家,左邻右舍当然是跟着骄傲甚至是引以为豪的。想想吧,这方圆十里——不,也可以说是百里甚至是千里,能有第二个在全国美术展览会上挂着画让人欣赏的画家吗?而且还是这么的年轻,才二十三岁呢!

于是在美展开幕之后,爱凑热闹的左邻右舍都纷纷向身体刚刚恢复了健康的田慧姑要参观券。他们要去看看郑晓华到底画了些什么好图,竟能在全国性的美术展览上一举成名。

面对邻居们的热心捧场,经济条件尽管相当困难,但田慧姑还是借钱买了许多参观券请他们去看美展,去欣赏儿子的画。当然,尽管身体不好,她自己也一定要去看这次让她这位当母亲的值得骄傲和自豪的美展的。

星期日的早晨,郑晓华陪着母亲、带着妹妹鲁瑛华和弟弟鲁宾华一起来到处于市中心的美术展览馆看画。他的后父鲁真林除了香烟老酒麻将牌,对这些文化方面的东西向来是不感兴趣的,所以没一起来。

来到美术馆门口,焦丽淑早已专门等着了。田慧姑虽说身体已经基本恢复了健康,但毕竟是大病初愈的人,看上去气色还是相当不好,黄蜡蜡的脸上没有半点血色。看见她走路一付弱不禁风的模样,焦丽淑赶紧迎上前,先是满脸含笑地叫了一声“妈”,然后像女儿一样亲热地挽着她的手臂,慢吞吞地朝里面走去。鲁瑛华和鲁宾华则又是蹦又是跳的到处乱跑。对他们来说,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高大宽敞和豪华气派的房子,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房子里住的不是人,却是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画儿挂在那里。

焦丽淑把田慧姑带到获奖的画区内,指着几十张大大小小的画儿调皮的说到:“妈,你看看,这其中就有我师兄的三幅画。你老人家眼力好,看看哪三幅是他画的?”

虽然知道儿子画画得很好,但田慧姑却也不知道儿子那三幅图是究竟挂在哪儿让人欣赏并能获得大奖的。平时儿子画的图实在是太多了,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在单位里画的,很少带回家里让她看。说实话,就算是给她看,她也说不出什么名堂,只会说:这个觉得好,那个觉得不好。至于究竟好在哪里或不好在哪里,她很难说出其中的理由,凭的只是直觉而不是理论。

环顾着眼前的几十幅花花绿绿的画,田慧姑也不知该说哪幅好。

琢磨了片刻,她把目光停留在了一幅色彩很奇特的立轴上。这幅画的画芯宽二尺、高三尺,另外加上六下四比例的花绫装裱部分,一共约有两米之长。

她指着这幅基本上只有蓝色色彩的画到:“我也不知道晓华画了哪三幅画,这么多挂着的画里究竟哪幅是他的,只觉得这么多的图中这幅画最有特色。”仔细看看画中的落款,并不是儿子的名字,而是一个名字和图一样独特的人叫“扁舟”。她在肚里轻轻叹息一声:要是儿子的画也能画到这个地步,那么他也可以开始慢慢出人头地了。

这幅立轴名叫《红线盗盒》,题材取之于唐朝袁郊的小说《红线》。

红线是唐朝肃宗年间潞州节度使薛嵩的侍女,因为博览经史,薛嵩让她掌管文案。当时一个名叫田承嗣的节度使镇守魏博。潞州和魏博有几百里的距离,他自视重兵在握,想吞并潞州为自己的地盘。薛嵩知道这件事后担忧得连觉也睡不好。红线知道后就自告奋勇说自己到魏博去一趟,并和薛嵩约定深夜一更天离开潞州,清晨五更就可以回来复命。她并要薛嵩事先准备一匹千里马和一名将官做使者,等自己回来后给田承嗣送东西去。薛嵩将信将疑,心想一个小女子,几百里的路程怎么可能这么短的时间就走个来回?

红线走了后,薛嵩就在厅里掌灯看书等她。到了五更天,红线果然回来了,还盗来了田承嗣平时从不离身的金盒子。薛嵩又惊又喜,连忙叫使者赶紧把金盒子给田承嗣送去。

田承嗣见到金盒大吃一惊,这才明白潞州深藏着本事高强的能人,拿取自己的首级易如反掌,于是就打消了吞并潞州的野心。红线为此保护了潞州百姓的平安,从而受到了人们的崇敬。

画面上表现的是月高天黑的夜景。除了左上角一轮皎洁的月光用淡淡的藤黄来表示、以及天上衬托明月的云彩是宣纸的本白色外,其他诸如远处隐约可见的峰峦、近景的竹林,中间的人物和湖水都是用花青一种颜色或淡或浓、或深或浅来肆意渲染点缀而成。

在绝大多数的画家笔下,红线是一位手持宝剑、飞檐走壁、面目姣好的女侠。而且用的国画颜色都很跳眼,往往是黑瓦、黄墙和绿树来搭配她红色的衣服作为相互映衬,来烘托轻功了得的她的豪迈气概。

但在这幅图中出现的红线,却被独具匠心画成了一个不见容貌和衣着、只有月光笼罩下飘逸清丽的阴影。在图中,作者并没有用细致的笔触去表现红线她那英姿飒爽的丰采,仅仅用一个月下女性的黑影和裙带随风而舞、闪动在湖面的荷叶上蜻蜓点水般的飞奔疾走来表现她跋山涉水和有着非凡轻功的瞬间。

在整幅画中,天上的月亮淡淡的,白色的云彩由月亮的中心处开始被花青色由淡渐深的逐渐铺开。那些云彩并不是停留在天上、仿佛和万籁俱寂的天地同时睡着而显得懒洋洋的模样,而是被作者用跳动的线条赋予了生命的活力,看上去有一种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

