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皇帝们的奇葩事
23568400000980

第980章 鸡飞狗跳

话说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同住一个宫,待遇一样不说,连礼节都一样,这就要命了。

孙霸除了名分不是太子外,其他跟太子一模一样。

这皇帝的家事也是国家大事,大臣们自然大多都反对,孙权想想也是,于是就让兄弟俩分开住。

没想到,孙和与孙霸为了这事,不高兴了。

卫将军全琮的儿子全寄在鲁王这里干活,全琮咨询陆逊,陆逊回答:子孙如果有才,不怕不被聘用,金子总会发光,你不应该私自把他送到鲁王那里,得走正规程序。如果子孙不肖,你这样做最终是害了他。

再说我已经听说现在两位少爷已经翻脸,这时你把儿子送到哪一方,都是大忌!

果然,全寄在鲁王手下,阿谀奉承之极。全琮是陆逊的老战友了,陆逊打听了下,再次警告全琮:你儿子会给你全家带来灾难的!

全琮想,哪有这么夸张,鲁王有老大罩着,怕个毛线?想不到老陆你也不对我讲真话,一定是眼红我啊!

再说这鲁王,高富帅,当然处心积虑招揽当时的名流和富家子弟,培植自己的羽翼。

为了拉拢偏将军朱绩,鲁王亲自上门拜访,与他平起平坐,朱绩吓得连忙站起来,不敢与鲁王平起平坐。朱绩就是朱然的儿子。

鲁王与太子,各自有一派势力,结交党羽,就像朱绩这样的,本身就是官二代还是将军,这些人的站队,必定影响朝堂上的站队,以致本来融洽的大臣之间,也有了界限和派别。

孙权发现两个小鬼每天都在搞接待,结交他的大臣,立即发布一道命令:大家都要多学习,没事不准串门!

但这样又不好,本来正常的公务来往也被一刀切断了,这样两位少年的闹剧就越闹越大,搞得每天八卦满天飞。

当然,魏国与蜀汉也知道了这件事。

这还不够乱呢。

孙权的大女儿嫁给了全琮,是为全公主,小女儿叫小虎,嫁给了骠骑将军朱据。这大女儿与太子孙和他妈王夫人又有怨,互相看不顺眼,孙权想立太子他妈王夫人为皇后,但大女儿就是不答应,她知道孙和当上太子后,定会帮着老妈对付她,心里怕怕,便开始造谣毁谤孙和。

一次孙权生病,让太子孙和去长沙桓王庙祈福,太子妃的叔叔因为住在桓王庙附近,听说太子来,自然要邀请去家里作客,没想到这事被全公主抓住了把柄,立即向孙权打小报告:太子没去庙里,去了妃子家里不知道谋划什么!

恶毒吧!

还有,老爸,你生病那些天,我看王夫人挺开心的。

此事当真?

当真,还有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看到了,给我作证!

孙权大怒!

上当了。

皇帝发怒是很可怕的。

王夫人的皇后梦破碎了,不仅被孙权大骂一通,还连累到了太子孙和。

王夫人就这样郁闷着,挂了。

太子孙和明显也失宠了。

最开心的,莫过于鲁王了。

于是,鲁王的手下,开始落井下石,群起而攻之,把孙和过去的臭事,真的假的混在一起,添油加醋,每天向孙权报告。

于是,孙权耳边听到的,全是太子的负面消息,有些还都是真的。

陆逊一看不好,立即劝孙权:老大,太子的地位应该巩固,鲁王是诸侯,应该有所区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只有巩固太子的地位,君臣、国家才得以平安。

没有回复。

这还是首次,孙权不回复陆逊。

再上书,还是没有回复。

再次上书,依然没有回复。

陆逊急了:老大,你再不回复,我可过来跟你当面谈了。

孙权极度不爽。

陆逊又让在孙权身边担任太常的外甥顾谭去劝孙权,说国家必须要有嫡庶之分,这样亲人才不会互相仇杀,也断了非分之想。

他又举了几个真实案例:

1 贾谊当年献治安计策,诸侯虽然与皇帝至亲,但给他们过大的权力,会有叛逆的弊端,虽然稍微疏远些,但能保全国家稳定。淮南王是皇帝的亲弟弟,但最终败亡,就是因为权力太大,吴芮与皇帝较为疏远,但爵位得以传下去,就是因为权力小。

2 当年汉文帝让慎夫人与皇后一席同坐,袁昂把慎夫人的位子给退了,文帝当时不高兴,等到袁昂讲了一番道理,举出当年吕后把戚姬做成人彘的故事后,文帝才想通了,这是为了夫人着想,慎夫人还非常感谢袁昂呢。

最后,顾谭说,今天说这些,不是偏向谁,就是为了让太子和鲁王之间不再争什么,国家得以安宁。

没想到,顾谭这番话,竟然被鲁王知道了。

丫的,你跟陆逊都不是什么好鸟!

顾谭弟弟顾承和张休,与全琮之子全端、全绪争军功,全端、全绪拼命在孙权面前毁谤顾承与张休,孙权中招,将顾谭、顾承和张休统统发配到交州南蛮之地。

你们都给我滚!

都滚了,孙权又听了鲁王党羽的毁谤,追加一道命令:张休去死!

太子这边立即回击,出招的是太子太傅吾粲:老大,请鲁王去夏口镇守!让杨竺等滚出京城。

吾粲一面通知陆逊:老子看不下去了,要干鲁王丫的。

可是,此时的孙权已经偏向了鲁王,鲁王与杨竺立即去见孙权,把吾粲骂了一通。

太子不好,当然跟老师有关了,太子不是什么好鸟,你这师父是怎么教的?

孙权大怒:吾粲,你给我滚到监狱里去!

想了想,又被鲁王他们煽风点火一番,索性下令:砍了吾粲!

孙权怒气还没消,派人去责怪陆逊:你这丞相是怎么当的!?杨竺参你二十条罪状,你怎么解释?你领重兵在外,朝野都是你的人,你想跟太子联合起来谋反吗?

陆逊卷入了太子党争之中,也无法自免,从来都是言听计从的孙权,此时把陆逊当成了敌人。

陆逊那个郁闷啊:老大,我们共事了这么多年,你还不相信我?

年纪大的人,又是一国丞相,再来个内外焦煎,本来就像书生一样文弱的陆逊,也被活活气死了。

陆逊的儿子陆抗此时是建武校尉,陆逊死了,是吴国大事,陆抗将老爸的遗体送回了建业。

陆抗回来是很危险的,孙权不发丧,第一时间把陆抗叫到面前:杨竺参陆逊的二十条罪状,你怎么解释?

没想到陆抗丝毫不惧,一条一条解释,慢慢回答。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孙权听着听着,确实有理,这才不再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