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哈佛人生经营课
2369600000003

第3章 情商——哈佛选人的第一要素

)第一节 情商在哈佛为何如此重要

过去人们认为,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就,和他的智力水平呈正比关系,即智商越高的人取得成就的可能性比智商低的人大。但现代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在一个人成功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智商一样重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起到的作用更大。

什么是情商

关键词 自我认知/情绪管理/自我激励/认知他人/人际关系

哈佛大学每年都会收到上万封来自世界各地的求学申请书,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一位申请者都有机会到哈佛大学就学。

那什么样的人能够获得哈佛的青睐呢?每位有幸进入哈佛的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和他们一起申请哈佛大学的人,有很多在SA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拿了很高分数甚至是满分的考生被拒之门外,而很多分数并不是很高的人,甚至是平平的人却被录取了。他们发现,这些被录取的分数平平的考生在某些方面,特别是社会活动方面表现不凡。

和中国大学比起来,哈佛大学更喜欢那些全面发展的学生。全面发展指的是学业优秀、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以及愿意服务和奉献社会的人。你的SAT分数很高,却并不代表你的情商也一样出众,你很有可能在今后的人生中败落下来。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重要的心理学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并逐渐为社会大众所认知。

一般认为,情商是与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过去人们认为,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就,和他的智力水平呈正比关系,即智商越高的人取得成就的可能性比智商低的人大。但现代心理学家们普遍抛弃了先前的看法,他们认为,情商在一个人成功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智商一样重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起到的作用更重要。

刘邦之所以能够从“市井无赖”成为大汉朝的开国皇帝,可以说是情商发挥作用的结果。

刘邦原本街头小混混,整天游手好闲,智商不过中人,但其周围却聚集了一批仁人志士。

刘邦对自己可谓“了如指掌”,对自己的实力更是一清二楚,天下没几个人能对自己了解到如此。比如,刘邦比项羽先攻占了秦都咸阳,却不敢称王关中,而是恭恭敬敬地等着项羽来,为什么?因为刘邦知道自己的那点人马,随便一个小诸侯也未必能战胜,这说明,刘邦能够知己知彼。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刘邦的正确,在同项羽交战的七十二次战斗中,刘邦是“七十二战皆败”。同项羽交战失败几十次,而且每次都输得差不多“血本无归”。普通人遇到这么多的打击,早就放弃了,可刘邦终究是刘邦,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雄起,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终于“笑傲江湖”。

刘邦既然是“市井无赖”,贪财好色在所难免。可是面对咸阳秦宫的数千宫女和堆积如山的珠宝,刘邦却能视而不见,恭恭敬敬以待“项王”。善于控制自己,刘邦肯定不止表现在这件小事上,在其他问题上他也是拿得起放得下。

此外,刘邦能正确识人,这也是他成功的关键:“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有如此良相勇将,又何愁不胜?而刘邦能够将这些人掌握在自己的麾下,谁又会怀疑他的管理和领导能力?

这么看来,情商高的刘邦战胜众多对手,建立大汉朝,应该是“众望所归”了。如果,我们自己留意一下身边,也会发现生活中存在很多这样的案例。比如走出校园后同学中最成功的不是成绩最好的,却是那些整天游手好闲和各色人等打得一片火热的人。出乎意料吗?那就去好好研究研究情商问题吧。

那么,情商到底是什么?国外心理学家将“情商”定义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

一、认识自我的情绪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往往认识自己要比认识敌人更难,所以认清自己显得尤为重要,更为重要的是要有这种能力和愿望。真正地认识自我要做到审视自我情绪的变化,能够察觉某种情绪的增长或消融,观察和审视自己的内心体验。

二、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

一个情绪化的人很难控制自己的行动。在危机时刻,能否冷静分析形势而不是自己头脑一热做出决定,对一个人、一个团队来说尤为重要,连自己都管理不了,何谈管理天下?这大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意味,所以要善于管理和调控自己,适度地让自己的情绪得到释放。

三、自我激励

人生有很多低谷,很多时候我们无法从外界获得支持鼓励,这个时候我只能依靠自己,依靠我们内心自我激励,才能走出生命中的谷底,重新出发。

四、认知他人的情绪

认知他人,通过他人细微敏感的情绪信号,感受到他人的变化,对他人的情况作出判断,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

情商能带给你什么

关键词 机遇/他人帮助/成功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失败,这是谁也无法预料的。但面对失败我们可以预先设定自己的态度,是默默屈服还是坦然迎接挑战,这是一个重要问题。只有拥有一个迎难而上不断进取的心态,拥有一个较高的情商,才能最终获得成功。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个人的成长年谱:

一个美国男孩,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

7岁时,全家被赶出居住地。

9岁时,不幸成为孤儿。

22岁,经商失败。

23岁,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考法学院失败,失去工作。

24岁,经商再次失败,欠了一笔16年才能还清的债。

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成功当选了。

26岁,未婚妻病逝,精神崩溃。

29岁,努力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失败。

31岁,争取成为国会候选人,失败。

34岁,竞选国会议员连任,失败。

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

40岁,竞选土地局长,失败。

45岁,竞选参议员,落选。

47岁,在共和党内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失败。

49岁,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

51岁,当选美国第16任总统。

这个人叫林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林肯是在接踵而至的磨难中度过一生的。挫折是他生活的主旋律,失败是他人生的曲调。但是林肯没有被这种负面的情愫所控制,不断迎难而上,挺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直到最后一刻,最终成为这个世界上很成功的人!

