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让脚步追上梦想
2366100000007

第7章 柏拉图:了解自己,给梦想一个支点

柏拉图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精灵,它指引着我们生活的每一步。但仅有美好的愿景也是不够的,要想拼出美好的人生蓝图,我们还要有一个规划。

现代人强调生涯规划,正是因为人生需要一个构想或蓝图。生涯规划不是事业规划,不是你要挣多少钱,要买多大的房,而是你怎样一步一步接近自己想要的生活。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自我满足,这才是人生规划的真正内容和目的所在。而要实现这个规划,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出自己的潜能,全面地了解自己,正确地给自己定位,这个定位将是我们实现梦想的一个支点。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很多人抱怨人生不如意,觉得生活太累,没有成就感,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因为他们没有能在适当的位置展现自己的才华,甚至还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要知道,只有找对了位置,你才可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做出一番成就。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并以此为基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经营自己的人生。

给自己一个定位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才有可能快乐地工作、全情地投入。荣膺“世界十大知名美容女士”、“国际美容教母”称号的香港蒙妮坦集团董事长郑明明就是一个找出自己的兴趣和潜力所在,正确定位自己,从而走向成功的典范。

在印尼的华人圈子里,郑明明的外交官父亲很有名望。郑明明读小学时,有一天父亲特地将香港作家依达的小说《蒙妮坦日记》推荐给她。这是依达的成名作品,描写了一个叫蒙妮坦的女孩子经过了爱情、事业的挫折之后,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的故事。

按照父亲的设想和愿望,女儿以后应该也是个“高等知识分子”。然而,从小就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郑明明对美的事物更感兴趣。当她在街上看到印尼传统服装——纱笼布上那精美的手绘图案时,她被艺术的无穷魔力深深吸引住了,被那些给生活带来美丽的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感动了,从此她便萌发了从事美丽事业的念头。

郑明明坚持要为自己负责,走自己想走的路。于是她瞒着父亲到了日本,在日本著名的山野爱子学校开始了美容美发的学习。

那所学校里都是些富家女,大家每天的生活就是相互攀比,比谁衣服好看,谁打扮得漂亮等。但郑明明不是这样,因为她留学不是为了和她们攀比斗艳,况且她也没有闲钱攀比。

由于得不到父亲的支持,来到日本的她当时身上只有300美元,这些钱在交完学费、住宿费后就所剩无几。冬天的时候,她的同学都穿着各式各样的皮衣,而她只有一件破旧的黑大衣御寒。

平时下了课,郑明明还要到美发厅打工。打工一是为了挣钱,二是为了学习人家的经验。在打工期间,她仔细观察每个师傅的技术、顾客的喜好、店里的管理等,以描绘自己未来的事业蓝图。

从日本的学校毕业后,郑明明来到了香港,租了间店面成立了蒙妮坦美发美容学院。

万事开头难,创业初期,她一人身兼数职,既是老板,也做工人;既要迎宾,也管洗头。但坚信“时间就像海绵,要是挤总会有的”的郑明明每天早睡晚起,至少工作11个小时。忙碌之余,她还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就是到了晚上把白天顾客留的姓名、特征、发型等资料建成档案,以后经常翻阅,也便于下次和顾客沟通。

虽然经历了很多的磨难,但郑明明终于成功了。她接连成立了多家分店,并把战场从香港转向中国内地。从此,人们知道了蒙妮坦,也知道了郑明明。

试想,如果郑明明按照父亲的意愿走上那条中规中矩的道路,凭借她的资质,说不定现在也会很成功,但是很难会比现在的她更辉煌。因为她选择了自己兴趣所在的道路,所以便会激发出自己的潜力,并甘愿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坚持。

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必须首先了解自己的性格、脾气,了解了自己才能对自己有一个合适的定位。在给自己定位时,有一条原则不能变,即你无论做什么,都要选择你最擅长的。只有找准自己最擅长的,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调动自己身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并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