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识味广州(边走边画系列)
2413700000001

第1章 春 来

花街夜开

“李丽丽小旁友,李丽丽小旁友,你妈妈在港播站等你。”

阿辉知道自己嘴角上的笑容,已被身旁也正在微笑的路人察觉。他对于这位路人所产生的微妙同感萌生快意。或许也要感谢这段以半普通话半粤语的滑稽语调,从街上的广播中所念出的寻人启事。

农历年二十八的花街,可能会碰上一些熟人或不算很熟的人,阿辉是这样认为。每一年的花街入口处,都架起一座牌楼式的花灯,人们可以透过前面的人手持着的相机屏幕,看到他们正为镜头前的人拍照,而拍摄的背景正是那座牌楼式的花灯。如此一来,花街入口处就形成一种跟新年能相对贴切的热闹。这种人挤人的热闹,通常会被年长者说成遇到火灾就逃不掉的消极说法,而阿辉从没有想过要逃走,他只希望独自一人,散散心。

嘈闹的花街,有一些中年妇女,拿着一束高举过头的剑兰在浪奔浪流的人潮中摇曳。她们不会像年轻的男女般用塑料做的锤子、长颈鹿头、狼牙棒互相殴打出哔哔扑扑的声效取乐。她们也不会留意在人行道上,那些穿着如万圣节抑或圣诞节服饰的年轻人,不停叫喊,手中闪烁着荧光要向路人兜售的是什么。她们只会小心翼翼慢慢走,剑兰突然一歪,就如潜水艇一样摄入人潮。

假设妇女和青年们把手上物件对换,将会有一种无厘头效果,虽然这种假设不存在,但他相信,如果把这种假设告诉任何一个同样有如此想法的路人,他们必将会在此长谈至深夜,他甚至可能会将这失业半年起起伏伏的无厘头状态与这个陌生人倾诉。至此,没有路人要与阿辉交谈心事,他们都只是缓缓簇拥着前进。

谁要站在路中央,如遇上多年没有见的朋友一样,驻足思考应该好好谈些什么时,后来的拿着五代同堂、风信子、喜洋洋风车以及单手高举摄录机录影现场的路人,都会把不知从何说起的话题推倒。

许多人热衷在花街拍摄当下,或许拍摄的过程也属于散心的部分,过程才是重要的。阿辉突然对自己有这样的想法感到意外,并相信随着对花街内走动的人的观察和胡思乱想,心情将会轻松起来。的确,这种想法很快得到证实,人影晃动下的蟹爪菊、火焰凤梨、大蕙兰花,有心人正在与花档老板询价,阿辉喜欢看到这样的情景,它呈现着生机。抬头看到的大概只有五度的天空,广州那份湿冷,就有渗透入髓的意思,眼前洋溢着流动的暖色调,他感到安慰。

身旁走过一对夫妇,留了胡子的丈夫还是被阿辉认出,是耀文,曾经蛮熟的中学同学,后来不知怎么就疏远了。阿辉看了一眼,没有相认,想像拿剑兰的妇人那样,不知不觉地扮潜水艇遁走。他不能预计,随后耀文掏出手机与他交换电话号码的情形,是耀文把他认出了。

两人的对话从各自职业开始,阿辉望了耀文身边抱着女儿的妻子一眼,便把失业前在外贸公司做市场专员的经历告诉了耀文,耀文没有丝毫怀疑并交换了自己的工作情况。

对谈甚欢时,冷不防话题就静了下来。两人不敢对望,而是周围顾盼。他们想找到一个恰当的话题接下去。这种安静不会超过五秒,当中的思考填充着欲言又止。以致耀文要把阿辉曾是高中班长的身份告知他妻子,以保证上一段对话顺利衔接。当中加插了一件轶事,关于当年他们曾经一起在花街租了一个小摊档,并到一德路批发些趣味玩意儿在花街上售卖。其中提及到一个共同摆摊的吴姓同学,一致认为他是个gay。或许正是以某人为话题的共识,让阿辉放轻了戒备,他估计自己在越扯越远的话题上,不需要再提及他失业的事。

借助这种渐渐转缓的心情,他想再多聊几句。此时,耀文却告诉女儿向他挥手再见,阿辉看着他女儿水灵活现的眼睛一眨一眨,产生一种想法:如果可以,真想与耀文站在这里聊到天亮。同时,他又觉得如果自己有个女儿该多好。

一阵水仙味道绕过,阿辉突然想到有一张水仙花的邮票,是祖母留给他的。把贴在信封一角的邮票放进装着温水的玻璃杯,让邮票慢慢脱落,然后用镊子轻轻夹起。他可以陪同自己四个月后将会出生的女儿,在她童年时,以集邮这种游戏度过一些快乐的下午。