情商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情商的作用是什么?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就是:“情商是通往成功路上的必杀器。”最早提出了“情商”概念的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说“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是情商能力而不是智商能力”,大量的科学研究也表明,情商对于促进个人成功方面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情商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机会的能力

你参加同学聚会时,是否会注意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获得了成功的同学,一般都是班上读书成绩平平的,甚至是那些调皮捣蛋的同学,而当时成绩好的智商高的进了社会过后,却鲜有成就。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说智商高的人会发现机会,情商高的人,不会轻易放弃机会。这种说法很有道理,能够发现机会是一种智慧,而面对稍纵即逝的机会,能够及时把握,则是一种素质。当计算机行业飞速发展的时候,很多人都嗅到了这种味道,但很少有人像比尔·盖茨那样,迅速从哈佛大学退学,关起门来开发自己的微软产品。当时哈佛大学学计算机的学生有很多,但是盖茨却成了计算机界的佼佼者。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其他的哈佛学子不成功。

智商低并不可怕,完全可以用高情商来弥补,并获得成功。未来的社会是跨越式发展的社会,高强度的工作负荷,快速的生活节奏,复杂的人际关系,加上激烈的竞争,人们普遍感到心里的压力很大,加之各种意外情况,只有高智商显然不能应付,还必须有高情商才能够适应,才能自我管理自我调节。

机会总是光临那些准备好了的人,不知道是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在机会出现的一刹那把握得住。

二、获得他人帮助

看一个人是否成功,主要看他的身边的人否成功,看他经常接触那些人怎样。你的情商高了,人格魅力就凸显出来了。哪个成功人士不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新东方的总裁俞敏洪,可能每一个学外语的人都知道。他经常说自己的智商不高,他在同别人讲述自己当初创业的时候,总是讲到他的北大的同学,为什么?因为同学听说他要创业,都纷纷解囊相助。究其原因,就是他在大学的时候对同学很好,积极帮同学的忙。反过来,同学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也不会袖手旁观。

现在俞敏洪去做演讲的时候,很少做广告,却有大量的学子听到他的讲座后,纷纷打听新东方的信息。这靠什么,当然是他的人格魅力,他的情商。这是我们一般人所欠缺的。

三、控制自己,取得最终的成功

情商高的人一般都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被情绪左右,做出错误的决定。哪怕是一直都生活在困境之中,他们也不失良好的管控能力,随时化解出现的问题。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挫折和磨难,唯有迎难而上的人,才是生活中的强者,才是天空中最耀眼的明星。

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关键词 认识自己/认清自己/评价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时,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他人的表象,或对或错,却摆脱不了主观性和片面性。自知时,我们深入剖析了自己的心灵世界,是对自己的全面认识,是全面的、无限的。唯有自知之人,才是真正的“悟道者”,正所谓“了解别人是聪明,了解自己是智慧”。

我们一生中要和无数的人打交道,家人、朋友、同事……认识的,不认识的,我们对他人都有一个印象,也都有一个评价,比如,我们会对我们在媒体中看到的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事件形成一个评价。同样,别人对我们也都会有一个评价,遗憾的是,其他人都不能替代我们自己走完人生。因此,评价和认知他人固然重要,怎么看自己这个问题才是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

著名的华人史学家黄仁宇曾经立志要当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为此青年时从南开大学参军入伍,可是后来他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并不在此。到美国后,34岁的他毅然从大学三年级读起,先念新闻系,后转至历史系取得了学士学位,后又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最终他意识到,自己更适合在史学上有所建树。终于,他的代表作《万历十五年》成为一本雅俗共赏的作品。

试想,如果黄先生不正确认识自己,又怎能在史学界取得一席之地?认识自己是一种心理状态。个体心理健康的一个前提是对自己的接受和认可。这就意味着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这样才不会出现骄傲自大和自惭形秽,然后为自己制定出合理的奋斗目标,达到成功的彼岸。如果一个人没有合理正确地评价自己,心理就会产生差距,形成自我障碍,表现出对自我的不满和排斥,进而出现“现实的我”和“理想的我”的差距。因此,我们应学会正确地了解自我、评价自我。

换个角度来思考一下,我们如果连自己都认识不清的话,我们有何资格认清别人?认识别人和认识自我,是一个矛盾的正反面,我们应该在这正反面中清楚地把握自己。

一、“以人为镜”,从比较中认识自己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了“镜中我”的概念。他认为,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对自己看法的反应。人们总是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即他有了某种想法——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人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别人思想、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库利将这种类型的人称为“镜中我”。这种观点类似于我们照镜子,我们总是在镜子中才能看见自己,然后我们再对自己作出评价。在现实社会中,自己以外的人对自己而言都是一面镜子。

社会学家的观点对我们认识自己提供了一种理论上的可能,即关注他人对“我”的看法,从他人对“我”的评价中形成“我”对“我”的看法,然后我们再根据这种判断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乎他人的标准的选择。

因此,我们必须从个人和集体的评价中认识自己。个人的,指的是和我们有亲密关系的人,如家人、好朋友、关系密切的同事等等,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比别人更了解你。集体的,可以是单位的看法,也可以是综合大家的看法。

这种方法往往是从他人的角度出发的,在这种认识中,我们可以变得合乎世俗、社会的要求,变得“合群”。

二、从现实和历史的状况中认识自己

别人认识的自己,是从横向的角度来展现自己。那么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从过去到现在,也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也可以从今昔的对比中认识自己,即从纵向的角度来认识自己。

这一点很容易,如果我们能够经常回顾过去,从两个不同的时间点来对自己作比较,我们很容易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找出自己亟待改变的东西。现实中,我们事业、工作等各方面的情况怎样,就要从不同角度,全方位进行分析,要尽可能准确。比如,你以前的事业、工作情况如何。从对比中,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发展变化。

学做事之前,先学会做人。学会认识自我,才能学会做人。不断地总结自己,使自己在行动上更理性,思维与行为更合乎角色的需要,路才能走得没有偏差。要根据环境、条件、时间的不同,不断地从心态上调整自己,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摆正“自己的位置”,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三、从微观的角度认识自己

