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皇帝们的奇葩事
23568400000694

第694章 耍脾气

皇帝被压抑太久了。

一个人被压抑久了,也需要释放,比如K个歌,购个物什么的,更何况皇帝?

被压抑太久的刘志的释放方式是:老子可是老大,老子一切要做主了。老子终于从压迫中站起来了,从此,老子就是国家的主人!

猛猛小亲亲宝贝,我先封你老爸邓香为车骑将军,老妈小宣宣,封为昆阳君!邓家其他人也都有官当,有爵位授。

别急嘛,人人有份!朕知道,你们挨了一刀的也想补偿,朕不会忘记你们的大功!

听着,中常侍侯览,送你上等丝绸五千匹!赐爵关内侯!因为你参与诛杀梁冀,还要再升你为高乡侯。

小黄门刘普、赵忠等八人,为乡侯!

哇,老大,我们为你粉身碎骨也愿意啊!

当年朕受压迫的时候,你们都冒着生命危险始终忠于朕,没有首鼠两端或者投靠梁冀,难能可贵啊,以后,你们就不用再受压抑了!

哦耶!

不受压抑,往往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放肆。

宦官们就放开手脚——贪污了。

白马县令李云,第一个找皇帝的麻烦:老大,梁冀恶首已经挂了,梁家倒了,但你却封了那么多宦官,这些人没有军功,高祖皇帝看到会怎么想?西北边境的守将们,会怎么想?孔子说,帝者,谛也。现在官位错乱,小人谄媚升官,参与政事,给他们升调,都是你一个人说了算,都不按程序经过三公九卿了,老大,难道你想不谛吗?

意思就是说,老大你昏了吗?要不要我给你掐下人中?

擦你妈的!

刘志将书信撕了粉碎:老子是皇帝,当然老子说了算,老子爱提谁,你一个小县令管得着吗?

汉代,皇帝还真没很大的权力,政事、用人,都需要经过三公九卿等政府机构的讨论,丞相不仅管着政府,还管着九卿里的几个官员,九卿里比如卫尉、太仆等,都是直接为皇帝服务的,并不算政府官员,所以,丞相既管政府又管皇家大院,是国家最大的管家,相比之下,皇帝许多想法也不能直接实施。

皇帝,不是爱咋就能咋滴。

不过,皇帝可以通过拉拢丞相或者其中几个高官,来实施自己的意志。

刘志正在high的时候,一个小县令竟然骂他是昏君,无疑是批了龙鳞,刘志大怒之下,下令把此人给抓起来。

因为没有走正常的司法程序,李云,一个县官,没有被国家的司法机构逮捕,却被皇宫的纪律部门抓了起来,刘志下令,让中常侍管霸和御史一起拷问。

中常侍这个职位是在西汉末出现的,当时还是士人担任,并非都是阉人。东汉,中常侍就等于是官宦,这次刘志让一个宦官跟政府的御史一起拷问,表面上不是用死刑,其实宦官正如日中天,御史自然是被绑架、做做样子的。

李云被抓进了宦官的纪律部门,引起全国官场震惊,许多官员都联名发微博、游行,要求经过正常司法途径审理。

如果李云非正常死亡,秘密消失,我们也不活了!

这就是气节和骨气!

刘志更加懊恼了,没想到一个小县官,竟然有这么多人护着他,但迫于压力,只好下令把李云送到廷尉那里去。

暂时安全了。

这事都已经惊动中央了,大鸿胪陈藩是个正直之臣,正好趁此机会劝皇帝:李云虽然口无遮拦,辱骂圣君,但他不怕死,是个忠臣,用心是好的啊。如果突然把李云杀了,我恐怕有更大的舆论掀起来啊。

还有几个中央官员也一起劝他。

刘志下不来台了,面子挂不住了,就更加恼怒。

有关部门弹劾李云:大不敬罪。

刘志恼怒下,连陈蕃等几个官员一起骂了一顿,让他们滚回家里去。其余几个官员降职处分。

总算,审理李云的中常侍管霸还算是个好人,倒为李云求情,说罪不至死,刘志气稍微有些平,但也有些委屈:霸啊,他说什么“帝欲不谛”,这是什么话!?难道你还觉得这可以原谅吗?

刘志一意孤行,李云终于还是躲不过,死在狱中。

皇帝耍小孩子脾气,让许多朝廷老臣寒了心,首先提出退休的是太尉黄琼:老大即位以来,没有什么出色的政绩,那是因为梁家掌权,然后又是宦官充斥朝廷,李固、杜乔这些直臣也不在了,李云又因为直言而被杀,这样寒了大家的心哪,大家都不敢说真话了。但不仅这样,小人却能平步青云,比如那个尚书周永,一直是梁冀的人,狐假虎威,他见梁冀不行了,所以便墙头草一倒,反过来对付他,这样的人还能封侯。黄门里那些宦官,你以为都是向着你的吗?他们也都是墙头草,当年跟狗一样巴结梁冀,见梁冀倒了,就反过来咬梁冀,对你表忠心,反倒都得到了爵位,老大你真假不分啊,让这些小人浑水摸鱼,你被他们玩着转啊!老臣世受国恩,不得不说,说得过分的地方,还请老大你多担待。

刘志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