在这个想法出现之前,阿辉已决定离开花街,并到附近的糖水店吃一碗冰糖雪耳鸡蛋,借此平复因在半小时前接到那个不期而遇的电话的心情。仅仅五分钟的对话,他获得了新的工作。虽然过年后才去上班,这依然令人感动,这也是多年后他才发现的感动。这种感动包含着许多秘而不宣的小事情,如阿辉以约会朋友谈新工作内容为由,让妻子和家人完全相信,他不可能独自一人在花街里闲逛,胡思乱想,甚至一个人吃糖水散心,待雪耳糖水化作未曾散去的水仙味,他才想起要回家。

他再次感到一股欣慰的暖流涌上心头,自言自语地说,又是新的一年了,这真叫人想落泪。

濑粉夜宵

“又来帮你女朋友买濑粉啊?”老板娘都已经认得这个老熟客。“是啊。”阿威答道。

阿威最近跟咏珊好上了。

阿威喜欢坚持主见的女生,咏珊就是这样的女生。上夜班的她总是喜欢吃这家的濑粉。据说是因为,这家店卖的濑粉还能吃到她童年时吃到的味道。于是咏珊便叫阿威待她下班时,顺便打包一碗濑粉给她。其实,阿威对濑粉不是很熟悉,而且曾经与所谓的烧鹅濑混淆。他每次跟咏珊经过有烧鹅濑的地方,都会问她想吃濑粉吗?结果得来的是一堆微言。“这种像桂林米粉一样的不是真正的濑粉,濑粉是一种以用稻米打磨之后的粘米粉拌和热水而制成的长粉条……”

这些话听多了,阿威也自然变成懂得吃濑粉的专家。

“我们家的濑粉,是真的‘濑’出来的。”老板娘每次都会重复跟客人说起。阿威在咏珊的教化下,当然相信老板娘说的话,也明白那些复杂的工序,就像是一种以慢打快的坚持之道,如把米粉团放入架在沸水大锅上的濑粉木槽中挤压,从木孔中就“濑”出又长又韧又爽又滑的粉条,而不是街头随便拿米浆混银针粉等货色能随便顶替的。还有,口感味觉这种东西最影响记忆了。头菜粒、葱花、花生都不能少,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画龙点睛的猪油渣。阿威知道咏珊是个念旧的人,没有猪油渣吊味,她的童年估计也不能召唤回来。

虽然阿威知道坚持己见是好,但他还是怀疑女生总是善变的,口头说一套坚持,心里还是想来点新意。“不知道我女友每天吃濑粉会不会厌倦?”阿威问道。“那你今晚可以买水菱角和鱼皮饺给她试试啊。”老板娘回应。阿威拿不定主意,但后来还是想给咏珊来个惊喜,便打包了一碗水菱角加鱼皮饺。

“又来帮你女朋友买濑粉啊?”某夜,老板娘问道。“不用了,来一碗濑粉在这里吃吧。”阿威说道。“今晚不用帮你女朋友买吗?”“哎,好端端的买濑粉就好了,为什么要有水菱角这种花哨的东西存在呢?宵夜或许可以有很多选择,感情还是专一点好吧。”

以肠为王

阿熙的同事大多是外省人,某天他被问到几个需要周折数番才能回答的问题。譬如粉肠是什么,便是其中一条问题。阿熙也很好奇他的同事是从哪里听来这个词,要回答的话究竟是从那个粤语俚语中骂人浑蛋的意思说起,还是解释其本意,猪胃部连接小肠的一段位置为粉肠好呢?犹豫片刻,他还是从小肠这种无伤大雅的角度切入好了,尽管异地文化交流,最先学到的都是一些地道的脏话。

猪肠粉和肠粉有什么区别?明明是两种食品,要解释起来真的是长篇大论,只是他们很不幸地在名字上有两个字重复了,若要再从名字上区分,或者珍珠肠与拉肠已经是不能解释中的解释。至于两种都由米浆制成,而一种是肉或酱盖面的卷粉,一种是肉和粉混合的食品,真的要解释,还是亲自吃过好了。

同事们似乎还没有搞清楚猪肠粉与拉肠的关系,也弄不懂粉肠恰如其分的用法,他们都提出了一个终极问题,哪家的拉肠最好吃?凡是各种最好吃之类的问题,确实没有一个能落实的答案,若真的要选稳妥且没有风险的,应该首选银记。

同事们正兴高采烈地想叫银记的外卖时,阿熙则强烈地打断了他们的要求。要知道,拉肠是只能堂吃的。那热气腾腾滑滑溜溜的肠粉,一定是要配上没有用糖一起煮且够咸的致美斋豉油(酱油),淋上鲜香的花生熟油,当即吃下才最恰当。各种加入如牛肉、猪肉、鸳鸯、鲜虾、香菇、葱花虾米或窝蛋的内心酝酿,过期不候的现场口感,看着用筷子把吹弹欲破的透白嫩嫩表皮掀开,烫口也要赶紧趁热吃下,只为满足一点点贪心的快感。至于还要分辨炸面酿在肠粉里被称作“炸鬼肠”还是“炸两”的广州或香港叫法,当然是要趁那炸面还半带脆感之时,边吃边说才能说得清。还有他曾经在其他店吃过厚如粉皮的肠粉,或尝过粉肠肠粉的鲜有经验,或是儿时的拉肠加猪油加葱花的独到风味,以及用肉碎混炒香芝麻作馅做的肠粉等等吃肠粉的心得与心情,岂能打包回来。