从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中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特别是在自己的某个时间点或者某个情节上认识自己,都会让自己能够更加仔细地分析出自己的真实状况。

在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各种因素后,在全面的分析对比中,采纳正确的认识,剔除片面错误的看法,客观、准确、全面地评价自己,避免因为个人认识或个人动机出现较大误差,更好地把握自己,发展自己。

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够给自己的人生一个正确的坐标,给自己的行动设置正确的目标,让自己能够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大凡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都是那些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定位准确的人。

找好定位就是成功的开始

决定人生/成功动力/执行定位

我们不会准确预料到自己能奔跑多远,我们能跑多远,不要问双脚而是要问志向。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很多人失败不是因为他们缺乏良好的素质、良好的心态和成功的技能,而是他们缺乏一个好的目标,缺乏一种成功的动力。

哈佛大学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这是毋庸置疑的。它的成功,不在于它培养了8位美国总统、34名诺贝尔奖得主,以及大量的海外知名校友,也不在于它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师资力量,而在于它为学子提供了最大的成功可能。从大学退学的比尔·盖茨到NBA的传奇新秀林书豪,哈佛的传奇无处不在。哈佛大学定位于精英教育,所以它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须是精英,甚至是精英中的精英。

人生必须有好的定位,好的定位必须是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好的定位必须是适合自己的,就好比每个人都要穿鞋子,我们不会因为别人的鞋子好,就去照着别人的鞋子买回一双来穿,鞋子合不合脚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人生的定位也是这样,人生的路适不适合自己只有自己知道。

达尔文的父母将他送进神学院,可他却对神学并没太大的兴趣,相反,他却对古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他乘船作了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样,写下了不朽的名著《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结果名垂千古。

达尔文能够成功是因为他准确地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己的目标结合在了一起,这样,在他的行动中始终存在着一种动力,即为成功而不断努力的动力。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求每一个人都作出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而是说,要人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那么,怎样自我定位呢?

一、定位前,要对自己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要正确地对自己定位,务求做到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所处的位置,同时要多站在他人的立场看待自己。所以说,你的定位准确了,你的人生就会沿着成功的道路走下去。总有那么一个位置适合你,在此之前我们要做的就是丰富自己,让我们变得更加出色。

二、定位要求明确,要有可执行性

缺乏明确的定位,没有远大的志向与抱负,对什么都不在乎,这样的人实际就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不对自身进行定位,就像水面上的浮萍,一生只知道随风飘动,一辈子也不会离开原点,更不会走得更远。

比尔·盖茨的传奇可谓家喻户晓,成为众多人追逐的“成功者”。如果从成功的定义来看的话,盖茨的成功是从他的定位开始的。年轻的时候,盖茨从哈佛大学退学,开始一心一意钻研计算机,这一决定也让比尔·盖茨完成了从大学生到商界精英的人生角色的重大转变。试想,如果盖茨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有了开一间软件公司的想法,却继续呆在哈佛的校园里度日,那么这个世界上很可能少了一个软件天才。

三、要将自己的长远定位细化为可执行的小目标

要成功必须对自身进行定位,首先要确定一个长远的目标,然后将这个目标进行分解:我人生的目标是什么,我20年的计划是什么,我10年内要完成到什么程度,我五年到达哪一步,我每年必须要做到什么,甚至每一个季度、每一个月、每一星期我都要实现什么内容。好的计划要年年看,月月看,日日看,并围绕这些目标而努力,对规划期内没有实现的目标查明原因,不断地对分解目标进行调整,你会发现你距离自己的人生目标越来越近。

四、有定位必须要执行

很多人都给自己的人生定了一个目标,也给自己的人生做了一个规划,而且在别人看来,这个计划也是切实可行的。但渐渐地人们发现,这个人并没有按照他自己的规划走下去,而是放弃了自己原来的目标,这是为什么呢?一问其人才知道,不是被这样那样的原因耽搁了,就是有这样那样的理由没有坚持下来。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要想成功,就必须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只要定位好自己,有明确的目标,更愿意为之付出一生的努力,就不怕成功拒绝你,问题是你是否有一个坚定的执行力。

)第二节 掌控自我才能掌控一切

致命的诅咒——情绪化

理性分析/转化情绪/学会宣泄

情绪化的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往往走极端,不是大喜就是大悲,往往很多人认为不值得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也会因此大发脾气;同样,也极容易因遇到了常人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成功就手舞足蹈。他们欢喜儿时的天真烂漫,让人满心欢喜;但是,他们悲伤愤怒时的牛脾气,却也令周遭的人走避不及。很少有人能够适应这种大起大落“晴空霹雳式”的情绪表达,故一般人对这种人充满了敬畏无奈之情,纷纷敬而远之。

哈佛历史上曾有一位校长就犯过这样的错误:这位校长正忙于处理学校的事务,此时秘书报告他说有一对失去孩子的老夫妻要见校长。校长因为学校的一些事情搞得不可开交,所以不得不在一天之内几次拒绝了那对夫妻的请求。但最后,校长终于接见了这对老夫妻。原来这对夫妇的儿子是哈佛大学的学生,但不幸去世了。所以这对老夫妻想给哈佛捐献几幢教学楼,完成儿子的遗愿。校长此时并未从对学校事务的忙碌中解放出来,甚至对这对老夫妻的接见也漫不经心。当听到老夫妻天方夜谭似的想法后,校长对这对夫妻的态度终于忍无可忍,讽刺道:“建一幢教学楼要750万美金,你们的想法真是太可笑了。”这对老夫妻惊叹道,原来修建一幢教学楼只要750万美金,那我们何不自己修建一所学校呢?后来,在美国出现一个以老人的儿子命名的学校——斯坦福大学,美国著名的大学之一。

