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杂志医改为了谁
2372900000004

第4章 药品暴利谁之过?

你看得上病吗?

活着,真好。

每一个人,都可以义正词严地宣布免于疾病痛苦是人类的权利。维持人类的健康,需要与权利相对应的义务。被冠以“白衣天使”的医生们,凭借垄断的知识和技能,肩住黑暗的闸门,放被疾病夺去健康的人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并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

医疗改革波澜壮阔,潮头潮尾喧嚣不止,但“有什么别有病”的担忧有增无减,“看病贵,看病难”仍然有恃无恐地横亘在你通往幸福的轨道上。

偶尔有个头疼感冒,还只是一个小插曲。虽然不是医生,对于无妨大碍的小病,你可以到药店自己选药,依照普及大众的养生书或常识,依葫芦画瓢也能治个八九不离十。如果身体出现异常,如头部剧痛、无端发烧、眩晕……你无法正确判断到底是身体的哪部分罢工了,你就不能掉以轻心了,更不敢照猫画虎以免贻误了治疗时机。惴惴不安来到医院,医生早已见怪不怪,开一长串检查单子,让你挨个光临各检查科室。检查费用不菲,而且越是高科技,越是“刚从国外引进的精良仪器”,检查费用就越高。检查结果出来,若只是小病作祟,自是皆大欢喜,尽管花了不少不该花的钱,倒也是“花钱买了心安”。

如果不是小病,那么就只能做好“高投入”的准备了。医生苦口婆心地劝说,建议患者这个上帝使用最先进的无痛苦的技术进行治疗,为了健康,无可奈何地选择接受好心医生的建议,钱包越来越瘪,甚至多年的积蓄都搭进去了。

北京通州,有一批在正规医疗服务之外游离的人。在一个叫白庙村的某个小院子里,聚集着十几个尿毒症患者。由于负担不起正规医院里每次500元的透析费用,他们自发组成透析组,合资购买了两台二手的血液透析机。看着自己的血液在二手血液透析机流淌,他们就能安心地睡一会儿--因为又可以活过一天了。由于是合资购买,又是大家互助透析,他们透析的成本由正规医院的500元每次降低到100元每次。令人担忧的是,大家自发的互助式透析有很大的风险,小院条件简陋,很容易引起交叉感染,而这种感染可能是致命性的。尽管这些被尿毒症折磨得身心憔悴的人,也深深明白这个道理,无奈过高的费用使得他们对正规安全的医院治疗望而却步,只能选择“旁门左道”,即便只有1%的生存希望,他们也拿生命去博了。

“看病贵”,不是一个人在抱怨,是人们的普遍感受。据卫生部门统计,2008年门诊病人平均医药费用为146.5元/人次,住院病人平均医药费用达5463.8元/人次。个人支付费用所占比例呈上涨趋势,卫生总费用中,个人支出由1978年的20.4%上升到2007年的45.2%。 2005年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48.9%的群众有病不去就诊,29.6%的人应住院而不去住院。

“看病贵”已经让人焦头烂额,但更让人不解的是,有了病,肯花钱,还不一定能顺利看上病。你百思不得其解,LV的包贵,只要有钱,想买就能买到;凯迪拉克也贵,只要有钱,也很少出现排队苦等的状况。

购买医疗服务,与一般的商品大相径庭。

当然,你去农村的赤脚医生那儿、社区医院或等级不高的医院看病时,往往能享受到上帝的待遇,你会看到在大医院里难得一见的医生的笑脸。这些地方门可罗雀的冷清,让你忍不住为他们的生存担忧起来。

在知名度较高的大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则是人满为患。如果你是奔着北京协和医院、同仁医院等三甲医院的名号去的,你可能就要在看病的前一天下午开始排队了。你百无聊赖在漫漫长夜熬到天明,时不时还会碰到形色神秘的票贩子,热情地和你搭讪,老练地问你挂哪个科室的专家号,并问你“我们帮你挂专家号,300元如何”?不对等的供给市场,往往会催生形形色色的产业链,有些见得阳光,有些只能偷偷摸摸。

药品暴利是“管”出来的?

同一个厂家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出厂价每支只有0.6元,在山东6只一盒的批发价为3.85元左右,而在北京招标价为每支11元,到了医院每支卖12.65元。

这是最新一期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的内容。而报道显示,这种现象并非个案,多家药企生产的多个药品,从出厂价到医院终端价的中间环节均存在1000%~2000%不等的暴利。

为解决药价虚高问题,从2001年开始实行药品集中招标,不可否认,药品招标制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些十几倍、二十倍暴利的药品却都是“正大光明”经过了招标程序。药品招标的制度防线为何失守?为何纵使有严密的招标程序设计,暴利药品仍有空子可钻?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北京经销商的一位负责人向央视透露,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出厂价每支6毛多钱,他们公司以4块钱的价格卖给医药代表,每支赚3块多钱。但这3块多钱并没有全部进他们自己的腰包,其中很大部分是招投标所花的费用。为了能保证药品高价中标,他们必须打通各个环节,这笔费用就是所谓的推广费。

这或许证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只要存在价格管制,就会导致权力寻租,最终这些都将转嫁到患者的身上。

药品招标制度实行10年,而药品暴利现象仍然难以根除,最终的解决办法,还是将定价权下放给具体的市场交易主体,由患者、医保机构和医院、药企、经销商来决定。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出“积极探索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显然,这样的改革应该加速了。

药价:你在为谁的回扣埋单?

