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皇帝们的奇葩事
23568400000051

第51章 春申君

齐国复兴的同时,秦国的西方不败白起又干了几件大事:

干楚国,烧了夷陵,逼得楚国迁都,这件大事,让白起被封为武安君。

白起,终于走上了与前辈公孙鞅相似的道路,只不过,他以军功见长,杀的人更多。

第二年,白起又干魏国,占了两城。

此时,孟尝君也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孟尝君落幕的时候,赵王也在早几年封弟弟赵胜为平原君。在魏国被打败的那一年,魏王封了他的弟弟魏无忌为信陵君。

战国四大君子,一一登上历史的舞台。

在白起刚干完魏国后,秦国国舅魏冉,又干魏国,这次攻下四座城,斩首四万。

轮番进攻,是谁都吃不消,韩国与魏国,这两个毗邻秦国的小国,多年来,已经被秦国吃掉了不少地方,再吃下去,就要除名了。

不打了,不打了,老大,饶了我们吧,今后你要干谁,我们帮你干!

韩国与魏国,同时靠向了秦国。

于是,秦王对白起说,去,率领韩国与魏国的军队,去干楚国!

是不是有点熟悉?对,当年智襄子也曾经要韩国与魏国,跟着他去干赵国,结果,韩、魏反了,智襄子偷鸡不成蚀把米,而且连脑袋都赔了,还被油漆了做成了喝酒的碗。

楚国听说三国要联合****,有些急了:你秦国不带这么玩的,五年前刚逼得老子迁都,才五年,又来惹事了,我新国都还没建好哪,死掉的人口还没生出来长成呢,你怎么又来打我?

情急之下,楚国派了一个说客。

这可不是一般的说客,他叫黄歇,就是后来的春申君,战国四大君子之一。

四大君子都是出生贵族,而且在国际上有着非凡的影响力,此时的黄歇,还没这么有名,但这丝毫掩藏不了他的才能。

他此次游说的目标是秦王,目的是让秦国不要打楚国。

诸位,如果是你接到这个任务,你会怎么说服秦王呢?

也许一般人,听说“秦王”二字,腿都有些发软了,想想秦国的那帮猛人,还有白起在旁虎视眈眈,连说话都不利索了,还能当场说服秦王退兵?

黄歇也差不多,估计上了朝堂,他也要歇菜,所以,聪明的黄歇,写了一封长邮件给秦王。

要干楚国了,楚国不说一句话就不正常了,听说楚国使者黄歇发了一封邮件,秦王倒是想看看。

黄歇的信很谦虚,也很诚恳,他自称“臣”,作为长信的开端:

臣知道,物极必反,比如冬天冷到极处就转热了,夏天也是这样。

什么事情到了极致,就要走下坡路了,这些道理想必老大你都懂。

现在的秦国,国土之广大,从世界上有人以来,所有拥有万辆战车的超级大国都比不上,现在韩、魏对老大您都服服帖帖,任您纵横,不敢与您争锋,老大您的文治武功非常了得!

这几年老大你四处驰骋,攻城略地,天下都怕了您嘞。

您的事业,也已经走到了最高峰。

不过,当一个人成为天下第一的时候,是不是觉得有些心慌?如果老大您如果能够稍稍收敛些,不急于攻城略地,而是把已经得到的城池苦心经营,以仁义来教化别国百姓,使他们不反对您,是不是更稳妥?

老大如果您只是凭着人多势众,兵力强盛,乘着把魏国打趴下的余威,只凭借武力让天下臣服,我怕这后患无穷啊!

当年吴国夫差相信勾践的话去干齐国,虽然胜了齐国,却被趁机作乱的勾践抓住,丢了性命;智襄子相信韩、魏,去打赵襄子,结果呢,韩、魏两人反了,将智襄子杀了。

这些都是血淋淋的教训啊!

现在老大您要干楚国,其实干了楚国,反倒让韩、魏变强了,为啥?楚国是秦国的援助国啊,而韩国、魏国与秦国紧紧相邻,才是最大的敌人,现在老大您相信韩国和魏国的话,就好比当年夫差相信勾践的话,我怕韩国和魏国虽然表面服您,暗地里却在谋划着搞秦国。

为啥我这样说呢?因为秦国对韩、魏从来没有恩德,只是多世的征战和杀伐,积累的都是怨恨!韩国、魏国的人,祖祖辈辈死于秦国都有十世了,所以,韩国、魏国只要不亡,始终是秦国的忧患!

可是,现在老大您却要带领他们来打楚国,这,这岂不是开国际玩笑吗?

而且,要打楚国,老大您要怎么出兵?一定要经过韩、魏两国的国土,难保途中他二国不反!如果老大您的军队不经过这两国的国土,就必须绕个圈子,从那些荒无人烟的荒地走。

此外,秦国出兵,除了韩、魏,被楚国杀了老爸的齐王也必定会出兵,这三国出兵时,肯定顺便攻打一些城池,而老大您看看地图就知道了,他们三国必定会攻打楚国那些比较富裕的地方,而这些地方都离秦国很远,秦国捞不到什么好处,反而肥了这些国家!

我为老大思量啊,打楚国,不划算啊,楚国和秦国结盟,那么对付韩国,韩国马上歇菜,魏国与韩国很快就会成为秦国的下属国,然后,秦国的触手就直接能接触到齐国,齐国也不难吞并了。最后,燕国和赵国也必定惊恐,马上会俯首称臣。

信终于结束了,真诚恳啊,从信上看,黄歇这厮简直是个卖国贼,处处都是为秦国出谋划策,但他的目的终于达到了,秦王被他说服了。