所以我的忠告就是,我们不要成为这位校长第二,不要在情绪化的时候做任何事情,要保持冷静。

情绪化的人不是不想控制他们无端的情绪,而是不能,或许他们自己也会意识到性格的缺点,却无力改变。以上种种对他们来说,往往是身不由己的。面对自己难以为继的人际关系,他们自己也常常感到无奈。

丹麦科学家第谷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比较情绪化的人,在他17岁的时候,因为和一个同学意见不合,以致于两个人在醉酒后最后发生了决斗,在决斗中被对手砍掉了鼻子,最后不得不装了个假鼻子。通过这件事,他发现了自己性格的缺陷,便开始尝试改变自己,变得豁达起来,并在天文学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后来,他的一个学生对他的科学观点提出了质疑,此时,他不仅没有和他的学生决裂,相反,他鼓励他的学生按照自己的观点去研究,这个学生后来终于推翻了第谷的观点。

如果你不幸是这种情绪化的人,那就应该小心谨慎了。对待自己身上的问题,我们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最忌讳“讳疾忌医”的心态,如果我们真的存在情绪化的倾向,我们就应该努力去克服。

拿破仑曾说:“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可以造成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即积极的心态还是消极的心态,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和失败。”所以我们必须反思我们是否有这样的心态,如果我们不幸中招的话,我们必须及时发现并改正。任何一个人情绪化的人,如果能够意识到自身的缺点,是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致命缺点的。那又该如何做起呢?

一、转变你的心态

心态确实是个大问题,拥有好的心态,做起事情来会顺风顺水,增强你的自信,减少你的焦虑。当你信心不足时,不妨想象曾经走过的道路,达到的成就,或幻想你成功时所有人送来的鲜花与掌声。你将很快地化解焦虑与不安,恢复自信。

当焦虑袭来时,可以反复地告诫自己“我可以”,“我一定可以”,“我绝对可以”。这样可使你渐渐消除手心冒汗、心跳加速等本能反应,你的心态会渐渐平静下来。

二、不在情绪化的时候做出决定

对很多人来说,在气头上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情,自己一旦平静下来,就会连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我当时怎么会做出那么愚蠢的决定?所以给那些情绪化的人,当然也包括绝大多数人一个忠告,不在情绪化的时候做任何决定,等冷静下来再去思考。

三、学会宣泄

人在压力之下,都会产生一种毒素,这会加重我们的情绪化问题。所以学会给自己减压,是一个不错的建议。例如在私人场所或者在空旷的原野中放声喊叫是发泄不良情绪、排出毒素的好方法。不论是大吼或尖叫,都可适时地宣泄焦躁。

克服你情绪化的倾向,管理好你的情绪,提高你的情商,你就会在人际交往中和事业拼搏中取得成绩!

不抱怨,世界会少一些噪声

自我省察/责任感/健康心理

威尔·鲍温(Will Bowen)是美国最伟大的心灵导师,曾经写过一本书《不抱怨的世界》,并发起了“不抱怨”运动,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在书中,他写道:“抱怨是在讲述你不要的东西,而不是你要的东西。抱怨会影响人际关系,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运动。”

在你的身边是否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整天生活在抱怨之中,怨天怨地,今天这件事不容易,明天那件事不顺心,就好像他们整天生活在不如意之中。而在你和他不经意的接触中,你也渐渐被他颓废的思想感染,也变得爱抱怨了。如果你属于这样的情况,那么你需要注意了。

抱怨可不是一种好习惯,它可以让我们整天生活在怨恨之中,它会让我们变得毫无斗志,并在其中乐此不彼,我们却忽略了我们浪费在抱怨之中的时间和精力。

抱怨是上天给弱者的武器,只有弱者才会拾起抱怨这个武器,抱怨是弱者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作为强者,在面对困难时,从不会抱怨,因为他们懂得,在困难面前,抱怨是毫无用处的,真正的强大,是勇敢地面对困难,想办法将它消灭掉。

人们常说,与其抱怨,不如改变。那么我们如何从抱怨的世界中挣脱出来,真正地做好自己呢?下面是一些建议:

一、做到经常自我省察

抱怨其实是一种胸襟狭窄、自怨自艾、怨天尤人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一个人永远一帆风顺,所以每个人都有抱怨的理由。但抱怨能够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当我们不顺心的时候,更应该找自己身上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迁怒于他人。

我们每个人都有理由去抱怨,抱怨生活对我们过于苛刻,抱怨我们获得成功要付出很多,抱怨别人比我们更幸运。可是我们是否想过,生活对我们的对手要求更加苛刻,我们的对手取得成功的付出比我们付出的还要多,我们的对手比我们更幸运是因为他们经历的磨难比我们更多。当你抱怨你睡得少的时候,你可否想过我们的对手可能彻夜未眠?当你抱怨你辛苦的时候,我们的对手比我们更辛苦;当你抱怨世界对我们不公平,我们的对手从这世界获得的公平更少。

二、提高自己的责任感

放下抱怨,这并不等于在困境中放弃奋斗,或者放弃对不公正的抵抗。带有负面情绪的抱怨,恰恰才是真正地放弃对社会不公平的纠正。如果你选择了自己的人生,就应该停止抱怨。分析不公平存在的原因,找出改善的方法,在生活中学会生存,坚持对你的工作和事业竭尽全力、主动负责。这样的人生将得到极大的考验和成长。当你真正有了责任感,有了积极进取的心态和能力,相信你的人生将从此发生改变,成为真正的人生强者。不抱怨,让我们从这一刻开始吧!

