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杨二丫头伏魔录
23926400000014

第14章 永丰金代海源寺锁妖塔

宝塔,原本为葬佛舍利之所,“塔”是古印度梵文的译音,本意就是坟墓的意思,是古代印度高僧圆寂后用来埋放骨灰的地方。因有七宝(注:七宝黄金、白银、璃、颇梨、砗磲、珍珠、琥珀)装饰,故称宝塔,陕西宝塔林立,林林总总,然而金代的宝塔却十分罕见,其中目前存世的只有四座,其中有一座位于永丰镇南温汤村,距东河川约12公里处,世称温汤宝塔,也称为海源寺宝塔,塔为六角九级,高二十六米,与洛河遥遥相对,据《洛水志怪集》(注:金人著)记载,“永丰洛水之畔,有蟾蜍身长六尺,与阡陌兴风作浪,时有海源寺高僧智源和尚建九重宝塔,镇此物于宝塔之下,刻《不动明王降魔咒》以镇此妖”,因此温汤宝塔在民间也称为海源寺镇妖塔。

第一次去永丰温汤村的时候,还是跟着杨二丫头去参加他担子(注:关中方言连桥、连襟)家合龙口(注:窑洞即将修成时要举行的庆典)仪式,我本来极不情愿去,因为杨二丫头把李娇也一起叫去了,我自觉跟90后无法交流,这娃虽说是天赋极高,绝顶聪明,但是有点不懂礼数,时常顶撞我,一个大老爷们被一个小女娃子顶撞,发怒了会说你心胸狭隘,限制后学,不理她呢她却频频挑衅,好不烦恼,但是杨二丫头跟我说带我去泡温泉,都知道蒲城八景,“南原春晴”、“温汤晚浴”、“漫泉秋月”、“北岭积雪”、“双塔夜影”、“五陵闲云”、“盘龙异石”、“尧山古柏”;其中“温汤晚浴”就是在温汤村,能在这里泡温泉,也不枉来到这世上一遭,有诗为证,“温汤月光恍如仙,且能消疴寿延年,我今不知何功德,几番沐罢几惭然”。

那天正好是初夏,我们三人上路了,我跟杨二丫头走在前面,李娇在后边气喘吁吁,突然她停下来跟我说:“道冲兄,听说你会唱戏?你给我们唱一个吧”,我走路累的腰疼,一听火冒三丈,没好气的说:“不会”,那孩子突然来劲了,追上我说,“给我们唱一个呗,给我们唱一个呗”,我攥紧了拳头低头前行,她突然又说了:“你都给淑芬姐唱,为什么不给我唱?”,我终于忍不住了,大喝一声,“滚蛋”,杨二丫头斜了我一眼,低头继续前行,那女娃子继续不依不饶,喋喋不休,问我为什么骂她,到后来甚至略带哭腔,我跟杨二丫头说,“叔,这娃心理素质不行,再聪明心理素质不过关也不行”,李娇突然跑过来对我说,“你七岁左臂骨折,十三岁欲投身武行未遂。对不?”我一听呆若木鸡,这些事情谁也不知道,她咋知道的,我想问她咋知道的,又不好意思张口,不料,她倒主动说了,“根据师父教的口诀,我看你震宫遇伤门,主手臂受伤,武曲破军入命,有习武之念,然遇壬癸有牵连,所以没有习武。”我被惊的哑口无言,这些口诀杨二丫头也教过我,悟了有三四年了吧,这女娃子才入门不到半年,竟然有如此高的造诣,看来杨二丫头所言非虚,绝对不在永华之下,这样的悟性要是修习养鬼之术,不得为祸一方,虽然我面露不悦,但是没有之前那么讨厌她了,甚至产生一种爱才之心。这个娃要好好培养,绝对不在杨二丫头之下。

一路打打闹闹就来到了温汤村,还没有到杨二丫头的连桥家,就看见伫立在村头的那一座宝塔,传说中的海源寺已经不复存在,周围荒草丛生,我们走到宝塔前面,看到一块碑文,碑文上写着正是传说中的《不动明王降魔咒》,我赶紧拿出纸片跟笔,小心的抄录下来,我刚抄写到“羅耶俱琰”四个字,突然杨二丫头大喝一声,“你干啥哩”,吓得我纸跟笔掉了一地,我抬头一看,李娇正拿着石块在碑上刻下“李娇到此一游”歪歪扭扭六个大字,这熊孩子真是胆大,这碑文立在这里好几百年,虽然残破不堪,但是没有人为损坏,她这么一划,《不动明王降魔咒》上的字全被破坏了,李娇赶紧拿袖子去擦,正擦着,突然,地动山摇,从塔前裂出一个大口子,“嗖”的一声,蹦出一只蛤蟆,身长六尺,嘴一张开,有半米的样子,吓得我们谁也不敢动弹,那蛤蟆瞪大眼睛瞅着李娇,李娇半蹲在地上,不敢出声,杨二丫头示意我不要动,他刚掏出伏魔戟,突然,那蛤蟆蹦了一下,张口咬住了李娇的左臂,疼的那女娃娃吱哇乱叫,说时迟那时快,杨二丫头赶紧将伏魔戟刺向那蛤蟆,那蛤蟆“呱”一声,张开嘴,就钻进了宝塔前的那个洞,杨二丫头跳至洞口,以洞口为太极,画了一个九宫格,突然从乾宫跳入兑宫,口中念到:“檀那乾夷攝,兑将起雄兵”,道冲一听,心道:这是传说中的破地召雷罡阵法,看来杨二丫头要拿出看家本领了,这可是记载在《地理定山分金诀》上的,一直不知道怎么用,正痴迷间,杨二丫头突然又连续跳入艮宫、离宫,念到:“艮宫封鬼门,离宫驾火轮”,接着依次跳入坎、坤、震、巽四宫,“北海波浪发,人门撼地轴,震雷霹雳声,狂风动山岳,诸将助吾身,众将助吾行,急急如律令”。念完,杨二丫头一屁股坐在地上,我刚要去搀扶,杨二丫头示意我去看看李娇,虽说李娇的左臂被那蛤蟆咬了一口,但是好像并无大碍,我赶忙问她:“咋样?”,她笑了笑,对我说:“么事,死不了”,我这才去搀扶杨二丫头,他指着石碑说,“这是智源和尚当时下的降妖咒,让这女子把咒语破坏了,差点把那怂放跑了,你两呀,我都60滴人咧,你两啥时候能出徒,你敦厚稳重却天资尚欠,那女子天赋秉异却桀骜不驯,你两一个要修术,一个要修心”,我跟李娇赶忙点点头。

后来我一直谨记杨二丫头的这句话,收揽异术,悟性不高,就要通过术去弥补,何为术,术就是前人总结的法门,照着做便是,所以我只是传承罢了,而李娇修心而驭术,是可以开宗立派的人物,因此杨二丫头对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教授方式。后来我继承洛滨派的时候,我的师妹李娇已经是国际周易研究会的大师级人物,终日去做演讲,是一些企业和政府机关的座上宾,时常为企业把脉,此为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