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细节决定一生
2366700000015

第15章 做人细节决定人脉兴衰(6)

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都认为公平合理应该是生活的自有状态。我们经常听人说:“这不公平!”“因为我没有那样做,你也没有权利那样做。”我们整天要求公平合理,每当发现公平不存在时,心里便不高兴。应当说,要求公平并不是错误的心理,但是,因为不能获得公平就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这个问题就要注意了。

实际上,绝对的公平并不存在。你要寻找绝对的公平,就如同寻找神话传说中的宝物一样,是永远也找不到的。这个世界不是根据公平的原则创造的,譬如,鸟吃虫子,对虫子来说是不公平的;蜘蛛吃苍蝇,对苍蝇来说是不公平的;豹吃狼、狼吃獾、獾吃鼠、鼠又吃……只要看看大自然人们就会明白,这个世界并没有绝对的公平。

这并不是人类的悲哀,只是一种真实情况。

生活不总是公平的,这着实让人不愉快,但确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我们许多人常犯的一个错误便是因为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感到遗憾,认为生活应该是公平的,或者终有一天会公平。其实不然,绝对的公平现在不会有,将来也不会有。

承认生活中充满着不公平这一事实的一个好处便是——激励我们去尽己所能,而不再是自我伤感。我们知道,让每件事情完美并不是“生活的使命”,而是我们自己对生活的挑战,承认这一事实也会让我们不再过多地遗憾。

每个人在成长、面对现实、做种种决定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不同的难题,每个人都有感到成了牺牲品或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承认生活并不总是公平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必尽己所能去改善生活,去改变整个世界;恰恰相反,它正表明我们应该这样做。当我们没有意识到或不承认生活并不公平时,我们往往怜悯他人也怜悯自己,而怜悯是一种于事无补的失败主义情绪,它只能令人感觉比现在更糟。但当我们真正意识到生活并不公平时,我们会对他人也对自己怀有同情,而同情是一种由衷的情感,所到之处都会散发出爱意、仁慈。当你发现自己在思考世界上的种种不公正时,一定要提醒自己这一基本的事实。你或许会惊奇地发现,它会将你从自我怜悯中拉出来,使你采取一些积极的行动。

许多不公平的经历我们是无法逃避的,也是无法选择的,我们只能接受已经存在的事实并进行自我调整,抗拒不但可能毁了自己的生活,而且会使自己精神崩溃。因此,人在无法改变不公和不幸的厄运时,要学会接受它、适应它。

小细节 好人生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着面对不公和不幸:

1.说出你的想法。诚实地表达你的意见,这一点很重要,虽然这有可能会惹恼别人或引起争论。

2.学会放弃。世界上的事情总是有“舍”才有“得”,或者说是“舍”了一定会“得”,而“一点都不肯舍”或“样样都想得”必将事与愿违或一事无成。

3.学会说“算了”。对于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的最好办法就是接受这个事实。

4.学会说“不要紧”。积极乐观的态度是解决任何问题和战胜任何困难的第一步。

5.学会说“会过去的”。不管雨下得多么大,连续下了多少天也不停,你都要对天会放晴充满信心,因为天不会总是阴的。自然界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

见小利,思大害

现代社会交际应酬十分频繁,朋友、熟人之间请客送礼也是家常便饭。这中间除了友情之外,也免不了夹杂着个人利害。所以在接受别人厚礼的时候,要三思而行,千万不要因贪利而使自己陷于被动的处境中。

从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非常喜欢鱼,赏鱼、食鱼、钓鱼,简直是爱鱼成癖。

一天,府外有一人要求见宰相。从打扮上看,像是一个渔人,手中拎着一个瓦罐,急步来到公仪休面前,伏身拜见。公仪休抬手命他免礼,看了看,不认识,便问他是谁。

那人赶忙回答:“小人子男,家处城外河边,以打鱼糊口度日。”

公仪休又问:“噢,那你找我所为何事,莫非有人欺你抢了你的鱼?”

子男赶紧说:“不不不,大人,小人并不曾受人欺侮,只因小人昨夜出去打鱼,见河水上金光一闪,小人以为定是碰到了金鱼,便撒网下去,却捕到一条黑色的小鱼。这鱼说也奇怪,身体黑如墨染,连鱼鳞也是黑色,几乎难以辨出,而且黑得透亮,仿佛一块黑纱罩住了灯笼,黑得泛光。鱼眼也大得出奇,直出眶外。小人素闻大人喜爱赏鱼,便冒昧前来,将鱼献给大人,还望大人笑纳。”

公仪休听完,心中好奇,公仪休的夫人也觉纳闷。子男将手中拎的瓦罐打开,果然见里面有一条小黑鱼,在罐中来回游动,碰得罐壁乒乓作响。公仪休看着这鱼,忍不住用手轻轻敲击罐底,那鱼便更加欢快地游动起来。

公仪休笑起来,口中连连说:“有意思,有意思。的确很有趣。”

公仪休的夫人也觉得别有情趣,子男见状将瓦罐向前一递,道:“大人既然喜欢,就请大人笑纳吧,小人告辞——”

公仪休却急声说:“慢着,这鱼你拿回去,本大人虽说喜欢,但这是你辛苦得来之物,我岂能平白无故收下。你拿回去——”

子男一愣,赶紧跪下道:“莫非是大人怪罪小人,嫌小人言过其实,这鱼不好吗?”