三、培养健康的心理

一个人一旦被抱怨束缚,就会对生活对工作失去信心,做起事情来就会得过且过,应付工作、应付生活。如此对待生活,得到的必将是生活和社会的抛弃,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自毁前程。因为没有人会愿意和整天喋喋不休抱怨的人交往。所以要每个人都要学会停止抱怨,培养宽容待人、严格律己的良好品德;摒弃“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私心,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保持宁静平和,以感恩的心来回报社会,在逆境中追求素质的提升、人格的完善和理想的实现。

人生从来都不是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请记住,永远都不要抱怨。如果你只记住了抱怨,你的人生就失去更多的进取心,在抱怨声中迎接一个又一个失败,与成功“南辕北辙”。

不生气,世界会多一些和气

引发矛盾/调整心态/修身养性

人也是一种动物,生气是一种正常情绪,喜怒哀乐,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和其他的动物也没有太大的不同。人生难免遇到这样或者那样不公平的事情,于是便会产生各种“气”,怒气、闷气、闲气、怨气……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会有过这种体验,也都会在平静下来之后对自己当时的心境做一番检讨,怪自己当时不应生那么大的气。生气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使让不如意的事情雪上加霜。更严重的是,生气对身心健康毫无益处,可以说生气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人生活在这个世上“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谁碰到烦心恼人的事情的时候,也难免心不平气不和要生气。如果生气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罢了,可是生气却是加重事情严重程度的一种情绪。微不足道的小事发展成为一场决斗,甚至引发一场战争的事情屡见不鲜。

1969,洪都拉斯和萨尔瓦两个国家爆发了一场战争,事件的起因竟然是一场球赛的比赛结果。这次战争共持续了6天,造成了3000人死亡。

学会不生气,少生气,要靠自己的努力去重新认识自我,要认识到容易生气是自己的修养还欠缺,要有意识地加以克服和改进,终有一天我们会改变爱生气的习惯。爱生气不是我们性格中的优点,我们要切实认识到这种习惯的危害,让自己的内心多一份平和。

一、与其生气,不如争气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不可避免地要和各色人打交道,不论你愿意与否。但有一些人在某些时候注定要和我们产生矛盾和摩擦,我们有一些人会因此和别人生闷气。如果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不生气,因为我们可以首先改变自己的态度,让自己变得更加努力。

记得姚明刚到NBA打球的时候,因为有一段适应期,他一直没有进入到比赛的状态,做了很久的冷板凳,终于有机会能够出现在赛场上,可是总是不太顺心。美国球员巴克利曾扬言,如果姚明在比赛中得分超过19分,他将亲吻驴的屁股。因为这是在电视上做的节目,所以姚明肯定知道巴克利的这句话。如果是我们一般人听到这些话,肯定第一想法是要和他计较一番,或者自己暗自生一顿闷气。但姚明当时并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而是努力训练,找回比赛的状态。此后不久,姚明便在与湖人队的比赛中得了20分。

所以当我们遇到别人的挑衅的时候,可以选择不生气,因为生气是懦弱的表现,是你在向对手示弱,最好的办法是你要努力让对方所说的话成为一句“废话”或者让他的如意算盘落空,这样,你才是真正地战胜你的对手。

二、不要将生气作为选项

老虎是森林之王,平日里把谁也不放在眼里。有一天觅食时,它遇到了一只飞来飞去的牛虻。老虎对在自己眼皮下晃来晃去的牛虻非常不满,就喝道:“不要打扰我,否则我就吃掉你!”可牛虻一面嘲笑老虎,一面飞到老虎鼻子上吸血。

老虎用爪子抓,牛虻于是钻进虎皮中吸血。气急败坏的老虎恼怒地用尾巴驱赶牛虻,但牛虻不断地转移位置叮咬老虎。老虎躺在地上打滚妄图压死牛虻,牛虻立刻飞走了。但没过一会儿,它又回到老虎的鼻尖上。就这样,一只老虎在和牛虻的搏斗中,活活累死了。

遇到一些可能导致我们情绪变坏的事情时,我们千万不要将生气作为我们的选项,这样只会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如果我们遇到了糟糕的事情,我们可以让自己保持最大程度的冷静,积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三、调整好心态

遇到生气的事,就当这件事情没有发生过,如果确实生气了,你就当那天是愚人节,别人只是和你无心开了玩笑。总之,你不可能天天都过愚人节吧?

有一天,大诗人歌德在狭窄的小路上碰上了一位和他意见相左的批评家,那位批评家傲慢无礼地对歌德说:“我从来不给傻瓜让路的。”歌德立刻回答道:“我却恰恰相反!”说完闪身给批评家让路。歌德的态度是智者的态度,是给那些喜欢生气的人一个忠告。

如果你生气了,那么你这么做,从1数到100,如果你还是生气,那么就继续数到200,如果还生气,继续数,直到你心平气和了为止。

不计较,让人生多一些融洽

斤斤计较/感恩之心/学会知足

近年来,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不是最负盛名的经济学,也不是数一数二的法律课,而是一名普通的心理学硕士泰勒·本·沙哈尔主讲的“积极心理学”,每次都有超过上百人同时听他的课程。因为在课上他总是教给学生积极应对困难的办法,而不是去回避。

很多人认为,幸福是最大限度地攫取财富,也有的人认为幸福就是成为纵横捭阖的政治家,更有人认为幸福就是和心爱的人一起奔赴天涯海角,结果真的是这样吗?很多人得到了他们认为能够带给他们幸福的东西,可是他们仍然抱怨自己不幸福。这是由于他们过多计较了外在的东西。记得有位先哲说过,人之所以快乐,不是得到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的张伯伦政府倒台,丘吉尔担当起了领导大不列颠人反抗纳粹的重任,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战争结束后,英国战时内阁解散。丘吉尔信心百倍,认为凭借自己在战争中的功劳定能顺利连任英国首相,然而事与愿违,他所在的政党却在大选中惨败,丘吉尔本人也与首相一职失之交臂,工党领袖克莱门特·艾德礼当选首相。带领英国人民走向胜利的丘吉尔被抛弃了,当有记者问他怎么看待这个民族的忘恩负义时,他只回答了一句:“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标志。”一句简单的回答后,他便退出了当时的政坛。

或许在我们看来,一位领导一个国家走出困难的英雄应该受到国家的尊重,然而丘吉尔并未计较他个人的得失,在他看来,落选是他个人的失败,却是他的国家和人民的胜利,这说明了民族的成熟。

面对失意或者不得志,我们可以抱怨,也可以计较,但是这些都于事无补。我们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不计较,内心宠辱不惊呢?