多说无谓,阿熙决定晚上就要带他的同事们吃一次银记,肠粉还是现吃的好。

伊人好面

你还记得,那时晚上你最喜欢吃方便面吗?阿思笑着跟老陈说起初认识时的趣事。是啊,还要一次煮两个面,加鸡蛋和香肠。怪不得你这么肥啊。虽然阿思口中说着的这个肥人,从网友变成了老公,中间经历了许多事情似乎都忘记了,就吃方便面这件事还是记在心里。

老陈一直都爱吃方便面,只是时下各种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出于对身体负责,也只能少吃了。某日,老陈一身的方便面瘾骤起,想想那些防腐剂添加剂,不禁打了个寒战。阿思见他说起方便面就坐立不安,于是便还他心愿,好好地吃一顿“方便面”,把他带到坚记。

若说吃一碗方便面,老陈总是不肯与人分享的,而在坚记点一碟牛腩炸酱捞伊面,其分量已足够阿思与老陈两人共享。一碟伊面两人吃下来,增添的还有筷子碰筷子的情趣。楼顶上的风扇转啊转,店内简朴的装修,以及那些身穿白衣,双手戴上蓝色袖套的服务员,还有用撕纸票的下单方式,阿思就知道这里就是老陈的最爱,他是个念旧的人。阿思还偷偷地点了一碗净云吞,这碗云吞也是老陈的心水(偏爱)。

老陈也说不清这种炸了再煮的面食,能否充当起方便面的始祖,不过关于伊面的典故,他每次和阿思来这里吃伊面的时候都会提起。我知道你又要说那个福建来的伊秉绶在广州当知府时发明了这种伊府面了,伊秉绶这种超级难念的名字,真为难他母亲能想出来。阿思打断老陈正要开口说的话,伊面还是趁热吃吧。老陈边哈哈地笑,边五滋六味地吃起来。

半肥瘦的五香牛腩,够软够肥,且不粘牙,总是让他吃得很开心,还有那拌面的炸酱,爆香了肥肉粒的酸酸辣辣秘制酱汁,是城中甚少能吃到的好味了。当然最好的还是韧韧有嚼头,不糊不粘,面身够滑够弹的伊面,还有面上的几条淡黄色的韭黄点缀。阿思每次都会劝吁老陈少喝点拌面的汤,因为大多面家里的汤都是味精水。只是老陈总会一再强调,那是由大地鱼、猪骨和虾皮熬出来的清汤,喝了不会口渴。

虽然不是酒席上的龙虾烩伊面,或寿宴上的蟹肉伊面,或用老鸡火腿高汤烹制的干烧伊面,就算没有高档食材,就是简简单单的一碟捞伊面,老陈已吃得相当满足,大大解了他想吃方便面的瘾。想起下月便是阿思的生日,他决定来这里买一份大伊面给她当做生日礼物。

婆婆面店

在人人乱用不新鲜猪肉,加硼砂做腌料的时势下,阿婆在用手一颗一颗地包着云吞的过程中,似乎都忘却了这些。阿婆没有包出又有大虾又有冬菇,如乒乓球大小的转基因云吞;而她家的蛋面也不强调如泡了碱水的橡皮筋一样弹牙爽口。

煮一碗正宗的云吞面绝对是要讲究的,它需要符合应有的质感。汤底认真地用大地鱼、虾皮和猪骨去熬,水烧开,放下一撮面,数秒过后,长长筷子搅匀夹起,掠过冷河,捞上熟油,预先煮熟的云吞置底,撒上碎碎韭黄,一勺鲜汤热辣盖面,放在细碗中,诚意奉上。阿婆总是自豪地说,我做云吞面四十多年了。

从上下九转进文昌北路,经过两旁的古玩店,看到一家小店门前升起冉冉热气,传来老火汤的鲜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慢慢地包着云吞,抬头便可看到店门上写着恒记面店四个红字。恒记面店也叫婆婆面店,老婆婆经营了数十年的云吞面。一口一个的鲜肉云吞,自家制作的精制蛋面,配搭着浓郁的大地鱼猪骨汤,皆由这间婆婆面店出品。

在这里,吃云吞面才回归到最初的讲究。先用左手握着勺子,略略倒上淡红色的浙醋,以便沾点助消化,右手筷子稍动几下,就会把小碗里的面吃走一半,再慢慢吃云吞,再饮热汤,吃不饱再吃。如此食法,原来是需要保持面身的爽口缘故,小碗装着适量的汤,面在云吞之上是避免面条给泡软。这正是广东话的俗语常说的“食嘢食味道”(吃东西追求的更重要是味道),贵精不贵多。