公仪休笑了,让子男起身,说:“哈哈哈,你不必害怕,这鱼也确如你所说奇人亦喜人,我并无怪罪之意,只是这鱼我不能收。”

子男惶惑不解,拎着鱼,愣在那里,公仪休夫人在旁边插了一句话:“既然大人喜欢,我们不如买下,大人以为如何?”

公仪休说好,当即命人取出钱来,付给子男,将鱼买下。子男不肯收钱,公仪休故意将脸一绷,子男只得谢恩离去。

之后又有好多人给公仪休送鱼,却都被公仪休婉言拒绝了。

公仪休身边的人很是纳闷,忍不住问:“大人素来喜爱鱼,连做梦都为鱼担心,可为何别人送鱼,大人却一概不收呢?”

公仪休一笑,解释道:“正因为我喜欢鱼,所以更不能接受别人的馈赠。我现在身居宰相之位,拿了人家的东西又要受人牵制,万一因此触犯刑律,必难逃丢官之厄运,甚至会有性命之忧。我喜欢鱼现在还有钱去买,若因此失去官位,纵是爱鱼如命怕也不会有人送鱼,也更不会有钱去买。所以,虽然我拒绝了,却没有免官丢命之虞,又可以自由购买我喜欢的鱼。这不比那样更好吗?”

众人不禁暗暗敬佩。

公仪休身为鲁国宰相,喜欢鱼,却能保持清醒,头脑冷静,不肯轻易接受别人的馈赠,这实在很难得。

由此可见,有些事,表面看来能获得暂时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却“因小失大”,损失惨重,做事灵活的人绝不会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

一次,美国亨利食品加工工业公司总经理亨利·霍金士突然从化验室的报告单上发现:他们生产食品的配方中,起保鲜作用的添加剂有毒,这种毒的毒性并不大,但长期食用会对身体有害。但是,如果食品中不用添加剂,则会影响食品的鲜度,对公司将是一大损失。

亨利·霍金士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到底诚实与欺骗之间他该怎样抉择?最终,他认为应以诚对待顾客,尽管自己有可能面对各种难以预料的后果,但他毅然决定把这一有损销量的事情向社会宣布,说防腐剂有毒,长期食用会对身体有害。

消息一公布就激起了千层浪,霍金士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不仅自己的食品销路锐减,而且所有从事食品加工的老板都联合起来,用一切手段向他施加压力,同时指责他别有用心,是为自己的私利,于是他们联合各家企业一起抵制亨利公司的产品。在这种自己食品销量锐减,又面临外界抵制的困境下,亨利公司一下子跌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

在苦苦挣扎了四年之后,亨利·霍金士的公司已经危在旦夕了,但他的名声却家喻户晓。后来,政府站出来支持霍金士,在政府的支持下,加之亨利公司诚实经营的良好口碑,亨利公司的产品又成了人们放心满意的热门货。

亨利公司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恢复了元气,而且规模扩大了两倍。也因此,亨利·霍金士一举登上了美国食品加工业第一的位置。

在诚信与欺骗之间,霍金士没有因为暂时的利益而选择欺骗,而是顶住重重压力,退而坚守“诚信”。事实证明,他的做法是明智的。

实际上,世事往往就是这么奇妙,当你眼前利益唾手可得的时候,你一定不要被暂时的利益蒙蔽双眼;而要静下心来,稳住阵脚,更不要盲从大流,向压力妥协,而应坚定地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这样,当大风大浪过去之后,你会发现,你当初的选择竟为你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回报。

小细节 好人生

通常勤俭节约的人才能不被利益诱惑,并能够独善其身。要想用行动来奉行节约主义,建议你首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凡是自己看到的和喜爱的东西,就都必须成为我们个人的所有物。

2.我们应该想到的不只是我们自己,还应该有家庭的其他成员。

3.不要满足自己的不合理愿望和要求。

4.学会理智消费。

5.训练自己有计划地使用钱。

6.花钱要有节制。

7.充分认识勤俭节约是塑造良好品德的开端。

8.学会量入为出。

9.从小事做起,养成节约的习惯。

不要事事都较真

留心我们的周围,较真几乎无处不在。一场电影、一部小说、一个特殊事件,甚至某人的发式与装饰都能引发一场你黑我白的大较量。然而,较真带给我们的常常是不愉快,因为任何一方都以对方为“敌”,试图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别人,而根本不把对方的意见放在眼里。

针对这个问题,美国耶鲁大学的两位教授进行了一项实验。

这两位教授耗费七年时间,调查了种种争论的实态。例如,店员之间的争执,夫妇间的吵架,售货员与顾客间的斗嘴等,甚至还调查了联合国的讨论会。

结果,他俩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凡是去攻击对方的人,绝对无法在争论上获胜。

当别人和你谈话时,他根本没有准备请你说教,此时,你若自作聪明,拿出更高超的见解,对方绝不会乐意接受。所以,你不可随便摆出要教导别人的姿态。

你的同事向你提出一个意见时,你若不能赞同,最低限度也要表示可以考虑,但不可马上反驳。要是你的朋友和你谈天,你更要注意,太多的执拗会把一切有趣的生活变得乏味。遇上别人真的错了,又不肯接受批评或劝告时,别急于求成,后退一步,把时间延长些,隔一天或两个星期再谈吧!否则大家都很固执,不仅没有进展,反而互相伤害感情,容易造成隔阂。