我们或许没有丘吉尔那样的魄力,也缺乏他那种对待得失的坦然,但是我们可以做到不计较、少计较、多感恩、多满足。

有这样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说有一个人挑着两筐瓷器去卖,在路上他一不小心将几只瓷器从筐里掉了出来,摔了个粉碎。他头也不回地向前走,这时有人问他:“你的瓷器摔碎了,你为什么不回头来看看?”这人回答说:“既然已经摔碎了,看又有什么用呢?”

一、不要在失去的东西上过分计较

是啊,既然瓷器已经碎了,那么我们回头去把它们收拾起来也没什么用。相反,如果我们回过来去看那些瓷器,我们的内心就会多一些惋惜,与其如此,我们还不如不回过头来看已经破损的瓷器。我们对待自己的过去,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这种不计较,不回头去看呢?

不去计较过去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因为在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够轻松放下。世界上更多的人是患得患失、斤斤计较,面对已经打碎的“瓷器”,抱怨不已,不仅白白浪费了时间,还会因为在这件事情上花费了太久的精力,打碎更多的“瓷器”。

二、少计较、多感恩、多满足

在人生当中,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有很多失去的“瓷器”在我们的生活中永远都不会再回来。我们都期望成功,但是成功不是唾手可得的,成功需要我们付出很多才能得到,甚至在通往成功地道路上,我们会打破很多“瓷器”。当你打破“瓷器”的时候,你能不能潇洒地挥一挥手,让已经破碎的“瓷器”不再成为你人生的负担?

感恩是道德的一种体现,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生活中便会少了一些计较。当我们发现我们比别人少得到什么的时候,我们要常想一下,还有很多人比我们得到的更少,这样,我们的内心就会少一些失落。当我们对我们已经得到的东西表示感恩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会多了一些知足,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就会变得更加积极。

心存感恩,知足惜福,少计较,实实在在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做好我们自己,我们的人生就会与众不同。

一个不知感恩的人,由于他们整天生活在抱怨之中,他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无所事事、自私、贪婪和虚伪。

)第三节 自我激励是创造奇迹的“永动机”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信罐

成功保证/储存自信/装满自信

哈佛大学的学子们总是给人一种意气风发、傲视群雄的姿态。从毅然从哈佛退学,决定自己创业的比尔·盖茨到创建了Facebook的扎克伯格,再到NBA新秀林书豪,他们成为特定时代很多人的偶像。

成功的哈佛学子的第一特质就是自信,你可以看看华尔街的商业大亨们,也可以看看美国政坛上的哈佛毕业生。他们才是真正的“上帝的宠儿”,在每一个方面都出类拔萃,有着野心家一样强劲的上进心和老虎一样的自信心。

滑铁卢战役的时候,拿破仑将自己的一部分士兵交给了他的格鲁希元帅,让他拦截联军。在拿破仑和联军进入胶着状态的时候,双方都盼望自己的援军能够早一小时,哪怕是早一分来支援,因为谁的援军先到就意味着谁能取得胜利。但格鲁希元帅在几乎已经确定双方发生激战的时候,面对手下众多军官劝阻,仍无动于衷,固守着拿破仑给他的命令,阻击联军。与其说是在执行命令,还不若说是他自己不愿相信自己的判断,终于造成了拿破仑的最终失败。

假如当时的格鲁希元帅能够坚信自己的判断,在关键时刻能根据瞬间变幻的战场形势,积极主动地援助拿破仑,那么滑铁卢就不会成为失败的代名词了。

从心理的角度来说,成功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自信与乐观。如果问在哈佛学子得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大多数学生的回答不会是专业的知识、广博的人脉,而是哈佛留给学生们的那股自信。一个人拥有了自信,他就有可能战胜自己、战胜别人,成为最终的赢家。可是我们很多人却并未认识到这一点。拿破仑·希尔说:“只要有信心,你就能移动一座山。只要坚信自己会成功,你就能成功。”

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不是来自外部的对手,而是你内心的那只“不自信的魔鬼”。那只不自信的魔鬼是世界上最难战胜的敌人,很多人都在它面前屈服。

你看那些成功人士哪一个不是意气风发,自信满满的?记得先贤说过一句话:“地位越高,自我评价就越高,自信心多强,能力就有多强。我们总能表现出与环境的和谐平等。”仔细品味,发现他的话中蕴含着一种真理。

自信来源于自知。任何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不可能无所不有,也没有人一无所有。一个人生活的过程,也就是寻找和探索的过程。只要你拥有了自信的钥匙,那么成功的大门就会随时为你打开。

我们每个人并不是天生就自信满满的,如果说人类的财富可以储存的话,那么我们的良好心态,为什么就不能储存起来呢?如果我们可以像存钱那样,在我们有富余的时候将我们的自信储存起来,当我们需要的时候,就能去自信罐里面支取。拥有一个自信罐,用它来储存自信,在成功的时候,把自信储存在里面,当你遇到坎坷,遇到挫折的时候,把自信拿出来,让自信一直这样陪着你。