婆婆面店店面不大,店内摆设也有若干年月,很多街坊仍然长期光顾,甚至有特地驾车前来的,一家大小,来吃上这碗充满街坊情意的婆婆面。在店中,吃云吞面也好,牛腩面也好,炸酱面都好,街坊们似乎都吃得相当安乐。毕竟人人都说,现在大多的云吞面皆不如前,说到底,今年那些新的云吞面连锁店,即便打着鲜虾云吞银丝蛋面的招牌,配以古旧陈设,也来不及昔日街坊口中“细蓉走青”的亲切(旧时人们把小碗的云吞面不要葱花称作“细蓉走青”)。气候、用料、汤水与最重要的街坊情意早已不再,寻回旧味又谈何容易。

在婆婆面店内,人情未变,用心未变,连包云吞的力度都练就了数十年。看着婆婆的笑容,还有身旁那些老街坊,你们都是从昔日来。世界日变夜变,越是忙忙忙,劳碌未减,越是渴望能忙里偷闲,来此吃上一碗云吞面。看见婆婆依然包着云吞,一进店内,有事无事且都应搁置高挂,懒得去理,眼前这碗云吞面岂能吃得不安乐。即便看到陌生的食客,年少或年长,学生或情侣,流传耳间的仍然是听来熟悉的你我家常,这岂是随便一家云吞连锁店可以媲美的。

一切合情合理,有心就好。

纯真牛杂

阿婆手上的剪刀“嚓嚓嚓嚓”的爽快地把锅里的牛肺牛肚剪成碎状,看上去就是一种很精神爽利的手势,随后当然是有一轮口福。

六点下班,杰仔被显示器严重辐射了一天,头脑都有点浑浑噩噩,但最浑噩的还是每天从事的工作——幼儿动画制作。他对时下孩童所看的动画片已经不抱期望,基本上没有一部动画片能有足够的纯真,所有情节不是打打打,就是斗斗斗。且不说为效率起见,都要往日本欧美动画抄抄抄,这都是公司的安排。最不可忍受的是市场报告分析,声称现在的孩童就是喜欢看这样的情节。至于造型细节,那只是原画师、动画师留在心中的净土,与玩具销售及公司盈利无关,更不会白纸黑字说明,与孩子内心的单纯审美有关。

据说大人世界的审美跟幼儿的审美差异甚大,杰仔执意不能相信,边跳边动的俗套色块配合出不靠谱造型就能有益孩童的身心。各种童真都被套上层层污染,看的用的玩的学的都纷繁复杂,动画片究竟与什么有关,只能摊摊手说,与生计有关,天使与恶魔在杰仔耳边如是说。要中断如此问题是何等复杂,杰仔决定不能多想,先去吃一碗牛杂。

嚓嚓嚓嚓,萝卜面筋,杂杂分身。阿婆搅混着牛香扑鼻的浓汤,用夹子伸进锅内夹起剪碎的牛杂。多些牛肺,多些软骨,杰仔此刻只知道肺最爽骨最脆。至于食品加工的问题,那是新闻爆料的事,与当下吃这档子牛杂无关,各种负面新闻也只能选择性关心,同时他坚信的是,经营多年的阿婆的良心。吃一串简单的牛杂真不想与生死有关,只不过求个口福攸关。看到身旁几个穿着校服的小学生,加辣酱加甜酱,熙熙攘攘地吃过一串一串大肠一串草肚,杰仔真想问他们现在喜欢看什么动画片。又见到跟旁一个姣好白领女生,站着吃完一碗滴滴汤汁的入味萝卜,他更想冲过去问她小时候最喜欢看什么动画。

杰仔没有出格搭讪,只是谨慎猜测,米奇包包携于臂弯的女生是否爱看米老鼠。转念间他记起童年时看的阿凡提、黑猫警长、星仔走天涯等卡通片,都一一呈现,五味杂陈,如加入茴香、花椒、八角、桂皮、陈皮、沙姜、豆蔻,碎杂,混杂,且复杂。卤香汤底内煮来剪去,牛杂不复杂,三岁还是三十岁,简单就开心。

当晚,杰仔给未来的自己写了一封信,就算要挥别远去的后青春,也希望能独立做一部真心适合儿童观看的动画,中间的情节一定要有吃牛杂与红领巾,还要兼备一口把萝卜咬得汁液横飞的纯真。

适时煎饺

阿蛋相信每个人都总会遇上这样的时刻,难得自己手头上的紧张事好不容易在各种惊魂未定心慌手震后,能顺利完工,想找谁谁谈心,要找谁谁晚餐,短信发了一条两条,电话拨去三通四响,得到的回应不是加班,就是暂时无人接听。整个世界的时间就像错了位一样,阴差遇上阳错,友人们皆纷纷蒸发。不合适的时候碰不上合适的事,仅有的自由也掩盖不住倾泻下来的刹那孤独。