在这月静云动之夜的下面,一个衣袂飘动的黑影踏着高低不一、大小不等的荷叶飞奔在碧波粼粼的湖面上。借着月色,可以看到黑影的手中托着一只金圆盒,整只金盒也是用花青色画就。但作者在这金盒的顶端用藤黄画了一个极小的椭圆点,并展开几道淡淡的长短线,以示金盒在月光下的反射,充分点出了“盗盒”的主题。

由整个花青组成的冷色画面中,只有上面一轮淡淡的月亮、下面一只金盒的黄色反射点缀,冷暖色差相当醒目,可见作者的构思独辟蹊径。

“妈,你好眼光,这幅画就是我师兄画的啊!”焦丽淑咯咯地笑了起来,脸上充满了自豪和骄傲。那满脸的笑容就像一朵盛开的牡丹花,既漂亮又妩媚,好像郑晓华是她的亲哥哥而不是田慧姑的儿子。

“是吗?”田慧姑先是吃了一惊,随即她那印着病容的脸上也立刻露出抑制不住的欢笑来。她扬了一下眉毛,转脸看着站在自己身后的儿子不解地问道,“晓华,你怎么变成‘扁舟’了?改姓换名,连老祖宗都不要了?”

“哪里啊!”郑晓华呵呵一笑。

“妈,你听我说。”焦丽淑赶紧解释道,“这是他给自己取的画名,并没有真正的改姓换名,艺人嘛,都有一个艺名的。我师兄只是不想让人家知道他的真姓实名而来打搅他罢了,没别的意思。”

田慧姑这才露出欣慰的笑容,称赞儿子这种不图虚荣的好品行。并叮嘱他说:“晓华,上游是没有止境的。就像逆水行船,行则进,不进则退。所以要穷千里目,还得更上一层楼。你要继续努力啊!”

听了田慧姑对郑晓华这番叮嘱,旁边的焦丽淑心里不由一动。她万没想到田慧姑会说出这番有哲理的话。难怪师兄是那么的彬彬有礼和知书达理,这和他母亲的长期教育是分不开的。她暗中敬佩她的教子之方,心想以后能有这样一位贤德的长辈做自己的婆婆,那真是美到天衣无缝的程度了。

接着,她又把田慧姑领到另外两幅画的前面,让她欣赏郑晓华的得意之作。

郑晓华另外两幅工笔仕女画分别是杨太真的《贵妃醉酒》和《红楼梦》里史湘云的《醉卧芍药》图。

在《贵妃醉酒》中,郑晓华打乱了历史中的故事顺序并改动了故事情节。他在画面上画了三个人:唐玄宗李隆基、杨贵妃和安禄山。并根据情节的需要使用了大红大绿、色泽鲜艳的重彩。画面中的三个人都在喝酒,只是神态各异。李隆基看上去酒没喝多,一付君临天下很清醒的模样。大红脸的安禄山则似醉非醉,略略低着头歪着脸,贪婪的目光悄悄投向一边而坐的杨太真,表示他对杨太真暗中的爱恋。

而倚坐在李隆基旁边的杨贵妃则是一付娇慵的模样。郑晓华使用了经典的“曹衣出水”之法,用流畅贴身的线条勾勒出杨贵妃窈窕的身段和服饰。她鬓戴一朵金花,身上穿着一袭淡蓝色的华丽夏衫,胸前一块红肚兜掩着大半截的丰满胸脯,稍稍露出一段雪白的乳肉和一条深深的****。她一手半掩樱唇,一手拿着酒杯,虽然看上去已经醉姿酡颜、似乎不胜酒力,但同时却又眯缝着一对含情脉脉的明眸,略略仰起她那能让百花都羞得凋谢的俏丽脸庞,背着李隆基在朝旁边的安禄山微微浅笑,一付若无旁人、怡然自得的妩媚神态。尤其是杨太真那对微睁顾盼的眼睛画的特别传神,到了一种活灵活现、甚至能呼之欲出的地步。

这意味着什么呢?是酒醉人?还是人醉酒?抑或是人醉人?也许,作者的用意是拿杨太真和安禄山的偷情****来嘲讽当时唐朝宫廷内部生活的糜烂腐败吧。总之,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就由看画的人去评论了。

295

而在《醉卧芍药》中,郑晓华则把史湘云喝醉酒后卧在花丛中那憨厚可爱的特点表现了出来。在《红楼梦》所有的姑娘中,他最喜欢的就是史湘云,所以特地把她画出来表示自己对她个性的喜爱。

在这幅画中,郑晓华不但充分运用了色彩对比,而且作了大胆的设想。所有的花儿他都用淡彩画得很模糊,并用缭绕的霭烟晨雾穿插其间来做点染,使之画面产生一种朦胧的清新之感。郑晓华在史湘云的服饰和体态上着墨不多,重点放在了脸部表情和颜色的体现上。花丛中的史湘云虽然因醉而寐,但梦中的她依然是嘴角上翘、眉尖下弯,一付笑容可掬的调皮模样。也因为喝了酒,她细腻嫩白的脸颊上透出一抹淡淡的绯红,两只浅浅的酒窝似有似无,看上去委实惹人喜爱。

这样的构思和画法其实并不奇,奇的是画面上有几只色彩特别艳丽的彩蝶翩翩飞舞在史湘云的身边,其中一只较大的蛾蝶甚至停在了史湘云的鬓角上,它一只素绿色的大翅膀恰到好处地靠近着史湘云的绯腮,于是让人啧啧称赞这浅红淡绿相映成趣的结合实属是画龙点睛之笔。

在这三幅画中,郑晓华用不同的色彩和手法,表现出他对国画不同的风格追求以及对艺术新领域的大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