你瞳孔中映射出来的中国医疗素描,是历史的真实表白还是喧嚣浮华的幌子?真相还是假相,我们竟一时难以分辨。有的时候,你眼里的真相并不一定就是真相。

当你因深陷医院高价囹圄而囊中羞涩时,你可能大骂医院是个彻头彻尾的奸商主义者。我们发现,医生的手术费并不高,红包不一定要给,真正牵动高价神经的是药价。

马克思有一段精辟言论:“为了50%的利润就敢铤而走险;100%的利润就敢践踏一切法律;为了300%的利润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中国的医药,有一个长长的产业链。在药品从药厂抵达消费者的途中,有很多中间人隐藏在利益链条中,不放过任何一个通过抬高药品价格获取利润的机会。由于层层盘剥,一些本是出自寻常百姓家的平民药,也在利益链条的包装下,摇身一变成了令消费者咋舌的昂贵药品。

2010年5月1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披露,15.5元出厂的药品,在医院的价格高达213元,药价飙升了十几倍。

长沙一位患有卵巢癌的患者,在湖南省湘雅二医院进行化疗,化疗后医生建议其服用一种癌症辅助治疗药芦笋片,这种药品从医院购买每瓶要213元钱。后来,一位做药品生意的朋友告诉她,从他那里30块钱就能买到,而该药的出厂价只有15.5元,经过层层蜕变,芦笋片也麻雀变了凤凰。

药品利润之高,到了让人叹为观止的地步,药价飙升十几倍未免让百姓寒心。从出厂价的15.5元到消费者购买价213元,在整个产业利益链中,涉及人主要是药厂、中间商、医院和省物价局。其中,药厂负责提供药品,医院受消费者委托采购药品,中间商在药厂与医院之间牵线搭桥从中赚取利润,省物价局扮演指导价格作用,即医院在物价局的指导下采购药品。

一盒芦笋片,药厂给出的价格是15.5元,这无可厚非。经过层层加价,到湘雅二医院药品采购负责人手中,已上涨到招投标平台网上的每瓶185.22元的规定价,医院又顺加15个点,最终变成了213元。

湖南省物价局则给了与医院不同的说法,称芦笋片在2004年进入湖南省医保目录,2006年11月湖南省物价局依据企业提供的相关资料制定了每盒160元的最高零售价,2007年调整为每盒218元的价格,2010年则初步确定该品规药品的投标报价指导价格为每盒136元。

物价局承认,在芦笋片价格核定问题上,物价局工作人员存在把关不严、信息收集不全、工作不够细致的问题,在定价时没有认识到芦笋片每盒15.5元的出厂价和每盒30—40元的医药公司购进价等重要信息,导致136元的投标报价指导价偏高。暂且不谈销售价,只谈投标报价指导价,距离医药公司三四十元的购进价,也有100元的差距。这100元的利润,到底是如何分配到芦笋片销售过程的各个利润环节中的?某位长期负责芦笋片在湖南招标的采购人员给了我们这样的参考回答:

“给医生(提成)80元钱,小医院给不了80,大医院给80,就算80。”

记者问:“那湘雅二院卖得多吗?”

“卖得很多,一个月走七八件吧。”

那么,从136元的指导价到213元的销售价,相差又是近80元,医院到底拿走了多少利润,医生是不是又拿走了回扣?医院、医药公司等,各有各的说法,还未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但确定不移的是,医院、医药公司、医生、医药代表……都不同程度地从中分摊了利润,而暴涨的利润都是由消费者埋单的。

药价虚高,利润高达1300%,远远超过马克思所说的“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的300%。按照市场规律,一个利润高企的行业,必然会引发大批资本涌入,蓝海逐渐变成红海。竞争者越多,越容易引发价格战,消费者越容易渔翁得利,买到物美价廉的药品。与医疗行业相比,药品行业的门槛要低得多,对民间资本设置的关卡并不森严,整个行业呈现繁荣之势。2005 年全部国有和规模以上非国有医药制造业企业约为 5000 家,还有7000家之多的医药分销商。医药行业蒸蒸日上,药品价格却并没有遵从市场规律,反而在价格虚高徘徊。参与其中的各个角色,热衷的不是比着降价,而是比着给回扣,市场规律成了小丑,最终埋单的还是消费者。

其实不足为怪。某个产品,其终端的市场状况直接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的繁荣程度。药品的生产与中间环节,市场化得再完美,到终端医疗服务出现市场化异化或违市场化,就会把整个产业链拖入反行市场化的漩涡。

首先,在消费者面前,医疗机构具有绝对的卖方垄断权,往往是医生说钉就是钉、说铆就是铆,消费者只有悉听尊便的份。医生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从理论上延伸出其药品话语权和较高的劳动价值。但是,由于特殊的价格管制,医生较高的劳动价值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劳动报酬,不平衡感严重的医生难免会生出其他的一些生钱之道。医生的药品话语权,则为医生改走其他生钱之道提供了权力,药品话语权也有了寻租的空间。

一般说来,80%的药品都是通过医院采购的,医院需要哪种药品,消费者需要购买什么药品,医生的建议立竿见影。药品销售商为讨好医生,以在医院药品销售中占有一席之地,自然要争先让利给医院和医生。

如果缺乏对价格的硬性约束机制,恐怕医院更要漫天要价,消费者岂不更是叫苦连天?政府的价格管制体系不但要管制工资,还管制价格,即遵循“成本加合理收益价”的定价准则,提供指导价,为医院戴上一道紧箍咒。但是,由于“把关不严、信息收集不全、工作不够细致”等原因,药品指导价难免过高,失去了价格约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