这听起来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其实,我们的自信完全是可以储存的,就像储蓄那样。你储蓄的是金钱,你得到的是利息;如果你储存的是自信,并且运行得好的话,那么你收获的是成功。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储存我们的自信呢?当你完成自己想干的事情,或者所做的事情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就写一张小纸条把它放在你的自信罐中;当你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拿出你的自信罐中的自信条,注意翻看,直到自己找回自信。

把不快乐的因子赶出去

乐天派/抛弃烦恼/趋利避害

哈佛大学教授杰尔姆·卡根说道:“为了提高幸福感,少担心那些遥不可及的欢乐,而要找到微小但是源源不断的快乐源泉。”对我们来说,寻找到欢乐固然重要,可是是否有人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少一些不快乐的因子,那我们的快乐因子就多一些呢?所以不必要去刻意追求快乐,更多的要放弃不快乐的想法。

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老人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草帽,二女儿卖伞。老奶奶每天都为两个女儿担心:如果第二天是晴天,她担心二女儿的伞卖不出去;如果是雨天,大女儿的草帽就没有人买了。后来一位智者开导她:“晴天时大女儿的鞋会卖得很好,而雨天时,二女儿的伞不是卖得更好吗?”老奶奶觉得这个想法有道理,从此便不再为两个女儿的生意担心了,每天都开开心心地生活了。

所以,要想快乐很简单,放弃不快乐的想法,常想快乐的事,不要做那位“庸人自扰”的老太太。

快乐的人活在当下,不快乐的人要么沉浸在过去的不如意之中,要么生活在对“人类不可遏制的苦难”的担忧之下,所以才有“快乐的人总是相似的,不快乐的人个人有个人的不快乐”。可是,那些不快乐的人所为何事呢?

人生不可能事事顺心,生活充满酸甜苦辣,不快乐很有可能是因为我们人生中存在着很多的不如意。我们有什么样的人生并不重要,这是我们无法选择的,但重要的是让自己每一天都过得快乐自在。凡事都要计较,凡事都要积压在心头,岂不过得很累?“日出东山落西山,愁也一天,乐也一天,为何不快乐地去过”,学着给自己留些美好的回忆吧!

在人生的自信罐中,我们该如何将那些不快乐的因素赶出去呢?

一、不要让不快乐的想法在你的内心滋长

让自己成为一个接近“乐天派”的人。哭也一天,笑也一天,何不开开心心地过每一天。

快乐和不快乐都是产生于我们内心的一种状态,就好比一个事物总要有两面。然而,不快乐是我们的阴暗面。快乐是给予,让内心的阳光温暖别人;不快乐是一种吝啬,让坏情绪钳制自己。

不快乐并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而是你自己的修养不够,没有承受它的能力。人之所以会烦恼,就是记性太好,总是喜欢记住那些让我们不高兴的事情,却不愿意记得那些高兴的事情。唯有傻瓜才不会记得任何事情,所以人们宁愿让自己不快乐,也不愿意去做傻瓜,所以我们不是傻瓜,但我们不应该为这一点而高兴。我们总是说,“人之所以不快乐,不是我们拥有的太少,而是我们计较的太多”。可我们又有多少人真的学会了放下,放下一切,坦然面对一切,不再对生活的一些事情斤斤计较了呢?

二、抛弃那些不必要的东西,学会轻装上阵

很多时候,我们不快乐是因为我们放不下,喜欢抱残守缺。

一个坐火车的老人,不慎将一只刚买来的鞋子掉到了窗外。他不假思索地将另一只鞋也扔了出去。火车上的人感到不理解,问他为什么把另外一只鞋也丢掉。老人解释说:“掉下去的那只鞋我没有办法再找回来了,剩下的鞋也没法穿了,我把它扔出去是希望捡到它们的人拥有一双。这样,捡到鞋子的很高兴捡到一双鞋子,我也很高兴,因为我送了陌生人一双鞋子。”

所以,不抱残守缺,不将“剩下的一只鞋子”留在身边。我们如果做到了,那么我们就真的实现了双赢,既放弃了不快乐,也赢得了快乐。

三、与快乐交朋友,与不快乐说再见

是结识欢笑,还是与不快乐交往,你希望选择怎样的人生?你应该学会与两种情绪交朋友。从事情中寻找好的一面并非自欺欺人,而是试着让自己逃脱不好的情况,因为我们作为一个理性的人,都会有一种趋利避害的心理。所以,如果你有选择的机会,请把握每一个快乐的机会。

积极的情绪就像“发电机”

积极心态/良好情绪/不竭动力

面对生活的艰难困苦,为什么有些人能挺过来,而有些人却一蹶不振?《哈佛商业评论》高级编辑黛安娜·库图认为:一个人的复原力强弱比教育、经验和培训更能决定他的成败。在面临危机的时刻,一个人如何想办法摆脱困境,赢得自救,关键的是要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利用现有的条件解决问题。

有一个故事:

四川某地有两个和尚,一个穷一个富。一天,穷和尚找到富和尚,请教说:“我想到南海去,你看如何?”富和尚问:“你靠什么去那样远的地方呢?”