许多人因为喜欢表达不同意见,而得罪了同事,所以常常有人说不要轻易表明不同意见,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只要你的看法是正确的,向别人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不但不会得罪人,而且有时还会大受欢迎,使人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沟通、避免争论呢?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欢迎不同的意见

当你与别人的意见始终不能统一的时候,这时就要求舍弃其中之一。人的脑力是有限的,有些方面不可能完全想到,而别人的意见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的,总有些可取之处,或者比自己的更好。这时你就应该冷静地思考,或两者互补,或择其善者。如果采取的是别人的意见,就应该衷心感谢对方,因为此意见有可能使你避开了一个重大的错误,甚至奠定了你以后成功的基础。

2.不要相信直觉

每个人都不愿意听到与自己不同的声音。当别人提出与你不同的意见时,你的第一反应是要自卫,为自己的意见进行辩护并竭力去寻找根据,这完全没有必要。这时你要平心静气、公平谨慎地对待两种观点(包括你自己的),并时刻提防你的直觉(自卫意识)对你作出正确抉择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有的人脾气不好,听不得反对意见,一听见就会暴躁起来。这时就应控制自己的脾气,让别人陈述观点,不然,就未免气量太小了。

3.耐心把话听完

每次对方提出一个不同的观点,不能只听一点就开始发作了,要让别人有说话的机会。一是尊重对方,二是让自己更多地了解对方的观点,以判断此观点是否可取,努力建立了解的桥梁,使双方都完全知道对方的意思,不要弄巧成拙。否则的话,只会增加彼此沟通的障碍和困难,加深双方的误解。

4.仔细考虑反对者的意见

在听完对方的话后,首先想的就是去找你同意的意见,看双方是否有相同之处。如果对方提出的观点是正确的,则应放弃自己的观点,而考虑采取对方意见。一味地坚持己见,只会使自己陷于尴尬境地。

5.真诚对待他人

如果对方的观点是正确的,就应该积极地采纳,并主动指出自己观点的不足和错误的地方。这样做,有助于解除反对者的“武装”,减少他们的防卫,同时也缓和了气氛。

小细节 好人生

有气量的人才能避免争论,以下生活诀窍可以帮助你走出气量狭小的泥泞小路:

1.正视你的怨。不妨直接告诉对方“你曾伤害过我”,以唤起对方的良知,从而产生共鸣,化解嫌隙。

2.既往不咎。一旦我们有了宽容的心胸,那么忘却便是一种健康的征兆。我们最终能够忘却,因为我们和解了。

3.不要太与人计较,要经常原谅别人的过失,但要有是非观念。

4.不为不如意事所累。不如意事来临时,能泰然处之,不为所累,气量自可增加。

5.遇事要自我检讨,不要反击对方,气量自然日夜增长。

6.学会吃亏,便宜先给别人,久而久之,从吃亏中就会增加自己的气量。

多给别人留余地

与人相处要记得时刻给别人留有余地,只有不把事做绝,不把话说死,于情不偏激,于理不过头,才能在与人相处时游刃有余。

很多年轻人眼中揉不得一点儿沙子,发现别人的错误,不管什么场合、什么时机,非狠狠地给予批评和抨击才觉得心安。殊不知,自己的批评已经把对方逼入绝境,更不知对方已经讨厌自己了。说话办事要顾及别人的感受,更要给别人留一点回旋的余地。在给别人方便的同时,也给了自己成功的可能。

克劳利在任纽约中央铁路局总经理期间,一次差点出了大事故。有两个工程师,他们都在铁路上服务了很长时间,但就是这样的两个人犯下了大错:由于他们的疏忽,差点使两列火车迎头撞上。这么严重的事是完全不可推诿的,上司命克劳利解雇这两名员工,但是克劳利却持反对意见。

“像这样的情况,应当给予特殊的考虑,”他反对说,“确实,他们的这种行为是不可宽恕的,是理应受到严厉惩罚的。你可以对他们进行严厉的处罚和教训,但是不可剥夺他们的位置,夺去他们唯一可以为生的职业。总的看来,这些年,他们不知创造了多少好成绩,为铁路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仅仅由于他们这次的疏忽,就要全盘否定他们以前的功绩,这样未免太不公平。你可以惩治他们,但是不可以开除他们。如果你一定要开除他们的话,那么,就连我也一起开除吧!”

结果克劳利取得了胜利,两名工程师被留了下来,一直都在铁路局工作,后来他们都成了忠诚且效率极高的员工。

克劳利给下属留了余地,同时也给自己事业铺下了更好的发展之路。反之,如果你为逞一时之快断尽别人的退路,那么当危机来临时,没有一扇门会为你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