为填补心理间隙,就算不能化解内心涌涌悲愤,也需要寻找能安慰自己的幸福食欲。一个人的晚餐,既不能点上三四个小炒,和闺蜜好友吵吵闹闹地吃个饱;也不想点数件冷冰冰寿司,塞下几口饭团,饮碗面豉汤来解决;更不想一个人包场迷你卡拉ok房,一个人吃自助餐,并同场加演一个人的气尽高歌。明明想开心一番,却无故装忧郁,真是不合时宜的神经事。

阿蛋突然想起,那个自己稍微觉得有好感的男生,那个约会出游的两日一夜,竟然可以,用大半晚的急促呼吸,砰砰心跳,没事找事聊天聊得困死人的情节,来铺排出下半夜的同床异梦。这种明明是热锅上的蚂蚁,却由它自动化放凉放软的错误安排,绝对不可以发生在吃煎饺的情况之上,特别是刚从热锅上新鲜煎出来的脆皮煎饺。阿蛋认为合适的时间只能做合适的事,就算现在的心情有怎样的不对,越往苦大仇深的孤独去想,就是越不尊重自己的心。她决定,此刻不可再与众同乐,不想那个男生,只与煎饺独乐,她到了八珍。

加入猪油一起生煎,在铁锅里被热浪包围的饺子都被煎得鼓鼓胀胀。筷子夹起的瞬间,热气香气环绕着一排饺子兄弟,一口咬下,焦黄香脆,烫得口水与饺子里的油都流了出来。不小心不正确的食法,只因要收敛阿蛋还有几分游离的心,手机中的短信应该是没有人会回了,干脆一片心去吃饺子好了。

她叫了一碗胡椒猪红汤(猪血汤)配套。阿蛋常与朋友说煎饺与猪红汤就是这店的标准套餐,这晚她身旁虽然没有对象给她老话重提,但是标配套餐就像是救心良药一样,固然是要一起上。今晚,她觉得可以放心吃,使劲地吃,她已不需介意因为吃过新鲜韭菜与猪肉之后,各种近距离的谈话不便,更不会有亲密的尴尬。就算当八个煎饺吃完已经觉得很饱,但仍内疚不把余下的几只煎饺吃光,有违背天地良心。再想到定时不定时的节食减肥,不过是自欺欺人,顾虑太多,不如吃饱再说。反正时间不急,坐着慢慢吃,看左边的情侣,看右边的学生,你们真好,我也很好。

随身包包震了几声,拿出手机一看,是那个男生发来短信,说不如出来喝一杯聊天?又是迟来的回应,错位的心情。吃得饱饱,带着一口韭菜味的阿蛋,心意早定,要回家看美剧,随手回了一条,今晚要加班,改天吧。

少数派拉肠

若不是在外地吃到那些糊糊混混粘成一团的粉,林格也不会刻意想要找我去吃拉肠,毕竟拉肠是一种太普通的食物。林格不想评论,只想去吃。

陈姨张开双手操控着直径一米多的圆形扁平窝篮,麦藤编织的窝篮早已轻轻扫上一底的油香的亮泽。浓白米浆倒入窝篮,像呼拉圈落地时最后几圈不甘心地左右倾斜摇晃。米浆沿着分明的编织条理四散滑开。不守秩序的白线弧形在窝篮边缘交错,如围巾的白色勾花。

不须片刻,陈姨已将花边摊匀,满铺成一层圆形不规则的白纱。一只鲜鸡蛋空降而落,趁那轻微震颤的势能还在延续,陈姨已用细长枝条用绘画般架势把鸡蛋划向各方,再将窝篮推进呼着热气的长方形大口蒸炉之中。薄薄一层蒸得发烫的圆形白纱,面上鼓起的小气泡一出蒸炉,堪比天冷睡醒时被突然掀开被子,立即瑟缩得低下头,以90%的透明度贴在窝篮的编织纹理上,面上凝绕起层层白烟。切切切,几下手势,陈姨便用两片长型肠粉刀把鸡蛋肠粉切好几层,次序卷起,一铲一滑落在瓷碟之中。倒入的酱油随着肠粉表面的熟油滑溜游走,自以为更聪明比热气跑得还快,它们都迫不及待地想成为食客们的口福。

我心中默念着以上文字,以加油添醋的方式过分夸张地描述了窝篮拉肠的制作过程,事实上,林格在一旁看到的情形相对简单。他只喜欢静静观察陈姨制作拉肠时,食材成为食物变化过程的本身。我默念这段文字画面渐现的时间,要比制作拉肠过程的时间还要长得多。我在想象中把渐现的画面按准确的运动时间放慢,实际上这正是像爱情动作片一样不合情理的夸张,我会笼统理解为对有要求的“食色性也”的往复留恋。林格的观察,是不含任何想法添加的放空状态,看着新鲜出炉的肠粉端至面前,便大口吃下。这样的观察将不至于干扰了林格对于肠粉的本来印象,既没有新奇的噱头,缺乏慢动作放大,亦不需要哗众取宠的形容词,吃在口中只求有微妙的差异,甚至觉得味道不错,这已经足够。

