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可怕传染病:欧元闹剧
2412400000004

第4章 欧元危机--“传染病”(2)

就经济问题来说,意大利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是政府的肆意挥霍。它的债务规模或许非常大,但是它正在实现基本预算盈余(换言之就是在利息支付前),较法国相比,其整体预算赤字大幅减少,并且最近的预算计划会引导其在2013年消除预算赤字。前欧盟专员马里奥·蒙蒂领导的新政府使意大利再度在高级的欧盟谈判桌前赢回了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夺走的话语权。蒙蒂不仅通过了一项严苛的财政预算案,而且他正在着手推行一系列艰巨的、开放的制度改革,尽管是迟到的改革,以实行经济开放,鼓励竞争。

经济增长乏力或者说缺乏经济增长动力,这是意大利的弱点。在欧元区,由于单位人工成本大幅上升,意大利的竞争力大幅受损,很大程度上是由生产力停滞不前或甚至下降导致。纵观欧元区的任何国家,任何紧缩措施并没起到作用。随着私营部门正在削减支出,导致经济衰退难以应付,而与此同时,意大利公共部门正在尝试减债。随着大型经济体经济萎缩,特别是如果默克尔只是一味主张财政紧缩,那么作为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致力削减预算和债务的努力将会变得史无前例的难上加难。美国的状况则与此相反,通过把公共部门的负债延缓至未来偿还,它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种困境。

制度改革是必不可少的,但意大利同时还需强劲的需求。蒙蒂并没有要求德国人再度实行通货再膨胀,因为他明白,他们不会同意。但是他正在催促他们开放本国的服务业,那将会刺激消费,并且他希望对意大利债务实行较低的利率,以安抚面临欠债较多和有特殊利益的纳税人,这样他们会从激烈的竞争中得以摆脱。对债券市场来说,这就要求欧洲央行或一个规模已扩大的救助资金更多的支持。

如果经济问题上的论断还无法说服默克尔,那么政治上的应该能。蒙蒂运管着一个由技术性专家统治的内阁政府,这种内阁缺少一个单一选举产生的政治家。目前,他拥有意大利选民和主要政党的大力支持(主要政党自然希望他因强迫实行财政紧缩措施和制度改革而遭受谴责)。但是民众之所以支持实施这些苛刻的措施是因为他能够向意大利人民证实,这些措施最终会令他们受益。

蒙蒂表示,在意大利国内,民众已经开始憎恨德国,将其视为“欧洲偏执的罪魁祸首”。对于欧元区而言,债务国中民众的反抗将会是所有威胁中最为严重的。默克尔应该深深铭记这点。

德国和欧元:边缘回归

【标签】在野党 德国 单一货币系 默克尔 援救

2011年9月29日这天,德国首相安格拉·默克尔和欧洲整体都避免了一场灾难。和预期一样,德国下议院联邦议院投票以压倒性的优势通过将欧元国家主要援助基金--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扩大到4400亿欧元(5980亿美元)。

联邦议院里五个政党中的四个,包括在野的社会民主党(SPD)和绿党,都支持了这一议案(前共产主义的左派党是唯一的例外)。这次投票表示不管德国选民怎么想,政客们仍然准备动用德国的经济肌肉来支持单一货币系统。如果这次投票没通过,很有可能结果就是金融市场的崩溃。

但在野党的支持表明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发生。投票结果是523赞成票对85反对票,外加三票弃权。真正令人紧张的问题是默克尔的执政联盟内的反对代表是否会迫使她依靠在野党支持来拿下这次投票。

关于对欧元援助持续上升的开销在由默克尔夫人的基督教民主联合党(CDU),其巴伐利亚姐妹党基督教社会联合党(CSU)和自由民主党(FDP)组成的执政联盟内引起很多质疑。

这些怀疑者如果没有让默克尔女士拿到所谓的“总理多数”而迫使她依赖在野党赞成票,她的政治地位将会严重受损。她的政府已经受到成员党派之间的不和、持续下滑的民调以及欧元危机的压力影响而士气不振。总理需要证明她可以集结盟友支持她最重要的政策。最终,她成功做到了这一点。要拿下“首相多数”她需要在自己的330个代表中获得311票的支持(联邦议院总共620席)。初步点票表示其中有315人支持EFSF,默克尔夫人还有可以再多失几票的余裕:赞成EFSF的执政联盟投票如果超过在场投票的在野党人数的“自己人多数”应该就可以避免蒙羞了。但EFSF投票不太可能是联邦议院2011年最后一次被欧元推到边缘。议院将要对第二次希腊援助表态,2012年年初它也将就EFSF的永久后继措施,欧洲稳定机制(ESM)再次投票。投了反对票的一名FDP代表Frank Schaffler说:“每一次拓宽援救欧元投票都将会出现更多的反对者。”他很有可能逼迫FDP针对ESM进行一次党内公投。