“我有一个瓶子和一只碗就够了。”

富和尚不相信靠这些东西能到达南海,“多年来我一直希望租一条船去南海,但却未能如愿,如今你只靠一个瓶子和一只碗,又怎么能到达南海!”结果两个人不欢而散。

一年后,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富和尚却还没有准备好去南海的船。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靠一个瓶子、一只碗就敢到数千里之外的地方,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

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爱迪生在寻找最适合的灯丝材料的时候,已经试验了几万次。“我们浪费了太多时间,”助手对爱迪生抱怨说,“已经试验了两万次了!”可这位天才回答:“我们已知道有两万种不能当白炽灯丝的东西了!”这种精神使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钨丝,发明了电灯,改变了历史。

积极的心态可以让我们在重复的活动中保持上进。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当中,如果让我们始终重复做同一件事情,很快就会将我们的好奇心丧失殆尽。我们就会感觉“工作越干越多,乐趣却越来越少”。对于从事单一枯燥的工作的人来说,他们最想做的就是从工作的无聊和单调中解脱出来,找回曾经的进取心。其实他们需要的是始终保持一颗上进的心,善于从生活和工作中发现乐趣,释放出潜在的能量。

积极的情绪是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催化剂”。情绪好像是一种化学物质,在人与人交往中,不同的情绪交织在一起,会起到不同的作用,产生不同的效果。你若以积极的情绪对待他人,他人也必将“投桃报李”。当人际关系中多一些爱、多一点宽容和体谅,这样的人会迸发出无比的感染力。

积极的情绪好像是一台“发电机”,它可以产生源源不断的能量,用以维持人的各种活动,让人拥有一个积极进取的人生。要想获得完满的人生,你必须借助积极情绪的力量。积极情绪会让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变得开阔,帮助我们建构各项资源。积极情绪为我们带来健康,并抑制无端的消极情绪。

我们该怎样拥有一个好情绪呢?

一、有接受并战胜现实的信心

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直面问题,在事前我们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态度”,并积极做好准备,保证我们能够经受艰难困苦的考验并顽强生存下来。

二、在危难时刻有坚持生存下来的决心

在面临危难的时刻,我们很多人会因为身体或者心理的原因,而无法坚持下来,那么这时你的价值观将会成为你生存下来的一个动力,并且在困难时期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当我们有了在危难中生存下来的勇气之后,我们就会变得更加强大,我们的情绪就会更加积极。

三、在任何时候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乐于感恩的人总是能获得比他人更多的帮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一旦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形成了一个圈子,我们做事会更加顺利。

四、增强锻炼

当你认为克服坏情绪是件很难的事时,或许问题不是出现在你的精神世界当中,而是存在于你的身体当中,此时运动在人体内引起的生理变化对人的精神状态会产生有益的影响。当你在运动中一直告诫自己要坚持,不断突破极限,那么你在困难面前也会这样告诫自己。

良好的情绪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小事做起。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难题,首先想到的不是放弃,而应该是怎么样解决它,如果解决不了,是否可以在外面寻得帮助,一旦问题化解了,更有助于我们积极心态的提升。

当热诚变成习惯,恐惧和忧虑即无处容身。

找出你身上的“第三者”

改正缺点/反思能力/从善如流

你是否总是觉得现在的自己要么做事缺乏果断,要么做事力不从心?你是否想从明天开始改变,可是到了第二天却对昨天的誓言无动于衷?你是否想过从今天起改变这一切,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另外一面?你有否想过,有一天可以换成另外一个人再活一次?这并非不可能,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只要坚定信心,你完全可以成为另一个你,与自己身上的“第三者”说再见,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你。

一只乌鸦因为不受人们欢迎,决定换一个环境,所以从北方飞往南方。途中休息的时候,它遇到了一只喜鹊,喜鹊问它为什么不呆在北方,乌鸦说:“这里的人都不喜欢我,我要换一个有人喜欢我的地方。”喜鹊说:“如果你不改变自己的声音,那么飞到哪里人们都不会喜欢你。”

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身上的“第三者”,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会和这只乌鸦的结果是一样的,不受人欢迎。

然而不幸的是,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第三者”。这个“第三者”是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的。这里所谓的“第三者”,是指在你成功路上阻碍你的那些惰性,这种惰性更多的是主观上的东西。比如,你意识到身体素质很差,决定第二天早起开始锻炼,可是第二天早晨当你该起床的时候,你却始终不肯离开温暖的被窝。于是给自己找各种不起床的理由,这些不起床的理由便成为阻碍你成功的“第三者”。如果我们就此对号入座的话,我们是否会发现自己身上有很多这样的“第三者”呢?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但性格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性格是切切实实可以改变的。如果你不能改变性格,那么可以改变风格,做另一个你。一个人又该如何改变自己身上的“第三者”呢?

一、时刻总结过去,提高反思能力

过去发生的事情是我们亲身经历的,里面有很多我们做事的方法和经验,如果从中好好反思,就会发现我们身上很多的“第三者”,一定要好好总结过去的经验,从中汲取教训。反思能力并不是一项与生俱来的或是自然形成的能力,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有意识、有计划地自我培养和自我提升。那些反思能力强的人能够随时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

二、结交挚友,多交诤友

人都是有朋友的,朋友就是一面镜子,从他们身上你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如果我们能够幸运地交到一位或者几位挚友或诤友,那将是上天对我们最大的恩赐。挚友是能够激励你,对他们的批评意见你颇为信赖的人。诤友就是勇于当面指出你的缺点和错误,敢于为“头脑发热”的你“泼冷水”的朋友。我们在人生中若能多交到这样的朋友,那不仅可以及时发现自己身上的惰性,也会在朋友的帮助和指导下,改变自己的不佳气质,让自己能够不断获取进步。

三、要从善如流

当我们没有发现自身的缺点,而被他人发现自己的缺点时,切不可“讳疾忌医”,而是要勇敢地接受他们的帮助和批评,并将他们的这种帮助和鼓励作为我们进步的动力。

四、要坚持改正自己的缺点

当我们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后一定要想方设法改变它,不要让它成为你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对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也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我反省。每天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用来反思,或是用业余时间尝试改变自己,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正在发生改变,坚持数年之后,你身上的惰性会被你的坚持消灭得一干二净。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一些惰性左右着你。面对这些惰性,不要放任自流,而是应该勇敢地面对它,花更多的力气克服它、改变它。如果做到这些,你会发现你的人生会变得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