大部分人时时追求的,甚至是过分追求对于微妙差异的独到之处,包括吃一碟肠粉也必须加入各种比较各种定语。有人执意觉得宝华路的新联拉肠是广州最美味的拉肠;也有人坚持认为窝篮拉肠的制作才是秉承传统;还有人执著于东川路穗银的拉肠源自银记拉肠的正统出品;甚至我也不能免俗地借一碟拉肠来自抬身价,偷偷把越秀南祥胜美食的拉肠列入私存的好吃名单,只肯告知好友。粉皮厚薄或平皱;豉油够咸或太甜;放葱花或放韭黄;鸳鸯肠内与猪肉搭配的应该是猪肝还是牛肉,时时刻刻的评论,都会招来无尽的比较。

想到这么多,我那碟鸳鸯肠还没有吃完,林格已经意犹未尽地又点来一碟牛肉肠加蛋。只看到身旁左边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正低头开餐,右边三个穿着校服的男生也严阵以待着几碟拉肠的新鲜出炉。林格突然冒出一句,他们吃的也不过是一顿普通的早餐,只是随时来吃都会让人觉得便利放心。或许,在想不到吃什么的时候,某种味道仍然觉得可靠。没有大众食评竞逐的五星级矜贵,保存心底的少数派评价可能才是实在安慰。

及第打救

正所谓可以死不可以病,有时候工作忙起来,也不敢生病。熬过一月下来频频加班的文婷,准备五一假期好好休息一下,却突然发起烧来。

一个人要是病起来,情商就变得特别低,越是没有胃口吃点什么,越是想在仅有的选择里面找到最称心如意的方案,譬如吃粥。最近新闻爆出砂锅粥里面的调味添加剂会导致肾衰竭或得癌症,这些过分吓人的新闻虽然屡见不鲜,但也逼得发烧中的文婷紧张起来。那最保险的选择还是去家附近的伍湛记吃粥好了。

文婷儿时并不太喜欢吃粥,到现在每周总要吃一顿粥才安心,都已成习惯。加上病在头上,吃什么粥才是关键。春夏交界的这个季节,即便是很喜欢吃妈妈煮的腊鸭头菜干粥的她,也觉得时候未到。皮蛋瘦肉粥,这种普普遍遍随时可吃的常见早餐,又欠缺了点点新意。至于柴鱼花生粥,虽然淡口而带鲜,只是这年头能吃到好味道的又甚难,除了家里煮的能颇为对口。至于艇仔粥,自从最近在某家店内,艇仔粥里吃到的炸花生有异味之后,心里总是耿耿于怀。还有在番禺吃过的菜心粒咸蛋粥,咸蛋降火,菜心粒清淡,当然是一流。还有在德政路的咸猪骨粥更是宵夜时分才有的产品。还有不加味精的顺德水蛇粥当然是她的最爱,只是店铺离家甚远。文婷心中数了一大堆,各种可能从脑中闪过,又各种地消褪。

想了这么多,走到伍湛记,还是别无它选,唯独点下及第粥一碗。沿着边缘一圈舀起一勺热辣辣的粥,边吹边吃。想到那些猪腰、猪肝、猪粉肠与肉片放在粥底新鲜滚熟,上面洒上新鲜生葱花,闻起来已有很浓的粥香,再略略洒几许胡椒粉吊味,粥中的吃料又足够丰富,吃下去够稠够绵的及第粥,温温顺顺地保养着操劳过度的身体,十分安心。看到旁边放着炸得金黄,又甜又咸的德昌咸煎饼,文婷也难免吞吞口水。若是图个一时之快,让香脆松软的咸煎饼把自己弄得更病入膏肓岂不得不偿失?

正吃得浑身发暖,冒出微汗的文婷,觉得烧也消减了若许,就算是武断地认为是这碗又暖又滑的及第粥带来的心理安慰,其实也未为过。她拿出手机,拨了一个电话回家:“妈,买一罐顺德大良牛乳,我明天想吃腐竹牛乳白粥,很久没有吃过了。”

斋戒未忘

医生告诉阿辉,他因食用过量禽类,患了食道迷路神经过敏症,不能再吃禽类,如鸡鸭鹅,鹧鸪鹌鹑禾花雀,鸵鸟鸸鹋猫头鹰都不可以吃。医生最后列举的三种大型非常见食用禽类,品性粗犷而稀罕,阿辉自然不会吃,中间列举的三种难辨大小的小型禽类,也提不起阿辉的兴趣,无论白切盐焗卤水手撕红烧生炆,都是肢干分明,不想吃。