注意力已经开始转移到德国是否会支持那些甚至还没有在纸上落实的援救措施这一问题上了。很少人相信EFSF和ESM一起足以稳定欧元。坊间流传着各种关于增加EFSF火力、扩产其权力使它可以从外界,也许是欧洲央行进行借贷之类的流言。

德国的财政部长沃尔夫冈·朔伊布勒向外宣誓EFSF不会再填补资金,但目前还不清楚他是否排除所有增强该基金的措施。不管怎样,他承诺最终联邦议院在该问题决策上会有份参与。但执政联盟内的一些领导人已经很清楚的表明他们已经被推到了极限。这次投票意味着德国承诺保证基金里的2110亿欧元。

这震惊了已经不安的德国人。“如果德国降级,一切玩完。”一直不让默克尔夫人舒心的CSU领袖霍斯特·西豪夫表示。在接受南德意志报采访时他说,CSU不会支持任何欧元援救计划的拓展,宣布“到此为止”。但是德国到此是不是可以止了还得由市场说了算。

意大利与欧元:摇摇欲坠

【标签】债务 意大利 流动性 破产 政治改革

欧元区的债务剧已经上演了不止一年了,踉踉跄跄地从一个让人心弦紧绷的场景移到另一个。首先登上舞台中央的希腊,接着是爱尔兰,然后是葡萄牙,然后又是希腊。每一次欧洲政策决定者的表现都大体一致:极力否认危机存在,又慌慌张张地不知所措,然后再拖到最后一刻拿出半生不熟的救援计划来争取时间。

这种胡乱应对的弊端展露无遗。金融市场以令人警惕的速度锁定了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意大利十年国债的收益率在短短两天内几乎飙升了一个百分点。2011年7月12日的收益率攻破了6%,这是欧元创建以来的最高纪录,而米兰股市暴跌至两年以来的最低点。尽管国债收益率随后回落了下来,但是债务危机显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不再局限于像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这样的次要经济体,债务危机已经绊住了西班牙,西班牙被纳入麾下已成定局,现在魔爪已经伸向了欧元区的主体经济。所有欧元区成员,尤其是德国,正面临严峻的选择。

纵观全局,意大利拥有欧洲最大世界第三的主权债务市场。它欠下了1.9兆亿欧元(相当于2.6兆亿美元)的主权债务,占GDP的120%,比希腊、爱尔兰以及葡萄牙的债务总和还要多两倍。这个数字也比欧元区拯救方案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F所剩的2500亿欧元要多得多。债务违约将会给欧元以及世界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即使意大利国债市场短期内有可能显现出可持续压力,这也肯定会促使投资者放弃欧洲的资产,使欧洲大陆经济复苏更加困难。与此同时,奥巴马和议会共和党在幕后以怎样增加中央政府债务上限从而让美国避开“债务违约”上演的斗争荒谬得就像一出童话剧。这也许能暂时引开美国投资者的注意力,然而一旦他们意识到意大利的利害攸关,这些试图分散注意力的招数再也不会有什么作用。

从罗马到布鲁塞尔、法兰克福再到柏林

这场灾难最有可能的起因是意大利政治。总理贝卢斯科尼与财务部长朱利奥·特雷蒙蒂因为新紧缩方案发生争吵,贝卢斯科尼对朱利奥·特雷蒙蒂大声责骂,肆意羞辱。加上投资者本来就对意大利疲软的经济表示忧心,如今他们怀疑意大利政府是否有能力肩负起如此繁重的债务负担也是可以理解的。

从理论上来说,一个成熟的政府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困难。虽然意大利一错再错,但它毕竟不是希腊的放大版。债务负担虽然重但多年来一直比较稳定,基本预算(即支付利息之前的预算)仍是盈余状态,在必要的时候意大利也曾减少支出增加税收。在1997年想加入欧元区的时候,意大利的基本预算盈余为GDP的6%。按欧洲标准来看,意大利银行资本化程度很高,私人储蓄充裕意味着主权债务基本通过本国融资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