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诸葛亮二出祁山,第三仗才攻下两郡。
曹叡开会了:这次不能再固守了吧?大司马曹真建议,魏军应该出兵了,否则诸葛亮会得寸进尺的。曹真认为可从斜谷出兵与诸葛亮干架,可以胜。
这回曹叡答应了,命司马懿走水路,从汉水西进与曹真在汉中会合,其他将领从子午谷、武威分别出兵。
陈群不同意这种方式,他建议:当年太祖到阳平攻张鲁,会多收点豆麦增加军粮,但即使如此,张鲁还没攻下粮草就已经不够了。如果现在从斜谷进兵,斜谷地势进退难,转运粮草更难,这一点不可不考虑到。
曹叡点头。大家讨论了一番,还是觉得不应冒险出奇兵。
与当初诸葛亮和魏延的辩论一样。
听说魏国发兵了,诸葛亮严阵以待,此时,天下大雨,一连三十多天不停。
华歆劝曹叡,还是不要撤兵为好,只要把国家治理好,蜀汉与吴国自然会越来越弱的。
这话曹叡觉得荒谬:我爷爷和老爸一生辛劳,都不能灭了他们,我有何能耐,能超过他们吗?如果机缘不成熟,要效仿周武王回师,这个我了解。
少府杨阜也认为,行军应该顺应变化及时调整,知难而退,现在大雨下了这么长时间了,让大军困在山谷之间,进退不行,这不是行军之道。
确实,下大雨别说干不了架,走路都要滑一跤,搭个帐篷也难,山谷之间没有地方可以躲雨,连内衣内裤都晾不干哪!
再说接连下雨,对于崇山峻岭间军粮的转运也是莫大的考验。
平原行军已经不容易了,山川之间更难,难上加难的是TM山中行军还接连下暴雨!魏兵这么折腾,跌跌撞撞行军,诸葛亮却在城中以逸待劳,好不容易到了战场,岂不是送命去的吗?
大伙都反对,曹叡也迫于现实,只好招曹真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