至于鸡鸭鹅,阿辉独喜吃鸡而已,鸭和鹅都不太中意。医生补充了一句,烧乳鸽是绝对不能吃。这句补充像点中了他的死穴。那天起,从小不吃其他肉类的阿辉决定吃素。同时,他想起电影《东邪西毒》里面有一句独白,当你不可以再拥有的时候,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让自己不要忘记。

阿辉今天的午餐是杂菌饭。杂菌饭三个字在打印出来的餐单上是没有配图描述其味道的。可以想到,快餐中所谓的杂菌饭,一定是鸡比菇炒茶树菇,味道一定是寡得要命。身旁的同事说要点一个木耳滑鸡饭,另一个同事点的是油鸡拼切鸡饭。阿辉想,这两人怎么可以点了他最喜欢吃的两种快餐,如果这世界有一种不能宽恕的后悔,随后的心情绝对可以算一种。阿辉在同事再次跟他确认是否要点杂菌饭后,他仍然坚持决定,今天只能吃斋。

在等待快餐送来的时间,阿辉后悔了。他相信自己可以预见,放在面前的白色泡沫餐盒,会随时因为盒耳断开而毫无仪态地让整个午餐的档次大大降低,似随便扔来的风中凌乱,随便几片菇凑合着一大堆半凉不热的白饭,便成为当天的午餐。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让自己不要忘记。这句话,在阿辉的耳边回响,他干脆当经文一样默默念了起来,不要忘记,不要忘记。

很多年过去,阿辉已经习惯吃素。他要感激某年中午吃的一盒快餐,是用类似汉代漆器般的朱红色与素黑色便当盒包装的,让这个快餐真的像外来语所说的便当那样,而不是快餐一样廉价,从名字的底气里提升了档次。那是一盒汁水充分的杂菌饭,镬气十足,有烧香的鸡比菇、杏鲍菇、草菇和茶树菇,其丰富程度比叉烧切鸡还要带感,香、滑、脆。喜欢拌汁吃饭的阿辉,用所有的汁和菇拌着饭,猛猛地大口大口吃,激动到流泪,心里还默念着,不要忘记,不要忘记。

清晨,阿辉突然醒来。一旁的妻子问他怎么了?他说他发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有个医生叫他不要再能吃乳鸽。他需要吃素。并且因为一盒汁液横飞的杂菌饭而流泪。妻子说,你是不是这几天吃滞了。妻子的话提醒了阿辉,他是给饱醒的。新年七天,阿辉回了家,吃了七天土豆炆肉鹅,结果吃滞了。

阿辉一手撕开半边左腿,满手的汁都是滴嗒在流。经过秘制卤水浸泡腌味风干,再经由一百八十度恒温油炸,金黄红润的皮用牙尖咬下,会在口中脆响几声,嫩滑的鸽翅膀和鸽胸肉里面像灌了上汤一样,不停地把鲜汁流出。如果,吃乳鸽没有了动手撕拉这种民间仪式,不把油光可鉴的五指吮吸得毫无仪态的话,就别吃乳鸽了,吃斋去吧。两个月前,医生跟他说,你的食道迷路神经过敏症好了。想到这里,阿辉突然激动流泪,他怀念起那盒杂菌饭,多年的斋戒,他唯一没有忘记的,是红烧脆皮乳鸽的独到口感,都滋味地幻化作,如鸽子发出咕咕咕咕一样的抑扬四声。

总理的秘密

香港明星郑秀文与许志安秘密复合,私约太平馆被狗仔队撞破。用这样的开篇,是约克想尽量避免用落俗的方式,来提起这家历史悠久的中式西餐厅。把史料毫无保留且笨拙地搬出,自然显得无趣:太平馆西餐厅,中国第一家华人经营的西餐厅,成立于1860年,首家分店设于广州太平沙,创办人徐老高……像用“这家历史悠久”等字眼开始书写,平铺直叙且毫无创意,似乎是理所当然被称老字号的,按初中历史书的口吻般读下去,就会让读者不由自主地想要略过与口福无关的悠远背景,直接跳跃至下文,觅索到关于这家西餐厅的重点,什么好吃?什么才是招牌菜?

太平馆有几款招牌菜:瑞士汁鸡翼、红烧乳鸽、德国咸猪手、梳扶厘,以及要另外讲述的总理套餐。当中关于瑞士汁鸡翼以豉油与糖烹制的巧妙制法,这种洋为中用的来由,约克并不打算详述,只是最近瑞士汁鸡翼被作为谈资。事因香港明星郑秀文与许志安复合时,狗仔队发现餐桌上出现了一份蜜汁鸡翼。八卦杂志夸大其词,声称炮制鸡翼的蜜汁,其实包含一种秘制的甜蜜配方,可让分手多年的情侣复合。夸张的误传致使大量即将分手的情侣频频光顾,鸡翼大卖,同时其价格无道理骤升。至于鸡翼的价格是否有涨价,这需要读者证实,而郑秀文与许志安秘密约会的地方的确是在这家餐厅——太平馆西餐厅。

以上的文字,约克只是想让读者知道,这家西餐厅是真实存在的。本地读者看到这里当然会质疑,这家实打实在北京路财厅前的太平馆,难道没有存在?有人甚至会说,我昨晚才跟女友去过撑台脚(吃饭)。而外地不熟悉广州的读者,自然是不会质疑,因为此书大部分文章所讲的都是关于描述广州本土特色食物的内容,按照这样的逻辑推断,太平馆的存在是毋庸置疑。

倘若约克告诉读者,太平馆餐厅其实有两家,一家在广州,一家在香港。另外,狗仔队当天在餐桌上看到的实际不是瑞士汁鸡翼,而是德国咸猪手。读者兴许开始有各种疑问,这两家有什么关系?哪家是分店?究竟是鸡翼还是猪手?又有好事者搬出史料追问,太平馆的招牌菜总理套餐,是当年周恩来总理在广州结婚时喜筵上的食品。大抵即使是相信这种坊间传言的广州食客,也会倚仗好奇心,想问一下当时的新郎,这份由鸡茸忌廉汤+红烧乳鸽+鸡丝炒饭+牛油小面包+咖啡+麦圈雪球组成的西餐套餐,总理你是否觉得真的很滋味?虽然,还是会有人心里思疑,总理真的吃过这样的晚餐?半信半疑的猜测,才让现在的食客再次期待自己点这份套餐的同时,理想地把自己代入总理一样的尊贵身份。

有人说过,1949年前夕,徐老高逃到香港,新开太平馆西餐厅,即郑秀文与许志安秘密复合的这家西餐厅。关于两家太平馆身份之谜或者说是总理的秘密,相信只有当时的人才知道。即使约克现在告诉读者:徐老高真正是去了三藩市,另外开了一家太平馆西餐厅。以上关于事实的全部或局部,相信读到这里的朋友,都不知道应该信谁。

电影《2046》里,苏丽珍,既是巩俐,又是张曼玉,名字和身份都不是她的全部,太平馆西餐厅,也不是经验读者或者约克所能知道的全部。用蛋白烘得像半个篮球大的梳扶厘,倒上醇酒点燃的蓝色火山,冰火共存的眩目魔法,吃下去泡沫柔滑,半个大篮球,甜绵绵的空心一片,视觉与味觉产生奇妙的反差。

文字,影像或坊间传言的理所当然,不能取代的是那值得人们坦诚信服,舌尖之上的五感。

莲香手信

不知从哪里开始,老陈便和老吕谈起国内各地能吃的手信。手信是广州的说法,台湾闽南地区唤作伴手礼。

过往到全国各地出游,老陈和老吕总会买一些土特产回来馈赠亲朋好友。两人都曾有过跟旅行团出游的经历,还有到过那些,游客必须在里面兜兜转绕上许多个圈的土特产店,其中的产品大多是相同的,如此经历,确实好笑。

各地好吃的食品比比皆是,可惜就是不能把热干面、鸭血粉丝汤、炒肝等珍味现成打包回家,除非你有随意门,因此土特产成为退而求其次的手信。土特产虽有特色,但好吃与否还是见仁见智。当中能算得上经典的也有若干,如北京的茯苓夹饼,烤鸭则不建议打包外带,除非是现点带走上飞机;桂林的辣椒酱,南京韩复兴的盐水板鸭;海南的椰子糖,咖啡则较难喝;鼓浪屿的汪记馅饼、黄胜记的肉脯都算不错。

让人最开心的就是到澳门,杏仁饼、凤凰卷、猪肉干满大街的任你吃个饱,如此热情,自然也得带回若干手信才好。到过晋江的两人都想起了卖洪濑鸡爪的小店,卤水鸡爪当然是最大的特色,而在店内穿得相当风骚的老板娘也是一大亮点。最令老吕不能接受的是一种叫桂花糕的特产,各地有各地的叫法,最重要的是,这样的产品阳朔也有,昆明也有,南京也有,令人怀疑这究竟是哪里的特产。而且那种方方正正的一小块糕,居然捏一下就全碎,放入口中如吃尘一样的口感,确实不敢恭维。能吃的还不仅仅是食品,还有药,老陈说起,每次到香港,他的亲戚最喜欢就是唤他帮忙买各种各样的药回来,行军散、双飞人药水、蜈蚣丸等等,让他觉得是不是香港的药才更矜贵更实用。

刚好到广州出差的老吕,匆匆忙忙只待一天便走,但他还是想带点手信回家。问到老陈的意见,老陈觉得本地特产也是平淡无奇,若是时间允许,倒是可以特地买点成珠小凤饼,或是到李僖记买些大良崩砂,若是只求方便,就最好到莲香楼的门市带点手信了,起码那里的品种够齐备,老婆饼、嫁女饼、鸡仔饼、崩砂等一应俱全,包装得体,看起来还有点广州特色,大概就是那么回事了。在店里买几个新鲜蛋挞来吃还不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